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开展BIM培训,你真的做对了吗?

说到BIM,就不得不先提出另外几个概念:智慧城市、数字城市、数字工程、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等,相信这些词汇已经家喻户晓,此处不再做展开说明。这里,我们只重点解释一下数字工程的概念,以及它与数字城市、智慧城市之间的关系。

感谢中建协认证中心产品认证与检测事业部李旭博士、中建协认证中心研发中心数字工程认证项目经理何其飞对本文的技术支持。

一、数字工程

数字工程是指利用建筑信息模型和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结合先进的精益建造理论方法,集成人员、流程、数据、技术和业务系统,实现建筑工程的全过程,全要素、全参与方的数字化、在线化、智能化。数字工程将面向数字国土、数字城市、建筑楼宇、数字设施、智慧社会等广泛领域,涵盖各类工程资产的数据采集、组织、存储、分发等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管理体系、服务过程和数字资产。

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数字工程是数字城市的基础,为数字城市的建设提供基础的数据服务,而数字城市又是智慧城市的重要基础,为智慧城市的建设和运营提供基本的数据保障。所以可以说,数字工程为打造智慧城市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服务,为智慧城市的建设和运营提供了数据保障。

企业开展BIM培训,你真的做对了吗?

二、数字工程的优势

由于开展数字工程需要先对工程项目进行数字建模,就必不可少地会运用诸多技术手段获取大量基础数据信息(如建模过程中的各个构件信息、周边环境信息等),并在建模过程中产生大量分析数据(如碰撞试验数据,光照、能源、气流、排污分析数据,材料、加工精度、施工流程分析数据等),再加上数字工程所运用的各种信息化手段,就可以使建设项目在整个规划及建设过程中做到数字化、网络化、可视化、智能化,并通过设计方案的最优化,达到:

◆降低项目投资误差、最大化空间利用率、降低施工各环节的实施成本、减少返工成本、提高工程质量与安全性,并有助于项目按期完工;

◆提高建筑的舒适性、做到节能减排,打造健康、绿色的人居环境;

◆为后期的项目运维阶段提供基础数据,便于项目后期的运营维护和改造。

三、BIM

要开展数字工程建设,就必须要提到BIM。什么是BIM?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的缩写,即建筑信息模型,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模型的基础,进行建筑模型的建立,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建筑物外观、内部构造、内部设备设施等等,仿真程度能够达到所见即所得的效果。它具有信息完备性、信息关联性、信息一致性、 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和可出图性八大特点,可以应用到建设项目的全过程管理中。就模型本身而言(不考虑管理、资源共享、协同等因素),BIM是一个建筑物物理和功能特性的数字表达,如下图:

企业开展BIM培训,你真的做对了吗?

图 | 望京SOHO实物图

企业开展BIM培训,你真的做对了吗?

图 | 望京SOHO BIM图

四、BIM模型的构建

根据上述介绍可以看出,BIM的实现需要通过各类硬件和软件来实现模型的构建。比较常见的硬件设备和环境如下图:

企业开展BIM培训,你真的做对了吗?

比较常见的软件如下图:

企业开展BIM培训,你真的做对了吗?

五、BIM从业人员应具备的能力

介绍了这么多,相信大家能够看出,BIM是工程建设行业中使用的一种工具,使用或管理它的人员,必然要对建筑行业和BIM建模本身均有所了解。目前很多建筑企业也都建立了自己的BIM中心,那么要研究BIM从业人员应具备的能力,就要先说说BIM中心的职能定位。

根据中建协认证中心2020年3月8日开展的第4期“「思想午餐」——企业BIM中心人力资源如何建设”直播内容来看( ), 企业的BIM中心定位主要有以下几种:

◆项目实施型,如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也是目前比较常见的类型;

◆技术研发型,如房地产企业的数字化中心,具有很强的技术研发色彩;

◆战略咨询型,例如制定企业标准,提供分析报告等,为企业数字化起到技术支撑作用;

◆综合型,以上几种相结合。


根据BIM中心的定位,BIM从业人员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职能类型:

◆应用型,主要是操作层面的软件应用;

◆研发型,主要对现有企业所选用的BIM技术软件的适用性、落地性进行研发,这种人才比较难找,一般企业很少具备;

◆知识型,主要做宣贯、技术培训和市场需求挖掘。主要根据市场需求,与研发型人才对接,指导或要求他们做哪些有针对性的研究和开发,或与外部企业联动做相应开发。这种人才对企业来说非常难得,要很好的挖掘和培养,一旦发现一定要把这类人才留住,一旦离开就可能对企业形成很强的竞争。这种人才也很可能成长为企业BIM中心的引导者;

◆管理型,主要做整个BIM中心或BIM团队、BIM项目的管理,如BIM中心负责人、BIM项目负责人等,角色定位为管理者角色,BIM中心负责人更多关注企业BIM的战略发展规划和团队管理;BIM项目负责人则主要关注项目管理和项目团队建设工作。

接下来,笔者针对目前比较常见的“项目实施型”BIM中心,在建筑行业价值链的基础上,从“基础知识”、“专业技能”、“管理技能”3个维度来谈谈“项目实施型BIM中心”的BIM从业人员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

维度1 基础知识

建筑行业针对项目开发、建设和运维层面的价值链,大致可描述为建设项目的可研分析、立项、规划设计、招采、土建施工、安装、装饰、竣工、销售、运维管理几部分,所以一般建筑企业或咨询机构的BIM服务流程可大致表述为如下流程:

企业开展BIM培训,你真的做对了吗?

