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大變局!標準化資產的在線理財時代來臨

疫情對財富管理市場的短期影響

金融是經濟的血液,又同時受到經濟活動的影響。

首先,從短期來看,我國經濟增速毫無疑問會受到影響,我國第三產業佔比60%左右。疫情使第三產業基本停滯。從非典時期的經驗看,第三產業中交通運輸、食品餐飲這些行業受到的衝擊最大,當時下滑幅度超過70%。而我們估計疫情對第一、第二產業大概有20%的影響。非典對第二產業的影響大概是18%,持續時間大概在一個季度,對全年GDP增速的影響大概是12%。去年按照GDP增速6%計算,今年的GDP增速將可能在5.3%左右。一兩個季度的短期影響將是明顯的。當然這只是按照過去情況的推算,考慮到今年出臺的促進措施,到年底再回頭來看,也許會比這個預期更加樂觀。

其次,從中期來看,影響是有限的。疫情在中國已經得到控制,復工速度加快。現在北京交通擁堵延時指數已經接近去年同期水平,全國日客運量從2月24日開始逐步恢復到年前的水平。而疫情導致的短期增速下滑政府也在積極應對,推出了很多對沖措施,包括降低企業運營成本,還有新基建等等。所以中期的經濟衝擊正在得到緩解,中期經濟影響是有限的。

最後,長期來看疫情可能會對中國經濟帶來結構性影響。疫情已在全球範圍擴散,因為我國控制得早,經濟活動開始復甦。但是歐洲、北美兩個主要的經濟體正處於疫情爆發的抬頭期,還沒有達到峰值,這可能會導致現在處於繁榮末期的美國和處在衰退早期的歐洲經濟加速下滑。這將影響中國經濟增長三駕馬車中的外貿。疫情已經暴露出全球產業鏈對中國的依賴,在疫情結束之後,部分國外的經濟體很有可能嘗試進一步分散供應鏈,這也會對中國經濟轉型升級提出更高要求,可能會加快中國經濟的產業升級步伐。

繼而,再來看疫情對金融和財富管理市場的影響。我們認為,國內股票市場會在短期盈利下滑與長期的政策託底之間大幅度震盪。寬鬆的貨幣環境推升債券價格短期上行,但是面臨未來內在收益率下滑的天花板。

然後我們再看看短期的國際市場。疫情的擴散,市場的暴跌,導致流動性短期枯竭,放大不同市場的波動。

長期來講,危機過後會加速資本向避險資產和避險市場的遷移,將利好中國。


負利率時代和經濟結構轉型


利率一直是央行調節經濟活動的重要手段之一。金融市場滑向負利率時代是不可避免的。

美國,澳大利亞,英國10年期的國債收益率低於1%,並且在不斷的下降當中,有望接近負值。法國,德國,日本,10年期國債收益率已經為負值。3月15日美國將基準利率降到0-0.25%,名義利率接近0,考慮到CPI,實際已為負利率。疫情會促使貨幣環境進一步寬鬆,加速利率的下滑。

【深度】大變局!標準化資產的在線理財時代來臨

經濟結構轉型已經是共識,5G、互聯網+、物聯網、生物醫藥為代表的新經濟加速,它的特點就是高智力投入和資本投入,且風險也很高,所以新經濟的驅動一定是股權融資而不是債權融資。

同時,傳統的高借貸、高投入、低產出的房地產、舊能源等產業進一步退場。“固收理財荒”會加劇,以傳統產業為基礎的非標資產理財的收益率會不斷下跌,違約會越來越多。而且負利率時代,長期來看,存款就是賠錢、買低風險固定收益理財產品也在賠錢。因此資金會被趕到資產市場,進一步支持經濟結構轉型中大量的直接融資需求。

【深度】大變局!標準化資產的在線理財時代來臨

標準化資產的在線理財時代來臨


當下財富管理行業存在一個巨大的變革,這個變革就是標準化資產的在線理財,影響這個變革有兩大基本的要素:一個是標準化資產、一個是在線服務。

資管新規頒佈:2019年,央行就標準化債權類資產進行了規定,其中,所謂“固定收益”(Fixed-income) 不再是固定(Constant yield),他們與股票之類的浮動收益標準化資產唯一的區別就是波動率高低了。所以,資管新規之後的固定收益產品,都要滿足這個條件。2020年所有的金融機構要將資管業務充分調整和轉型,打破剛兌,徹底消除期限錯配。做到資金與資產的一一對應,而且非標資產的投資比例受到嚴格控制,雖然疫情使得這個進程略有延後,但趨勢已經形成。銀行理財子公司在債類資產上的優勢將會在標準化資產理財領域對公募基金形成良性競爭。

