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要金装,人要衣装,古董要精装!(下)

曾见过故宫两位老艺人的制作锦匣,他们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凝聚在锦匣上,人打糨糊、合纸板到裁纸、立墙、搓棉卷、卧囊无不精益求精。

无论是青铜器、瓷器,还是书画、珐琅、漆器等工艺古玩,他们可根据不同器物、器型、不同材质,选用不同的纺绢、蓝布、麻布、仿宋锦制作囊匣,

使之取之方便,放之容易、不卷不翘、骨别系实不脱,特别是用彷宋锦糊盒花纹拼对工整,使盒物和谐一致,正可谓“葡萄美酒夜光杯”,天休美酒人欲醉,未见珍玩就有一种高雅的享受。

佛要金装,人要衣装,古董要精装!(下)

更令人叫绝的是他们能把“薄如纸”的瓮碗卧于囊中,将盒从桌上推下落地,唇末亡之,齿不寒,瓷碗完好无损,可见其减震工艺之精,制匣功力之深。

有道是“行家看门道,外行看热闹",通过这次展览可向文博界的文保专家及工美、包装业内技术人员提供丰富的技术资料和信息,汲取先人营养,开拓今日包装。

即使是包装门外汉也可从展览中不同质地文物、形状各异的珍玩包装,对家中收藏品如何美化、保护得体包装受到启迪。


当然在人类进入21世纪之时,我们不仅要继承传统,更要满足现实社会文化意识的需求,使文物、藏品、工艺品的包装符合国际社会新潮流。

像展品中“鞔皮描金铃杵盒”未见实物铃杵,从包装漆木盒形状、纹饰就可知内中宝物形状及属性。

“ 威弧获鹿图”卷画套形式简捷,即便于存放又很直观提示人们内有绘画精品,极富人情味。如全是大大小小方盒,再好的精品也会令人伤感。

佛要金装,人要衣装,古董要精装!(下)

另外,也要注意包装材料要有利于环保,便于回收利用,这也是当今包装业发展趋势一“绿色包装”。

总之,应使我们的文物包装既具有中国特色,又内含高科技信息,让与馆藏文物唇齿相依的包装青春永驻,在与国际文化交流中成为一道新的风景线。

后续文章中继续介绍青铜器相关内容,帮大家更好的学习,敬请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