曹参当了三年宰相,一件事都没办,胡吃海喝,死后为何还被千古传诵?

Doris-萌


《史记·曹相国世家》记载:“(曹)参代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后面还有一段故事说汉惠帝怀疑曹参对自己不够忠诚,不支持自己的工作,而曹参却说自己的能力不及萧何,而皇帝的能力又不及高祖,所以“高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这也就是成语“萧规曹随”的来历。

我们一直都把“萧规曹随”解释为曹参有自知之明,以国家大局为重,并且身在高位却甘愿低调做人。

但是呢,明末清初著名史学家王夫之却在他的《读通鉴论》中做出了另外一个分析,表达了不同的观点——他认为,萧规曹随是出于曹参的无奈。

首先,曹参任相国之时,刘邦刚刚驾崩,汉惠帝刘盈虽然是皇帝,但是一切权利都在吕太后手中。曹参虽然是相国,但他又有多大的权力呢?如果不遵循高祖和萧何制定的法令,他还想干什么?

其次,汉朝刚刚建立,虽然“颇有所改”,但基本上是“汉承秦制”。在当时来说,汉朝的制度已经十分完备了,并且相对宽松以与民休息。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制度啊,很利于社会的恢复和发展啊。在这种情况下,曹参又能干什么呢?他能做的只是谨小慎微,否则就容易画蛇添足。


国史通论


有人醉生梦死而弃世,曹参醉酒治天下。他主张的“无为”不是“不作为”,而是最小限度的干预老百姓,最大限度地释放了社会生产力。


曹参执政核心思想便是:萧规曹随。

这四个字看起来很简单,甚至有点窝囊的感觉,执政为官,最难的不是大干快干,而是克制大干一番的冲动,尽量保持前任好的制度,而萧何当时定下的轻徭薄赋、减轻刑法、与民生息等,无为而治的政策符合了汉初的环境。曹参坚持了这一政策不变,到了文帝、景帝两代的发展西汉已渐渐繁荣起来。



在历史上文治武功能与曹丞相相比的,不是很多见,太史公曰:曹相国参攻城野战之功所以能多若此者,以与淮阴侯俱。及信已灭,而列侯成功,唯独参擅其名。参为汉相国,清静极言合道。然百姓离秦之酷後,参与休息无为,故天下俱称其美矣。



大凡历史上留名的好官,要么是清正廉明的如包拯、海瑞。要么是敢于谏言不惧权威如魏征,要么是拯救国家于危难力挽狂澜如于谦,或者将国家的衰落恢复到中兴水平如张居正,他们都是以自己的心血奉献于国家,但是有这么一个人,他当宰相时期,什么事都没干,整天只知道喝酒赴宴,却能被后世的人称为一代贤相,他就是曹参。


刘邦死后没两年萧何也走了,曹参接替了萧何的位置,按道理应该是新官上任三把火,政策要换,人员要换吧!但曹参并没有,原班人马和政策基本保持不变,同时从各郡和诸侯国中挑选一些质朴而不善文辞的厚道人,立即召来任命为丞相的属官。对官吏中那些言语文字苛求细微末节,想一味追求声誉的人,就斥退撵走他们。



睿读西游


先说曹参是谁,西汉名将,继萧何之后的西汉第二位宰相。

很多人现在对曹参有很大的误解,认为曹参接替萧何以后,整整三年毫无建树,实际上这是非常错误的观点。

为何看起来曹参像是“在其位不谋其事”,我个人看法,是两个原因导致的“假象”:

第一,萧何临终前,已经将西汉未来数十年的基本国策制定完备,作为接替者,曹参只需要严格遵守即可。

记录曹参生平的史料《史记·曹相国世家》中,曾如此总结曹参:

参代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

这句话字不多,但说的简单直白。

曹参代替萧何担任大汉宰相,凡国事没有任何变更,一直遵照萧何制定的计划实施。

总的来说,我们把大汉开国之初的萧何,看作是改革的总设计师,制定出未来数十年的发展蓝图,只要不犯大错误,按照他制定的发展路线平稳的走下去,便会使大汉一直兴旺发达,国泰民安。

