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巷古厝蘊藏大歷史,福州三坊七巷:名臣、“帝師”、辛亥烈士

三坊七巷名人眾多

福州城區南后街東西兩側的三坊七巷,佔地44萬平方米,素有“明清古建築博物館”之稱。

三坊七巷地處福州市中心,是老福州城的社會名流聚居區之一。她的珍貴,不單單在於其完整地保留了明、清200多座民居建築,更可貴的,是從這些福州坊巷裡走出的一個個人。

這些閩地名士,有的少年英雄壯士扼腕,有的聞名鄉里造福地方,有的飽讀詩書位及帝師……他們親歷了這個國家在特殊時代的滄桑鉅變,更為家國興亡擔起匹夫之責,他們是見證歷史的人,更創造了歷史。

三坊七巷始建於西晉末年,唐代“安史之亂”後,南遷避難的人們聚居於此,形成了一個以士大夫階層、文化人為主要居住民的街區。

有人將三坊七巷的形制比喻為魚骨與魚刺,南后街便是縱貫南北的那條魚骨,向西三條支脈為三坊,向東的七條細脈是七巷。由北向南的三坊依次為衣錦坊、文儒坊、光祿坊,七巷依次為楊橋巷、郎官巷、塔巷、黃巷、安民巷、宮巷和吉庇巷。


古巷古厝蘊藏大歷史,福州三坊七巷:名臣、“帝師”、辛亥烈士

19世紀80年代,福州三坊七巷全景

坊巷內的數百座明清古建築多是數座毗鄰,每座又是多進院落。院落基本形態是以天井為中心的三合院形制,院落相連,中軸對稱,有精雕細刻的石木構件和舒展的大紅斗門。

廳堂一般是開敞式的,與天井融為一體,以適應南方炎熱的氣候。為了使廳堂顯得高大、寬敞、開放,一般在廊軒的處理上著力,承簷的檁木,或再加一根協助承簷的檁木,都特意採用粗大而長的優質堅硬木材,並用減柱造的辦法,使得廳堂前無任何障礙,這在北方建築及其他南方建築中,都極為少見。

江南古建築中,絕大多數是呈90度角的直線構成的階梯形山牆,唯獨三坊七巷民居的馬鞍牆是曲線形的,牆頭和翹角皆泥塑彩繪花鳥魚蟲及人物風景,具有濃郁的閩地特色。


古巷古厝蘊藏大歷史,福州三坊七巷:名臣、“帝師”、辛亥烈士

沈葆楨(1820 - 1879 年),字幼丹,漢族,福建侯官(今福州)人,林則徐之婿。


晚清名臣沈葆楨:借錢購買“二手房”


宮巷26號的沈葆楨故居原本不在26號,而是宮巷11號。這是一幢建於明天啟年間的大宅,面積達1500平方米,包括門頭房在內共有五進。

當年的沈宅佈局嚴謹,裝飾富麗。1936年,客居福州的郁達夫,曾對這條巷子有這樣一番描寫:

走過宮巷,見毗連的大宅,都是鐘鳴鼎食之家……兩旁進士匾額,多如市上招牌。

沈葆楨有三個最拿得出手的身份:

林則徐的外甥兼女婿

大清船政大臣兼通商大臣

兩江總督兼管臺灣。

這三個響噹噹的身份,也勾勒出他非凡的一生。

很多關於三坊七巷的介紹中,都把林則徐故居歸納其中,其實,林則徐當年是不住在這條巷子裡的。沈葆楨的母親林蕙芳是林則徐的六妹。

福州城不大,沈家在宮巷,林則徐家先是在左司營,後遷居文藻山,離三坊七巷都不遠。沈林兩家既是近鄰又是近親,關係非同一般。

沈葆楨長相一般,個子不高,少時多病。他從小就受到經世致用思想的薰陶,聰慧好學,林則徐早早看好了這個外甥,將自己最疼愛的二女兒林普晴嫁給他。

姨表親通婚,在現在是違法的近親結婚,在當時卻是親上加親的大喜事。沈葆楨與妻子感情非常好,兩人還曾相伴赴京趕考。

別看沈宅富麗氣派,沈家卻不怎麼有錢,因為沈葆楨是個著名的清官,他先是中進士,入翰林院,後又外放九江知府,仕途更迭,唯一不變的是貧窮的生活。

當時,將要到省城赴任的沈葆楨身無分文,還曾向人“挪川費百金”作為盤纏。到了省城,他租了二進三間排的房子,“每月租足紋十一兩五錢”,為此他還發出了“屋價之貴,可謂極矣”的感嘆。大城市的房價高,在清末的沈葆楨眼裡,已足稱洪水猛獸了。

