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選資產組合週迴顧-20200322

開篇特別強調,組合策略僅用來進行業績展示及沉澱思考,不建議個人輕易跟投!不建議個人輕易跟投!不建議個人輕易跟投!


1、宏觀資產配置策略:

https://qieman.com/portfolios/ZH032075

周漲跌幅:-4.90%


“閆”選資產組合週迴顧-20200322


“閆”選資產組合週迴顧-20200322


“閆”選資產組合週迴顧-20200322


2、絕對收益策略:

https://qieman.com/portfolios/ZH032962

周漲跌幅:-3.28%


“閆”選資產組合週迴顧-20200322


“閆”選資產組合週迴顧-20200322


“閆”選資產組合週迴顧-20200322


原定計劃國際原油進入20美金區間時,兩個組合增加易方達原油C至10%配置比例,但由於該類產品多數限購,因此並未執行。如果從短期買入時點看,第一次購買時的國際原油價格在30美金區間有些偏貴。但考慮配置時的初衷,主要是債券基金中期看波動稍微放大、收益空間有限,原策略中有一定的持倉;而原油雖然有短期市場因素的干擾,但是在中期維度仍然具備確定性的需求,因此30美金的原油具備相對配置價值。但是價格的波動是雙向的,當出現下跌時,仍然看中期維度,無非是配置價值更出色、有增配的空間。


其實以上對於原油產品的配置說明,適用於大多數投資品。短期價格的波動永遠是存在的,理論上沒有人能準確判斷,但是中長期的價值則相對比較容易判斷。在適當的位置開始配置,那每一次價格下跌都是加倉的契機,直到配置比例達到投資紀律或配置策略的上限。現階段最應該拿來運用並安撫人心的,其實就是我們持有的偏股資產。因為主要持有偏A股基金,兩個策略均已回吐年內漲幅。按照目前的趨勢,原本近期兩個策略要再進行一次降低偏股基金的操作。就是因為考慮到A股中長期價值和短期價格的因素,以及目前可選擇的其他投資標的性價比偏低,包括我的客戶,近期都不會輕易建議進一步降低偏股資產的佔比。


在市場逐漸悲觀時,我一定會相對樂觀地尋找機會。近期海外因疫情的不斷髮展,社會活動和資本市場均受到了極大的影響。之前提到,海外投資機構更重視中、微觀數據趨勢變化,且發達市場中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影響更大。隨著不少地區開始限制人口流動以控制疫情,家庭現金儲備不足、生活用品供給減少、消費活力減少,這都給市場預期以極大的傷害。上週美聯儲突然放出大招,其實也主要為了應對流動性風險。從槓桿率和投資品質量上講,目前比08年的次貸危機還是要相對樂觀一些。熬過了流動性風險後,我們再看海外市場是否進入經濟危機。


但是,中國的情況跟海外有很大的差異,不管是經濟還是投資都是如此。所以至少對於目前的國內資本市場,我認為是過度悲觀的。


首先,雖然我們的經濟結構已經開始擺脫投資單一依賴、試圖提升消費在經濟中的佔比,但是兩者應當是長期共同作用的,畢竟我們仍然是一個發展中國家。目前因為疫情的影響,消費短期面臨很大的挑戰,但是宏觀經濟政策逆週期調節跟上非常及時(甚至有些過猛),使得投資端有可能的托住經濟下滑的空間。


其次,我們的投資本市場更看重政策和資金的預期。不同於美歐日等發達經濟體,我們的政策工具更多、市場空間更大,有明顯的後發優勢。加上較為充裕的貨幣條件,15年開始降低槓桿的好處就是我們整體上沒有太多流動性風險。


第三,我們的經濟發展預期不同。歐美市場熬過這次疫情帶來的短期流動性危機後,還需要看是否會帶來中長期的經濟衰退風險。而我們則等待的,是疫情過後經濟結構能否進一步轉換、改善。起跑線不同,這是應用市場、人口結構、消費能力、政治體制等條件決定的預期差異。為了實現我們的種種預期,資本市場則是一個很重要的工具。


最後,中國現在的發展階段決定了我們需要內外兼修,改革與開放相輔相成。過去20年全球產業鏈的發展決定了,孤島式的經濟發展對於任何一個國家都是不可能的。雖然美國等西方國家一直希望以自己的方式改造亞洲,但是亞洲的文化發展更希望以適應性的共存與世界接壤,就像中、西醫迥然有異的醫療理念。需要走出去的中國一直試圖讓美國及世界接受我們的方式,但是非常困難。而本次危機則給了我們一次難得的機會,去證明我們不是要取代誰,而是要對世界秩序、經濟提供更有利的補充。而開放必然帶來改革,共同作用於我們未來的發展高度。


正是因為這些差異的存在,使得我願意淡化短期的市場判斷,去尋找一個長期的投資機會。考慮到充沛的資金是直接影響投資的因素,因此除非是特別高倉位的客戶,我再次強調不會輕易建議過度降低偏股型資產的佔比。少數新客戶或倉位較低的客戶,也需要做好逐步提高偏股型資產、被動提升資產組合波動的心理準備。從確定性的角度,相比於短期博弈歐美市場流動性危機解除的反彈機會,我更看好投資中國的長期回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