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都德關了5家店,新店拓展計劃亦推遲

記者 | 吳容

新冠疫情對廣州老字號餐飲品牌“點都德”的影響有點大。

接受界面新聞專訪時,點都德總經理沈志輝透露,公司關掉了5家門店(約佔門店總數的10%)來止損。目前點都德全國門店數為48家。

雖然沈志輝去年就曾表示會淘汰一些表現不好的店鋪,將資源集中到發展明朗的門店上,但眼下來看,疫情衝擊是這5家門店被關閉的直接導火索。

關店止損的同時,此前制定的門店拓展計劃也被推遲。包括北上廣深在內的門店拓展計劃會推後半年,原計劃今年5月1日開業的成都店、杭州店也不得不推遲開張。

進入3月,隨著復工復產腳步逐漸加快,餐飲店的堂食也在逐步放開,但客流恢復情況並不樂觀。沈志輝表示,3月8日起,點都德已有十家門店恢復了堂食,但客流不如預期恢復得快。

間隔用餐也可能影響到門店的收入。以廣東市場為例,從保障食客用餐安全的角度出發,餐廳要保留間隔用餐位,桌與桌需間隔兩米。點都德在廣東恢復堂食的門店基本都為1000平方米以上的店,過去這種規模的門店能坐300個餐位,現在只能坐100個餐位,這意味著實際收入比正常運營大打折扣。

点都德关了5家店,新店拓展计划亦推迟

房租高、人工成本高、食材成本高、利潤率低,是餐飲行業從業者面臨的普遍問題。對走親民路線的粵菜品牌點都德而言,雖然打破了高端粵菜在省外市場的壟斷,但也意味著利潤空間的縮減。疫情影響下,這種痛點來得更為顯著。

為了保證味道和品質,點都德一直未開設中央工廠,講求在門店手工製作,這需要足夠大的門店面積去配合,從而導致門店租金和人力成本都會偏高。雖然疫情期間有相關鼓勵減租政策出臺,但點都德目前尚未收到相關的補貼消息。

此外,粵菜講究食材新鮮和原始的烹飪方式,使得食材成本負擔很重。疫情期間,儘管點都德已經和食材供應商有過商量和議價,但沈志輝覺得幫補作用並不明顯,“我們和供應商誰都不容易,年後有一部分食材價格在下降,但現在的情況是使用量也少,所以作用不大,主要是要有生意才行。”

更困難的,是食材損耗成本高企、且無法預估。

“這段時間,我們很難按照以往預期去預判(備貨),因為現在生意的彈性實在太大。往往就是一個突發或政策下來,備好新鮮食材就浪費了;又或者突然頒佈了一個挺好的消息,食客突然多起來了,我們又沒有準備好(食材)。”就連食材損耗比例也變得難以計算,“每天都不同,都是新的挑戰”,沈志輝對界面新聞說。

根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3月18日發佈的餐飲行業報告,1月份連鎖餐飲企業在食材損失上的總金額佔去年全年銷售額的4.3%,2月份損失總額的佔比進一步擴大,達到5.6%。

点都德关了5家店,新店拓展计划亦推迟

這段時間,和大部分餐飲品牌一樣,點都德也寄望於外賣業務、零售業務來提升銷售業績。沈志輝透露,點都德線上天貓旗艦店最近銷量表現還不錯,下個月會有一批新的手信、餅食等產品上線。

“疫情之下沒有能夠獨善其身,必定帶來通縮。這次突發事件,帶給企業的啟示是,要注重多元發展、防範風險,不要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沈志輝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