1855年,35歲的沈葆楨剛剛被破格提升為九江知府,舉債購買了這個宅院。沈葆楨裝修好房子,安頓好父母妻兒,自己就安心到江西任職去了。

第二年,江西鬧起了太平天國運動,沈葆楨採取攻其不備、襲擾輜重的戰術,七戰七捷,揚名官場。此後,平叛太平天國運動,成為沈葆楨的主要工作。

1865年,沈葆楨的母親過世,朝廷終於給了他27個月的假,沈葆楨回到這裡過幾天清淨日子。

雖然經歷了喪母之痛,沈葆楨卻十分享受這段閒居的日子。他在居喪時,甚至開了一家“一笑來”裱褙店,替人寫字、裝裱,樂在其中。在他留下的大量家書中,幾乎每封信都要囑咐子女讀書,並告訴他們,讀書主要為了立品做人,做官倒是其次。

可惜那時中國正面臨著生死存亡的困境,無法讓人有一絲的安寧。1866年,沈葆楨接到熟人左宗棠的邀請,出任福建船政大臣,這時他還重孝在身。

古巷古厝蘊藏大歷史,福州三坊七巷:名臣、“帝師”、辛亥烈士

福州民居,如意造型截水

左宗棠:到宮巷11號三請沈葆楨


左宗棠請沈葆楨出山並非一帆風順,也曾三顧茅廬,二人在這個古香古色的小院裡暢談了很久,左宗棠準備打造中國自己的海軍,而沈葆楨是他心中的不二人選。

左宗棠第一次來到沈宅,懇請沈葆楨出山繼承船政事業,沈葆楨婉言拒絕。

左宗棠保證在接管之初,由他和沈葆楨聯名署籤奏摺,並給他推薦著名商人胡雪巖相助,所有人馬,歸其調遣。

沈葆楨還是猶豫不決,左宗棠乾脆上疏,推薦沈葆楨主持船政。

清廷於1867年2月1日降旨,署沈葆楨“先行接辦”,“不準固辭”。

本無心官場的沈葆楨,還是接受了這個艱鉅的任務。出任福建船政局的沈葆楨,將辦公的地點設在了自己的宅子裡。宮巷11號這個普通的民宅成了中國近代船政工業的思想發源地。

沈葆楨建起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座船廠

8年時間,造出了5艘商船和11艘兵艦

而就是這些輪船,後來裝備起中國第一代海軍艦隊

沈葆楨雖多受林則徐儒雅之風的薰陶,但是做起事來,雷厲風行。他果斷宣稱“鐵甲艦不可不造,日本不可不防”!於小事方面,有部下偷了外國人的汗衫,他認為此事有辱國格,將此人斬首示眾。

沈葆楨還創辦了“近代中國船舶工業與海軍人才的搖籃”——福建船政學堂,培養出一大批叱吒風雲的人物:甲午海戰中犧牲的劉步蟾和林永升、清海軍總長劉冠雄、中國海軍元老薩鎮冰、抗日名將陳季良……

1874年,日本進犯臺灣後,沈葆楨被派往臺灣加強防務。此後,他興建臺南的億載金城和臺灣最南端的恆春城,建設蘇花公路前身、新中橫公路前身等,廢除渡臺禁令,鼓勵民眾到臺灣開墾,促成了臺灣政經中心由南部轉移到北部。

2009年,臺北市府為了紀念沈葆楨,將市府大廳命名為“沈葆楨廳”。這位晚清名臣在寶島臺灣的名氣足以令很多內地民眾驚訝不已。

1879年7月,久受病痛折磨的沈葆楨在南京與世長辭。他告訴兒孫“究竟筆墨是穩善生涯,勿嫌其淡”。

這一年底,他的靈柩被運回福州,葬在西郊梅亭麓山。


古巷古厝蘊藏大歷史,福州三坊七巷:名臣、“帝師”、辛亥烈士

位於郎官巷的嚴復故居

【位於郎官巷的嚴復故居。一生參加四次科舉的嚴復晚年染上鴉片,1921年10月,他留下“要知做人分量不易圓滿”的遺言後去世,終年67歲。】


小小文儒坊 兩位“帝王師”