所以曹参就是将萧何所制定的计划,严格执行下去的那个人。

他清楚萧何的治国策略有用,自己不需要进行任何更改,只要看着国策平稳的实施,就能使国家越来越好,所以曹参在任三年,看似没有任何政绩,实际上他最大的功劳,就是确保了国策实施与经济发展的顺利,从而没有“出错”。

这就体现出萧何对当时的国家发展形势,以及经济发展形势,有着无比清醒的认知,同时他对萧何也非常信任,因为秦末天下大乱,战火四起,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急需休养生息安定下来,而萧何看准了国家发展的根源问题,采取“休养生息”的基本国策,与此同时曹参也不是泛泛之辈,也坚定不移的认同这一点,所以二人各自担任宰相的期间,实际上遵守的都是相同的国策,那就是让老百姓好好地休养生息,轻徭薄税,尽快从战乱的动荡中恢复过来。

反过来说,很多开国之初的功臣,都想着做一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丰功伟业,不等国家形势全面稳定下来,就直接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革,结果老百姓得不到休养不说,还闹得民怨沸腾,甚至适得其反。

而萧何所采取的政策,正是让老百姓先休息,毕竟秦末大乱,民不聊生,所以汉初最适合发展的路线,就是两个字:休息。

曹参也清晰认识到“休息”的重要性,所以即使担任宰相,他也并未改变原有的既定方针,反而仍旧遵照萧何的规划切实履行。

这就给人一种,好像曹参啥都没干的假象。

实则不然,但凡一国之策,在实行过程中总会遇到或多或少的阻力,而能使国策平稳的一直推进,必然是经过当政者在各个方面的保护与执行,否则也不会顺遂的向前发展。

第二,曹参对自己的地位,未来,以及从政的高度,有着非比寻常的清晰认知。

要想搞明白这个问题,首先得说一段对话:

刘邦的儿子刘盈即位,称汉惠帝,某天,汉惠帝与曹参商讨政事,俩人聊着聊着,曹参突然问惠帝:“陛下以为,您和汉高祖比,谁更有治国才能?”汉惠帝大呼:“朕哪敢跟先帝相提并论?!”

曹参又问:“那陛下你觉得,臣和萧何比,谁更具备贤才?”

汉惠帝想了想说:“你似乎不如萧何。”

曹参说:“陛下所言极是,臣的确不如萧何,当年高祖与萧何共定天下,法令严明,今天陛下即位,我曹参担任守成一职,遵守高祖与萧何定下的国策,使其不出差池,如此便可以了。”

惠帝立即夸赞曹参心里明白的很呐!

《史记·曹相国世家》:参免冠谢曰:“陛下自察圣武孰与高帝?”上曰:“朕乃安敢望先帝乎!”曰:“陛下观臣能孰与萧何贤?”上曰:“君似不及也。”参曰:“陛下言之是也。且高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惠帝曰:“善。君休矣!”

如此可见,其实曹参对自己的才能,有着非常清晰的认知,他知道萧何已经做的足够好,而且“法令既明”,自己再多做任何事,都是画蛇添足,甚至搞不好,还会弄巧成拙,万一中间因为自己的瞎搞再出了差池,那可就成了大麻烦,还不如遵照萧何留下的计划,认认真真的贯彻执行下去,确保国策不出任何纰漏,如此便是最大的功劳。

其实这样看,曹参能如此客观评价自己,实则的确是从大局出发,把国家放在首位,若搁其他人身上,很可能刚当宰相就想着巩固权力,建立丰功伟业,搞不好再破坏了好不容易制定的国策,那才是最大的失职。

所以,真不是曹参一事无成,反而是他这三年为相,做好了最大的一件事,确保一国之策不出任何纰漏,使国家大计平稳顺利的向前推进,这才是他最大的功劳。

正所谓,创业难,守业更难,萧何或许是创业的那个人,但曹参,却是守业的那个人,创业固然伟大,守业的责任,也同样不小。

历史上多少帝王基业,都是败在守业之君或臣子手中,而曹参却能清楚认识到守业的重要性,在他那个位置上来说,着实不易呐。


钱品聚


曹参当了三年宰相,一件事都没办,胡吃海喝,死后为何还被千古传颂?

