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泠印社,天下第一名社,守望“精神孤岛”!

西泠印社,天下第一名社,守望“精神孤岛”!

一百多年前,四位江南雅士在西子湖畔的孤山上创办了一个海内外篆刻金石界乃至汉学研究者公认的“天下第一名社”──西泠(líng)印社。“人以印集,社以地名 ”,西泠印社就是因地邻西湖西泠桥而名。

“涛声听东浙,印学话西泠”。对于爱好文学与艺术的高雅之士来说,西泠印社是一个神圣之地,历经清末、民国、新中国的风风雨雨……

西泠印社,天下第一名社,守望“精神孤岛”!

这个到2016年就已经112岁的名社,历任社长总共不过7位,依次为吴昌硕、马衡、张宗祥、沙孟海、赵朴初、启功、现任社长为国学大师饶宗颐。这种精英之中选大师的坚持,即使在全世界也无人能及。

不管你是否熟悉抑或热爱中国的诗书画印,不管你是否知晓西泠印社创办的初衷与故事,我们相信,总有一些关于文人气骨的故事值得你听,总有一些灿若星辰的人值得你追。

西泠印社,天下第一名社,守望“精神孤岛”!

创立初衷

在《西泠印社成立启》这份史料上,明确记载了西泠印社创立的初衷:同道中人,聚集一起,本着继承前人遗产,研求金石印学的志向创立了西泠印社。缘启中提到了两个时间:甲辰年,1904年,那是四位创始人呼朋唤友在蒋公祠初创印社的时刻;癸丑年,也就是缘启写成的1913年,这一年,社长一词第一次出现了……

西泠印社,天下第一名社,守望“精神孤岛”!

1、苦铁道人梅知己——吴昌硕

西泠印社,天下第一名社,守望“精神孤岛”!

1914年,成立十年的西泠印社终于等来了他的第一位社长——“清末海派四大家”之一的金石书画家吴昌硕。当时吴昌硕已是名满天下的大家,集“诗、书、画、印”于一身,无人不服。为印社撰联云:“印讵无源?读书坐风雨晦明,数布衣曾开浙派。社何敢长?识字仅鼎彝瓴甓,一耕夫来自田间。”这正是他一贯的冲淡谦虚襟怀的具体表现。

西泠印社,天下第一名社,守望“精神孤岛”!

篆书“西泠印社”

西泠印社,天下第一名社,守望“精神孤岛”!

篆书《诗·秦风·小戎》三首

吴昌硕一生酷爱梅花,自号“苦铁道人梅知己”。而且别人的梅多是“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清雅,他画的墨梅却仿佛长着铮铮铁骨,多是肆意生长,瘦蛟冻虬,苍劲十足。

西泠印社,天下第一名社,守望“精神孤岛”!

梅花 立轴 设色纸本 1910年作

其绘画内容以梅、兰、竹、菊、藤萝、葡萄等为主,取法徐渭、朱耷、李,并受赵之谦、任颐的影响。设色大胆,别开生面,用色混而不脏,艳而不俗,自有一种古朴的美。他把书法用笔融于绘画。成为“海上画派”的杰出代表。

西泠印社,天下第一名社,守望“精神孤岛”!

富贵牡丹 立轴 设色纸本 1919年作

关于吴昌硕,还有一个铜像的小故事:

日本雕塑家朝仓文夫酷爱吴昌硕的书画金石,1920年慕名来华,与先生结成忘年之交。回国后,朝仓文夫运用洗炼的手法,塑造了一尊吴昌硕的半身铜质胸像,并亲自将塑像送到杭州。

西泠印社,天下第一名社,守望“精神孤岛”!

1921年,印社建缶龛,藏日本朝仓文夫所铸吴昌硕半身铜像。图为吴昌硕在缶龛旁留影

吴昌硕观后,赞叹不已,并在铜像之后题字道:“非昌黎诗,咏木居士;非裴岑碑,呼石人子;铸吾以金,而吾非范蠡,敢问彼都之贤士大夫,用心何以。辛酉八月昌硕戏题年七十八。”字里行间流露出这位艺术大师的宽广胸怀。之后,吴昌硕将此塑像置于印社的小龙泓洞内。

一天夜晚,皓月当空,沿湖的亭台楼阁沉浸在一片幽静之中。吴昌硕吃完晚饭,与弟子王个簃出门散步。突然,只听吴昌硕一声惊呼:“啊哟,我头好疼。” 王个簃不觉一怔,正想发问,却见先生手指前方。王个簃朝先生所指方向一看,只见幽暗的小龙泓洞里亮着数支蜡烛,微弱的烛光映出一位正在合掌跪拜的老妇身影。原来,这位老妇错把吴昌硕的胸像当成佛像了。吴昌硕皱眉道:“见此情景,我怎能不头痛呢?”

