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内疫情4月底会否结束?

88882222a


结合各路捷报来看。。。

只要防止境外输入,是完全可能控制住的。

其实综合看各省医疗队返回,就明白现在的新冠病毒已经到了国内可防可控的阶段了。

最后,由衷感谢各级阶层的共同努力♥

中国加油🇨🇳🇨🇳


厂长明凯


要点一: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会在本月(二月)出现峰值。

钟南山表示,这一预测是根据最近几天的疫情发展态势和政府部门所采取的措施做出的。他透露,现在一些省份的情况已有明显改善,新增病例已经下降。

“所以,我们估计,大概,峰值会在这个月(二月)的中下旬到来……然后会有个类似小平台期的过渡,随后下降。”他说。而武汉遏制疫情发展的措施是有必要的,国家也应该永久禁止野生动物买卖,加强疾控、建立全球性的传染病预警机制。

要点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有望4月前结束

钟南山表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增感染病例已经在一些地区出现下滑,疫情有望出现缓解。他预计峰值将会在2月中下旬出现,4月前可能结束。

钟南山表示,做出上述预测是基于现有的数学模型,近期的疫情情况,以及政府所采取的措施。

不过他承认,目前人们对新型冠状病毒还有很多未知。他说道:“我们还不知道病毒为何有如此大的传染性,这是最大的问题。”

要点三:武汉“现在还处于相当困难的时候”

钟南山院士说,我们21世纪已经遇到了三次冠状病毒的袭击:第一次是2003年SARS病毒,第二次是2015年MERS(中东呼吸综合征),这是第三次,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

这次冠状病毒袭击的病死率比SARS、MERS低一些,SARS应该是8%-10%,MERS是30%多,快到40%,而这次到目前的统计是百分之二点几。

“当然,武汉情况很大不同,武汉暂未完全杜绝人传人,武汉要发力加油!”钟南山院士指出,自己相信,现在有相应多的(收治)场所,有这么多的医生(支援),有较好的防护工具,还有部队的支撑与支持,武汉的情况应该得到改观,但现在还处于相当困难的时候。

钟南山同时指出,武汉地方政府和卫生部门没有在疫情发生早期采取足够的措施,应当为此承担责任。“他们没有把工作做好。”钟南山表示。

要点四:政府比以往的措施更加有力

钟南山表示在此次疫情中,中国政府采取的措施比SARS期间更加有力,比如在透明性和与世卫组织的合作方面做得更好。他还呼吁政府应该采取更多的措施,比如终结野生动物市场交易,在卫生技术方面进行更多的国际合作,提升疾控中心的运营能力,以及建立潜在流行病的全球预警系统。

钟南山对于此次疫情发生早期的预警不及时做出表态。他说道:“如果我们能够更好地协同协作,我们就能够更早地发现‘人传人’。”

钟南山表示,相关部门对一些已经康复的病人仍然采取了留院隔离的措施,因为他们不想冒风险。“他们不知道这些已经康复的病人是否还会再次感染,所以出院率目前看起来并不高。”

钟南山回应“潜伏期最长24天”:

1099例样本中仅1例为24天

2月11日,钟南山接受央视记者独家专访,通过央视回应了近日媒体报道“钟南山的最新论文发现新冠肺炎潜伏期最长可达24天”的问题。

钟南山:有关我们团队关于1099例新冠肺炎患者临床特征的文章,这个研究是全国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共计552家医院提供临床的数据,研究团队对患者临床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的。

这篇文章是一个预印版(pre print server),预印版本身就需要征求更多的同行意见,按照预印版的官方要求,其信息并不能给媒体引用,也不能指导临床,必须要经过同行评议。在预印版里面的潜伏期,我们有一种统计的方法是根据患者的口述来记录下来的,我们根据患者讲述过接触传染源时间以及症状最早出现的时间进行计算,最长的是24天。但实际上真正叙述有24天的病人只有1例,也就是说1099例中只有1例。以这仅有的1例患者报道的时间作为疾病的最长潜伏期是不够科学,既往其它疾病也有先例,如狂犬病。我们的研究显示所有患者潜伏期的中位数是4天,此外,我们在这篇文章即将报道四分位间距,分别是2天与7天(即差距为5天),其更加科学地反映人群的总体情况。