不得不说,值得传颂。 任何一名宰相或者一个政权,从制定方针到全国推行,都包含有前期研究、形成思路、建议起草、审议批准、正式公布、规划实施等多个步骤。


这绝对不是一个人一拍脑袋瓜子就能想出来的,而是要经过一群精英人物通过一系列的会议,才能形成决策。

况且大国执政,最忌朝令夕改,最讲究政策的稳定性和持续性,“萧规曹随”就是体现出了这种国策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历史太多人亡政息的典故了,比如宋之王安石,明之张居正。

明明都是利国之举,却因为后来继任者非要体现出与前任“特立独行”之处,他们或是清算前任,或是另辟蹊径,到最后都因为朝局动荡不安而变成了害民之法。

太多的精英人物,都摆脱不了“要干出一蕃大成绩然后躺在功劳薄上睡大觉”的固定思路,即使身在工业化时代的我们,都不得不承认,去维护制度良好的运行以及日复一日地去认真地完成工作,这才是最辛苦的地方。


“萧规曹随”这个成语典故出自于《史记 曹相国世家》,“参代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

并且还略含贬义。 这个典故讲的是,汉惠帝即位二年,萧何也死了,萧何临死之前力推曹参为贤。

所以,曹参当相国之后,所有事务都没有改变,完全遵守萧何之前制定规约。

其一,选择呆板而言语钝拙的忠厚长者,为郡或封国的官史。

其二,说话经过雕琢、妄测上意,或严酷苛刻、追求名声而不务实者,通通不用。

其三,天天喝酒。

惠帝发觉之后,便质问曹参为何日日喝酒却不理国事,曹参便说道,“萧何帮助高皇帝平定天下,我自认为能力是比不上萧何的。


然而萧何定下的法令已经很明确,只要陛下垂拱而治,我等恪守职责,天下肯定就会安定”。

惠帝一听,果然觉得有道理。

其实,刘邦在位期间发生了“白登山之围”之败,汉朝还赔偿了一大笔钱粮给匈奴。

等到刘邦去世之后,朝堂上有吕后的强势,下有东方各诸侯国的阴奉阳违,外有匈奴入侵,而汉朝又历经了后战国时代的战乱,人口基数也降到了新低,可谓国家疲弊,民生艰难。

怎么样的一个阶段就做怎么样的事,曹参其实挺实事求事的,他不乱折腾。其时这个的时候的汉朝能做的也就是休养生息,舔好自己的伤口。

歪眼小史工作室

文——千古


刚日读史


曹参“萧规曹随”的故事我们都耳熟能详。萧何去世,曹参进京当宰相。在他担任宰相的三年时间里,一切都遵循萧何生前曾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不予改变。这一件事,在历史上留下了很好的名声。

(曹参剧照)

学者们普遍认为,曹参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看到了当时由于经历了数年的秦末乱世及楚汉相争,国计民生已被大量破坏。作为朝廷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要实施“休养生息”的政策,放手让老百姓从事生产劳动,不能折腾他们。所以曹参才不变换政策。

而曹参所采用的政策,显然与此后的“文景之治”是一脉相承的。可以说,曹参的“萧规曹随”,其实是“文景之治”的滥觞。正是因为有“萧规曹随”开了一个好头,因此,才造成了后面在“文景之治”中,汉朝经济的全面复苏,为大汉帝国的缔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学者们的所说当然是很有道理的。不过,学者们所讲的,实际上是从结果来考虑的。也就是因为最终出现了“文景之治”,倒推过去,由此肯定曹参的历史功绩。但这种研究方式,多少有些事后诸葛亮的味道。那么,当初曹参在实施“萧规曹随”的时候,真的是这么想的吗?

我们不能不说曹参没这么想过。但是,这多少有些拔高曹参的嫌疑。曹参作为一个历史人物,而且作为一名武将,也没多少文化的武将,让他进行这样深远的历史思考,确实有拔高他的嫌疑。

为了搞清楚曹参当时这种举动的真实想法,我们需要回到历史现场。

(萧何剧照)

在这里,我们还需要注意一个细节。什么细节呢?当时萧何去世,消息刚传到齐国,曹参就说,宰相将由他来担任,让家人收拾好行李。家里人都不信。但结果是任命书果然很快就下来了。那么曹参哪里来的自信,认为宰相应该由他来担任呢?

