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從“罕見病”變成“流行病”只用了100多年的時間


《2019全國癌症統計報告》顯示,中國每年新發癌症病例約392.9萬,死亡人數約233.8萬,總體癌症發病率平均每年上升3.9%左右,發病率及死亡率呈現逐年上升趨勢。“癌症已成為我國四大慢性病之一”這一話題在微博上引來700多萬閱讀量,也再次把給全球醫療帶來巨大負擔的癌症推到大眾面前。

事實上,根據1912年紐約一位醫生的書籍記錄,癌症從“罕見病”變成“流行病”只用了100多年的時間。如今,癌症死亡人數佔中國居民全部死因的近四分之一,意味著4個人中就可能有1個是因為癌症去世,已成為嚴重威脅國民健康的主要公共衛生問題之一。

癌症從“罕見病”變成“流行病”只用了100多年的時間

在中國國家癌症中心癌症早診早治辦公室主任陳萬青看來,人口老齡化是主要因素。癌症發病率隨著年齡增長而增長,40歲之前一般處於較低水平,40歲以後開始快速升高。另一方面,在我國的癌症患者中,35%以上是由酗酒和吸菸引起的;此外,世界衛生組織在2007年將熬夜(凌晨1點以後才睡覺)列為容易誘發癌症的因素之一,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誘發多種癌症的主要原因。

近幾年,出國熱潮下,除觀光遊、文化遊、買買買之外,一個新的詞彙——“醫療旅遊”也越來越多頻次出現在大眾視野,甚至出現“重症轉診到美國、精密體檢去日本、整容美體到韓國、抗衰療養去瑞士、試管嬰兒去泰國”這樣的“海外醫療地圖清單”。

有數據統計,2016年國人到海外就醫總數約50萬人次,2017年已突破60萬人次,其中海外醫療產品重症治療(癌症、腫瘤等)佔比最高,達40.8%。海外醫療市場的火爆,其實與國人的“癌症焦慮”有關。

隨著中國癌症發病率和死亡率“持續增長”,美國癌症總死亡率卻在“逐年下降”。根據美國發布的《2019癌症數據調查報告》,其癌症總死亡率到2016年下降了27%,死亡人數共計減少了262.9萬人。作為衡量癌症治療效果的關鍵之一,美國的癌症五年治癒率為67.1%,大大高於中國的40.5%。

不可否認,中美兩國的癌症生存率存在差距。而伴隨收入增加和對高品質醫療健康的需求,越來越多人選擇到國外尋找更好的治療方案。那麼,海外就醫都可能從哪些方面獲益?那些出國看病的人現在都怎麼樣了?

去年夏天,80後媽媽王暉經歷了人生的“至暗時刻”。一向性格大大咧咧的她,無意發現自己左乳中有腫塊,檢查後確診為乳腺癌晚期。王暉想不通,自己家族中沒有患癌病史,怎麼會得癌?事實上,乳腺癌一直是中國女性發病率最高的癌,25歲後發病率逐漸上升。

診斷結果顯示,浸潤性癌伴粘液分泌,因為腋窩淋巴結活檢發現癌細胞已經轉移,醫生給出的方案是先做依西美坦化療,之後根據情況再定能否手術。但讓她沒想到的是,化療期間出現血尿,化療藥傷到腎臟,只能先轉到綜合醫院治療腎病,癌症治療被迫擱置。

考慮到孩子還小,治療前,王暉就希望盡一切可能將復發的概率降到最低。在國內腎病科掛了兩週藥水後,王暉經出國看病服務機構盛諾一家推薦,來到位於英國倫敦的一家癌症專科醫院。

與國內不同,英國醫生對王暉左乳腫瘤下面的鈣化斑塊也進行了活檢,結果確定是腫瘤組織,這說明腫瘤不是一個侷限的病灶,選擇保乳的風險相對較高。前哨淋巴結活檢也顯示,癌細胞有了更多的轉移。

之後,醫院包括腫瘤內科、腫瘤外科、放療科、病理科、影像科在內的多學科團隊針對王暉的情況舉行了討論,外科手術專家制定設計手術方案,放療科醫生研究是否需要放療,結合活檢結果多學科團隊最終建議乳腺全切,之後再實施化療、內分泌治療。針對血尿問題,做抽血和尿檢確認尿路是否感染。王暉說感覺是一場“海陸空”聯合作戰。