因此关于未发表的文章部分信息不应该被过度解读。

钟南山:感染者基本都已发病

不认为会有更高的高峰

据南方+报道,针对疫情情况,钟南山院士介绍,现在没有任何人可以做一个严格的拐点预测,但通过数学智能分析模型,结合最近几天实际情况的纠正,再加上现在气候等因素,以及中央对整个疫情强化干预、全国新发病确诊人数和发展趋势等,可以看到新增病例数目有所减少。据数学模型分析,我国的疫情预计2月中下旬达到最高峰后,有望开始下落。

很多人担心返程高峰会引起疫情再次上升,钟南山表示,他不认为会有一个更高的高峰。首先,因为新冠肺炎有潜伏期,经过春节和延长假期,感染者基本都发病了。此外,现在各个城市都设立了严格检查点,飞机、火车等交通工具也进行严格筛查,有症状的要做核酸检测,适当隔离。“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是最原始、最有效的办法,从1月22日开始进行强力干预,现在应该看出作用了。”

对于武汉的疫情,钟南山认为,武汉的情况还需要一段时间的努力,目前每天新增病例没有明显减少。武汉首先要落实好,把有病的和没病的人分开,解决人传人的问题。现在当地的医务人员也得到了各方面的援助,全国约1万多名医护人员去支援武汉,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方舱医院等为武汉增加了5000多张床位。

在病人救治方面,钟南山表示,目前轻症病人相对好收治,但大医院收治的重症和危重症患者,治疗仍有一定难度。这个病毒虽然也是冠状病毒,但和SARS不一样,有它自身的病理和导致的生理变化。但总的看起来,哪怕是危重病人,经过治疗后,病毒的密度尤其是在下呼吸道有慢慢减少趋势。

在药物方面,有很多实验都在进行,但大多仍在临床试验阶段,首先得看有没有效。目前的治疗侧重一个是抗病毒,另一个是针对病毒引起的炎症风暴,医生正进行积极探索和对症治疗。

超半数患者早期不发热,潜伏期可达24天

关键时刻,钟南山团队再出手,最新新冠病毒的研究,迄今最大规模样本分析。

2月9日,由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领衔的“中国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临床特征”研究,在预印本网站medRxiv上发表。(注:medRxiv的论文均未经同行评审)

钟南山等人对1099例(截至1月29日)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了回顾性研究。

这些结论基本上刷新了当前对新冠病毒的认知,对抗击新冠病毒带来了新的参考,也是钟南山团队在新冠病毒疫情以来首次以论文形式发表研究成果。

钟南山团队在论文中披露如下研究结论:

1、新冠肺炎的中位潜伏期为3.0天,最长可达24天;

2、只有43.8%在早期表现出了发热症状,但住院后出现发热症状的占87.9%。

3、仅有1%左右的患者与野生动物有过直接接触,而超过3/4的患者为武汉本地居民,或曾与来自武汉的人员接触过。这为新冠肺炎人传人提供了进一步证据。

4、除了飞沫传播和直接接触两种途径,研究人员还在一些患者的粪便样本,以及胃肠道、唾液或尿液、食道侵蚀出血部位中检测到新冠病毒,因此卫生保护应考虑到通过胃肠道分泌物的传播。

最新论文由钟南山携手来自全国抗疫一线的37位作者共同完成。作者单位包括广州市呼吸卫生研究所、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黄冈市中心医院等。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所在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也在其中。

钟南山为这篇论文的通讯作者。

论文提出,尽管新冠肺炎仍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但关于新冠病毒引发的急性呼吸系统疾病(ARD)的临床特征仍不清楚。

为此,钟南山等人对中国已确诊的1099例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了回顾性研究。这些病例来自全国31个省/市的552家医院。

这些患者均通过高通量测序,或实时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RT-PCR)对鼻拭子和咽拭子样本的检测得到确诊。

论文研究主要内容如下

年龄:

中位年龄为47.0岁,其中女性占41.90%,其中15岁以下患者占0.9%。

接触史:

2.09%是医疗工作者;1.18%的患者有接触野生动物史;31.30%有近期到过武汉;71.80%有接触过武汉人。

潜伏期:

潜伏期中位数为3.0天(范围为0至24.0天)。

临床症状:

最常见的症状是发烧(87.9%)和咳嗽(67.7%)。腹泻和呕吐发生较少,分别占3.7%和5.0%;

25.2%患者至少合并一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病等),15.74%(173/1099)的患者为重症患者。

影像学检查:

840名患者患者入院时,行胸部CT检查,其中有76.4%显示为肺炎;

典型的放射学表现是毛玻璃样阴影(50.00%)和双侧斑片状阴影(46.0%)。

实验检查:

