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開展BIM培訓,你真的做對了嗎?

說到BIM,就不得不先提出另外幾個概念:智慧城市、數字城市、數字工程、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等,相信這些詞彙已經家喻戶曉,此處不再做展開說明。這裡,我們只重點解釋一下數字工程的概念,以及它與數字城市、智慧城市之間的關係。

感謝中建協認證中心產品認證與檢測事業部李旭博士、中建協認證中心研發中心數字工程認證項目經理何其飛對本文的技術支持。

一、數字工程

數字工程是指利用建築信息模型和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結合先進的精益建造理論方法,集成人員、流程、數據、技術和業務系統,實現建築工程的全過程,全要素、全參與方的數字化、在線化、智能化。數字工程將面向數字國土、數字城市、建築樓宇、數字設施、智慧社會等廣泛領域,涵蓋各類工程資產的數據採集、組織、存儲、分發等過程中所涉及到的管理體系、服務過程和數字資產。

從這個定義可以看出,數字工程是數字城市的基礎,為數字城市的建設提供基礎的數據服務,而數字城市又是智慧城市的重要基礎,為智慧城市的建設和運營提供基本的數據保障。所以可以說,數字工程為打造智慧城市提供了重要的基礎數據服務,為智慧城市的建設和運營提供了數據保障。

企業開展BIM培訓,你真的做對了嗎?

二、數字工程的優勢

由於開展數字工程需要先對工程項目進行數字建模,就必不可少地會運用諸多技術手段獲取大量基礎數據信息(如建模過程中的各個構件信息、周邊環境信息等),並在建模過程中產生大量分析數據(如碰撞試驗數據,光照、能源、氣流、排汙分析數據,材料、加工精度、施工流程分析數據等),再加上數字工程所運用的各種信息化手段,就可以使建設項目在整個規劃及建設過程中做到數字化、網絡化、可視化、智能化,並通過設計方案的最優化,達到:

◆降低項目投資誤差、最大化空間利用率、降低施工各環節的實施成本、減少返工成本、提高工程質量與安全性,並有助於項目按期完工;

◆提高建築的舒適性、做到節能減排,打造健康、綠色的人居環境;

◆為後期的項目運維階段提供基礎數據,便於項目後期的運營維護和改造。

三、BIM

要開展數字工程建設,就必須要提到BIM。什麼是BIM?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的縮寫,即建築信息模型,是以建築工程項目的各項相關信息數據作為模型的基礎,進行建築模型的建立,通過數字信息,仿真模擬建築物所具有的真實信息,包括但不限於建築物外觀、內部構造、內部設備設施等等,仿真程度能夠達到所見即所得的效果。它具有信息完備性、信息關聯性、信息一致性、 可視化、協調性、模擬性、優化性和可出圖性八大特點,可以應用到建設項目的全過程管理中。就模型本身而言(不考慮管理、資源共享、協同等因素),BIM是一個建築物物理和功能特性的數字表達,如下圖:

企業開展BIM培訓,你真的做對了嗎?

圖 | 望京SOHO實物圖

企業開展BIM培訓,你真的做對了嗎?

圖 | 望京SOHO BIM圖

四、BIM模型的構建

根據上述介紹可以看出,BIM的實現需要通過各類硬件和軟件來實現模型的構建。比較常見的硬件設備和環境如下圖:

企業開展BIM培訓,你真的做對了嗎?

比較常見的軟件如下圖:

企業開展BIM培訓,你真的做對了嗎?