打破剛兌:資產管理業務是金融機構的表外業務,金融機構開展資產管理業務時不得承諾保本保收益。出現兌付困難時,金融機構不得以任何形式墊資兌付。金融機構不得在表內開展資產管理業務。

標準化:公募產品主要投資標準化債權類資產以及上市交易的股票,除法律法規和金融管理部門另有規定外,不得投資未上市企業股權。公募產品可以投資商品及金融衍生品,但應當符合法律法規以及金融管理部門的相關規定。

淨值化:金融機構對資產管理產品應當實行淨值化管理,淨值生成應當符合企業會計準則規定,及時反映基礎金融資產的收益和風險,由託管機構進行核算並定期提供報告,由外部審計機構進行審計確認,被審計金融機構應當披露審計結果並同時報送金融管部門。

現在第三方理財機構完全是銷售模式,而標準化資產和非標資產的銷售團隊是兩撥人,對素質和能力要求完全不同,很多三方機構的現有人力基本沒有辦法平移到標準化資產的財富管理,所以這對於人力密集型的財富管理機構來講是非常難的一道坎。我們與業內很多大型第三方財富管理機構溝通時,他們覺得這個階段很多機構都會死掉,只有少數機構能夠轉型成功。

另一個影響財富管理行業的大變量就是互聯網。過去老百姓很相信線下,覺得眼見為實,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但是互聯網不斷崛起,老百姓逐漸認識到互聯網也是安全的。在線理財也不再只是小中產階級和低淨值人群的選擇,同樣成為了高淨值人群的選擇。

【深度】大變局!標準化資產的在線理財時代來臨

結合移動互聯網的普及,我認為理財服務的線下門店對於新一代幾乎已經沒有任何意義,因為金融天然是數字的和虛擬的,是不需要線下交付的物品,互聯網可以完成90%以上的溝通。未來隨著VR技術的成熟,不會再區分所謂的線下理財和線上理財,只存在以人還是以AI提供服務的區別。

總結一下,財富管理行業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從2020年開始,財富管理市場迴歸金融的本質,也進入了一個依靠管理能力,而非依靠資金或資產的壟斷地位來競爭的階段,標準化資產將佔據主流。

【深度】大變局!標準化資產的在線理財時代來臨


從賣方的銷售邏輯,轉變為買方的顧問邏輯


財富管理眼下最熱的話題是“基金投顧試點”,銀行、券商、基金公司都在爭取這個試點資格。這說明財富管理正在從賣方的銷售邏輯變成買方的顧問邏輯。

在過去賣方銷售邏輯下,對財富管理機構來說,基本上產品銷售出去就是這個產品服務的終結。沒有任何中間過程,只要能夠把產品賣出去,資產內部的價值走勢用戶不知道,到期兌付本金和收益就行了。賣方邏輯基本上誰有“慧眼”拿到優質的非標資產,誰就可以壟斷和確認未來的收益,從而更容易獲取客戶。因而得優質資產者得天下。

而在買方服務邏輯下,對於財富管理機構來說,產品賣出去才是服務的開始。標準化資產定期公佈淨值走勢,客戶可以看到自己的盈虧,只要能看到盈虧,客戶的心情和操作就會受到盈虧的影響,所以才會有追漲殺跌的存在。買方邏輯下,誰能給客戶管理好錢,誰才能持續獲得客戶和資金。因為資產端標準化資產大部分都是公開市場交易,誰都可以拿到。


利用人工智能個性化定製風險,提升盈利概率


標準化資產財富管理行業的最大矛盾是,在中國資本市場迅速發展,以公募基金為代表的資產管理行業實現了可觀長期投資收益的情況下,投資者卻普遍虧損。虧損的表象是追漲殺跌,本質是最大回撤擊碎心理底線。

【深度】大變局!標準化資產的在線理財時代來臨

【深度】大變局!標準化資產的在線理財時代來臨

我們在調研中發現,用戶不是不能承受波動,而是不能承受超過自己心理底線的波動。基於這個洞察,理財魔方構建了一個智能客戶分析與管理系統,目標是幫助客戶準確地找到風險底線,個性化穩定客戶心理,進而穩定資金進出結構,讓客戶安心長期投資。

首先,我們會進行智能客戶分析,對客戶的風險承受能力進行量化判斷,而且持續跟蹤客戶風險承受能力並及時調整。然後是智能客戶運營,系統將計算用戶可能會有的行為,因為大部分的客戶沒有辦法做出這個判斷。再者就是智能投教,提供基礎投資理念、金融知識。我們是以機器服務為核心構建整個投顧體系,持續積累4年客戶完整生命週期數據,依靠機器服務現在可以使1個人工投顧同時維護6000個客戶,這在傳統金融機構是不可想象的。隨著機器的迭代,未來這個比例會變成1:8000。機器將替代大量重複、可複製的勞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