  • 陳寶琛:福建近代教育開創者

文儒坊的陳家乃榕城望族,到陳寶琛這一輩,已累積多代,聞名鄉里。

陳寶琛的曾祖父陳若霖是乾隆年間進士,官至刑部尚書,剛直不阿,在福州民間享有盛譽;祖父陳景亮,道光年間進士,官至雲南布政使;父親陳承裘,咸豐年間進士,入選翰林。

陳寶琛20歲成為進士。此後,他的五個弟弟皆中舉,人稱“兄弟六科甲”,陳家的文儒之名一時達到鼎盛。

清代科舉三年一次,一次錄取三四百人,平均到一縣還不到一個,陳家可以世代進士,甚至同榜進士,實在難得。如今在這所不起眼的舊房子裡,已看不出當年的顯赫。

1882年,陳寶琛出任江西學政,次年晉升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

不料三年後(1885年),雲南、廣西布政使唐炯、徐延旭,在對法戰事中失利,而這兩人都是陳寶琛曾經力薦的。

陳因此受到牽連,朝廷以“薦人失察”為由,連降陳寶琛5級。陳寶琛索性罷官回到福州,這一待就是20多年。

回到福州後陳寶琛並沒閒著,他先是出任東文學堂董事兼總理,後又將東文學堂擴充為官立全閩師範學堂,這是全國最早創辦的師範學堂之一。他大膽聘用日籍教師,派遣中國教師出國培訓。

1907年又創辦福建優級師範學堂,是福建師範大學的前身,也是福建省歷史上第一所高等院校,開創了福建現代高等教育的先河。

從1903年至1909年,陳寶琛任該學堂的校長7年,畢業學生約有700多人。

而他的妻子王眉壽則在玉尺山房設立了女子師範傳習所

開創了福建女子教育的先河。這所女子學校擴建後,改稱福建女子師範學校,學生中就出了著名的女作家冰心。

1909年,25年光陰流逝,61歲的陳寶琛終於再次被召入宮,被任命為總理禮學館事務大臣。兩年後,他成為小皇帝溥儀的老師,賞“太傅”頭銜。

皇帝很喜歡這位鬚髮花白的老者,賜他紫禁城騎馬的殊榮。陳寶琛自然還是赤膽忠心,但是末世皇朝已經千瘡百孔,陳寶琛終究無力挽回衰敗之勢。

1923年,陳寶琛把小自己12歲的鄭孝胥引薦給溥儀,接任“帝師”,原是指望年輕聰慧的同鄉能有所作為,但就是這個鄭孝胥,將末代皇帝引上一條不歸路。

  • 鄭孝胥:由“帝師”到漢奸,眾叛親離

鄭孝胥的家在三坊七巷中的文儒坊洗銀營

,這是五座相鄰面積達3224平方米的大院,建於清乾隆年間,光緒及民國初都有修葺。

院中一座魚池面積200平方米,池底有泉,久旱不幹,久雨不澇,被當地群眾譽為“天池”。“文化大革命”中假山岩石多被搬走。

鄭孝胥出身書香世家,家學淵源,不僅工詩,而且善書。據說辛亥革命後,鄭隱居上海的居所海藏樓,以鬻字為生,每字值白銀十兩。而當時北大、清華教授,工資也不過二三百兩。如今“交通銀行”的手書題字便出自他的手筆。