英國醫生為王暉制定了新的治療方案。兩週後,王暉順利進行乳腺癌根治術+廣泛淋巴結清掃術,之後又接受了紫杉醇化療。整個化療過程腎病專家密切參與,對王暉的腎功能進行監控和用藥指導。目前,除了輕微嘔吐,王暉幾乎和正常人無異,腎功能已逐漸恢復正常。

盛諾一家創始人蔡強在採訪時表示,受益於多學科團隊診療模式(MDT),中國患者出國看病後,有77%的治療方案被改變,包括改變治療方式、調整治療順序、增減藥物劑量等。王暉是其中的一個案例。目前,她根據醫囑在國內休養6個月後,還要回英國進行下一步治療。她說,“我的目標,是走向‘治癒’。”

延續生命的新藥

近年來,靶向藥物、免疫治療的研發讓癌症患者的生存面貌被改寫,癌症治療邁進精準醫療時代。數據統計,美國是擁有靶向藥和免疫藥物最多的國家,截止2018年,美國已經上市了96個,中國僅33個。目前美國在研新藥數量約佔全球的48.7%,幾乎佔到全世界的一半。

60歲的高洋就是奔著新藥來到了美國。2018年7月高洋被確診罹患結腸癌,發現時已經是晚期,“肝臟、肺部、腹膜,大大小小的腫瘤在我的肚子裡‘遍地開花’,連骨頭也有多處轉移。”堅持做了兩個療程的化療,高洋從140斤掉到120斤,腹部疼痛坐臥困難。

不幸的是,兩個月的痛苦化療過後,活檢和基因檢測結果顯示,BRAF基因突變。這預示著腫瘤發展更快,而可用的藥物已非常有限。不過這種基因突變在美國已經有針對的新靶向藥物,高洋決定赴美治病。

如今一年過去了,高洋已經越過“活不過兩個月”的期限,至今想起那一段治療經歷仍感概萬千。當時美國醫生為他制定了新的三藥聯合治療方案,靶點藥物Encorafenib(Braftovi)作為主藥,和Binimetinib、西妥昔單抗化療聯合使用,三個療程後,癌胚抗原CEA值從原來的1760降到了55。2018年12月3日,整整三個月後,CEA值又降到了15,肝上的腫瘤縮小了一大半,其他部位也不同程度縮小。

對癌症患者而言,有藥就有希望,當在國內已經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到國外尋找新藥成為很多人的“一線生機”。“哪怕有一絲希望,我也要去搏一搏,萬一贏了呢?”現在高洋已經開始健身、跑步,他說接下來的目標是CEA掉到10以下,達到正常值。“雖然很困難,但我不會放棄。”

創造奇蹟的臨床試驗

然而,並不是所有疾病在國外都有已經獲批上市的新藥。如果常規療法效果不佳,也沒有已上市的新藥可用,就是絕境了嗎?

不是。這時候,作為新藥、新療法“搖籃”的臨床試驗,可能為患者提供最後的治療希望。據美國臨床試驗官網統計,截至2019年3月,全球共有近30萬項臨床試驗登記註冊,其中約40%在美國進行。在MD安德森癌症中心,主治醫生經常被患者詢問的一句話就是:“有我適合參加的臨床試驗嗎?”

從事進出口貿易工作的老梁,就是臨床試驗的受益者。2018年,65歲的老梁晚期癌症復發,此前的基因檢測也沒有發現突變,面對復發的病情處於無藥可用的狀態。由於此前有美國就醫的經歷,且女兒在美國定居,老梁選擇了再次赴美。

第一次見主治醫生,醫生建議他重新做一次基因檢測,因為“在復發或者耐藥之後,腫瘤很可能產生新的突變,這時候應該再做基因檢測來了解新情況,以便選擇合適的治療。”果不其然,在基因檢測幾天後,老梁就接到了主治醫生的電話,發現了新的突變——EGFR20外顯子突變。在很多人看來,這仍然是一個死局,不像EGFR19/21突變有眾多的靶向藥,EGFR20突變當時在美國還沒有已上市的靶向藥。

