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孔子说五十知天命指什么?

《论语》中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77、孔子说五十知天命指什么?

孔子在《论语》里共有四处说到命,一处是五十而知天命,出自《论语.为政篇》,第二处是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出自《论语.宪问篇》,第三处是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出自《论语.季氏篇》,第四处是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出自《论语.尧日篇》。

这里有两个概念,一个是命,另一个是天命,命与天命的含义是决不相同的。五十而知天命出在为政篇里,那么这个天命应该与政治有关。君子有三畏出在季氏篇里,季氏是鲁国的大夫,确把持着鲁国的朝政,是个典型的犯上做乱,孔子的政治主张是忠君,是反对犯上做乱的,所以这里的小人是暗指季氏而言,那么这里的君子畏天命也应该是与政治有关。

道之将行也与,命也出在宪问篇里,原宪是孔子的弟子,那么这个命应该是孔子教育弟子的。孔子只所以说这几句话,是因为公伯寮向季氏说子路的坏话,子服景伯告诉了孔子,然后子服景伯想要杀掉公伯寮,因为公伯寮也是孔子的弟子,孔子无耐才说到命。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出在尧日篇,也是论语的最后一条,似乎这里有很多暗示。

177、孔子说五十知天命指什么?

关于孔子所说的命,我们不能用现在的什么算命、命运去理解,因为命学真正成体系是在宋朝,由徐子平创立的,当时人们称他为徐仙人。孔子那个时代命学还是支离破碎的,大多是以《易经》为主,但《易经》不是命学。

对于孔子所说的命,我们应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理解,根据孔子思想上的造诣也应该是另有所指。那么这个命到底是指什么?我们知道孔子是专门研究人的,对人的命不能没有感悟,比如孔子说过,生而知之者,上也。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命,人的先天基因、先天条件决定了人的一生,或富或贵、或贫或贱、或文或武、或寿或夭都是由这个先天条件决定的。

孔子即然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我们反过来想想,就应该想到孔子是知命的,否则他怎么敢说这句话,而事实上孔子确实知命。他的知命不是算命,也不是看相,而是对人性的体会和感悟。比如在《论语.先进篇》里他说子路,若由也,不得其死然,意思是说子路不能得到善终,子路后来果然被反叛者杀死。再比如也是在《论语.先进篇》里他说颜回,吾以为女死矣,后来颜回果然早夭,三十一岁就死了。还有比如在《论语.子罕篇》里对他的另外一个弟子叫牢说的,牢日:子日:吾不试,故艺,牢说:孔子对我说了,我不是当官从政的料,所以叫我学点技艺。通过这几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孔子是绝对知命的。

177、孔子说五十知天命指什么?

至于天命是指什么?我觉得这个天应该是指就象我们现在所说的时代之意,因为孔子不研究天地的,只研究人,老子才研究天地这个道的,所以孔子所说的天决不是天地的天,况且孔子还敬鬼神而远之。

孔子说的这个天是对政治气候的一种感悟,大的气候就是天时即时代之意。比如孔子周游十四国回鲁国时说的,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就是说这十四国的人都好色而不好德,这是大气候也是时代,就象我们现在这个时代人人都好钱一样。而小气候这个天就是指君王来说的,孔子有一个政治观点是上行下效,一个国家的时代是由君王引领的。这大概就是汉朝董仲舒把孔子的天命引伸扩大成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的理论基础吧!这也是孔子所提天命都是和政治联系起来的根源。

小气候的君王天时应该符合大气候的时代,否则就是闭关锁国。孔子把命字头上加个天字,是说人的命基即先天条件应该符合大气候的时代,若不符合则毫无做为。若是符合小气候的君王天时也可以有做为,但不会长久,就象三国里的诸葛亮,不符合大气候的时代,确符合小气候的刘备君王。

另外孔子所说天命还有更为深层的意思,比如孔子说的,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桓魋要杀孔子,桓魋是宋国的司马,孔子的弟子让孔子快跑,这是孔子面对这种局面时才说的话,上天给我的德行,桓魋一个司马能把我怎么样呢?孔子是不信上天的,那么这里隐含着一种深意就是,人定可以胜天,气候是可以扭转的,即扭转乾坤之意。

五十知天命,这个天命是指人的命应该与时代相符合,同时人的命也可以扭转时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