鄭孝胥歷任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章京、京漢鐵路南段總辦、督辦廣西邊務。

1891年5月,他隨同李鴻章的嗣子李經方出使日本,先任駐日使館書記官、領事,後任神戶和大坂總領事。

1895年11月回國後,35歲的鄭孝胥馬上被兩江總督張之洞召為幕僚,備受重視。

就在鄭孝胥成為帝王師的第二年,溥儀被迫遷出故宮,鄭孝胥與日本人密謀,幫助其輾轉入日本使館,再入天津日租界。

在溥儀所著的《我的前半生》一書中,出現頻率最高的詞是偽滿洲國,排名第二的就是鄭孝胥,可見這位末代皇帝對鄭的看重。

“九一八”事變後,關於小皇帝要不要去東北,鄭孝胥曾與自己的引薦者陳寶琛有過激烈的爭執。

陳寶琛有強烈的國家和民族情感,反對溥儀到東北建立偽滿洲國,卻被溥儀認為“忠心可嘉,迂腐不堪”。溥儀最終還是帶著鄭孝胥出走東北。

1932年,溥儀在日本扶持下成立偽滿洲國。陳寶琛曾不顧風燭殘年,冒死赴東北勸諫皇帝,差點被日本關東軍囚禁,最後鬱郁返回天津,1935年病逝,享年87歲,歸葬福州。

追隨溥儀的鄭孝胥成了偽滿洲國的總理,成為漢奸,備受批評,好友陳衍、昌廣生等都因之和他絕交。

眾叛親離並沒有給鄭孝胥帶來坦蕩的仕途,後來日本人見鄭孝胥難以駕馭,以其年高“倦勤思退”為名,迫其辭職。最終,鄭孝胥暴病死於長春,未能再回到故鄉。


古巷古厝蘊藏大歷史,福州三坊七巷:名臣、“帝師”、辛亥烈士

左圖:林覺民故居; 右圖:林覺民和《與妻書》手稿

林覺民:家國理想與愛之悲歌


  • 13歲參加童試,寫下“少年不望萬戶侯”離場

楊橋巷17號建於清代中葉,林覺民的曾祖父是目前可知的最早的房主。

父親林孝穎其實是林覺民的叔父,當初林孝穎考中秀才後被逼與黃氏成婚,他並不喜歡黃氏,二人也沒有生育,林孝穎的哥哥憐恤黃氏孤單,就把自己的兒子林覺民過繼給林孝穎夫婦。

打小聰慧的林覺民很受父親疼愛,林孝穎親自教導兒子讀書,兒子剛滿13歲就迫不及待送他去參加童生考試。

他沒有想到,這個極有個性的少年只在考卷上揮筆寫下“少年不望萬戶侯”(不想通過科舉考試做官)七個大字,第一個走出了考場。

林覺民的率性而為終究為自己爭取到了接觸新式教育的機會。

2年後,父親林孝穎的詩文才學得到陳寶琛賞識,進入全閩大學堂當國文教師,15歲的林覺民也徹底擺脫科舉,隨父進入這所新式學堂學習。

在這裡,各種新思想新學說風起雲湧紛至沓來,林覺民年輕的心盡情呼吸著平等與自由的新鮮空氣。時值垂暮之年的大清帝國正被強加無數不平等條約,年輕的林覺民急著要為孱弱的祖國做點事情。

1905年,18歲的林覺民與小自己一歲的陳意映成婚。陳意映與陳寶琛同宗,出身當地名門。

其實,林覺民的婚姻與父親當年如出一轍,全由父母做主,算是先結婚後戀愛,可是這對青年伉儷卻幸運地成為情投意合的一對,這是舊時封建婚姻中最幸運的結局。

與很多進步青年一樣,林覺民急於把自己在學校接觸到的大千世界,引薦給三坊七巷的父老鄉親。

他在家裡興辦女學,動員自己堂妹、弟媳,女眷10多人參加,林覺民除了教她們國學以外,還介紹了很多西方先進的文化知識,甚至動員她們把小腳放了。這些林家女眷,很多成為陳寶琛夫人王眉壽創辦的福建女子師範學校的第一屆學生。