2、故宫院长北京“遥领社职”——马衡

西泠印社,天下第一名社,守望“精神孤岛”!

马衡,字叔平,别署凡将斋,浙江鄞县人,寓居北京。现代著名金石书画家、篆刻家、印学家、鉴赏家、考古学家。早年曾任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考古学研究室主任,1924年参与清室善后委员会点查故宫物品,故宫博物院成立后任古物馆副馆长,1933年起任故宫博物院院长。建国后任全国文物管理委员会主任。

西泠印社,天下第一名社,守望“精神孤岛”!

1947 年被推举为西泠印社第二任社长。因马衡先生亦是故宫博物院院长,所以在北京“遥领社职”。那时候正值国难当头,烽烟四起,国民政府决定将故宫博物院文物南运。你无力想象在那样动乱的时代里,将一大批文物迁移是一件什么样惊心动魄的事。

可是在这十几年的迁移中,文物却常常化险为夷,兴许是“古物有灵”,但更离不开像马衡先生他们如性命般的守护与坚守。马衡先生一辈子都在守护着故宫,甚至后来拒绝将故宫文物迁往台湾,又在北平解放时拼命交涉协助谈判和平。

西泠印社,天下第一名社,守望“精神孤岛”!

“暇日参年”联 西泠印社藏

西泠印社,天下第一名社,守望“精神孤岛”!

作为金石考古前驱,马衡先生在金石考证方面作出了不少成绩,其主持的燕下都遗址的发掘,对中国考古学由金石考证向田野发掘过渡有促进之功。一生都秉承着“保存金石”宗旨。

3、高龄任职,心怀西泠——张宗祥

西泠印社,天下第一名社,守望“精神孤岛”!

张宗祥,原名思曾,字阆声,号冷僧。浙江海宁人。著名书法家、版本学家,亦善绘画,擅长古籍校勘。于1908年首次参加西泠印社秋季雅集,结交吴昌硕等名家,诗作中多咏西泠八家。

西泠印社,天下第一名社,守望“精神孤岛”!

摹南田山水海宁市张宗祥纪念馆藏

1956年秋,浙江省召开人民代表会议,张宗祥以特邀代表资格出席,提交一份议案“予意恢复西泠印社”之建议。1957年,成立西泠印社筹备委员会,着手进行西泠印社的恢复工作,张宗祥任主任。

1962年12月,在杭州召开建国后第一次社员代表大会。

1963 年,举行建社60周年纪念会,张宗祥当选第三任社长,有西泠印社中兴之功。

西泠印社,天下第一名社,守望“精神孤岛”!

观瀑图 海宁市张宗祥纪念馆藏

张宗祥先生出任西泠社长时,已是高龄,但是他对印社事业有着十足信心。有一次他提议要将印社的界墙推倒,连成了一片,让印社更有“国际性学术团体”的气势。其他人却不以为然。

西泠印社,天下第一名社,守望“精神孤岛”!

黄燮清词《齐天乐》

张老回去后写了一首五律诗:

策杖下坡行,林边雨乍晴。

乱云天际散,新竹路旁生。

山斗静中色,泉争闲处声。

孤怀同倦鸟,归趁夕阳明!

本是一片雨过天晴,新竹渐生,泉水潺潺,生机盎然的大好时机,却话机一转,说心如“倦鸟”,只想趁夕阳归。一语相关,却也反衬出张老的拳拳之心。而事实上也是在张老之后,西泠印社从当初的文人结社逐渐走到独立正规的单位。

4、早年正气,中年豪爽——沙孟海

西泠印社,天下第一名社,守望“精神孤岛”!

原名文若,字孟海,号石荒、沙村、兰沙、僧郛、孟公,浙江鄞县人。著名学者、书法家、篆刻家、金石学家,学问渊博、造诣精深,于古典文学、语言文字、金石考古、书法篆刻等均深有研究。

西泠印社,天下第一名社,守望“精神孤岛”!

笔歌墨舞 西泠印社藏

1979 年,当选为西泠印社第四任社长。其书法远宗汉魏、近取宋明,篆隶真行草诸体皆精,沉雄茂密,俊朗多姿, 以气势磅礴见称,世有定评。题榜大字更为人激赏,江南及各地胜景多有题迹。

西泠印社,天下第一名社,守望“精神孤岛”!

沙孟海先生一生中经历过时代的沧桑巨变与人间的悲欢离合,这样的经历也影响了他的艺术风格。他年轻时写楷书求平正,到中年后写行草追险绝,古拙朴茂。

西泠印社,天下第一名社,守望“精神孤岛”!