一開始,主治醫生建議使用PD-1免疫治療。這是病友們口中的“神藥”,但結果卻令人失望,兩個月過去,病情不僅沒有緩解,反而有所加重,出現了咳嗽、呼吸困難等症狀。

老梁在恐慌之中等到了“救命”的好消息。主治醫生為他爭取到了臨床試驗的機會。當時,一項針對EGFR20外顯子的靶向藥臨床試驗前期數據顯示,73%的患者都獲得了緩解。在醫生詳細介紹了臨床試驗的突破性進展和相關風險之後,老梁迅速決定:加入臨床試驗。

成功入組後,他見到了一種名為poziotinib(波齊替尼)的白色藥片。“簡直像做夢一樣!”老梁欣喜的表示,僅僅每天2片藥片,治療2周之後,原本平躺都困難現在已經可以正常平躺休息。一個月後,他的胸腔積液從治療開始時的2000mL減少到600mL,兩個月時,腫瘤縮小了50%。之後,老梁的病情得到了穩定控制。主治醫生告訴他,只需要定期到美國複查,就能控制好腫瘤,實現長期帶癌生存。

不過,蔡強表示,美國對臨床試驗入組患者有嚴格的適應症和篩選要求,能夠入組對患者來說是難得的機會,但並非所有疾病在海外醫院都有適合的臨床試驗。臨床試驗對患者來說絕對不是首選,而是最後一搏。加入臨床試驗的患者也不是全部都能取得理想的效果,患者需要做好這方面的預期。

終於抓到的“敵人”

來自盛諾一家和美國各家頂級醫院的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內地赴美就醫的重大疾病患者約6000人,其中65%為腫瘤患者,且以晚期患者為主。他們多是在國內治療無果,或無法查明病因,找不到有效的治療方式。

50多歲的北京爺們陳更就是個典型。三年前陳更發現口腔上顎有一個小腫塊,國內醫生看過認為是良性纖維瘤,於是做了切除手術。術後病理穿刺卻發現淋巴結中出現“疑似”癌細胞,PET-CT和淋巴結清掃術檢查提示癌細胞轉移,但胸腹盆CT、甲狀腺超聲、喉鏡、胃鏡、腸鏡等一系列檢查,均沒有找到原發病灶。

長達半年的放化療,讓陳更的上頜骨逐漸出現骨壞死情況。更糟的是,診斷不明帶來的後果再次出現,癌細胞出現骨轉移。癌後一年,陳更在家人勸說下決定赴美治療。就在離京赴美前夕,北京城東一家腫瘤醫院發現了不同於其他醫院的診斷結果,與後來美國醫院的診斷結果相同:高度疑為腺癌,原發病灶源自上顎切除小腫物,但經歷過多輪折騰導致病情不斷進展的陳更最終仍決定出國治病。

癌症從“罕見病”變成“流行病”只用了100多年的時間

“相對發達的醫療技術,是國外吸引中國患者的主要原因。”蔡強表示,美國的臨床醫學正在向“精準醫療”方向發展,一個患者往往由多個學科的醫生共同診治,其診斷、治療方案“因人施策”,更加關注個體病情。“有時,治療效果的改善不是因為治療方案大幅變化,而是因為某個細節的不同。比如,化療藥劑量的調整,不同化療藥的搭配組合,甚至化療藥注射的方式、快慢、追蹤情況都會影響到治療效果。”

2018年,全球醫療旅遊行業市場規模已經達到7643.5億美元,增速是旅遊業的兩倍。市場預測,未來十年中國的海外醫療市場潛力將超過數百億美元。隨著海外就醫的群體越來越多,中國患者正在成為出國就醫的“常客”。

蔡強提醒說,患者無論是選擇自助還是通過服務機構出國就醫,一方面要充分了解相應國家的醫療系統,根據病情選擇適合的醫院,另一方面也要充分評估自己的經濟能力,美國醫療費用相對較高,癌症治療的平均花費在200萬人民幣左右;英國、日本的平均花費大概是美國的三分之一到一半,其中,日本更適合有手術機會的早期癌症患者。

對於中國患者來說,需要記住的是,海外醫療並不是萬能的靈丹妙藥,但它有可能為患者打開另一扇門,找尋到更多的“生之希望”。畢竟,在經濟能力和健康意識日益發展的今天,有什麼能比為生命奔跑更重要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