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消毒,有害無益


過度消毒,有害無益

日前,在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佈會上,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劉曉峰提醒市民,過度消毒不僅不科學,而且有害無益。

疫情肆虐,無論是單位還是個人都對防控疫情高度重視,對於消毒十分關注。宅在家中的人們,除了關注疫情進展,就是關注消毒,“一言不合”就用小噴壺到處噴,或是把84消毒液咕咚咕咚往下水道里灌,感覺“聞到了消毒液的味道,心裡才踏實。小區或單位防控的重要措施也是如此,有的對外面進來的車輛輪胎進行消毒,有的對著馬路狂噴消毒劑,有的在小區門口鋪設霧化防疫消毒通道,有的在電梯內用高濃度84消毒液清洗等。似乎只有這樣的措施,才算得上消毒到位了。

然而,專家說,在家裡安裝紫外線燈等消毒設施對空氣和物體表面消毒、或是亂噴消毒劑,還有對車軲轆、樓道空氣、鞋底、快遞外賣包裝、空曠地面消毒,這些做法都屬於過度消毒。而過度消毒會對皮膚、粘膜造成傷害。最要命的是,這些消毒液阻隔病毒的傳播意義不大,這是因為,新冠病毒的主要傳播途徑是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病毒只有進入人體之後,才能具有殺傷力,對小區、街道、廣場等室外空間進行空氣消毒並無意義,唯一的效果就是威脅人體健康,損傷人的眼、鼻、口腔、呼吸道粘膜。一句話,過度消毒不僅無法預防肺炎,反而有可能引起肺炎。

可以說,把盲目進行過度消毒視為戰疫良方是錯誤的、不科學的,養成良好的個人防護習慣比消毒更重要。對於普通家庭,日常以清潔、衛生為主,但要堅持每天開窗通風,每次20-30分鐘,外出回家後認真洗手就可達到防疫效果。而外出到人群密集場所戴口罩、勤洗手,與他人保持合適的距離,這些才是防控疫情的關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