我们注意到,在刘邦去世的时候,曾把吕后叫道床前,交代过后事。吕后问刘邦,萧何去世后谁当宰相,刘邦说曹参。吕后又问,曹参去世后呢?刘邦说王陵,不过需要用陈平来辅佐他。

那么,是不是刘邦给吕后的吩咐,传到曹参的耳朵里了,他才会这么说呢?显然不是的,刘邦给吕后的托孤显然是秘密的,外人是不知道的。这种人事安排,外人如果知道,对朝廷肯定是不利的,这一点是常识。再说了,如果这个话传出去了,曹参的家人肯定就知道了,但曹参的家人并不知道啊。

所以,这里就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吕后提前把这个话告诉曹参了,让曹参有个心理准备。还有一种是曹参根据对朝廷人物进行分析,认为吕后最终会选自己为宰相。

无论是吕后提前告诉曹参,还是曹参自行进行分析得出结论,都说明一点,曹参是最符合吕后心意的那个人。

既然曹参明白,自己是最符合吕后心意的那个人,因此,他在当宰相后,肯定一切都会按照吕后的吩咐来做事情了。

(刘盈剧照)

我们再来看看刘盈和曹参的那段对话。当时是刘盈让曹参的儿子曹窋回去劝一下曹参:“若归,试私从容问而父曰:‘高帝新弃群臣,帝富於春秋,君为相,日饮,无所请事,何以忧天下乎?’然无言吾告若也。”就是说,你回去问一下你爹,高帝刚去世,一切百废待兴,他作为宰相,为什么整天只是喝酒,也没见他来向我汇报啊?刘盈特别交代,你回去千万别说我让你问他的。

曹窋回去一问,谁知道曹参大怒,说你小孩子懂得什么,把他打了一顿。

刘盈见曹窋被打,生气地召曹参来说,你为什么打曹窋?是我让他回来问你的!

于是,才有了曹参与刘盈的一段对话。最后曹参对刘盈说,我不如萧丞相,你不如高帝,我们就按照他们制定的规矩干就是了,为什么要另搞一套呢?

这里,其实我们应该特别注意刘盈说的“无所请事”这句话。这句话是刘盈责备曹参不向他请示,那么曹参究竟向谁请示了呢?很简单,他向吕后请示了。

我们还得再注意“然无言吾告若也”这句话。刘盈为什么让曹窋别说是自己问他的呢?这是因为刘盈对这件事不满,他认为自己作为一个皇帝,朝廷的事情应该自己做主,应该自己来办。但是一切都是吕后做主,曹参也只听吕后的,因此刘盈很不满。但刘盈性格荏弱,他不满,又不敢说,只能这么试探一下。

曹参在回答刘盈的时候,也很有技巧。他并没有说他必须一切都得听吕后的,他拿高帝来说事。拿高帝来说事,刘盈自然就无话可说了。

可以说,这一次对话,是刘盈希望有所作为的一次尝试,可惜曹参破灭了他的梦想。再加上后来“人彘”事件出现后。刘盈彻底自暴自弃,草草了结了自己一生……


张生全精彩历史


曹参:没有作为,就是你最大的作为。

曹参字敬伯,泗水沛(今江苏沛县)人,西汉开国功臣,名将,是继萧何后的汉代第二位相国。刘邦称帝后,对有功之臣,论功行赏,曹参功居第二,赐爵平阳侯。


他之所以被千古传诵就是因为他“无所作为”当然这里所说的无所作为并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说的不作为。作为丞相曹参是一个恪尽职守的好官,绝对不是尸位素餐滥竽充数。这里所说的不作为是不乱作为不胡作为,用一个成语来说,曹参为什么能背千古传诵与看出三节之一的萧何相提并论,最最重要的就是因为4个字“萧规曹随”

秦末由于群雄逐鹿,战火弄得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所以西汉初期采用的是黄老之学及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致大国若烹小鲜”“清静无为”“无为而治”成了当时时代政治发展的主流。而曹参则很好的贯彻了“无为而治”这一治国理念。再加上汉代初期的一切事宜都由他的前任,也就是大名鼎鼎的萧何萧丞相都给安排好了。所以不需要曹参再去大规模的改动,操大心了。由于一切都是按部就班的按照萧何萧丞相的法度来治理国家,一切秩序井然一切安然无恙。这当然比任何作为都要好。