不难看出,建筑行业知识和建模知识是BIM从业人员的必备基础知识,无论何种类型、何种级别的BIM人员,都需要具备一些基本的常识。这些基础知识可以划分为以下5类:

1. 基本识图绘图知识。包括总则、术语、图纸幅面规格与图纸编排顺序、线型、字体、比例、符号等;

2. 建筑行业基础知识。包括建筑、结构、土建、暖通、电气、给排水、风景园林,路桥、装饰、造价、装配式、造价、运维等细分领域;

3. BIM的基础理论知识。包括:

◆BIM的起源和定义,BIM软件应用分类,BIM技术应用流程

◆BIM的特点、优势和价值

◆BIM的行业发展趋势和国家政策导向

4. 相关法律、标准知识。包括: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5. 相关标准知识。包括:

◆《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GB/T51212

◆《建筑信息模型分类和编码标准》GB/T51269

◆《建筑信息模型施工应用标准》GB/T51235

◆《建筑工程设计信息模型制图标准》JGJ/T448

◆《建筑和土木工程领域中信息的组织数字化,包括建筑信息模型(BIM)— 使用建筑信息模型的信息管理》IS0 19650-1/2

◆《信息技术环境BIM认证:计算机软件》DNQI-003-2020

◆《信息技术环境BIM认证:计算机硬件》DNQI-002-2020

◆《工程项目信息模型(BlM)认证:工程项目》DNQI-001-2020

企业开展BIM培训,你真的做对了吗?


维度2 专业技能

毋庸置疑,BIM模型的建设,需要非常专业的软件应用技能,根据2018年工信部教育考试中心发布的《BIM应用工程师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培训标准》内容来看,从软件应用层面来说,BIM建模的专业技能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BIM的模型建设

◆BIM模型构件的更新维护

◆BIM技术应用实施(包括基础BIM应用、设计BIM应用、施工BIM应用)

另外,从BIM的专业分工层面来说,BIM建模的专业技能可以分为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1)建筑BIM应用

2)结构BIM应用

3)机电BIM应用

4)装饰BIM应用

5)装配式BIM应用

6)市政BIM应用

7)路桥BIM应用

8)水利BIM应用

9)电力BIM应用

10)景观BIM应用

11)造价BIM应用

12)运维BIM应用

其中,1-11项,是针对建筑行业各个专业来划分的,是在项目建设过程所涉及的环节,1-10项侧重于技术设计层面,11项为造价、成本管理层面。第12项,是在项目后期运维阶段所涉及的环节,是将BIM数据应用到运维系统中的集成、运维应用技能。

从能力模型构建的基本理论上来说,还可以将上述各项专业技能再进一步划分为多个级别,如1、2、3、4级等等。

结合上述3个方面和12个专业分工来举个例子:

建筑BIM建模人员专业1级能力,可以设置为:

1、BIM模型搭建方面:

◆能够根据项目要求选择BIM模型工作环境

◆能在选定的模型工作环境中按照模型规则进行建模

◆能够使用BIM软件搭建LOD200精度级别的建筑专业主要图元构件

◆能够完善建筑专业构件库并对有特殊要求的图元或构件进行LOD200精度级别定制化建模


2、BIM模型构件的更新维护方面(LOD200):

◆能够根据实际数据对图元属性进行参数化修改

◆能够根据相关专业意见对模型进行调整

◆能够配合项目其他相关方需求对模型实时更新完善


3、BIM技术在建设项目中的应用实施方面(基础BIM应用):

◆能使用BIM软件开展实物量统计

◆能使用BIM软件制定方案,绘制扩初阶段图纸

◆能使用BIM软件的可视化功能展示项目成果

◆能使用BIM软件开展专业间碰撞检查


建筑BIM建模人员专业2级能力,则可以设置为:

1、BIM模型搭建方面:

◆能够按照项目要求定制建筑专业的模型工作环境

◆能够按照项目要求定制建筑专业的相关建模规则

◆能够使用BIM软件搭建LOD400精度级别的结构专业主要图元构件

◆能够完善建筑专业构件库并对有特殊要求的图元或构件进行LOD400精度级别定制化建模


2、BIM模型构件的更新维护方面(LOD400):

◆能够根据实际数据对图元属性进行参数化修改

◆能够根据相关专业意见对模型进行调整

◆能够配合项目其他相关方需求对模型实时更新完善


3、BIM技术在建设项目中的应用实施方面:

3.1设计BIM应用:

◆能够在规划设计阶段构建建筑周边环境的专业模型要素为后期设计提供参考

◆能够在方案阶段运用参数化技巧搭建参数化模型推敲并展示方案效果

◆能够在施工图阶段运用BIM技术对建筑与其他专业的综合问题进行深化、优化

◆能够依据要求运用BIM技术对工程量进行预估供施工图预算


3.2施工BIM应用:

◆能够运用可视化技术完成项目招投标中方案展示工作

◆能够运用BIM技术完成施工场地布置仿真模拟

◆能够运用BIM软件对建筑专业与其他专业的碰撞问题进行检测并及时纠偏

◆能够运用BIM软件模拟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为关键节点工序提供可行性分析及专家论证依据

◆能够依据项目要求对项目进度计划进行可视化模拟完成现场进度检查分析

◆能够运用BIM技术完成工程量分析,对比计划与实际用量,分析问题和原因

◆能够运用BIM技术完成工程质量、安全管控工作

◆能够运用BIM技术完成施工资料管理工作


建筑BIM人员专业3-4级能力,则可以设置的比2级更高水平,比如关注高质量、高效率、卓越、最优等等方面。

对于初级BIM建模人员来说,企业可以将其能力水平定位在1级,而对于有多年工作经验的中高级专业BIM建模人员来说,可以定位在2、3级或者更高。

对于造价BIM人员,需要关注造价BIM模型数据获取能力和造价BIM在工程决策、设计、招标、施工、竣工结算各阶段的应用实施能力。

对于运维BIM人员,则需要关注运维BIM的需求定位能力、运维BIM技术在多维展示、运维管理、系统集成、决策辅助等方面的实施能力。


维度3 管理技能

项目层面的BIM工作开展,是依托建筑项目来进行的。如果称上面所提到一些专业建模人员为BIM建模工程师的话,那么与所有项目管理模式一样,项目中的BIM工作模块,也是需要有一个总负责人或者说是BIM模块的项目经理的,这类人员就需要具备一定的管理技能。管理技能同样可以划分为不同的方面,就BIM项目的项目经理岗位来看,其管理技能可以大致划分为以下几方面:

◆BIM项目全生命周期管控能力(BIM项目需求分析、项目策划、计划组织、管理实施、成本/质量/进度/安全/风险管控、交付)

◆项目团队管理能力(项目中的分权管理、统筹管控、团队建设、成员发展等)

◆人际关系处理能力(项目过程中的沟通、协调、应变、冲突管理等)

◆领导特质(项目的大局观、目标导向、成就导向、决策判断、影响力等)

同样,上述各项能力,也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级别,如1、2、3、4级等等,级别越高的项目管理人员(如高级项目经理、项目总监等),需具备的管理能力就越高。由于文章篇幅有限,这里不对BIM项目经理能力做展开描述。

说明:虽然上述管理技能仅针对项目管理人员做了阐述,但并不代表BIM建模工程师就不需要具备上述其中的一些管理技能。如沟通、协调、应变、目标导向、成就导向等技能和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成本/质量/进度/安全/风险管控的意识等,就是同样需要BIM建模工程师也具备的,只不过无需达到很高级别而已。

从BIM技术的发展现状来看,BIM技术更需要能将BIM技术与生产过程融合的复合型人才,也需要同时具备多个建筑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而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BIM管理人才更是存在极大的市场缺口。

这就需要企业在搭建BIM人员能力模型并应用模型进行BIM人才培养的时候,需要综合考虑上述提到的诸多能力维度和能力项。

企业可以根据不同BIM人员应具备的能力,构建BIM人员能力素质模型,并搭建企业自身的BIM人才培养体系,从而为企业培养出更多的BIM人才。

六、结语

由于BIM是近些年来的新生事物,再加上BIM技术实施成本的高昂以及“可用可不用”实施现状,导致了BIM建模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能力水平大都仍处于初级阶段。但随着数字工程概念的广泛普及和数字工程技术的广泛应用,BIM技术已经越来越多的为研究院、设计院、咨询方和建筑施工企业所重视和使用,但人员能力仍没有被大面积提升,人才缺口也很大。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 一是国家尚未发布国家层面的BIM人员任职资格体系,没有国家层面对应的人员能力认证考试;省级层面和第三方机构颁布的居多,标准并不统一;

◆ 二是BIM从业人员来源有限,供小于求,且在校生来源占比较大,需要培养,市场上掌握BIM专业技能的人才不足,初级应用人才缺口巨大,高级开发人才更是奇缺;

◆ 三是企业并不知道应从哪些方面、哪些维度去系统的提升BIM人员的能力素质,大都也没有相应的激励措施;

◆ 四是企业内部建模人员本身可能没有很强烈的学习BIM和提升BIM专业能力的积极愿望,如果企业不强制,他们还是会采用传统3D进行设计。

但BIM发展是不可阻挡的大趋势,BIM技术在未来将成为一种普遍的应用技术,BIM能力也将成为一种普遍的技术能力,而BIM高级人才将是未来建筑行业抢夺的关键人才。所以,谁能抢先搭建出自己的BIM人才能力模型并通过培养体系和配套机制培养出自己强有力的BIM团队,谁就能更大的发挥BIM价值,从而快速抢占数字转型的制高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