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如果再跌,美國本土會出現什麼情況?

最近,美股的暴跌連續突破歷史。

美股如果再跌,美國本土會出現什麼情況?


3月16日至20日,美股重挫17%,創2008年以來最大周跌幅。並且在短短兩週時間,就上演了4次熔斷,如此之下,美聯儲緊急救市,將利率降至零區間,可市場依然不買賬,週五收盤,繼續暴跌。

統計顯示,道指花了790個交易日,從20000點攀升到29000點,但是之後,只用了43個交易日跌了回去。如果接下來美股持續大幅下跌,會造成哪些後果與影響?

此前美股已經走出長達十多年的牛市,社會財富也隨之水漲船高,在此環境下更加吸引了大量的個人財富進入股市,大家都猜測持續的暴跌是否會導致美國家庭破產,進而再次引發美國債務危機波及整個金融。

2008年美股崩盤,與當下高槓杆

從美國2000年的互聯網泡沫之後,美股從2002年9月至2007年10月,迎來了一輪牛市行情,但這次美股的牛市行情卻也只是近40年中美股牛市最短的一輪而已,僅僅持續了5年的時間。

期間,道指在2007年9月創下歷史最高點為14198點,五年牛市年均漲幅為14.55%。但由美國房奴引發的次貸危機,進而引爆了全球的金融巨雷,隨後美聯儲以及世界各國央行便採取了“負利率”政策和量化寬鬆。

2009年3月,道指抵達此輪熊市最低點6469點,較上一輪牛市最高點大跌55%,至此,此輪熊市結束。在經歷了短短的一年半熊市之後,美股便在美聯儲的量化寬鬆之下一路高歌,猛漲至今年2月份。

從2009年3月,美股又開啟了一輪長達11年的慢牛,2020年2月創下道指最高歷史紀錄29568點,以此計算,11年間道指年均漲幅高達14.8%。

而本來由於高槓杆引發的2008年金融危機問題,並未得到更好的解決,反而迎來更高的槓桿。

美國“債務幫助組織”最新發布的報告顯示,美國平均每個家庭負債14.41萬美元,創下歷史紀錄,因為美國民眾的房貸、車貸和個人貸款的使用都在增加,但即使剔除房貸後的家庭債務總額也超過4萬億美元。調查顯示,在2017年至2018年期間,美國個人貸款額增長了13%以上,達到1300億美元。

卡門·萊因哈特和肯尼思·羅格夫教授曾以66個國家為樣本,對近800年來的金融危機情況進行研究,他們發現,政府、企業、家庭負債過高往往是金融危機爆發的主要導火索。08年金融危機由次級借款人購房貸款引起,但08年之後,美國居民債務並未經過有效調整,反倒是一路再創新高。

錯誤非但沒有得到清償,還在不斷積累,從這個角度看,2008年那場被刺激政策中斷的危機,時隔十二年,或許當年的金融危機又回來了。

入不敷出的美國政府

美股如果再跌,美國本土會出現什麼情況?


如果美股繼續下跌,將會導致美國政府的債務激增。

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年底,美國國債規模已經突破23萬億,如果把這平攤到美國人身上,那麼平均每個美國人的負債久高達7萬多美元。而且美國債務規模的增長也很可怕,平均每一秒鐘就要上升10萬美元,美國為了維持這一龐大的美債規模,每年需要支出利息達5000億美元。在這之前,正是美國多次提高美債上限,才使得美債達到如今的規模。

面對新的暴跌,美聯儲再次降息採取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向市場投入大量的流動性。

3月以來,美聯儲大幅降息150個基點、注入逾1.5萬億美元流動性。3月17日,紐約聯儲宣佈,從17日起連續4日每天上午繼續進行一次當天結算的隔夜回購操作,累計操作限額5000億美元,同時將當週每天下午計劃進行的隔夜回購操作累計規模提高到5000億美元,可以說美聯儲當週每日隔夜回購操作累計限額提升到了1萬億美元。

而與此同時的,卻是美股繼續暴跌和熔斷,因為,這一輪美國超寬鬆貨幣政策的救市操作,是在嚴重的透支美國信用,從而更加導致市場的恐慌。美股繼續下跌,不是國際資本正在買入美國資產,而恰恰相反,更多的國際資本正在拋售美國資產,逃離美國,進一步衝擊著美國的信用。

這一輪美國極限降息加上數萬億美元流動性投放,最大的直接債務人就是美國政府。

而美國政府已經是處於入不敷出的狀態,貿易赤字和財政赤字的“雙赤字”還在不斷擴大,繼續惡化,預計2020年甚至可能會翻倍。美聯儲也被迫再度擴張資產負債表,以滿足美國政府為維持經濟表面繁榮和資產價格泡沫的需要。

或將引發企業債務暴雷

美股如果再跌,美國本土會出現什麼情況?


