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独生子女的父母,你为自己的养老问题担心吗?怎么化解?

海云海


靠儿女养老的时代基本一去不复返了。不管是独生子女,还是两个孩子,基本都指望不上。

养儿防老的年代是过去,大家都住农村,老人和儿女基本住在一起,照顾比较方便。而现在孩子为了工作,一般都去大城市而远离父母,所以经常照顾父母是不可能的。如果把父母接到大城市,住房是最大的难题。居住在一起多有不便,分居买房经济条件一般又不允许,两难境地。

所以“养老院”是大部分老年人养老的归宿。手里留点余钱,自己养自己老,是最明智选择。


涛声依旧123867


我有一个儿子,我对自己的养老一直是有担心的,因为我婆婆20多年一直由我们照料,它就像一面镜子反射出我的老年生活。我婆婆60岁就一个人,我们和她住的相距两站地,在城市算是比较近的,前十几年她身体还可以,我们只是几乎每天要去她家,以示精神安慰,不想让老人孤单,但我们都是上班一族,每天下班就要去婆婆那报到,几乎是睡觉前回到自己家,长期以往对于我来讲身心疲惫,打理自己事情的时间太少了。后十几年我们就基本和老人住在一起,时间长了生活习惯的不同及等等一些问题自然显现出来,两代人同在一个屋檐下,婆媳之间即使没有大矛盾,作为我很想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生活空间。

有了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后我现在也老了,也成了一个孤独的老人,我需要孩子的关心,希望常能享受到天伦之乐,但是儿子毕竟有也自己的小家庭,有工作和自己的事情,他们要是时常来到我家报到或我晚年与他们生活在一个屋檐下就会重复我的经历。所以我采取了如下3个方式:

1、趁自己还能行,给自己在经济上做好养老的准备。

2、在我身体好的情况下,自己照顾好自己,经常出去旅行,我把我自己管好,儿子一家过好他们的日子。

3、买一个和儿子楼上楼下的复式房子,虽然复式但每层都有独立生活空间,每层都有自己的入户门,只是两家之间内部有一个通道直达而已。我儿子很传统,坚决不让我老了去养老院,那么这种居住方式既独立又紧密,一旦我生活确实不能自理就请个保姆,孩子们在也就有了监护人,最主要我一定要自强自立,尽量不要给孩子增加精神和生活的负担。


博主


我是独生女的母亲,养老这件事是生完宝宝就想好的。

我丝毫没有担心过养老的问题,不知道以后会不会打脸。我和我老公目前收入还可以,年老了也会有养老金,在我们这个城市足够了,所以并不担心养老会养不起的问题,有养老金,有医疗保险,退休后也想过那种天天广场舞,到处去旅游的生活。

我倒不认为子女多了养老就一定没问题,以我为例,我有姐姐和弟弟,但我们平时工作都特别忙,我和姐姐在父母身边,弟弟离得比较远,平时父母反而过来照顾我们,他们有个头疼脑热的病都是陪着对方去医院,我们很少有时间陪着,周末了还会打电话把我们叫去弄上一桌子饭菜,养老靠子女其实我认为不现实。

平时我爸妈也会出去旅游,都是和同龄人一起,我们是没那个时间,他们的朋友住院,他们也会去陪一下,养老现在都是抱团了,等我老了,我也打算抱团,同龄人一起有同龄人的快乐,子女有他们的家庭,工作,忙碌着顾不上都有可能。

我爷爷奶奶都八十多了,目前还是独居,子女养老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自己养个棒棒的身体,挣多多的钱,自己给自己养老才是王道。


曦药师二姐姐


独生子女父母是中国控制人口特殊时期的现象,基数庞大,没什么好担心的,至于破解方法个人觉得有以下几点:

一,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儿子会打洞。既然我们是在优生优育前提下生出的孩子,培养方法得当长大了不会太差,至少比我们现在强。这世上唯一指向分离的爱就是父母对子女的爱,养大的鸟总是要飞向蓝天,自己去遨游世界。孩子能自食其力,分离又是必然,那有什么好担心呢?生再多孩子如果没出息,哪怕天天在眼皮子底下啃老日子也是不会舒心的,老了老了还要为他们担心,不是自讨苦吃吗?

