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小升初民办公办学校同步招生摇号录取,家长如何准备?

daydream123


前几天看到新闻,天津今年小升初准备实行公办民办同摇。

当然,对这个政策,家长们评价不一,有举双手赞成的,也有强烈反对的,还有很多中立的。

这个政策带来了一些变化,我仅以我身边的几个案例来说一下这个政策带来的变化。

一同事在这个政策口风放出来之前购买了炙手可热的学区房,当时买价好像是4万左右;这个政策口风出来后,学区房应声下跌,最近房价腰斩将近一半。

还有一位同事,孩子幼儿园即将结束,小学原本要打算选择对口好中学的私立小学,但一听小升初公办民办同摇,决定放弃私立小学,改上家门口的公立小学。

还有一位家长,预备让孩子放弃小学阶段的辅导班填鸭模式,让孩子稍微轻松地度过小学阶段。

这是我身边几位家长的不同选择。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拔尖招生和摇号招生,到底哪种方式更有利于孩子成长?我自己其实更倾向于后者。

拔尖招生,把所有的尖子生聚在一起,是一种效率优先的做法。这样做的好处是:创造更为优秀,单一的学习环境,最大程度激发提升孩子们的竞争力。劣势是:教育的公平性无法保证,制造了大量的教育焦虑,对孩子身心成长 不是太有利,这种高压环境下,孩子几乎变成了学习机器。

摇号招生,根据机会均等原则选拔学生,每个学校的学生都能呈现正态分布:1/3优等生,1/3中等生,1/3差等生。教育资源不会呈现马太效应,每个孩子机会均等,优等生的选拔和脱颖而出更依赖于自然选择而非人工干预。这种选择的劣势是:同拔尖招生比较,效率可能会逊色一点。毕竟,一群尖子生在一起切磋较量对孩子们竞争力的激发肯定要远远优于和普通生的较量。

对以上两种方式,我个人为孩子选择的是摇号招生,即摇号优质公立,学生按照成绩呈现正态分布:1/3优等;1/3中等,1/3差等。

现在孩子已经初二,我的体验是很好的,没有任何后悔。孩子在公立中学也比较出色,跟他选择了民办的小学同学并没有逊色多少。虽然孩子学校环境相对而言没有私立学校好,但相对逊色的环境其实更有利于及早培养孩子的自律和抗干扰能力,我认为这是进入社会的一种必备素质。

现在教育部统一公民同摇,我想大大减轻了家长们的选择焦虑。公民同摇政策下,不同中学之间的差距会被慢慢拉平,家长所需要做的,就是不要拔苗助长,在尊重孩子生长规律的前提下,配合学校,因势利导,去慢慢激发出孩子的学习潜力,让孩子不断超越自我,获得提升。

以上,供参考。


思并快乐着


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对于这项政策,家长应从以下几方面准备:

一,摇号政策,就是学生在五月份统一网上报名,教育部门现场摇号,摇上的学生7月份在民办学校报名,领取入学通知书。如果没有摇上,则选择一所当地公办学校入学。

二,民办学校还有一次自主招生的机会。所以家长们还是要认真管理孩子学习,不能掉以轻心。

三,家长们还是要关注当地的升学政策。各地政策都不统一,大部分城市都是摇号招生。家长们在选择学校时往往希望孩子上教学能力强的学校,这个也需要结合孩子实际,如果孩子基础不好,也不要盲目追求名校,名校往往讲的更难,差生可能跟不上。孩子们也都成绩优异,差生很容易受打击,影响学习进取心。

总之,原则上统一摇号,但民办还有自主招生环节,具体政策多留心当地教育部门。

对于这个政策,大家怎么看?欢迎大家留言评论,关注我,和我一起交流孩子教育话题。


精英讲课


2020年小升初民办公办学校同步招生摇号,作为家长要做好以下几件事情。

第一,首先要了解当地的招生政策。全国各地,每个城市的政策都有所不同,现在大部分地方都是全部摇号招生,就是学生想上哪所学校,在每年的5月份,统一在网上报名,当地教育部门实行现场摇号,摇上的学生在7月初在民办学校报名,领取入学通知书。如果没有摇上的话,一般选择一所户籍所在地的公办学校入学。

第二,作为家长,除了了解当地的入学政策外,还要知道孩子户籍所在地的学区划分,如果学区内只有一所学校,那么家长机会没有择校的可能。如果学区内有几所学校,家长就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选择一所适合学生的学校很关键。不要一味追求名校,如果孩子底子太差,选择好学校,对孩子的压力太大,反倒失去学习的动力。

总之,家长在了解政策的同时,也要了解学校,关键好是要关注自己孩子的学习成绩,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希望我的建议,你能采纳,同意的话请点赞,关注,祝你的孩子考上理想的学校。




辛勤的园丁张


不能接受瑶号,除非公办和民办的学费一样多,好的民办学校一年的学会是16000元,而公办学校一年不到1000元学费,怎么让人接受。民办学校应该让他们自主招生。


英子118801776


一场疫情,心态已变了。不再那么焦虑升学问题,还是努力学习,修炼自身本领,不管去哪所学校,都是要以实力说话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