当时人们这样说:“萧何制定法令,明确划一;曹参接替萧何为相,遵守萧何制定的法度而不改变。曹参施行他那清净无为的做法,百姓因而安宁不乱。”曹参继相三年病逝,汉史上与萧何齐名,“萧规曹随”一辞遂成为历史上的佳话。


旧事旧人历史说


为官者,识时务者为俊杰!曹参为官之道研究得很深。

早在齐国任相国之时,对于齐国的治理方法,他请了一大顿人来商量,结果众说纷纭,搞得他头都大,然后他再请了一个精通黄老学说的盖(gě)公来指点他,盖公对曹参说,治理国家的办法贵在清净无为,让百姓们自行安定。依靠这套理论,齐国在他的管理下安定繁荣。



后来萧何死去,他被调任宰相,还是依靠这个方法来治理国家。那么他为什么要用这个方法呢?

首先,他有自知之明。

曹参本来就是一个武将,而萧何是一个文臣,他们跟随刘邦打天下的时候,曹参负责攻城拔寨,萧何负责粮草周转、调兵遣将,曹参虽然立功无数,但是他的位置还是可以有人代替,但是萧何这个位置就没人代替得了,汉少一曹参尚不至败,缺一萧何却满盘皆输。所以在治理国家这方面,他是自认为不如萧何的,所以之前由萧何指定的各种规章制度,他全部照着执行就行了,这就是“萧规曹随”。



其次,受到政治环境影响。

当时汉朝政权初定,刘邦好猜忌,韩信、彭越、英布等有功之臣都被刘邦杀死,连萧何都差一点翻船。刘邦死后,吕后更是一个刻薄寡恩,好妒多猜的人,这时候曹参哪里敢做出头鸟,还是学张良无为而治。


博古论今天


曹参是西汉的开国功臣,他一共攻下过两个国家,还有百余个县,但是在他身任丞相的时候却又是碌碌无为,不过仅此战功倒也是足以让他传颂千古的了。



曹参是萧何后的汉代的第二位相国,他从沛县的时候就跟随刘邦一起起兵反秦,身经百战,历练无数。算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功臣,更是最有地位的元老级别人物,在刘邦定天下的时候,曹参以其赫赫战功位居众多功臣中第二的位置。被赐为平阳侯。他死后,爵位由他的长子接替了他的地位。


汉高祖二年的时候,曹参被拜为左丞相。领兵驻扎在了关中,之后他更是平定了叛乱,攻打下了五十二座城邑。之后他又去攻打夏说的军队,直到后来到了敖仓汉王的营地,而在此期间,韩信已经打败了赵国,做了相国。此时他隶属于韩信的手下,之后又打下了七十余座县。

在此,连上后来的一些时间,他一共做了九年的左丞相。


之后,萧何去世之前,已经到了孝惠帝的时候,在萧何的举荐之下,他再度为相。这一次曹参又做了三年的丞相。

这里的三年为相,应该就是题目中所提到的三年。在这三年之中,虽然曹参并没有做出来像他战争的时候都那样的丰功伟绩,但是也是留下了许多的佳话。像是“萧规曹随”就是最广为流传的一个。


在那个时代,几乎没有人不歌颂“萧规曹随”的。在民间,百姓们都说

“萧何制定法令,明确划一;曹参接替萧何为相,遵守萧何制定的法度而不改变。曹参施行他那清净无为的做法,百姓因而安宁不乱。”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这一段佳话都广为流传,即使时至今日,曹参的这一做法也是十分先进的,多少地方人的做法还不及这位千百年前的人。

其实遵循前法也没有什么不好的。世人都知道萧何是举世少有的一个大才。他前面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的法规制度必然会有他的可取之处。而且世人必然也已经熟悉了这样的行事。再去修改又有何用?岂不是大动干戈吗?



