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戴维•皮林《日本:生存的艺术》


【读书】戴维•皮林《日本:生存的艺术》


有时候,书名容易误导我,比如这本《日本:生存的艺术》。

一个晴朗的下午,我在中信书店发现了这本书。粗看书名,以为是一本探讨日本艺术和文化的书,并不在我的阅读喜好范围内。然而,真正促使我买下这本书,既不是因为封面村上春树的“推荐语”,也不是为了特别支援疫情之下的实体书店,而是该书的的作者戴维•皮林(David Pilling)。

皮林是英国《金融时报》非洲版编辑,曾任《金融时报》东京分社社长及亚洲版主编。他的专栏涉及商业、投资、政治和经济方面的话题,皮林撰写的日本专题报道及亚洲每周专栏为他赢得亚洲出版协会奖及英国报刊年度评论奖。以前,在FT中文网上阅读过戴维•皮林的一些文章,出于对这个名字和他文章的信赖,才使我买下了这本书。当然,完整阅读之后,我必须承认,这是一本独特且有趣的书。

媒体记者,特别是有过驻外经历的记者写书并不少见,我认为这些书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专题类图书,就某一个课题进行专项讨论。比如,《朝日新闻》前中国特派员吉冈桂子的《人民元の興亡》、日本新华侨报》总编辑蒋丰和王鹏的《二阶俊博评传》等。这类图书与驻在期间的采访报道无关,但与驻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两国关系有关。

第二类是新闻类图书,主要是将采访报道内容整理成书。比如,《日本新华侨报》总编辑蒋丰的《日本当代名医访谈录》,就是将刊登在《日本新华侨报》和《人民日报海外版日本月刊》上的相关访谈内容整理成书。由于新闻篇幅有限,且受到时效限制,所以往往将个人采访或评论文章进行整合。

【读书】戴维•皮林《日本:生存的艺术》


《日本:生存的艺术》英文原版

第三类是札记类图书,作者将驻外经历、采访体检和相关思考进行整理。比如,《光明日报》社前驻日记者刘德有的《在日本十五年》、《纽约客》前驻华记者彼得•海斯勒的《江城》《甲骨文》《寻路中国》等。这类图书或多或少会涉及采访报道的内容,但又不完全以此为主,而是以采访报道为切入点,进行深入探讨。我认为皮林的《日本:生存的艺术》恰恰就属于这一类,虽然掺杂了采访对象的观点看法,但更多的还是他个人心得体会,有点类似于采访手记,却又比采访手记更加深刻。

皮林的《日本:生存的艺术》共有六个部分,以及两个出版后记,主要记叙了2001年至2008年其在日本的生活。该书以2011年3月的东日本大地震开篇,又以东日本大地震结束,这正是作者决定写这本书的原因所在,“我希望能够经由本书刻画出日本人顽强不屈的民族形象。”“这个国家虽然正面临困境,却也在不断地善变和调整,然而这些努力常常被外界忽视。”

尽管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已经开始了,但皮林在第一个十年里发现的日本问题,至今依然被谈论着,比如日本社会的少子老龄化。

皮林在书中指出,日本的少子老龄化问题确实严重,但并非是一个全然负面的问题。之所以日本的老年人口越来越多,是因为日本社会变得更加富裕、医疗水平维持高位。战后1947年,日本男性和女性的平均寿命分别是50岁和54岁,而如今则提升至80岁和86岁,远超美国。至于少子化问题,则是因为日本女性对生育的掌控能力更强,以及高等教育普及的结果。实际上,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都认为日本是世界上少子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但皮林在书中则指出,这样的现象并非日本独有,是世界趋势,而且老龄化最快的国家并不是日本,而是韩国、新加坡和中国。皮林在书中有提到通过延长退休时间、推动女性就业以及开放移民等方式缓解日本国内的少子老龄化问题。我不知道皮林的建议是否新颖,但需要注意的是,他在十年前所提出的这些建议,如今已经被安倍政权化为了具体的措施。

【读书】戴维•皮林《日本:生存的艺术》


《日本:生存的艺术》日文版。从书名翻译而言,我认为日文的翻译更符合该书的主旨内容。

皮林在书中还敏锐地指出了一点,即日本社会并不缺乏劳动力,而是劳动力的效率被浪费了。相信很多去过日本的读者朋友都会被热情周到的日式服务、精致美丽的日式包装所吸引,但皮林认为这是浪费的劳动力,店员对客人进店离店的鞠躬,并事无巨细的确认(如喝热水凉水、拉面煮的硬一点还是软一点)、专门按电梯的服务小姐等,其实是浪费了时间、降低了效率,而且还反映出日本“不缺”劳动力。不过,皮林2019年再次回到日本时,发现这种情况大为改观了——“我研究了一会儿菜单才发现没有人来给我点餐,又过了一会儿我才发现桌上放着一个小小的平板设备。人们点击自己想要的餐点图片就能够直接将信息传送到厨房,只有这样做之后,餐点和清酒才能上桌。”

皮林对这样细微变化的观察,让我很佩服。今年1月,我曾前往东京,在留学期间打过工的牛肉饭连锁店松屋吃了几餐。与从前不同,现在变成客人在自动贩卖机下单,然后将菜单交给店员,做好后,店员会叫号由客人自取,吃完后,客人还需要把餐具送到指定地方。记得我打工的时候,这一系列事情都是由店员来完成的。遗憾,当时我没有意识到这样的变化。

在《日本:生存的艺术》中,皮林还分析了“日本独特论”的成因,他认为外国人其实助长“日本独特论”的形成,比如美国人类学家鲁斯•本尼迪克特。在《菊与刀》中,本尼迪克特写道,日本是“有史以来美国的劲敌当中最让人费解的一个。”“在与其他主要敌人对敌的过程中,从来没有出现过要这样认真对待截然不同的行为和思维习惯的情况。”皮林认为,《菊与刀》的潜台词就是“日本的行为准则同西方人完全不同,所以应该将日本当作一个与众不同的国家对待。”我想,正是由于《菊与刀》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思想动力和书本身的影响,才使得“日本独特论”至今依然有着广泛的市场。从这个角度来说,蕴含丰富思想的学术著作普及,是否也意味着其他新观念难以形成呢。当然,皮林并不认为日本有多独特。

最近几年,受益于中日关系改善发展的大背景,许多关于日本的英文、日文图书被翻译引进,其中不乏日本研究大家的作品,这有助于普及调整中国公众的日本认知。但我也注意到,很多关于日本的书籍并不“新”,即距离原著出版时间相隔有点久远,或书中描述探讨的日本社会有些久远。相较而言,皮林的这本《日本:生存的艺术》算是比较“新”的了,英文原版于2014年3月出版(日文版于2014年10月出版),且书中内容是十多年前的一些事情,还不算太过久远。在我看来,这也是这本书的价值所在。

【读书】戴维•皮林《日本:生存的艺术》


书名:《日本 生存的艺术》

作者:戴维•皮林(著) 张岩 (译)

出版:中信出版集团 2020年1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