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猬法则,古德曼定律,沟通视窗:打破职场社交壁垒的3大利器

你是否有过这些想法:

刚进入职场总感觉身边的人都是大叔大妈,总会在别人背后嚼舌根;

平时工作中一有事领导就是一副丑恶的嘴脸,没事了嘻嘻哈哈,道貌岸然;

公司组织团建简直就是浪费时间,无非就是一两个领导互吹,下边的跟着捧,说相声一样,还不好笑;

公司除了座位周围三五个关系好的同事,其他人都很少说话,很多人甚至不知道名字

曾经有人说过,一个人在职场中的成就30%靠他的能力,而剩下的70%靠的是社交关系。

职场中很常见那些“刚正不阿,清廉正直”的人,他们总是通过标榜自己不会和领导搞关系而自证清白,同时又对那些总是喜欢察言观色的人大加抵制,然而在心理学上这是一种极其不健康的嫉妒心态。

嫉妒滋生了对同一个职场中其他人的排斥,并诱发各种不利于对方的行为,尤其当一伙人都有这种心态的时候,更加的变本加厉。

诚然,职场中只会和领导搞关系就能平步青云这种说法很荒谬,但大多数人眼中的“搞关系”其实只是正常社交,而那些由嫉妒引发排斥、抵制心理,甚至会进行各种冷嘲热讽的人,大多是出于“吃不到葡萄嫌葡萄酸”的心理。

嫉妒固然不好,但只会影响职场社交,而在职场中还有很多的影响因素,需要我们去认识,然后去避免。

下面我们通过三个方面来了解,如何营造一段良好的社交关系。

刺猬法则,古德曼定律,沟通视窗:打破职场社交壁垒的3大利器

01 保持“关键距离”,重新定义社交范围

生物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把十几只刺猬放到一片空地上,由于天气寒冷,这些刺猬逐渐的围成一个团,靠的越来越近,但一旦距离太近了又因为疼痛使得它们不得不再次分开,周而复始,最后它们终于找到了即能保持温暖又能避免疼痛的“最舒适距离”。

我们在人际交往中亦是如此,既要互相靠近,就近取暖,又要保持适当的距离,不至于给彼此带来不舒适感。这种“心理距离效应”被称作“刺猬法则”。

在职场中,一段良好的社交关系中,既不是把同事处成最要好的朋友,甚至处成闺蜜、哥们,而是应该保持有效的距离,职场社交应遵循着“3+1”的准则。

保持距离,懂得拒绝,利害分明和热情相处。

其中保持足够的距离才是保持一段良好社交关系最持久的动力。

相反,那些做不到和朋友,和同事保持有限距离的人,要么因为走得太近遭人反感,要么因为过于疏远众叛亲离。

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有自己的“独立空间”,而那些看上去和我们关系非常要好的朋友,表面上我们相处的关系很好,但面对每个人想要独立空间的时候,情况就会发生改变,那些关系最好的人,往往会成为我们幸福体验的负担。

人是群居的动物,但同时人也是需要独处和思考的。

社交的本质,其实就是给予我们和对方,都能够保持绝对舒适的距离。

刺猬法则,古德曼定律,沟通视窗:打破职场社交壁垒的3大利器

02 “沟通视窗”、“古德曼定律”,发现沟通节奏的魅力

美国口才教育专家戴尔·卡耐基说:“一个人的成功,15%取决于知识和技术,85%取决于沟通——发表自己意见的能力和激发他人热忱的能力”。并提出了“知识就是财富,口才就是资本”的理念。

  • 沟通视窗:找到自己的薄弱区域

我们可以通过乔哈里视窗来进行沟通。

乔哈里视窗也叫沟通视窗,是一套用来认识自我和沟通对象,进行有效沟通对话的实用技巧,它将沟通所要传达的信息分为四个窗子,分别为开放区、隐秘区、盲目区、未知区四个区域,通过对自己知道和自己不知道,他人知道和他人不知道,两个维度的划分,将沟通的信息填充到四个区域当中。

公开区域:代表着自己知道,别人也知道的公开信息,这部分信息大家可以共享,一个人的公开区域越大,表明他是一个做事随和,善于和别人交往的人,同时他对自己的隐秘区保留较少;

盲目区域:代表着自己不知道,别人却知道的信息,大多是别人对自己的一些反馈,对自己的感受,这部分往往我们自己感觉不到;

隐秘区域:代表着自己知道,别人不知道的秘密,也就是个人隐私,这个部分往往是影响一个人幸福感的重要区域;

未知区域:代表着自己不知道,别人也不知道的区域,过多的社交封闭导致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也不了解自己。