股的暴跌,將進一步的引發流動性危機,並延伸到債券市場,高收益債被大量拋售,從而可能引發企業債務暴雷。

根據數據顯示,美國的企業債務槓桿率一直都處於較高水平。截至2019年二季度,美國非金融企業部門的槓桿率為75%,超過了1987年、2000年、2008年發生次貸危機時候的最高水平。

而美國的高收益債信用利差近期出現了非常迅速的上行,表明高收益債的償付壓力在迅速增加。但是,目前的利差相比較歷史而言並不算高,這說明至少目前違約的壓力還不大,但如果疫情繼續發展,引發股市繼續暴跌,違約壓力可能逐漸暴露出來。

高收益債券,又稱“垃圾債”,指在市場上評級為投資級以下的高信用風險債券,也包括未被評級但信用資質相當的債券。

由於美國高收益債利差與美股標普500指數ERP走勢相關性較高,往往也能及時反映美股波動率的變化,決定了美股估值短期的趨勢,進而影響美股走向。

因此市場人士曾將高收益債市場比作“煤礦裡的金絲雀”:對於風險資產的波動,高收益債通常有較高的“敏銳度”,能靈敏地反映資金風險偏好的變化。

在此次美股接二連三的熔斷和暴跌中,美國公司債跌幅則更為驚人,整個1萬億美元的公司債市場都被當成瀕臨違約風險。在過去一週,美國債券市場流出資金規模達到了1089億美元。

在美國高收益債市場中,發行量最大的便是能源行業。根據Bloomberg數據,截至2020年3月10日,美國能源型企業高收益債的存量規模為3878億美元,佔美國高收益債總規模(23580億美元)的比重為16.45%。有許多業內人士認為,伴隨著疫情的蔓延,以及油價和股市的繼續下跌,美國將有大批的能源公司可能面臨破產的風險。

美國家庭會不會面臨破產?

美股從09年開啟10年的長牛,吸引了居民將更多的資金投入到股票市場。

居民的股票財富中同樣包括通過共同基金、養老基金、人壽保險、聯邦政府退休金、州政府退休金等方式間接持有的股票。美國居民持有的股票市值在總資產中的佔比不斷提升。

股市持續上漲讓投資者開始變得自滿起來,富達在2月中旬的報告中指出,23%的投資者在股票上的投資超過了推薦水平,其中7%的人將資金完全投入到股票市場。在已經退休或即將退休的一代中,38%的人過度投資於股票,8%的人完全投資於股票市場。

根據華泰證券研究所最新的研報顯示:次貸危機過後,美國居民與非盈利機構持有的股票市值從2009年一季度的9.74萬億美元升至2019年四季度的34.16萬億美元,佔總資產的比例也從7.2%提高到25.3%,在10多年間提高了3倍以上,這一比例也超過了次貸危機前的峰值20.9%。

美股如果再跌,美國本土會出現什麼情況?


因此,美股近期30%左右的下跌幅度,將導致美國居民的股票財富縮水約10.2萬億美元,佔美國居民總資產的7.5%左右。

然而,股市的下跌並不會是美股的普通家庭面臨著破產。

首先,美國家庭資產負債表結構:美國家庭的金融資產佔比63%,負債總額20.9%,淨資產佔比79.1%。

另外,美國富有家庭的股票投資比例高於普通家庭。

紐約大學經濟學教授沃爾夫(Edward Wolff)對美聯儲數據分析後發現,美國84%的股票由10%最富有的階層或家庭持有。他在此前發表的一篇關於財富不平等的論文中指出,對大多數美國人來說,股票價格上漲對他們的福祉相當無關緊要。這些風險敞口太小,市場收益無法改變生活,也無法讓他們對自己的財務狀況感覺更好。

儘管如此,但是股市的下跌對民眾的消費和美國GDP的影響不容忽視。

根據華泰研究所的研究數據測算,08年以來居民股票市值每下跌1美元將帶來約0.23美元的消費縮減,這一系數相對過往有所下滑,其主因或在於居民去槓桿和貧富分化加劇。本次美股大幅下跌對於美國消費將構成較大打擊,但影響強度或弱於2008年,單純考慮股市財富效應,美國GDP增速或下降0.24-0.9%。

甚至有機構預測,今年一季度美國經濟增長僅為0.5%,二季度可能出現崩潰,環比大跌12%,直到第三季度才會出現反彈,整個2020年美國經濟將同比下降0.8%,失業率也將大幅升至6.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