就像是地方官员到任的时候,每换一个人,就先换一种树。空耗财力不说。也可惜了前面种下的那些树苗。感情连最简单都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道理他都不懂。


众森淼


所谓的萧规曹随是传统社会的一种处事智慧,以不变应万变,以不变而变化的应对措施!农耕文明高度发达的传统中国,社会生活节奏慢,在儒家思想统治力遍布全国的情况中抑农轻商,注重经学礼仪,忌讳僭越!在家天下的整体建构下,君臣父子夫妇,推己及人,讲究血统传承祖制,对传统的认同传承到了形成规则规矩制度的地步,所谓天下归心!对变革抵制排斥,甚至是认为有违天意会遭天谴,稍有些天气异常,社会纷乱就会被用作抵制排斥变革的手段!而农耕社会生活的安定平稳,也正是生产力得到改善恢复发展的最好时代,最好时机!所以平稳安定的社会生活是人心向往的盛世,而三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生气之声相闻而老死不相往来的社会常识决定了人们对于变革的排斥抵制!对稳定不变的向往,甚至推崇,所以才会有萧规曹随的历代传颂!这是农耕社会的生产力和社会结构社会思想观念甚至社会理想所构成的结果,社会常识,思想结晶!虽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对于当今社会已经不适用了!只是个历史故事罢了😁


俗世边的灰尘


一勺历史,为您解答。

曹参在相位待了三年,所谓的“胡吃海喝”,只不过是嗜酒如命而已,并非是那种腰缠万贯、挥金如土的土豪现象。死后的曹参仍然被千古传诵成为一代名相,的确是实至名归,这就不得不提及“萧规曹随”这一成语了!

曹参和萧何一样,都是从沛县起就一直追随着刘邦,从一起拥立刘邦为沛公,到跟随刘邦东征西讨,腥风血雨这么多年,曹参对汉高祖的忠心与出色的个人能力,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西汉建立后,曹参在齐地为相又逐渐显露出他治国理政这方面的卓越才华。

刘邦死后,生性柔弱的刘盈继位,而此时的萧何也已经年迈到老病缠身。因为在汉高祖刘邦临终前,就曾留下让曹参接替萧何为相的旨意,所以当汉惠帝刘盈问起萧何谁人能够接替相位时,萧何首推曹参。就这样,曹参开始了为期三年的国相生涯。

因为曹参非常喜欢喝酒,经常喝得烂醉如泥,为相期间常常日上三竿了还在呼呼大睡。所以就有人议论说曹参喝酒误事,嗜酒如命,这种经常迷迷糊糊的状态怎么能管理好国家?也有人说曹参能力不足,只知道拾萧何牙慧什么的。

这些话传到曹参耳朵里,于是他自己上朝时主动向汉惠帝请罪说自己能力有限,拿不出比“萧规”更先进更有效的政令来。主要还是因为萧何高瞻远瞩,各方面已经考虑得相当清楚,曹参他自己只想按萧何得方法认真执行就能事半功倍,照做就好,不失职即可种种!

汉惠帝觉得曹参说得有道理,也就不再干涉了。这就是“萧规曹随”的由来!

看似庸碌无为的曹参,其实这才是真正的慧眼,告诉了我们什么是“无为而治”。他知道什么事可为什么事不可为,如果非要逼自己拿出另一套治国方案,无疑是画蛇添足。汉初时期,奉行的是休养生息的政策,这一点在高祖和萧何为相期间就开始实行而且效果十分显著。曹参不是不喜欢折腾,而是知道只有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萧何制定的政策得到延续,国家的经济才能繁荣起来,人民才会更加安定。

毕竟萧何为相期间制定的诸项政策,对于初建的汉朝帝国的统一与安定、经济的复苏争取了宝贵的时间,更有利于百姓的休养生息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我们都知道,为政期间,最忌讳的莫过是朝令夕改。一个优良的政策就需要保持延续性,如果换一个人换一种想法,信誉则会随之流失,资源会遭到浪费,百姓会跟着吃苦。

曹参为相三年,甘愿背负“不作为”的骂名,也一直坚持着“萧规曹随”,尽自己的能力延续着前任名相萧何留下来的规章制度,帮助汉惠帝安定民众,减轻百姓的负担,对内鼓励农民增加生产,扶持商贾繁荣经济,对外采取“和亲”安抚匈奴。就这样,积贫积弱的西汉帝国迅速强盛起来,为之后的中国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就是为什么曹参能够成为千古传诵的一代名相的缘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