五、BIM從業人員應具備的能力

介紹了這麼多,相信大家能夠看出,BIM是工程建設行業中使用的一種工具,使用或管理它的人員,必然要對建築行業和BIM建模本身均有所瞭解。目前很多建築企業也都建立了自己的BIM中心,那麼要研究BIM從業人員應具備的能力,就要先說說BIM中心的職能定位。

根據中建協認證中心2020年3月8日開展的第4期“「思想午餐」——企業BIM中心人力資源如何建設”直播內容來看( ), 企業的BIM中心定位主要有以下幾種:

◆項目實施型,如設計單位、施工單位等;也是目前比較常見的類型;

◆技術研發型,如房地產企業的數字化中心,具有很強的技術研發色彩;

◆戰略諮詢型,例如制定企業標準,提供分析報告等,為企業數字化起到技術支撐作用;

◆綜合型,以上幾種相結合。


根據BIM中心的定位,BIM從業人員大致可分為以下幾種職能類型:

◆應用型,主要是操作層面的軟件應用;

◆研發型,主要對現有企業所選用的BIM技術軟件的適用性、落地性進行研發,這種人才比較難找,一般企業很少具備;

◆知識型,主要做宣貫、技術培訓和市場需求挖掘。主要根據市場需求,與研發型人才對接,指導或要求他們做哪些有針對性的研究和開發,或與外部企業聯動做相應開發。這種人才對企業來說非常難得,要很好的挖掘和培養,一旦發現一定要把這類人才留住,一旦離開就可能對企業形成很強的競爭。這種人才也很可能成長為企業BIM中心的引導者;

◆管理型,主要做整個BIM中心或BIM團隊、BIM項目的管理,如BIM中心負責人、BIM項目負責人等,角色定位為管理者角色,BIM中心負責人更多關注企業BIM的戰略發展規劃和團隊管理;BIM項目負責人則主要關注項目管理和項目團隊建設工作。

接下來,筆者針對目前比較常見的“項目實施型”BIM中心,在建築行業價值鏈的基礎上,從“基礎知識”、“專業技能”、“管理技能”3個維度來談談“項目實施型BIM中心”的BIM從業人員應具備的知識和技能。

維度1 基礎知識

建築行業針對項目開發、建設和運維層面的價值鏈,大致可描述為建設項目的可研分析、立項、規劃設計、招採、土建施工、安裝、裝飾、竣工、銷售、運維管理幾部分,所以一般建築企業或諮詢機構的BIM服務流程可大致表述為如下流程:

企業開展BIM培訓,你真的做對了嗎?

不難看出,建築行業知識和建模知識是BIM從業人員的必備基礎知識,無論何種類型、何種級別的BIM人員,都需要具備一些基本的常識。這些基礎知識可以劃分為以下5類:

1. 基本識圖繪圖知識。包括總則、術語、圖紙幅面規格與圖紙編排順序、線型、字體、比例、符號等;

2. 建築行業基礎知識。包括建築、結構、土建、暖通、電氣、給排水、風景園林,路橋、裝飾、造價、裝配式、造價、運維等細分領域;

3. BIM的基礎理論知識。包括:

◆BIM的起源和定義,BIM軟件應用分類,BIM技術應用流程

◆BIM的特點、優勢和價值

◆BIM的行業發展趨勢和國家政策導向

4. 相關法律、標準知識。包括: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投標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5. 相關標準知識。包括:

◆《建築信息模型應用統一標準》GB/T51212

◆《建築信息模型分類和編碼標準》GB/T51269

◆《建築信息模型施工應用標準》GB/T51235

◆《建築工程設計信息模型製圖標準》JGJ/T448

◆《建築和土木工程領域中信息的組織數字化,包括建築信息模型(BIM)— 使用建築信息模型的信息管理》IS0 19650-1/2

◆《信息技術環境BIM認證:計算機軟件》DNQI-003-2020

◆《信息技術環境BIM認證:計算機硬件》DNQI-002-2020

◆《工程項目信息模型(BlM)認證:工程項目》DNQI-001-2020

企業開展BIM培訓,你真的做對了嗎?


