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清明不在前,三月清明不在后”何意?今年是早种还是晚种呢

导读:“二月清明不在前,三月清明不在后”何意?今年是早种还是晚种呢

在农村,天气预报不发达的古时候,农家人在从事农耕生产时,完全是凭着对天气变化的经验掌握来指导农事活动,而人勤春来早,。过了惊蛰,就是春耕的时节,农村有句老话叫“二月清明不在前,三月清明不在后”,说的就是春耕的时间,那么,这句俗语究竟是什么意思呢?今年是早种还是晚种呢?为此,小编专门咨询了有经验的老农,接下来我们就一起了解一下吧!


“二月清明不在前,三月清明不在后”何意?今年是早种还是晚种呢

清明节作为我们的传统节日,随着清明节的到来,多地气温已经充分的变暖,北方地区也到了种植的的季节。也就有了大家所熟悉的农谚:清明前后,种瓜点豆,这句俗语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其实,农村看节气一般是因农历而论,不以阳历来区分节气的早和晚,快和迟,今年清明节是农历3月12日即阳历4月4日,很明显,今年的清明节出现在三月,属于“三月清明”;而之所以出现“二月清明”和“三月清明”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农历每隔两年或者三年就要出现一个闰月。

“二月清明不在前,三月清明不在后”何意?今年是早种还是晚种呢


而今年是四年一遇的闰年,由于时间上的偏差,清明节也相应的往后推迟了不少,那么“二月清明不在前,三月清明不在后”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其实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清明节在农历的二月份,那么就不应该在清明节前播种;如果清明节在农历的三月份,就不应该在清明节后播种;这是由于清明节如果在农历二月份,那么这时候的气温多数还是寒冷的,清明逢二月,柳树不发芽,说的就是农历二月份的气温还比较低,非常不适合播种。

“二月清明不在前,三月清明不在后”何意?今年是早种还是晚种呢


清明节在三月,当时大地复苏,土壤完全解冻,气温回升,地温已经升起,就应该在清明前开始种植,否则,就怕耽误农时,有些偏迟;其实,这句俗语讲的是种地时间上的学问,根据清明的时间来判断种地的时机,实际上属于一种经验,对我们的春耕时间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那么,这句话运用到今年,究竟是早种还是晚种呢?按照往年的种地的经验,今年应该在清明节前就能种地,可是,由于今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也就是今年闰农历的4月,导致了春脖子比较长的现象。

“二月清明不在前,三月清明不在后”何意?今年是早种还是晚种呢


所以,在清明节后种地还是不晚的;当然了,农民种植农作物多数都看得是温度,对于这些农谚只能说有指导意义,但真正种地的时候多数都会考量最近一段时间的温度、湿度、日照条件等,因此我们对于这句俗语只需要了解即可,从客观实际出发,不能生搬硬套,根据当地的实际天气变化,决定春耕生产,这才是最重要的。这句话在小编看来只是在提醒农民朋友,注意节气变化,提早做好相关春耕生产的准备工作。不得不说,劳动人民流传下来的这些农谚,还是很厉害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