82.1%和36.2%的患者有淋巴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33.7%的患者中观察到白细胞减少症,大多数患者表现出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

38.0%患者氧疗,6.1%患者机器通气,57.5%患者给予静脉抗生素,35.8%患者给予奥塞米韦抗病毒治疗,有5例严重病例采用了体外膜氧合ECMO。

最常见并发症是肺炎(79.1%)、ARDS(3.37%)和休克(1.00%)。

临床预后:

55例(5.00%)患者入住重症监护病房,2.18%需要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15例(1.36%)死亡;

有症状加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式反应,而无放射学异常的病例,明显多于轻症病例(23.87%比5.20%,P<0.001);

淋巴细胞减少占比82.1%;

在多元竞争风险模型中,重症肺炎与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插管通气或是死亡的关系不大(亚分布危险比9.80;95%置信区间为4.06到23.67)。

钟南山等人在论文中表示,和之前在《柳叶刀》上发表的两项研究相比,基于更大的样本量和在全国各地招募的病例,最新研究得出的新冠肺炎病死率明显变低(1.4%)。当计入广东省的试点数据时,病死率更低(0.88%)。

据南方日报,钟南山9日表示,新型冠状病毒是冠状病毒的一种,它跟SARS冠状病毒是“平行的”。根据目前观察的情况,新冠肺炎的病死率约为2.7%,且患者大多为中老年人,病死率虽然比普通流感强,但远比SARS冠状病毒、埃博拉病毒或H7N9流感病毒低。

针对目前广东仍有部分地方存在谈新冠肺炎色变的现象,钟南山表示,大部分人只要早期发现后,保证充分的休息,并配合进行治疗,就不会有问题,“要重视,但是无需恐惧。”

研究中26%患者无武汉接触史

研究的数据从哪里来?

截至2020年1月29日,研究团队从31个省、市的552家医院中提取了1099例经实验室确认的,由2019-nCoV引发的急性呼吸道疾病(ARD)患者数据。

分析发现,患者中位年龄为47岁。各年龄段人群均有分布,15岁以下者占0.9%。女性为41.9%。其中,25.2%患者至少合并一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病等)。

该研究继续证实了人传人。仅1.18%的患者与野生动物有直接接触,而31.30%的患者去过武汉,71.80%的患者与武汉的人接触过。在这1099名患者中,2.09%为医务工作者,43.95%为武汉居住者,26%的患者未去过武汉或接触过武汉回来的人。这些结果印证了此前的一些报道,如家族聚集性发病、无症状感染者传播等。

研究发现,中位潜伏期为3.0天(范围为0至24天),低于此前预计的5.2天。这有助于指导密切接触者的隔离时间。

感染者就诊时可能不发热

在症状方面,发烧(87.9%)和咳嗽(67.7%)是最常见的症状,腹泻(3.7%)和呕吐(5%)等消化道症状较少见。20.9%的患者在出现病毒性肺炎前或者无病毒性肺炎的前提下,仅存在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值得留意的是,研究发现,感染者在就诊时仅43.8%发烧,但住院后发热比例达到87.9%。15.7%的患者发生严重肺炎。在新冠肺炎引发的急性呼吸道疾病患者中,不发热的患者比SARS冠状病毒感染者和MERS冠状病毒感染者要多。论文表示,如果监测重点只关注是否发热,这类感染者可能会被漏掉。

此外,在病毒传播途径方面,研究团队发现除了飞沫和直接接触外,在62例粪便标本中,有4例(占比6.5%)对新冠肺炎病毒呈阳性反应,另有4名患者的胃肠道、唾液、尿液中检测到阳性反应。研究团队建议,在卫生措施方面,应考虑做好胃肠道分泌的污染物传播途径的防御。

吸氧是目前主要疗法

在治疗方面,分别有38.0%、6.1%、57.5%、35.8%的患者接受吸氧、机械通气、静脉用抗生素、奥司他韦治疗。在研究中,15.74%的患者为重症患者。只有重症患者接受机械通气治疗。

18.6%的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重症患者中应用率(44.5%)高于非重症患者(13.7%)。5例重症患者接受体外膜肺氧合治疗。

住院期间,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为肺炎(79.1%),其次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3.37%)和休克(1%)。

根据更大样本量和中国各地数据,研究团队发现与此前报道相比,新冠肺炎的致死率较低,约为1.4%。根据2月6日全国发布的官方数据,全国28018例患者的病死率为2.01%。