临古四帖 西泠印社藏

到了晚年,他的书法有着“堂堂大人相”,既有早年的正气,亦有中年的豪爽,如他自己所说,“被一种更为大气的风度所淹没。”或许,这就是一个人阅尽千帆后的境界。

5、字如莲花,笔有梵音——赵朴初

西泠印社,天下第一名社,守望“精神孤岛”!

赵朴初,安徽太湖人。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社会活动家,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第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一至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民进中央名誉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等。1983年,当选为西泠印社名誉社长,1993年,当选为西泠印社第五任社长。

西泠印社,天下第一名社,守望“精神孤岛”!

“书卷谈笑”联 天一阁博物馆藏

赵朴初的书法,字形流畅秀逸,结构严谨缜密,笔墨洗炼疏朗。秀逸中见端庄,潇洒中见法度,平易畅达,毫无拘碍。尤其是在后期,随着赵朴初佛教思想的确立形成,禅定、忍辱、精进等释家精神也透过书法这一形式外化出来,可谓是字字如莲花,笔笔有梵音。

西泠印社,天下第一名社,守望“精神孤岛”!

自作诗《过瓯江》 西泠印社藏

赵朴初先生每日会作一诗以代日记,多为直抒胸臆之作。他的书诗可称“双绝”,他深厚的佛学功底让他的诗有如清风明月的禅意,书法有着飘逸之感,深隐骨气,如莲台静坐。虽看似不在意,却自有章法气度在其中。有人评价每看一遍,“都能发现新的妙趣”,既见法,又能悟情,润物细无声般地感动你。

6、大智者心净如水——启功

西泠印社,天下第一名社,守望“精神孤岛”!

2002年,当选为西泠印社第六任社长。早年受业于著名史学家陈垣,长期从事中国美术史、中国文学史、中国历代散文、历史诗选和唐宋词的教学和研究,对红学、佛学等亦有精深研究。书法、绘画、旧体诗词亦享誉国内外,有诗、书、画“三绝”之称。书法独创一体,表现出优美的韵律和深远的意境,具有广泛的影响。

西泠印社,天下第一名社,守望“精神孤岛”!

启功老先生是个可爱的老头儿,圆圆的脸一笑起来喜感十足。他的书画都有种自然天成的俊雅之气,境界辽阔,可生活中他却是一个萌感十足的段子手。外出讲学时,人家说“请启老作指示”,雍正皇孙的他却说不敢,因为自己祖先是满族,以前通称“胡人”,所以他说的话是“胡言”。

西泠印社,天下第一名社,守望“精神孤岛”!

他自撰的墓志铭也很有意思

中学生,副教授。博不精,专不透。

名虽扬,实不够。高不成,低不就。

瘫趋左,派曾右。面微圆,皮欠厚。

妻已亡,并无后。丧犹新,病照旧。

六十六,非不寿。八宝山,渐相凑。

计平生,谥曰陋。身与名,一齐臭。

他将自己坎坷的一生幽默风趣地做了总结,让人莞尔又深思。

7、秉守国学根基——饶宗颐

西泠印社,天下第一名社,守望“精神孤岛”!

自启功先生2005年逝世后,西泠印社社长之职一直空缺6年,最终虚席以待饶宗颐。现任社长饶宗颐先生,与季羡林并称“南饶北季”,是国学的泰斗级大师。2011年,被推举为第七任社长。他是当代国际汉学界公认的学界泰斗,学贯中西,博涉古今。

西泠印社,天下第一名社,守望“精神孤岛”!

长乐延年 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藏

除治学之外,又精通琴、诗、书、画,具有深厚的艺术修养,于绘画、书法造诣尤深。擅山水与人物画,写生及于域外山川,不拘一法而有自己面目;人物画取法白描,于李龙眠、仇英、陈洪绶诸家之外,开一新路。书法植根于金石文字,行草书融入明末诸家豪纵韵趣,篆书兼采金农、邓石如之长,自成一格。

西泠印社,天下第一名社,守望“精神孤岛”!

云林笔意山水 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藏

有人评论,他的治学“所涉及的时代,从上古史前到明清,几乎没有一个时代是交白卷的”。刚邀请他为社长时,饶宗颐先生认为篆刻仅是“小技”,可见其深厚的学术修为。

西泠印社,天下第一名社,守望“精神孤岛”!

西泠印社成立于清代末年的1904年,正是西学涌入中国的时候。创立者出于一种非功利的目的,来关心这些当时被看作是迂腐不堪的金石篆刻。而对于西泠印社来说,社长的标准就是“西泠印社坚持的传统国学根底”,是命脉不能断。

这个时代太功利,太烦嚣,而西泠印社依然保持一种超脱,保持着孤岛一样的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