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教学探寻2:历史教学应落脚于思维的建构

历史课本来应该是趣味性很强的课程,但是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课堂教学更于注重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和历史规律的理解,忽视对历史思维的建构,对学生综合运用历史知识和能力解决现实问题存在很大影响。最近执教九年级上册世界近代史《君主立宪制的英国》时有感,在重点给学生讲解了革命背景(王权与议会的斗争)、革命的过程(矛盾激化、1640年新议会的召开、英国内战、克伦威尔专制统治、斯图亚特王朝复辟)、革命的结果(光荣革命、《权利法案》)等相关历史史实。其实个人理解,这些知识点,除了应付考试外,对于学生以后的生活应该是没有多大用处,过若干年后,这些知识全部还给老师!真正要给学生留下教育印记的是知识以外的思维,这是忘不了的,也是受用终身的!于是提问:“英国议会为什么要发动光荣革命,既然可以废黜詹姆斯二世,为什么又要迎娶他的女儿和女婿来做英国国王?你得到什么样的启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从1640新议会的召开到1688年光荣革命,持续了将近半个世纪,期间经历了曲折和反复,这一过程折射了在革命斗争中,资产阶级(新贵族)其实力量不占据绝对的优势,否则革命也不会如此捣腾,此时资产阶级的妥协、退让推动了革命的更进一步!学生在讨论中得到启示,矛盾的解决的方式不一定是以破坏重生唯一模式,其实应该也可以折中化解。这样的思维建构对学生以后面对生活,适应社会,应该比前面冰冷的史实更为有用,这才是历史教学的落脚点!

中学历史教学探寻2:历史教学应落脚于思维的建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