研究团队总结,2019-nCoV通过人际传播迅速传播,中位潜伏期3天,病死率相对较低。在一些2019-nCoV感染的患者中,放射学检查结果正常,可能不发热,腹泻少见。该疾病的严重程度(包括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白血球/淋巴细胞计数和胸部X线/ CT表现)预示了不良的临床结果。

严格、及时地采取流行病学措施,对遏制疫情迅速蔓延至关重要。对于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仍需持续不断努力探索。









福德怪


“现在全国范围内疫情已经基本得到控制,武汉疫情也在明显变好,希望3月底新增病例可以全部清零 。”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表示。

  全国的情况基本控制下来了,武汉也进入了决胜的阶段

  李兰娟表示,现在全国的情况基本控制下来了,武汉也进入了决胜的阶段。

  “我们希望新增确诊病例能够尽快降到两位数,然后就要清零,但现在要一步一步来”。李兰娟说,“现在全国各地都在安排复工了,湖北整体上已经得到控制,病人明显减少,存量也不多了”。

  疫情还没结束 希望在3月底新增病例清零

  “我昨天还跟他们说,我们争取在3月底新增病例能够清零”,在武汉连续奋战一个多月的李兰娟院士表示。

  什么时候疫情结束?北京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刘远立说,什么时候算“疫情结束”目前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对于传染病疫情结束的标准为,最后一例确诊病例经过两次病毒检测均呈阴性起两个潜伏期后,将被认为该疫情已经结束。

  “因为此次疫情的特殊性,若说疫情基本结束,应该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指标,一个是清零之后再过2个潜伏期的国际标准,另一个是把现有的病例全部找出来收治住院或隔离,以确保不再有新发病例。”李兰娟强调。

  李兰娟表示,目前,还不能轻易说疫情结束,现在还有很多病人在医院需要救治,很难定义具体的疫情结束时间,只能说一个地区新增确诊和疑似病例清零之后,再过28天,两个潜伏期,如果没有新发病人就是比较安全的。

  “从全国范围内来看,除湖北外的各个省基本可以回归到正常,武汉还要坚持一段时间。”李兰娟说。

  警惕病毒“死灰复燃”和“境外输入”

  “我们期待早日恢复正常,同时也不能掉以轻心,武汉再也伤不起了。”武汉市一名一线医护人员讲到,目前医院里有一些复阳案例的出现,建议隔离时间更长一些,从两周增加到四周,以免前功尽弃。

  李兰娟表示, 现在有两个更为严峻的任务,一个是警惕病毒“死灰复燃”,另一个是警惕境外国家的病例输入 。

  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钟南山在参加广东省疫情防控专家座谈会时也表示,全球疫情的发展估计将至少延续至6月份。 钟南山表示,新冠病毒防控的重点将从输出转为输入。要加强边境检测的措施,制定从国外疫区来华的措施,对相关人员做必要的隔离。

  “新冠病毒正在其它国家迅速蔓延,国外病毒输入中国的风险在加大。”北京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刘远立也透露,大量数据表明,新发传染病骚扰世界的频率正在增加,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平均每两年就有一个新发传染病。

  刘远立建议,“我最近提出一个疫情防控‘新常态’的概念,此次抗击疫情的经验告诉我们,我们应对包括新冠病毒在内新发传染病需要做到常态化。”


Yuan137300


经过近两个月的不懈努力,国内抗疫“战场”不断传来捷报。截至本报发稿时,西藏、青海、福建、新疆(含兵团)、安徽、江西、山西、湖南、江苏、重庆、天津、吉林、贵州等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清零”;大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实现零新增,湖北省除武汉以外地区连续11天新增确诊病例为0;随着武汉新增确诊病例数量不断减少,总住院人数持续下降,定点医院出现万余张空床,3月10日,武汉市16家方舱医院全部休舱,尚未痊愈的患者已转到定点医院继续治疗……

防控局势显现向好局面,疫情结束似乎指日可待。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团队、复旦大学团队等都预测,国内疫情会在4月底基本得到控制,给人们带来了乐观信号。

疫情何时能结束

近日,钟南山院士领导的团队在《胸部疾病杂志》上发表了一项研究,采用一种常用于传染病流行趋势分析的模型,即“易感—暴露—感染—移除”模型,计算人群如何在这4种状态之间转换,进而判断疫情的流行规律。从1月23日起,为控制疫情蔓延,中国采取了封城、延长春节假期、严格限制出行和人群聚集、关闭公共场所、进行体温检测等干预措施。研究预测,如继续采取目前的干预措施,湖北省内疫情预计在4月下旬接近尾声,累计确诊病例达59578例(截至3月16日,实际通报为67798例)。研究团队还根据铁路、航空和道路交通数据预测,广东和浙江累计感染人数长期在第二、三名徘徊,预计4月中旬疫情基本结束。

