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孩子上小学之前,幼小衔接会学些什么?

亚伯老师


我们男孩大班,今年进小学

幼升小一年

1.学习了规矩,规则意识重点培养

上课规则,时间规则,朋友相处等等。从第一次上课把腿翘到桌子上上课[捂脸],现在能安静上课,认真听讲,真是一把心酸史。现在也能合理安排时间,什么时候学习,什么时候玩,完全不操心。

2.学习很多自然科学

隔三差五我会做实验,发自然世界视频。让孩子跟着玩,每次都很夸张说,太羡慕你要进小学了,初中了,这些以后老师都要教你。你以后有画画课,有自然课,科学,让孩子对学校很期待,除了语数外还能学这么多

3.学习主持人

特地报班,为了他能练表达,胆量,语感,为以后语文打基础。

4.学科类学习

数学最低二十以内加减,写字,拼音

前两点最重要,一个好习惯,一个对学习保持兴趣热情,就能安心去小学





小裁缝Tina


我家孩子上学前,没有上过幼小衔接,不过上幼儿园时,老师到是推荐过不少幼儿园里的兴趣班。几岁的小孩子,最有兴趣的我看就是玩了。幼儿园里的跆拳道、英语、画画、舞蹈、珠心算等等…我家孩子就没有感兴趣的。最后在老师的软硬兼施下,学了一年的珠心算。说实话,真没什么用。现在孩子马上要上中学了,打算盘早忘光了。


爱做梦的人00


家长们都会误以为幼小衔接就是给孩子提前学习小学一年级的知识,我刚开始不了解的时候也是这么想的。不过后来才发现,它更多是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综合能力。因为不同幼小衔接班学的东西不一样,所以这里只说我孩子去的那家吧。他那时候去的是卓越巧问,上的是入学综合能力培养课程。这个课程有五个部分,分别是注意力训练,阅读启蒙,数学思维,英语口语和综合素能。我报班的时间比较晚,孩子在那里只上了一个暑期的课。虽然说时间不长,但是在我这当妈的眼中,他的变化还是蛮大的,像是识字多了,现在都可以根据故事书上的拼音来给我读故事了。而且自理那边也好了,现在会自己系鞋带,穿衣服了。



壮壮的美好时光


不用刻意说去学会什么。会写数字,10以内的加减法,简单的汉字,声母韵母会读,简单的会写,会认就没问题的了。

大人稍微用点心,小孩很容易掌握的,上小学就能轻松应对了。幼儿园大班开始,我每天坚持让他学六个字母,第二天复习,第三再学六个,依次类推,一个月下来基本能掌握,拼音简单的适当教教不强迫,数学买些口算,述算的给他自己做,推荐数手指头,简单方便快捷,我就是这样教的。平时多让他看看图画书,多接触一下连图带字的,加深印象识字。

现在我家宝贝们各科都学得很不错的,希望对你也有用。





阿连生活记事


老二还没上学,也打算这样管,因为是女孩,培养双语阅读,再给数学环境。我觉得这样就可以了,我并没有高要求,也不羡慕清华北大。像老大一样学习没压力,小学9点睡觉,初中9点半,初三10点睡觉,高中不管,就行了。尽可能的给她自由时间。


伊可新6


幼小衔接误区

1.提前“抢跑”是在做无用功

提前学习小学知识,只能在刚进入小学时有所体现,但到了二、三年级,这种优势就将消失,那时学生们将站到相同的起跑线上。

2.造成幼儿智力发育被耽搁

幼儿本来应该在幼儿园里重点发展感知、运动、情绪等能力,培养行为习惯,为良好的性格和人格奠基,一旦错过这个关键时期,将难以弥补。

3.造成幼儿心理压力过大

让处于形象思维阶段的幼儿掌握抽象思维的知识非常困难,他们对抽象思维的知识很难理解,即使强迫记忆也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这容易使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受到较大的挫败感。

幼小衔接,孩子真正学什么?

