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跨越国界,温暖守望——深圳一条国际街道里的抗“疫”故事

“我在中国住了那么多年,这里是我的家。”在深圳市南山区招商街道居住了8年的比利时教师布鲁诺·斯库滕,看到街道发布的国际志愿者招募公告后,主动请缨到小区出入口处“站岗”,协助做好外籍居民的问询、测温等工作。

布鲁诺所在的招商街道,是深圳市外籍人口最多的街道之一,有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籍人口6547人。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涉外防疫成为街道日常防疫的重要一环,在夯实党员、小区工作者、网格员、楼栋长、辖区警、社康医生组成的共建共治战线的同时,街道还探索“以外籍人士管理外籍人士”的做法,筑牢防疫屏障。

新华社:跨越国界,温暖守望——深圳一条国际街道里的抗“疫”故事

布鲁诺·斯库滕参与涉外防疫志愿服务(左一)

“车上有位女士闹肚子,要上厕所,能不能帮忙沟通海关让她返回船舱?”“90后”韩国女孩梁睿智在招商街道长大,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这段时间一直在协助街道专项工作组协调入境外籍人士转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新华社:跨越国界,温暖守望——深圳一条国际街道里的抗“疫”故事

梁睿智在邮轮母港转运入境人员(前一)

在3月初参与蛇口邮轮母港入境人员转运隔离过程中,梁睿智遇到了一对韩国祖孙,多贤(化名)是蛇口一所学校的学生,和奶奶刚下船,看到码头上不同以往的场景,心情非常紧张。

“你们不用担心,街道已经安排好了专车,一会会把你们统一送到酒店进行核酸检测,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问我。”听到梁睿智说着熟悉的家乡话,多贤和奶奶顿时安心了不少。两次检测结果都是阴性后,她们被街道送回家中,自觉进行14天的居家隔离。

多贤和奶奶原本担心刚刚回来,又要隔离,生活物资会成问题,但社区送来了蔬菜、肉类、油和米等,考虑到韩国人的饮食习惯,还配送了韩国的酱料和泡菜。梁睿智和其他志愿者还给她们送去了消毒湿巾、酒精、口罩等防护物资。

“没想到自己能得到这么好的照顾,中国很安全,也很温暖。”多贤奶奶感动地说,自己拍了照片发给远在韩国的亲人和朋友,告诉他们自己在中国很好。

新华社:跨越国界,温暖守望——深圳一条国际街道里的抗“疫”故事

梁睿智翻译宣传材料(右一)

除了参与入境韩籍人士转运,梁睿智还和几位志愿者小伙伴在街道的指导下,连夜赶工翻译《致返深韩籍人士的倡议书》《韩语版自主申报指南》等20余份宣传材料,方便入境韩籍人士全面及时了解中国的防疫政策,

“终于可以复工了。”来自英国的珍妮说。她在招商街道外企最集中的园区——蛇口网谷园区上班,这里还落户苹果、IBM等大型外企。

随着辖区外企陆续复工复产,招商街道积极做好服务保障工作,确保疫情防控不放松。复工当天,珍妮收到街道送来的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资,还有一本小巧便携的《招商街道外籍居民防疫指南》。

珍妮发现,园区多了很多复工“神器”。例如,园区入口的热成像体温检测仪,可以“无感测温、快速通行”﹔通过身份核验终端机,刷刷身份证,就能自动比对连通街道数据库的复工人员信息,定向放行。园区里的自动巡航5G无人消杀机器人的逗趣模样,也让她驻足观察半天。

跨越国界,同心战“疫”。越来越多外籍人士加入招商街道战“疫”行列:从事进出口贸易工作的美国人加内特协助小区开展上门测温、发放防疫宣传材料等工作﹔来自意大利的心理健康咨询师伊曼纽尔举办在线交流活动,为辖区外籍人士提供心理咨询……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在街道抗“疫”的日子里,来自不同国度、有着不同肤色和语言的外籍人士,同心战“疫”,温暖守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