研究还指出,由于依靠核酸检测得出的疫情曲线很可能低于真实数值,也没有考虑季节的影响,研究可能存在一定局限性。钟南山院士表示,预测时没考虑国外疫情暴发的情况,但就中国的情况来看,仍然有信心4月底基本控制疫情。对于全球疫情,在3月12日广东省疫情防控例行新闻发布会上,钟南山院士表示,根据评估,全球疫情在6月份可能结束,但前提是其他国家都像我国一样,对新冠肺炎疫情给予国家层面的重视。3月15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团队发文预测疫情走势称,中国已经迈过至暗时刻。原本以为中国控制良好,世界也会同步控制,像新加坡、日本以及韩国等东亚国家都做得非常好。但是现在欧洲突然成为疫情的新中心,给我们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后续我国仍然面临较大的输入性风险。按照当前全球的抗疫情况,本场疫情在今年夏天结束基本已经不可能。如果意大利和伊朗的疫情继续向纵深演化,那么新冠的跨年度疫情风险越来越大。

此外,还有一些专业机构经过大数据分析对疫情做出预测。其中,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王伟炳、阚海东等领衔的研究备受关注。该团队利用周期传染病模型的基本再生数(R0,表示一个病毒携带者平均可以感染多少个人),选取1月16日至2月16日全国确诊的新冠肺炎病例数据,最终分析得出结论:新冠病毒的传染性已明显降低,不论是武汉还是全国其他地区,疫情大约会在4月底消失。研究者指出,尽管全国的疫情峰值已经达到,但人群中仍然存在很大比例的无症状感染者等,新冠肺炎的防控仍有困难,不能松懈。

中央指导组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也表示,估计4月底除了湖北以外,全国其他地区基本可以摘口罩恢复正常生活生产秩序;湖北省特别是武汉市,可能要比全国晚1个月左右。

口罩摘掉易,疫情消失难

新冠肺炎军队前方专家组组长、解放军总医院呼吸科教授刘又宁在接受《生命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数学模型推算与疫情实况总会有一定差距,“基本控制疫情”要看“基本”是怎么定义的。湖北以外的多数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新增病例已实现零增长,形势向好;发病最严重的武汉市仍坚持着最严格的隔离措施,同时控制着外来人员输入,到3月底实现零新增的目标并不困难。所以,在措施到位的情况下,全国范围内,人们在4月底左右摘掉口罩,恢复正常生产生活是很可能实现的。但4月底“疫情消失”是不可能的,当前还有很多复杂因素。

病毒传染力强大。与“非典”时期SARS病毒相比,新冠病毒的散播面积更广。当年SARS病毒持续半年左右后突然消失,有专家提出可能与气候变暖相关,但当前新冠病毒疫情已在南北两半球同时流行,可见其受气候变化影响较小。有研究称,病毒传播后期导致的重症感染可能减少,但病毒何时消失还没办法确定。刘又宁教授表示,病毒可能会长期存在一两年,甚至更长,不会发生大规模疫情暴发,偶尔出现局部“散发”病例和小规模集聚发病可能性还是很大的。但是,经济社会发展不能停滞,人们需要逐步复工复产,学校也要开学。经济社会活动与疫情防控两头都不能放弃,要平衡二者必须做好长期化、常态化的充分准备。

传播隐匿。新冠病毒的传播途径除了飞沫传播,还有密切接触、气溶胶等,甚至在粪便、尿液中也分离出病毒。并且该病毒十分狡猾,传播隐匿,无症状患者、潜伏期患者等都可能是传染源,难以被发现与隔离,让人防不胜防。

国际疫情形势复杂。截至3月16日,中国境外新冠肺炎病例数已超过8万,意大利、伊朗、韩国和西班牙等成了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中心地。境外疫情滞后于中国,目前处于暴发阶段。人类社会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各国命运相连、休戚相关,中国不可能独善其身,输入病例是无法完全避免的,此种情况将是今后数月内我们面临的最严峻考验。

病例“清零”≠风险“清零”

