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书怨》:奇女子上官婉儿与大唐的风月往事


《彩书怨》:奇女子上官婉儿与大唐的风月往事

一般说来,古诗里的“君”字,如“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君生我未生”等,是给对方的敬称,可以是朋友,也可以是爱人。通常不做“君王”的本意来解释。

然而,有这么一首唐诗,里面的“君”字一语双关,既是对爱人,也是对君王的称呼。因为对于这位女诗人来说,君王就是她的爱人。

这首诗便是《彩书怨》。它的作者上官昭容,便是著名的“巾帼宰相”上官婉儿。

《彩书怨》

叶下洞庭初,思君万里馀。

露浓香被冷,月落锦屏虚。

欲奏江南曲,贪封蓟北书。

书中无别意,惟怅久离居。

先译读下这首诗:

又是一季清秋/满江落叶向洞庭湖缓缓漂去/深深思念你,我的爱人/你却身在万里之遥


漫长的秋夜/只有寒露给我凄凉和孤独//只有月儿和锦屏与我为伴
多想为你弹一曲江南采莲/将曲中情怀封在信里/寄给远方的你
信很简单/ 我只是写下分别许久的思念与惆怅

——我相信这首诗,经历过爱情的人都能读懂。


《彩书怨》:奇女子上官婉儿与大唐的风月往事

历史上对上官婉儿,存在两种相反的评价。

评价A:上官婉儿是翻云覆雨,淫乱宫闱,玩弄权力的女枭雄。

评价B:上官婉儿是才华无双,追求爱情,智慧大气的奇女子。

作为男性,我无意评判她的一生。因为无论哪种评价,都是站在男人角度来看待女人。女人的心事,恐怕只有女人能懂。

上官婉儿的一生,其实就是盛唐那个梦幻般的文明年代的真实写照。有首歌唱道:梦回大唐爱。让我们跟着女诗人上官婉儿,一起去体会那些大唐爱的点点滴滴吧。

《彩书怨》:奇女子上官婉儿与大唐的风月往事

上官婉儿,宰相上官仪的孙女。家族几代高官宰相,且都很有才华,祖父上官仪更是有名的诗人。上官婉儿,自然也是继承了家族的两大基因:处理政务的能力、文学才华。

一切都从公元665年那场惊天巨变开始。

祖父上官仪起草废武后诏书,而被武则天下令灭九族。上官婉儿因是女孩,尚在襁褓之中,逃过一劫,和母亲一起被送进宫中做奴婢。苦难无法打倒一个人,是金子总会发光。后宫三千佳丽,终究无法掩盖她的耀眼光芒,美貌才华能力兼具的上官婉儿很快在宫中出类拔萃,崭露头角。也因此,得到了同时代更为耀眼的那位女性的关注。

婉儿十三岁时,做了唐高宗的才人。 消息一出,宫中人人惊呆,暗自里为她捏了一把汗。因为此时的武后,虽然还不是女皇,但也是权力遮天。武则天的姐姐由于和高宗李治私通,被她杀害了。以武则天的个性,绝不会容忍别的女人和她共侍一夫?亲姐姐也不行。事实证明,这种担心是多余的。


《彩书怨》:奇女子上官婉儿与大唐的风月往事

家族的大起大落,和奴婢的经历,让上官婉儿成为了一个心智早熟的女孩子。这些年,眼看着武则天势力渐起,审时度势之后,上官婉儿选择了站队,成为了“武后派”的人。

上官婉儿一心一意为武则天效力,武后见她不仅诗文出众,而且政治见解独到,个性果敢决断(很像武则天本人),便任命她做记录工作的女官。 很显然,婉儿的工作令武后很满意。然而,作为外官,不能升到更高品级,权力受限,武则天便亲自安排她做了高宗的才人,从此可以参与到政事中来,掌管诏命,以便于更好配合武则天工作。

由此看来,上官婉儿的第一次婚姻,并非出于感情,而是武则天控制权力的需要,是安插在高宗身边的一个亲信,纵然是李治对才貌出众的婉儿有非分之想,而心思细腻的婉儿,是清楚自己角色的,不会做出格之事。因此,我们可以说,两个人的婚姻,是一种假象,并无夫妻恩爱之实。

《彩书怨》:奇女子上官婉儿与大唐的风月往事

唐高宗李治死后,武则天和上官婉儿,成为了唐帝国最有权力的两位女性。

根据八卦定律,我们向来喜欢挖成功者的花边新闻。尤其是女人当政,更是被卫道士所不齿,于是关于这两位女性各种版本的淫秽传说故事,层出不穷,简直比小说还精彩。

例如,传言上官婉儿和武三思私通,甚至跟武则天的相好张昌宗搞上了,被武则天发现大怒,刺破额头。武皇爱惜人才,一番警告后,并未进一步处罚。从此上官婉儿在额头点染梅花瓣掩饰伤疤,不想,这梅花妆让俏丽的婉儿更加妩媚动人,竟然引得宫内女子纷纷效仿。这就是著名的“梅花妆”的故事。

