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很紧张,克什米尔很紧张,往期争夺激烈的锡亚琴冰川为何很平静?


虽然这次印巴冲突,主要围绕印控克什米尔的人口结构问题。但如果印控克什米尔地区随着时间的推进,穆斯林人口失去优势后,该地区变成印度真正的国土。那么另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会出现了,而这个严重的问题会决定巴基斯坦的生死存亡和兴衰。


大家看一下地图,然后再看一下锡亚琴冰川位置的重要性

。从地图上看锡亚琴冰川像一座碉堡一样,居高临下的俯视着喀喇昆仑走廊,而这条走廊已经好几次救了巴基斯坦的命。

现在来跟大家讲讲在锡亚琴冰川发生过的一些事。

锡亚琴冰川面积300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三千米以上,冰川最高点5486米,属无人区。
(现在的锡亚琴冰川,绝大多数地区已被印度占领。)

1962年中国和巴基斯坦在友好的气氛下,划分边界时规定,中巴边界延伸之喀喇昆仑山口。对于这一边界的划分,当时印度没有表态,也没有提出异议。

但是在六七十年代的印巴战争中,印度突然发现只要有喀喇昆仑走廊的存在,巴基斯坦几乎是不可战胜的。就这样印度在上世纪80年代初,大举出兵攻占锡亚琴冰川,企图抢占这个战略据点。既然锡亚琴冰川如此重要,那巴基斯坦肯定也是寸步不让的,为此印巴双方已经为该地区的控制权,付出了几万人的代价。

目前锡亚琴冰川的制高点已经被印度所占领,但靠近喀喇昆仑走廊一侧的冰川,依然被巴基斯坦控制。
(
锡亚琴冰川恶劣的气候,已经让印巴双方的军队,都付出了相当惨重的代价。)

总的来讲,现在印巴关系确实紧张,在克什米亚问题上也到了剑拨弩张的地步,但现在双方发动大规模战争的基础还是没有的。

如果印巴双方真的大打出手了,那锡亚琴冰川是绝对不会安稳的。不过就算印度嚣张到了极点,它也不敢一口吞下整个锡亚琴冰川,因为在冰川的东边有一位它永远也战胜不了的对手。



冯明凯


目前,印巴再起波澜,巴基斯坦已经拉出洞中数十枚核武器严阵以待,同时将上百架枭龙战机部署到前沿阵地,由此可见边境局势的紧张程度。

而引起印巴冲突的导火索,无非是印度在8月初单方面废除宪法370条,扩大兵力,以致于目前部署在印控克什米尔的军队人数已经达到10万之众,对巴控克什米尔构成了严峻挑战。印度国防部长甚至以不排除使用核武器相威胁,这就大大增加了战争爆发的几率。

但是,就在双方剑拔弩张,战争随时可能发生的当口,以往两国争夺激烈的锡亚琴冰川却显得少有的平静,这是为什么呢?

锡亚琴冰川地处印控克什米尔东北端,面积近三千平方公里,海拔最高处达5486米,由于昼夜温差在30度左右,非常不适合人类居住。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中巴两国进行了勘界划分,规定两国边界以锡亚琴冰川东北角的喀喇昆仑山口为界址,当时印度不持异议。

由于锡亚琴冰川是巴基斯坦的战略制高点,在多次印巴战争中都能克敌制胜,于是引起印度的注意,印度发现,锡亚琴冰川正对着喀喇昆仑走廊,便起了疑心。1983年,印度暗中派军队潜入该地区,突然发起猛攻,结果巴军两处哨所被其占领。自此以后,两国在锡亚琴冰川的较量时有发生。次年,印度再次采取行动,巴基斯坦寸步不让,结果双方伤亡很大,近万名士兵遇难。

锡亚琴冰川因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地缘政治战略意义显著,关乎着中印巴三国的安全和利益,因此是兵家必争之地。任何一方控制该地区,都能获得居高临下的战略态势,如果印度占据了冰川要地,那么我国的新藏战略公路将受到威胁,同时中巴联系渠道还可能遭到切断,致使巴铁援助受限,一言以蔽之,要是印度拥有了这个高地,将极大提高印度对中巴的抗衡地位。鉴于此,过去多年,该地区的流血冲突屡见不鲜。

为避免该地区不必要的流血事件发生,2011年5月,印巴双方代表在新德里举行了谈判,以结束对峙状态。到2013年,印度通过不择手段,控制了该地区一半以上的要塞,对中巴构成了一定的挑战。当然,印度占据了优势,便极力要求维持现有状态,难怪该地区一直很平静。

不过,如果现阶段印度得寸进尺,胆大妄为,试图发动第四次印巴战争,并企图独占整个锡亚琴冰川,那么不仅巴基斯坦不会答应,“东方不败”也绝不会袖手旁观。

点赞太容易,评论显真情,欢迎关注、留言,等你评论,等你『一鸣惊人』!

江淮圣手


这次争端起因不同了,过去是印巴双方互相抢夺扩张地盘,这次双方争夺印控克什米尔首府莫查的实际主导地位控制权,印度想彻底的控制住当地的实际行政权,而巴基斯坦与印控克什米尔邦的穆斯林合作,是反对印度单方面改变克什米尔邦的自治权。

出发点不同了,当然对无人区的兴趣自然就没有了。

印度想占领特殊争议自治区,变成领土,使当地穆斯林彻底的丧失地方政府行政权,将印巴领土争议区,变成印度实际领土,变成无争议区,这就是印度的普通邦,彻底的改变当地穆斯林掌控权,变成印度教徒来控制。

巴基斯坦从此以后,就无法对印度控制克什米尔施加影响力,逐渐增加印度教徒,排挤穆斯林,最终会驱逐穆斯林出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