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通用、福特轉產“呼吸機”,外企要重走中國“抗疫路”?

3月23日消息,據外媒報道,美國政府宣佈,特斯拉、福特汽車和通用汽車將“獲准”生產呼吸機,以幫助美國減輕呼吸機在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期間短缺的問題。

在疫情面前,口罩、洗手液、呼吸機等醫療物資的金貴程度堪比奢侈品。隨著疫情的加劇,多國拉響抗疫警報,國外巨頭正在重走中國的“抗疫路”,借鑑中國企業跨界轉產醫療物資的經驗,多國外科技巨頭加入抗疫物資的生產工作中。

杯水車薪,車企紛紛轉產呼吸機

隨著疫情在海外國家的蔓延,歐洲地區和北美都受到疫情的劇烈衝擊,各個國家包括呼吸機在內的醫療設備出現了緊缺現象。

3月19日,美國紐約州州長安德魯·庫默在記者會上表示,目前紐約呼吸機極度短缺,紐約現有呼吸機僅5000至6000臺,但總共需要30000臺;3月22日,美國醫院協會主席稱,目前存在呼吸機的供應缺口,美國需要更多呼吸機。

據瞭解,目前美國全國醫院裡擁有約16萬個呼吸機,另外作為國家戰略資源儲備的呼吸機數量僅12700個。美國人口約有3.3億人,根據數據預測模型顯示,在最糟糕的情況下,16萬個呼吸機相對於眾多的感染患者而言只是“杯水車薪”。

事實上,有汽車行業分析師認為,“只要有合適的工具,理論上汽車廠可以改造任何設備。”

與此同時,美國政府開始鼓勵具有製造呼吸機及其他醫療設備的工廠開始轉產,支援疫情防控工作。馬斯克在3月19日推特表示,“如果缺乏的話,我們會生產呼吸機。”“特斯拉生產的汽車均搭載先進的暖通空調系統,而SpaceX公司製造有生命支持系統的運載火箭,因此製造呼吸機並不難,但不可能立即造出來。”

馬斯克在推特發佈消息後即收到了紐約市長的求助,他對馬斯克表示,未來幾周紐約需要數千臺呼吸機。目前,特斯拉已經與醫療器材龍頭企業美敦力接觸,計劃生產呼吸機。而在此前,美國加州宣佈了全州禁令,由於特斯拉位於加州弗裡蒙特工廠並非健康法令中定義的關鍵業務,目前工廠僅能維持最低限度的基本操作。這正好為生產呼吸機提供了人和設施。

除了特斯拉之外,美國通用汽車的發言人也表示,公司正在努力為處於困難時期的美國找到解決方案,並提供幫助,“我們已經在研究如何轉產呼吸機等醫療設備。”福特汽車表示:“隨時準備盡我們所能幫助政府,包括生產呼吸機和其他設備。我們與美國政府進行了初步討論,並正在調查可行性。”

另一方面,在疫情肆虐下,全球車企都面臨“寒冬”,裁員、抱團取暖的例子早已不是新聞,已成為行業常態。

如果說,此次轉型是車企是集體自救的話,那科技巨頭們則早已對醫療器材市場“虎視眈眈”。

醫療一直是科技巨頭的“狩獵場”

一直以來,醫療器材一直是科技企業重點關注的方向,不少科技巨頭此前就有佈局醫療領域相關產業,在落地技術應用的同時並逐步搶佔醫療市場,從小至消費類的運動手環到專業類的遠程醫療、醫療影像等,可謂包羅萬象。

早在2015年,蘋果公司就與IBM、強生和美敦力幾大企業聯手,打造了“沃森健康雲(Watson Health Cloud)”超級認知計算平臺,為醫生提供定製化的數據分析服務,同時也推出了HealthKit、ResearchKit、CareKit三塊醫療健康數據服務框架。2018年年初,蘋果宣佈建立自己的醫療品牌AC Wellness Clinic(AC 健康診所),為公司總部員工提供醫療服務和健康管理,同時,AC健康診所還擔負著另一個任務:幫助實施專注於預防疾病和促進健康行為的計劃;

2016年,索尼利用自身優勢發佈了MCC-S40MD醫用4K攝像機,能夠可拍攝30p 3840×2160分辨率的4K視頻以及約20倍數碼變焦的清晰圖像。由於自身定位醫用,索尼MCC-S40MD還會根據手術室內的無影燈自動進行曝光補償、影響調整及相機抖動處理等,同時機身也支持遠程操作和自動及手動兩種對焦模式;

2017年11月,亞馬遜就宣佈和電子健康記錄巨頭Cerner公司合作,將業務拓展至醫療健康領域。該合作是亞馬遜真正進入醫療領域的一大動作,旨在助醫療提供商一臂之力,利用數據預測患者的健康狀況。到2018年1月,亞馬遜、摩根大通、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哈撒韋三巨頭宣佈合作組建獨立醫療公司,目標是為多達120萬名員工提供醫療服務,降低醫療成本;

2018年1月,谷歌向Quartet公司投入4000萬美元、向精準醫學公司DNAnexus投入5800萬美元,以幫助該公司升級其基因學和生物醫學數據庫的雲平臺。此外,微軟在7月正式宣佈成立新部門——“微軟醫療”(Microsoft Healthcare),希望藉此實現其在醫療領域的擴張計劃;

與谷歌、微軟等只是向醫療類公司投錢不同,憑藉在零售行業的豐富經驗,亞馬遜一舉直接進入藥品零售業。2018年6月,亞馬遜宣佈以10億美元收購美國網上藥店PillPack。這是亞馬遜在進軍醫療行業道路上邁出的重要一步。與傳統藥房不同的是,PillPack不僅能為客戶送藥上門,還有相關應用提醒客戶每天按時吃藥。

在這個疫情全球爆發的特殊時期,任何巨頭都不會錯過這個機會,或加快速度投資研發醫療科技產品,或轉型生產醫療物資。

例如,2月19日,索尼就利用自身已經擁有的一系列醫療成像攝像機、手術監視器、醫用級錄像機和專門的醫療打印機等,重磅推出智能手術室平臺NUCLeUS™,通過對手術室的觸控一體化集中控制,簡化了手術室和臨床空間的工作流程。目前NUCLeUS™已經在英國、比利時、瑞典和其他歐洲國家的500多個手術室中安裝使用。

但與中國不同的是,限於市場和政策的不同,許多國外科技企業尚處於等待“政府放行”狀態,以避免出現產權紛爭等問題。而有了中國抗疫經驗的借鑑參考,相信這些國外科技巨頭們正在“蓄力”,以待“衝刺”。

在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下,美國的製造業與中國呈現出互補的態勢。美國一直具有領先的研發和製造實力,尤其在汽車、航空、衛星、海洋工程等高端裝備領域,家底殷實,呼吸機自然不在話下。但由於如今美國的產業鏈不完整,過於側重於高端製造方面,製造業結構中空,供應鏈也難以做到自給自足。所以,從美國疫情發展的情況來看,長期如此,美國勢必難以為繼,需要中國這樣的“世界工廠”的大力支持。

隨著國內疫情的逐漸趨好,各地已開始全面復工復產,而國外疫情則呈愈演愈烈的態勢,一時難以控制。同時,依託中國製造業全產業鏈佈局和完備的供應鏈等特點,相信中國製造業很快就能恢復產能,,更有可能出行“以一國供應全球”的新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