刺猬法则,古德曼定律,沟通视窗:打破职场社交壁垒的3大利器

而通过乔哈里视窗,我们往往能够找到自己的薄弱区域,然后去拓展自己的劣势区域,获取别人的社交认同。

  • 古德曼定律:赞美和含蓄的魅力

马雅可夫斯基曾说:语言是人的力量的统帅。富兰克林也曾经这样说:说话和事业的进展有很大的关系,使得一个人力量的主要体现。一个人若想获得事业上的成功,必须具有能应付一切的口才。

1)赞美:

而好的口才不仅要能说我说想,更要能说别人想听,甚至听别人所想。

日本作家多湖辉所著的《语言心理学》一书中讲述了这样一件事:被誉为“销售界权威”的霍伊拉先生的交际诀窍是:初次交谈一定要扬人之长避人之短。有一会,为了替报社拉广告,他拜访当地百货公司打总经理。寒暄之后,霍伊拉突然发问:“您是在哪儿学会开飞机的?总经理能开飞机可真不简单啊。”说完总经理兴奋异常,谈兴勃发,广告的事当然不在话下,霍咿呀甚至还被邀请去乘坐总经理的私人飞机。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经指出:人类本性最深的需求是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英国大文豪莎士比亚也说:“赞美,即是我的薪俸。”

一个人能够通过什么样的标准去衡量别人,他就能够多么准确的看待自己。

能够看到别人身上的闪光点,并真诚的给予赞美,是一个人最良善的品质。事实证明,那些愿意赞美别人的人,在事业上更能够得到想要的发展。

沟通的另一条门径是沉默。

2)沉默:

英国思想家培根说过:交谈时的含蓄与得体,比口若悬河更可贵。

如果大家只懂得一味的表达,那无异于两个人在吵架,你也不能说服我,我也无法说服你。

美国加州大学心理学教授古德曼指出:沉默有时候可以调节说话的节奏和频率,沉默在沟通中的作用就好比是数字零的作用,前面的表达就是一,尽管表达很重要,但是零才更加关键,因为它是有效沟通的基础。这条法则后来被称为是“古德曼定律”。

沟通的本质,其实就是让双方都能找到彼此舒适的节奏,这个过程中,既能保证每个人都说了自己想说的,又能够听取对方想说的。

刺猬法则,古德曼定律,沟通视窗:打破职场社交壁垒的3大利器

03 肤白貌美大长腿,高高瘦瘦美貌男

社交活动的本质就是营销,而商品则是我们自己。想要把自己卖出去,并被尽量多的人接受,首先这件产品在外观上看上去,一定要让人无法拒绝。

国外一项研究试验表明,那些长相端正,品貌端庄的人在工作中容易得到更多的机会。

一个人的外在作为给到别人的第一印象,是最为关键的。某位著名主持人曾经说过,任何人都没有义务,去透过你不怎么样的外表,发现你有趣的灵魂。

保持良好的个人观感,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开始着手。

  • 保持干净仪容

德国心理学家贝格勒曾经说过:“把你的头发给我看一看,就会知道你的人品。”

保持好的仪容,最重要的是做到个人卫生的洁净,干净整洁是最基本的一项。

另外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女性化妆要适度,遵循四个原则。

淡雅原则:清新自然,清描淡化;

简洁原则:以简单为主;

庄重原则:正式场合需庄重,金粉装,晚宴妆,舞台妆;

避短原则:扬长避短,面部妆过于突出,会给人一种张扬的感觉。

刺猬法则,古德曼定律,沟通视窗:打破职场社交壁垒的3大利器

  • 着装的TPO原则

着装的TPO原则是指在合适的时间、地点、场合持合适的着装,TPO是Time,Place,Object时间,地点,场合三个名词的缩写,意为在什么样的环境穿什么样的衣服,这是基本的着装礼仪。

  • 行为举止礼仪

达·芬奇所说:从仪态了解人的内心世界、把握人的未来面目,往往具有相当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歌德也曾说:一个人的礼貌就是一面照出心灵肖像的镜子。

西方国家往往通过一个人的行为举止,看出这个人有没有教养,而那些有教养的人往往被当做贵族对待,可见行为举止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文明和谐,礼貌先行,往往能给别人留下绝佳的第一印象。

《现代社交礼仪与口才》一书中提到了“视觉印象”这个概念,并指出,并指出通常视觉印象往往只需在7秒内形成。

一个人在别人眼中是什么样的,往往就靠着这几秒钟的时间确立。一个良好的形象,礼貌的行为,往往能够带来更多的机会,更多的社交可能性。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