二,独生子女父母老了担忧无非就是怕生老病死时一个孩子照顾不过来,完全没必要。人口老龄化逐渐加剧,依靠孩子养老的观念已经过时,以后都是社会化养老,低领老人居家社区养老,高龄老人专业机构养老是必然趋势。久病床前无孝子,如果身体不好需要孩子端茶递水,人越多产生矛盾可能性越大,互相推诿,计较的事还少吗?我们这个城市有一档民生调解类栏目“某某老娘舅”,里面涉及家庭纠纷的很多是子女们家庭财产继承有异议、父母养老互相推诿出现的问题,年纪一大把的老年人子女众多,最后却无家可归的不在少数。年轻苦不算苦,老了苦才是真的苦。

三,担心养老问题最大的根源还是怕身体不好,钱不够用,比起多子女家庭,独生子女家庭年轻时负担少,有助于存下足够的养老金。至于身体健康完全靠个人努力,适当锻炼,合理饮食,起居有度,心情开朗都有助于保持良好的身体素质。与其为明天的事担忧,不如今天好好准备,人人都会老,按照现在的生活水平人的寿命会越来越长,我们不知道自己能活多久,所以要更努力健康地活着,不给子女添麻烦,不给社会增加负担,做一个负责任的老人是根本。

最后,愿所有的老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其乐融融安度晚年!




简约生活倡导者


作为独生子女的父母,我并不会为自己的养老问题担心,

很多人喜欢二胎甚至三胎,理由是孩子多了有人陪伴,老了也会有多个子女为自己养老,当初我婆婆也是只要跟我聊天,不出三句话必聊到要我生二胎,都被我委婉地拒绝了。这么多年过去了儿子大了不适合再生二胎了,婆婆才没再聊到这个话题。

其实当年考虑到我们夫妻俩收入并不高,贷款买了房子之后做了房奴,每个月要还贷款,养一个孩子都很辛苦,根本没有能力再生养二胎,所以当初就打定了主意生了儿子之后不再生二胎,并决定尽力把儿子教育好。

现在我也会羡慕别人家的二胎,但我也不会后悔自己只生一个。现在的年青人啃老是常态,多生一胎岂不是被啃得更多?我常想,等我们老了,儿子不需要我们帮扶我都已经能偷笑了,哪里还会指望他来为我们养老?虽说儿子的品行很好,有条件肯定会为我们养老,但我已经在为将来作打算了,现在努力挣钱,加上退休后的养老金,粗茶淡饭的生活肯定不成问题,实在不能自理的话就进养老院,只要孩子能经常过来看看我们就好了。说实话,孩子到时要赡养4个长辈,他们的压力也很大,能不给他添麻烦就尽量不给他添麻烦,这样大家都省心。


言心笔记


不担心啊,我父母只有我一个,我目前也只有一个小孩。我父母的退休工资比我还高,医保充足,还有商业保险作保障,会使用智能手机,会关注社会热点,养老完全不成问题。而我目前35岁,开始着手养老问题,每月用一部分闲钱作基金定投(强烈推荐大家购买宽基指数,相对简单,收益还不错),夫妻双方购买足额的商业保险,多去深入了解各种理财知识,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多开源节流,积攒一定的财富为养老作充足的准备。

其实,我觉得独生子女的父母养老问题,除了物质上的金钱需求,更看重精神上的需求。毕竟只有一个小孩,小孩很有可能不在身边,一年也就回来几次,所以老年人也不要放弃对生活的经营,去学习使用电子产品也是很有必要的。我父母这点就做的蛮好,教他们使用支付宝,微信,他们自己会花时间去学习,偶尔也能带来惊喜,老爷子最近自己学会微信接龙。不论在什么年龄段,用敞开的心接受世界,世界对你我来说也是敞开的。