毁容后的遮掩都能成为时尚,真是不服不行啊。

关于这段传说的真伪,无从考证,我们如今只有去推理。首先,上官婉儿是可能看上过武三思的。因为表面看来,武则天是皇帝,武家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武三思是武则天的侄子,如果皇位“传武不传李”,那他很有可能是未来的皇帝第一顺位人选。而上官婉儿攀附于武三思,很有可能是看上了这点。至于武三思,在才貌双全,冰雪聪明的婉儿面前,是很难有抵抗力的。

《彩书怨》:奇女子上官婉儿与大唐的风月往事

然而,仔细分析,会发现这事不靠谱。以上官婉儿超一流的政治嗅觉和识人的能力,她不可能不发现,以武三思蠢材一样的智商能力,是很难在武朝波橘云诡的权利斗争中成为胜利者的。因此,我猜真实的情况是,婉儿和武三思可能互相有过交集,但上官婉儿发现武三思不是她的菜之后,就果断地划清界限了。

至于张昌宗,可能性倒是更大些。因为张昌宗和上官婉儿一样,不过是武则天需要的玩物,被女皇操纵的木偶。二人同病相怜,惺惺相惜,不是没有可能。

无论真假,都已成了烟尘。我更相信她是一个真实的女人,在政治权力面前,她压抑着情感;但同样又需要身体心灵的抚慰。这不矛盾。

《彩书怨》:奇女子上官婉儿与大唐的风月往事

公元705年,神龙政变发生,武则天退位,太子李显继位,是为唐中宗。

那么,武则天的左膀右臂的上官婉儿的末日到来了么?

答案是否定的。李显即位后,第一时间封上官婉儿为昭容,执掌内阁,地位反而更高了。

原来, 政治嗅觉敏锐的上官婉儿,早就瞄准了下一个政治猎物,以保全自己的性命。李显,在历史上是出了名的懦弱无能,胆小怕事的皇太子,能力上似乎跟武三思并无分别,怎么会成为上官婉儿的菜呢?

后来的史家,多认为李显的背后是野心勃勃的韦皇后、安乐公主,她们母女需要联合上官婉儿,实现她们的政治野心。因此婉儿和李显的结合,是韦后、安乐母女的政治手段,也是婉儿明哲保身的做法,与当年的那次有名无实的婚姻一样,又一对假夫妻而已。

这些观点都没错。但我觉得,在政治联姻的背后,上官婉儿对李显,是可能存在真实感情的。作为一个精明强干、才华无双、又阅尽人心的杰出女性,恐无人与之相配。太子李显是一个厚道的老实人,用现在的话说,他是一位暖男。对于看惯尔虞我诈生杀予夺的婉儿来说,李显是一股清流,这样的人太少了。或许能带给了婉儿一丝丝安全感。更何况李显还大概率成为未来的皇位继承人呢。

这两种心态,也不矛盾,我只是从推理的角度分析。从婉儿写给李显的《彩书怨》中,我读出的是一个情商高会抓男人心理,以及一个对爱情渴望和娇思的两面心思。还是那句话,女人的心事,只有女人懂。不做评价。

两段婚姻,是风光无限,富贵权势,还是迷失自我,身不由己?我只能说,做女人不容易。

《彩书怨》:奇女子上官婉儿与大唐的风月往事

公元710年夏天,中宗在批阅奏折时,吃了几口糕点,七窍流血,倒地而亡,成为谜案。有传言是韦皇后下毒。

韦皇后急急忙忙命上官婉儿下诏书,命韦氏兄弟掌控大权,扶上傀儡皇帝李重茂。 七月,李隆基在姑姑太平公主的帮助下,发动政变,诛杀韦皇后、安乐公主。韦氏集团土崩瓦解。终于轮到上官婉儿了。

上官婉儿再次体现她的超前政治预判力。她拿出一封收藏多时的诏书给李隆基看。 原来,上官婉儿的诏书上,写的是命李隆基的父亲李旦做摄政王。意在让李隆基明白,自己是向着他的。

《彩书怨》:奇女子上官婉儿与大唐的风月往事

李隆基犹豫了,不知是否该杀上官婉儿。但当李隆基发现了太平公主与婉儿交往密切后,盛怒之下,杀了上官婉儿,用来警示姑姑太平公主,最后,也杀了太平公主。

聪明绝顶的上官婉儿,终于没有逃过这一劫。

上官婉儿死后,依然不得安宁。她的墓室被毁坏,墓顶被撞塌,棺椁无影无踪,棺床粉碎,尸骨无存……其惨烈程度,非盗墓者所为。 原来,唐玄宗李隆基上台后,为了巩固皇权,镇压旧势力,不但毁了太平公主丈夫武攸嗣的墓,也毁了婉儿的墓,以更用来震慑朝纲,彰显帝王的威严。

很想知道,上官婉儿死时都想了什么,是那些权力斗争的血雨腥风?还是大明宫内那一年又一年的爱恨情事?还是怀念唯一曾经真爱过的男人?随着她的离去,一切都成了永久的谜团。

《彩书怨》:奇女子上官婉儿与大唐的风月往事

回头来读这首《彩书怨》,忘却历史,我宁愿相信这是一首单纯的别离诗。

——一千多年前,南方的一个清冷的秋夜。

这一夜,没有政治,没有斗争,没有明哲保身,没有左右逢源。

这一夜,一曲琴声罢,只有一位惆怅满满的才女,在写给远方的爱人一纸思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