維度2 專業技能

毋庸置疑,BIM模型的建設,需要非常專業的軟件應用技能,根據2018年工信部教育考試中心發佈的《BIM應用工程師專業技術技能人才培訓標準》內容來看,從軟件應用層面來說,BIM建模的專業技能可以分為以下三個方面:

◆BIM的模型建設

◆BIM模型構件的更新維護

◆BIM技術應用實施(包括基礎BIM應用、設計BIM應用、施工BIM應用)

另外,從BIM的專業分工層面來說,BIM建模的專業技能可以分為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幾種:

1)建築BIM應用

2)結構BIM應用

3)機電BIM應用

4)裝飾BIM應用

5)裝配式BIM應用

6)市政BIM應用

7)路橋BIM應用

8)水利BIM應用

9)電力BIM應用

10)景觀BIM應用

11)造價BIM應用

12)運維BIM應用

其中,1-11項,是針對建築行業各個專業來劃分的,是在項目建設過程所涉及的環節,1-10項側重於技術設計層面,11項為造價、成本管理層面。第12項,是在項目後期運維階段所涉及的環節,是將BIM數據應用到運維繫統中的集成、運維應用技能。

從能力模型構建的基本理論上來說,還可以將上述各項專業技能再進一步劃分為多個級別,如1、2、3、4級等等。

結合上述3個方面和12個專業分工來舉個例子:

建築BIM建模人員專業1級能力,可以設置為:

1、BIM模型搭建方面:

◆能夠根據項目要求選擇BIM模型工作環境

◆能在選定的模型工作環境中按照模型規則進行建模

◆能夠使用BIM軟件搭建LOD200精度級別的建築專業主要圖元構件

◆能夠完善建築專業構件庫並對有特殊要求的圖元或構件進行LOD200精度級別定製化建模


2、BIM模型構件的更新維護方面(LOD200):

◆能夠根據實際數據對圖元屬性進行參數化修改

◆能夠根據相關專業意見對模型進行調整

◆能夠配合項目其他相關方需求對模型實時更新完善


3、BIM技術在建設項目中的應用實施方面(基礎BIM應用):

◆能使用BIM軟件開展實物量統計

◆能使用BIM軟件制定方案,繪製擴初階段圖紙

◆能使用BIM軟件的可視化功能展示項目成果

◆能使用BIM軟件開展專業間碰撞檢查


建築BIM建模人員專業2級能力,則可以設置為:

1、BIM模型搭建方面:

◆能夠按照項目要求定製建築專業的模型工作環境

◆能夠按照項目要求定製建築專業的相關建模規則

◆能夠使用BIM軟件搭建LOD400精度級別的結構專業主要圖元構件

◆能夠完善建築專業構件庫並對有特殊要求的圖元或構件進行LOD400精度級別定製化建模


2、BIM模型構件的更新維護方面(LOD400):

◆能夠根據實際數據對圖元屬性進行參數化修改

◆能夠根據相關專業意見對模型進行調整

◆能夠配合項目其他相關方需求對模型實時更新完善


3、BIM技術在建設項目中的應用實施方面:

3.1設計BIM應用:

◆能夠在規劃設計階段構建建築周邊環境的專業模型要素為後期設計提供參考

◆能夠在方案階段運用參數化技巧搭建參數化模型推敲並展示方案效果

◆能夠在施工圖階段運用BIM技術對建築與其他專業的綜合問題進行深化、優化

◆能夠依據要求運用BIM技術對工程量進行預估供施工圖預算


3.2施工BIM應用:

◆能夠運用可視化技術完成項目招投標中方案展示工作

◆能夠運用BIM技術完成施工場地佈置仿真模擬

◆能夠運用BIM軟件對建築專業與其他專業的碰撞問題進行檢測並及時糾偏

◆能夠運用BIM軟件模擬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藝為關鍵節點工序提供可行性分析及專家論證依據