林覺民離經叛道的行為讓父親很著急,為了讓兒子擺脫這個大環境,他決定送兒子出國。

1907年,林覺民東渡日本自費留學,父親不會料到,正是這次留學,讓林覺民真正找到了人生的方向。

林覺民生性詼諧,口才極好,到日本不久就加入同盟會,到各處演說。他極富感染力的語言與神態,被人形容為“顧盼生姿,指陳透徹,一座為傾”。

1910年11月13日,孫中山在檳榔嶼召集黃興等同盟會骨幹舉行會議,決定在廣州舉行大規模起義。

林覺民接到的任務是到福建籌集經費,召集革命志士擴大影響。林覺民回到福州,探望了父母和妻子陳意映,謊稱學校正在放櫻花假。

此時,妻子陳意映腹中已經懷有他們的第二個孩子。林覺民在福州只作了短暫停留,每天就忙著籌集經費招兵買馬,還組織人在西禪寺自己動手製作武器彈藥。

  • “意映卿卿”,與妻相絕

1911年4月27日凌晨,林覺民與福州同鄉陳更新等人一起,帶領一批從福建趕來的敢死隊員坐船從香港抵達廣州,下午5點25分,廣州起義打響。

起義中,林覺民擔任敢死隊員,臂纏白布,腳穿黑麵樹膠鞋,腰纏炸藥,手執槍械,一路奮戰,腰部中彈仍堅持戰鬥,直至力竭被捕。弟弟林尹民在這次戰鬥中犧牲。

時任兩廣總督的張鳴岐和水師提督李準會審林覺民。林覺民不會說廣東話,就用英語回答問題,慷慨陳詞,滿庭震動。李準下令去掉林覺民的鐐銬,並給以座位,林覺民想吐痰時,他還親捧痰盂過去。

兩廣總督張鳴岐下令槍殺林覺民,後來他還惋惜地說:“惜哉,林覺民!面貌如玉,肝腸如鐵,心地光明如雪,真算得奇男子。”林覺民犧牲時只有24歲。

廣州革命黨人多方努力,將起義烈士72具遺骸收集起來,合葬於廣州城郊的紅花崗,改稱為黃花崗,因為黃菊寄託了人們對這些熱血青年的深深哀思。

林覺民在廣州被殺時,岳父陳元凱恰在廣州任職,他託人連夜趕到福州報信,讓女兒陳意映火速逃離。陳意映忍住巨大的悲傷,賣掉祖屋,拖著8個月的身孕領著一家大小倉皇搬到了光祿坊早題巷。

一天夜裡,有人冒險將一個小包裹送到陳意映的門外,包裹裡是廣州起義前,林覺民在香港濱江樓上寫下的絕筆書信,也就是那封著名的《與妻書》。

這封飽含了林覺民熱情而深沉愛意的情書,字字泣血

“吾至愛汝,即此愛汝一念,使吾勇於就死也。”

“窗外疏梅篩月影,依稀掩映,吾與汝並肩攜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語,何情不訴。”

遺書中情真意切的語言,字字都敲打在陳意映的心尖。

5月19日,林覺民死去不足一個月,悲傷過度的陳意映早產,生下遺腹子林仲新。

兩年後,陳意映也抑鬱而死,追隨丈夫而去。

林覺民與妻子纏綿悱惻的愛情讓後世人讀來不禁潸然淚下,一句“意映卿卿”已不知囊括了多少家國理想與無奈情意,他們的故事被一次次搬上舞臺和大銀幕。

這封《與妻書》也成為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情書之一。


冰心與林徽因:古巷古厝裡走出的中國才女

送走了這段令人扼腕嘆息的佳人愛情,楊橋巷17號迎來了他的新主人謝鑾恩,他的孫女就是著名作家冰心。

晚年的冰心曾在《我的故鄉》一文中,對兒時的宅院有生動的描述:

“我們這所房子,有好幾個院子,但它不像北方的‘四合院’的院子,只是在一排或一進屋子的前面,有一個長方形的‘天井’,每個‘天井’裡都有一口井,這幾乎是福州房子的特點。

這所大房裡,除了住人的以外,就是客室和書房。幾乎所有的廳堂和客室、書房的柱子上牆壁上都貼著或掛著書畫。”

除了冰心,林覺民的堂兄林長民也曾與家人在此居住,林長民的女兒就是著名的民國才女林徽因。這座飽經滄桑的舊宅院迎來了一茬又一茬的新主人,記錄下他們無數的悲歡離合。

關於人的故事,三坊七巷從來都不缺少,人傑地靈彷彿是對這裡最恰當的比喻。

這裡的每一條老巷都藏著一段令人無法忘懷的歷史,與毗鄰的喧鬧街道相比,三坊七巷的每一份寧靜,都足以讓人沉思良久。

房前屋後,家長裡短,鄰里叔伯口中的那些人和事,每一件都足以載入史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