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女皇武则天,墓前为何立无字碑?千百年来无人能解

导语

无字碑,通俗的说就是没字碑,在中国古代陵墓建设中也是一种独特的现象。

无字碑源远流长,从最早泰山无字碑到清朝定陵无字碑,其中寓意深远,往往给人广阔的联想空间。

最有名的无字碑就是一代女皇武则天的乾陵无字碑,千百年来引发后人无数的遐想!

一代女皇武则天,墓前为何立无字碑?千百年来无人能解

01

武则天的无字碑,立于陕西省咸阳市西北方50公里的地方,在乾陵司马道东侧,巍峨壮观,因各种各样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而备受青睐。

自秦皇汉武以来,帝王将相、皇亲国戚,谁不希冀死后能树碑立传,但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性皇帝的巨大石碑上却没刻一个字,这是为什么呢?

我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

武则天是被军事政变赶下台,之后被软禁了10多个月,因病去世。最后能做到以皇后的身份和唐高宗李治合葬乾陵已经是唐中宗李显了所做的最大努力了,这对于一个政治失败者来说已经是最好的结局了。

据说,武则天把自己写好的碑文交给了儿子李显,李显出于对母亲的积怨,表面上答应,暗地里不说雕刻之事,因而把写好的碑文留了下来,或者销毁,这样就出现了无字碑。

对于后人来说,武则天的无字碑充满了神秘色彩,对于出现的原因,许多人也有其他的猜测。

一代女皇武则天,墓前为何立无字碑?千百年来无人能解

02

中国历史上皇帝陵寝制度是非常严肃的,也是有许多讲究的。

许多历史上有名的帝王比如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等,驾崩之后修建的陵墓并没有歌功颂德的巨大碑文。

不立碑的主要原因是皇帝是真龙天子,并不需要一块小小的碑文来证明自己的伟大。

但是我们的女皇武则天却要标新立异,在自己的丈夫唐高宗死后突破皇帝不立碑文的传统制度,立下石碑,亲自撰写《述圣纪》,一来表达对唐高宗的敬仰之情,二来寄托夫妻爱恋。

武则天这样的做法充分证明,她感觉自己作为一代女皇确实需要一块碑文来证明她的正统,从这就能看出她的不自信。

一代女皇武则天,墓前为何立无字碑?千百年来无人能解

03

武则天是在神龙元年的一场宫廷政变当中去世的,而这场政变是各种势力联合发动的政变,史称“神龙政变”。

准确地说,武则天退位后,唐朝进入了局势动荡的历史时期。

从武则天去世当年和后来的八年间,先后发生了七次政变,将“武周”改为大唐的中宗李显,又经殇帝李重茂、睿宗李旦,最后到唐玄宗李隆基才稳定了唐朝政局。

一代女皇武则天,墓前为何立无字碑?千百年来无人能解

各种各样的政治军事势力都轮番登台表演,各个派系对武则天也都有各自的见解或评价,

如武则天的尊号先后叫则天大圣皇后、天后、大圣天后、天后圣帝、圣后,一直到40多年后的唐玄宗天宝八年才最终改成则天顺圣皇后。

武则天遗嘱明明是“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为什么不遵照遗嘱,反而改来改去,足以证明他们对武则天的评价是不一致的,没有一个统一的、确定的认识。

所以,在漫长动荡的社会背景下,刻碑镌字之事久拖不决,乃至不了了之,形成了后人看到的无字之碑。

一代女皇武则天,墓前为何立无字碑?千百年来无人能解

结语

通过武则天的无字碑,我们仿佛看到了大唐风起云涌、血雨腥风的权力斗争,感受到一代女皇的的君临天下的雄才伟略。

女皇武则天本来就是一个很有争议的历史人物,即使“盖棺”也未必能有“定论”,既然这个碑文写好写坏都不合适,那就留待后人评价了!

我们会每天为大家奉上精彩的历史文章,恳请各位读者朋友关注我们的账号!您的点赞、转发、评论,都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