◆能夠依據項目要求對項目進度計劃進行可視化模擬完成現場進度檢查分析

◆能夠運用BIM技術完成工程量分析,對比計劃與實際用量,分析問題和原因

◆能夠運用BIM技術完成工程質量、安全管控工作

◆能夠運用BIM技術完成施工資料管理工作


建築BIM人員專業3-4級能力,則可以設置的比2級更高水平,比如關注高質量、高效率、卓越、最優等等方面。

對於初級BIM建模人員來說,企業可以將其能力水平定位在1級,而對於有多年工作經驗的中高級專業BIM建模人員來說,可以定位在2、3級或者更高。

對於造價BIM人員,需要關注造價BIM模型數據獲取能力和造價BIM在工程決策、設計、招標、施工、竣工結算各階段的應用實施能力。

對於運維BIM人員,則需要關注運維BIM的需求定位能力、運維BIM技術在多維展示、運維管理、系統集成、決策輔助等方面的實施能力。


維度3 管理技能

項目層面的BIM工作開展,是依託建築項目來進行的。如果稱上面所提到一些專業建模人員為BIM建模工程師的話,那麼與所有項目管理模式一樣,項目中的BIM工作模塊,也是需要有一個總負責人或者說是BIM模塊的項目經理的,這類人員就需要具備一定的管理技能。管理技能同樣可以劃分為不同的方面,就BIM項目的項目經理崗位來看,其管理技能可以大致劃分為以下幾方面:

◆BIM項目全生命週期管控能力(BIM項目需求分析、項目策劃、計劃組織、管理實施、成本/質量/進度/安全/風險管控、交付)

◆項目團隊管理能力(項目中的分權管理、統籌管控、團隊建設、成員發展等)

◆人際關係處理能力(項目過程中的溝通、協調、應變、衝突管理等)

◆領導特質(項目的大局觀、目標導向、成就導向、決策判斷、影響力等)

同樣,上述各項能力,也可以劃分為不同的級別,如1、2、3、4級等等,級別越高的項目管理人員(如高級項目經理、項目總監等),需具備的管理能力就越高。由於文章篇幅有限,這裡不對BIM項目經理能力做展開描述。

說明:雖然上述管理技能僅針對項目管理人員做了闡述,但並不代表BIM建模工程師就不需要具備上述其中的一些管理技能。如溝通、協調、應變、目標導向、成就導向等技能和項目實施過程中的成本/質量/進度/安全/風險管控的意識等,就是同樣需要BIM建模工程師也具備的,只不過無需達到很高級別而已。

從BIM技術的發展現狀來看,BIM技術更需要能將BIM技術與生產過程融合的複合型人才,也需要同時具備多個建築專業知識的複合型人才,而既懂技術又懂管理的BIM管理人才更是存在極大的市場缺口。

這就需要企業在搭建BIM人員能力模型並應用模型進行BIM人才培養的時候,需要綜合考慮上述提到的諸多能力維度和能力項。

企業可以根據不同BIM人員應具備的能力,構建BIM人員能力素質模型,並搭建企業自身的BIM人才培養體系,從而為企業培養出更多的BIM人才。

六、結語

由於BIM是近些年來的新生事物,再加上BIM技術實施成本的高昂以及“可用可不用”實施現狀,導致了BIM建模人員和管理人員的能力水平大都仍處於初級階段。但隨著數字工程概念的廣泛普及和數字工程技術的廣泛應用,BIM技術已經越來越多的為研究院、設計院、諮詢方和建築施工企業所重視和使用,但人員能力仍沒有被大面積提升,人才缺口也很大。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 一是國家尚未發佈國家層面的BIM人員任職資格體系,沒有國家層面對應的人員能力認證考試;省級層面和第三方機構頒佈的居多,標準並不統一;

◆ 二是BIM從業人員來源有限,供小於求,且在校生來源佔比較大,需要培養,市場上掌握BIM專業技能的人才不足,初級應用人才缺口巨大,高級開發人才更是奇缺;

◆ 三是企業並不知道應從哪些方面、哪些維度去系統的提升BIM人員的能力素質,大都也沒有相應的激勵措施;

◆ 四是企業內部建模人員本身可能沒有很強烈的學習BIM和提升BIM專業能力的積極願望,如果企業不強制,他們還是會採用傳統3D進行設計。

但BIM發展是不可阻擋的大趨勢,BIM技術在未來將成為一種普遍的應用技術,BIM能力也將成為一種普遍的技術能力,而BIM高級人才將是未來建築行業搶奪的關鍵人才。所以,誰能搶先搭建出自己的BIM人才能力模型並通過培養體系和配套機制培養出自己強有力的BIM團隊,誰就能更大的發揮BIM價值,從而快速搶佔數字轉型的制高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