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T錄取不再參考美國高考學科測驗成績:美國大學已全部宣告脫鉤

近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在招生網站上宣佈,決定不再考慮將SAT科目考試作為錄取過程的一部分。這一決定從2020~2021學年開始生效。跟樂橋教育一起往下看。

MIT 是美國最後一家宣佈在申請中不再需要 SAT 學科測驗成績(SAT Subject Tests)的高校。目前,在本科招生中要求此類成績的北美大學僅剩加拿大的麥吉爾大學(McGill University)一家。

本週五,MIT 招生官方網站發佈了一則由招生辦主任 Stu Schmill 發出的聲明,宣佈將對大學新生的錄取標準進行重大變動:該校已決定不再考慮將 SAT 學科測驗成績作為錄取過程的一部分。

MIT錄取不再參考美國高考學科測驗成績:美國大學已全部宣告脫鉤

「我們很高興地宣佈,MIT 決定對於 2020-21 年入學,及 2021 和之後轉校入學的學生,開始停止使用學科測驗成績作為錄取參考標準。這是在經過大量研究之後,我們與教職委員會協商做出的決定。相信這項改變將改善申請 MIT 學生的機會。」Schmill 在聲明中說道。

MIT 的決定發佈之後,立即引來了人們的關注。除了 MIT 以外,此舉或許對於美國大學申請趨勢也有不小的意義。

作為「美國版高考」,SAT 考試是美國大學理事會(College Board)定期舉辦的考試,與 ACT 考試(American College Test)一同作為美國各所大學申請入學的重要參考條件之一。

MIT錄取不再參考美國高考學科測驗成績:美國大學已全部宣告脫鉤

SAT 分為 SAT 推理測驗(SAT Reasoning Test,SAT I)和 SAT 學科測驗(SAT Subject Test,SAT II)。SAT 1 主要考察考生的寫作、閱讀和數學能力,SAT2 涉及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外語、歷史等科目。一般來說,申請美國本科學校必須提供的是 SAT Ⅰ考試。近年來,許多大學都取消了對 SAT II 成績的要求,部分學校的採取建議(Recommended)但不強制要求的態度。

據昨日 MIT 官方公告所示,MIT 將繼續將 SAT(此處指 SAT I)或 ACT 的成績作為入學評估的參考條件之一。因為這些成績確實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學生在高中階段的成績和課程學習情況,儘管全球範圍內的高中生經歷千差萬別,但 SAT 或 ACT 的成績能為入學申請的評斷提供統一且信息豐富的衡量標準。

但對於參加了 SAT II 學科測驗的學生來說,申請 MIT 本科入學時,這一項的成績將不再具備任何意義。「出於面向大眾的公平公正,我們不會將任何人的學科測驗成績納入考量標準。」

國際學生也可以不必參加 SAT II 學科測驗,但仍需要參加 SAT I 或者 ACT 考試,非英語母語國家的學生如果使用英文作為日常語言不超過 5 年,或者在家裡和學校均不使用英語,MIT 建議同時提交託福成績以作參考。

由於近一年來,康奈爾大學、加州理工學院(Caltech)等高校已經宣佈了類似決定。MIT 的聲明也意味著,從此以後,美國境內的大學本科招生條件中,均不再參考 SAT II 學科測驗成績。

MIT錄取不再參考美國高考學科測驗成績:美國大學已全部宣告脫鉤

沒有大學參考的高考成績,還有什麼意義呢?目前對於申請美國大學的學生而言,SAT I 成績還是必須的。雖然已沒有學校要求必須提供,哈佛、UC Berkeley、卡耐基梅隆等大學仍表示「推薦學生提交兩門 SAT II 學科測驗成績」作為申請的參考,而斯坦福大學雖表示「不要求」提交學科測驗成績,但此類成績仍可作為申請人特定學科能力的亮點進行展示。

在該公告評論區,有人也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如果不使用 SAT II 學科測驗成績作為參考條件,那學生該如何展示自己在某一學科方面的能力和知識呢?判定一個學生在學科專項方面水平的依據又是什麼?」

MIT 招生辦助理主任 Chris·Peterson 回覆說:「經過大量研究和評估,我們認為這項決定將會更有利於申請 MIT 的學生們。但如果你參加了 AP 課程或 IB 課程(二者都是美國大學非常認可的大學預修課程),你可以提供相關考試的分數。學生們都會按照當地的通用標準進行學習和考試,在此之外,我們認為只需要參考 SAT I 或 ACT 的成績就夠了」

教育精英化?

對於高考的恐懼和牴觸幾乎是所有國家學生都有的情緒。所以,隨著越來越多的大學撤銷對部分 SAT 成績的要求,不少人感到歡欣鼓舞,認為是一種「減負」的行為。但也有人提醒說,「不要高興得太早,除了 SAT,你拿什麼跟富人的小孩拼呢?」

大學對科目考試成績的重視每減少一分,他們對談吐、待人接物、溝通能力的重視就會增加一分。

或許會有人花幾千美元幫孩子補習 SAT 課程,但普通人買本 20 美元的教材也能達到提高成績的效果。但如果是國際志願者活動呢?大學教授指導下的優秀論文呢?來自權威人士的推薦信呢?這都是要花錢的(或人脈)。如果不看成績,很多時候就變成了「拼爹」了。

MIT錄取不再參考美國高考學科測驗成績:美國大學已全部宣告脫鉤

但也有人持相反觀點,認為我們應該把問題放在「MIT」的語境裡討論。一般學校或許需要善於應試的好學生,但 MIT 未必。在考試當中,一旦評價指標暴露,就很容易演化成目標,而這些目標過濾出來的學生未必是 MIT 想要的。MIT 改變錄取規則和搜索引擎算法不斷優化是一個道理。

MIT錄取不再參考美國高考學科測驗成績:美國大學已全部宣告脫鉤

再者說,申請 MIT 的學生可能 SAT 成績都很優秀,在這種情況下,SAT 還有什麼區分作用呢?

此外還有人指出,SAT 考試本身也沒有那麼客觀。在考試之前,學生可以參加昂貴的 SAT 補習班,得到大學招生委員會推薦的參考書或學習資料,這些都可能出現在之後的考試中。再貴一點的補習班甚至可以為學生提供考試真題。

MIT錄取不再參考美國高考學科測驗成績:美國大學已全部宣告脫鉤

和國內的高考一樣,海外大學錄取的方式一直是人們探討的熱門話題。不知隨著美國大學錄取標準與「分數」的關聯越來越小,學生們將會朝著什麼樣的方向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