小冷和小暖妈妈


作为80后,是否为养老担忧,相信不少人都有这个疑虑。毕竟我们已经不像父辈那样子在老家,有一个祖祖辈辈都守着的地方,叶落归根的地方。

而我们这一代,不管是作为第一代或者第n代城市的迁徙者,开疆扩土也好,继承家业也罢,少了心里和生活二合一归宿的地方,那个让人魂牵梦绕的故乡。

也就是所谓很多人心里的没有根的感觉,我们无论在哪个城市生活,即使买了房子。仍觉得自己是个迁徙者,仍觉得自己心心念念的家是父母生活的农村老家。

所以对于自己晚年的归宿,担忧肯定有,而且与孩子多少无关,因为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每个人都自顾不暇的为生活打拼,你又怎能指望自己的孩子不管不顾全身心陪你,为你养老呢?

这是个不太现实的做法,总不能请假一年半载不上班,拿什么来生活呢?

想清楚了这些,我觉得有必要为自己的晚年好好打拼了,毕竟有一定经济实力,才能给晚年更多保障吧,不知道是否认同这点!


闲扯淡的人生


还没有担心呢,担心也没有用吧。从现在开始养成健康生活习惯,提高生命质量,尽量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实在不能自理的话,就找个人帮忙,如果没有自我意识的话,就去社会养老机构。


大哥小弟368


我们夫妇就一个孩子,将来如何养老?似乎没有深入的考虑过,经过和爱人沟通,基本想法是。

一、好好锻炼身体,争取到老了能有个健康的身体。

二、老年后,孩子工作忙,又不在身边,尽量不给孩子找麻烦,老两口互相照顾。实在不行,就顾保姆或去敬老院。

三、老年后,尽可能老有所乐,有一个健康的兴趣爱好,多活动,多锻炼。

总之,指望孩子,恐怕不太现实,但我觉得也不必过分担心,一是依靠国家,二是尽可能自己解决。



密云穆家峪


现在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那就会有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独生子女的父母以后要怎么养老呢?

有的人认为独生子女挺好的,父母把所有的爱都给了他,也不存在偏向谁的情况。但有的人则认为独生子女不好,从小就是自己一个人,也没有个玩伴,加之父母也都有自己的工作,肯定不能时时的在家陪着他,这样就显得越孤单了。而且,独生子女的压力也会更大,他需要自己承担家庭责任,照顾好自己的同时,也要照顾好自己的父母,有什么事为了不让父母担心,都自己扛着,连个商量出主意的人都没有。

因为是独生子女,所以他需要自己一个人承担起父母养老的问题。而父母们也都不愿意增加孩子的负担,因此,有什么事都是尽可能的瞒着孩子。现在,很多父母在很早的时候就开始为自己以后的养老问题所着想,都交的有社保和医保,退休以后也有退休金,最起码让自己的生活有了保障。虽说是养老,有的子女能不伸手问父母要钱就不错了,更别说给父母打钱了。也是因为现在的工作压力大,刚出社会的独生子女工作都不好找,就别提经济独立了,所以,就需要父母救济一下。

而大多数父母,平时也都是省吃俭用的,就想为自己存点养老钱,都不想麻烦子女,想让子女减轻负担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子女平时问要什么,父母都会说什么也不要,就是想为子女省点钱,但很多子女却不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觉得父母过的太拘谨,自己则是个月光族。

父母为子女操心了一辈子,老了还要照顾子女的孩子。而父母也从来没有想过要子女赡养他们,也就只有一个心愿,希望子女可以过的好,父母也是想尽办法不去麻烦子女,因此,在很大程度上父母就已经减轻了子女的压力。那作为子女,即使工作再忙,也要常回家看看父母,他们要的不多,只希望子女可以常常陪伴着他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