全国各地新增病例保持低位,多地下调应急响应级别,再加上天气转暖,不少在家憋闷许久的人纷纷走出家门,甚至有人在公共场所不戴口罩。3月8日,河南新乡宝泉旅游度假景区瞬时入园人数过多,导致现场人均距离不足20厘米,还有大人抱着小孩排队。不少饭店也人满为患,人们迫不及待想一饱口腹之欲。不甘寂寞的人也放松了警惕,相约亲友齐聚一堂,打麻将、去KTV……

对此,全国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教授卢洪洲表示,根据流行病学规律,只有连续观察两个最长潜伏期后才可以放心摘口罩,即最后一个病例清零后,仍要连续观察28天,若没有新病例出现,才表示疫情已基本得到控制。病例“清零”不代表风险“清零”,所以大家绝不能心存侥幸、麻痹大意。当前我们要集中力量将国内疫情控制下去,这样才能更从容地应对境外疫情暴发的局面。

坚持分级防控。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防控方案,高风险地区,目前主要是武汉,要“内防扩散、外防输出、严格管控”;中风险地区,即多数的大城市,要“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划分学校班级、楼房单元、工厂工作间、工作场所办公室等为最小单位,结合疫情,合理确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低风险地区,即无确诊病例的乡镇、县区等,要“外防输入”,加强输入人员的跟踪监督,落实卫生防疫、公众防病等工作。

做好日常监测。各企业、机构、学校应提前做好医疗救治、防疫物资、场所等方面的准备;排查好员工复工、师生返校前的流行病学史,从疫情严重地区返回者要进行14天医学隔离观察;开工、开学后要做好通风、消毒、体温检测等工作,采取分区域作业、减少会议、分散就餐等方式,减少人员聚集。

防范境外病例输入。机场、码头等要加强排查措施,做好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等重点人员的排查、诊治和医学观察,严防疫情跨境传播。例如,北京市对返京人员、来自或去过离境国家疫情严重地区的入境人员,严格执行“在北京有固定居所的纳入社区防控体系居家隔离观察14天,在京无固定居所的安排在指定宾馆集中医学观察14天;建立登记追踪机制;加强对外籍人员聚集地区的防疫工作,做好在京外籍人员的健康监测管理等”。

刘又宁教授还提到,定点医院要做好与出院患者居住地基层医疗机构间的联系,共享病历资料,及时将出院患者信息推送至患者辖区或居住地居委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以便追踪随访。出院患者应继续进行14天的隔离管理和健康状况监测,出院后的第2周和第4周要到医院随访、复诊。

最后,专家们呼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是全民战役,每个人都不能掉以轻心,即使疫情向好,也一定要持续做好个人防护工作,坚持到最后的胜利。▲


小山哥的日常1


3月12日,广东省政府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钟南山院士说:假如有一些国家不把疫情的危害性传染性,结束时间不太好说。一般情况下,在温度比较高的夏天,新冠病毒是不太活跃的。但还是要取决于各个国家的重视程度。随着疫情严重的国家的重视程度提高,我认为,6月份结束疫情是可以期待的。



小路87121


我认为会结束,根据新冠肺炎现在的治疗情况,国内疑似病例和确疹病例己为零,原发病人愿来愿少相信在不远的时间内可以彻底清零的,中国加油!


三秋叶217448361


能不能结束,这个还真说不准,但疫情期间,无论我们身处何处,都应不焦不燥,不慌不盲,不忮不求,不矜不伐的度过这个艰难的时刻……不偏激,不添乱,乖乖滴…… ​​​

以下是硬核张教授的句句实话,分享给大家。





可爱多201910


中国瘟疫绝对解除。现在才4月份。武汉都已经解封。我们东莞这里现在大量招工。而且还要很多都是湖北武汉的。中国已经胜利了。战胜了病毒。感觉中国领导人!


为你解读说彩


中国国内疫情,个人感觉按照现在的态势,4月底肯定能结束

毕竟咱们国家的政策在这摆着,整体国民也都是听从国家号召的,现在连武汉都控制住了,只需要再加把劲,继续严防严控,把好输入的关口,不放过每一个微小的可能,把输入病例杜绝在关口之外,让国内病例继续保持减少,在政府指导下复工复产,不要马虎松懈

就算从现在开始,再来2个14天,咱们一定能把疫情消灭在2020的春天

中国加油!全国每个同胞们加油!


爵爺Alex


四月份底我认为疫情是不会结束的,因为现在疫情是全球型爆发,国内疫情虽然逐渐下降,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中国人在外国有留学的,做生意,这也有可能散播病毒,所以还是不可放松警惕,就拿武汉来说到目前为止还有几千例患者还没治愈出院,清零了,还要观察大半月才是最理想的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