1.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要对幼儿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专注性和持久性加强培养。例如让幼儿在限定时间内完成绘画、剪纸、书写等活动,使幼儿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并能够坚持一段时间,以利于幼儿以后能适应上课的时间要求。

2.培养独立性和生活自理能力

要给幼儿锻炼的机会,让他们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力所能及的事情。同时,特别要注意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和劳动观念。请家长配合幼儿园的目标要求,培养幼儿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如扫地等。

3.培养幼儿大胆与人交往的能力

相对于幼儿园,小学生活更加独立、自主,所以培养幼儿良好的品性和沟通能力,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应从小事做起。例如:学会谦虚、有礼貌,不与小伙伴抢玩具等,创造友好合作的氛围,有利于增强幼儿的交往能力。

4.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应该主动从幼儿学习生活的细节入手——自己遇到难题时怎么办?如何收拾玩具及学习用品?如何分碗筷、倒垃圾?同时,让幼儿学会准确表达自己的意见,能够妥善地解决同伴之间的矛盾。

5.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离开幼儿园,走进小学,幼儿将会更多地面对复杂的社会大环境,会遇到很多不安全因素。更应该教幼儿如何更好地保护自己,例如告诉幼儿,不随便与陌生人说话,遇到困难如何求助等。另外,还要教育他们懂得和遵守交通规则,注意自身安全。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你。


小小思维家


我所知道的幼小衔接大多都会教拼音和简单的生字,数学教的是简单的加法和减法。

接下来我们说一下,孩子有没有必要上周衔接班?据我的观察,上了幼小衔接班的孩子确实比没有上过的在学习方面能好一点,尤其是拼音方面,学习起来就不太吃力。也因为上了幼小衔接班,建立了一些上学和纪律的观念,他也就更适应小学的生活。

所以去上幼小衔接班是有用的。

最后就是希望幼小衔接班的老师不但光是给孩子们讲解知识,更是要让孩子们爱上学习,对学习产生兴趣,让他们更好的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


美丽到永远


我家小外甥女,二岁半了,现在上托班,在学校会学英语,做操,做游戏,现在很喜欢唱歌跳舞,到三岁时给宝宝报个舞蹈班,让她学学跳舞。现在宝贝一个人,会自编自唱的跳舞蹈了。


山水之韵日记


目前孩子正在上“幼小衔接班”,主要学习的功课是学习拼音,10以内的加减法,汉字,背唐诗等等,感觉还是可以的,孩子还是很乐意学的,起码等到上一年级不会觉得很难,因为现在的一年级和原来的“一年级”完全不同了,注重的点也早就改变了,拼音都是一带而过,汉字都没有好好的学了,一年级就开始上阅读理解,试问汉字都没有会几个,所谓的理解从哪里开始呢,所以家长和孩子只有提前开跑,不然怎么跟的上!


鱼儿和海马的妈妈


孩子上小学前需要作好五个方面的准备:

第一步:心理准备

成长很自豪。

从幼儿园步入小学,是儿童身心发展的一次重大转折,对孩子和家长来说,都是一次考验。

在心理方面,家长要让孩子觉得“做一名小学生是很自豪的事”。与孩子聊天时,家长要有意识地聊一聊小学生及小学校的事情,告诉孩子上学的种种好处,比如可以认识很多新朋友,学到更多的知识等等。好孩子是鼓励出来的,要多鼓励、赞赏孩子,并由衷地祝贺孩子长大了。比如,家长可以说:“今天玩具收拾得真干净,真像一名小学生!”让孩子从家长的口吻中,感受到成长的自豪,从而产生羡慕小学生、向往小学生活的情感。入学前,家长可以带着孩子参观一下小学,这样,入学后孩子的陌生感就不会太强烈。

家长要特别注意,决不能用上小学对孩子施加压力,比如:“你再不听话,让小学老师来管你!”这样的话语,会造成孩子对上学的恐惧感,产生不该有的心理压力。

第二步:体能准备

坐够三刻钟。

乐乐开学就要上一年级了,为了适应小学生活,妈妈在暑假前带乐乐旁听了一节一年级的语文课。但是,妈妈发现,先不说能不能听懂,乐乐根本无法坚持坐够45分钟。20分钟后,乐乐明显累了,想出去走走甚至躺一会。

小学的学习生活与幼儿园大不相同,无论是上课时间,还是学习强度,都会延长、增强。很多孩子上幼儿园时,一生病就不用去了。但如果上了小学还总是生病的话,就要耽误功课了。

因此上小学前,家长要保证孩子充足的营养和休息,减少疾病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应该带领孩子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做到能坚持听讲45分钟而不感到疲劳。另外,入学前应该带孩子到医院做一次身体检查,保证孩子健康入学。

第三步:能力准备

集中注意力。

小学一年级老师最头疼的事,莫过于新入学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幼儿阶段的注意力,主要是靠环境中新奇、有趣的事物吸引。而小学生在上课时,需要有意识地控制自己,把注意力指向老师。

针对这一变化,从幼儿园大班起,老师和家长应重视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提高幼儿的注意力水平。如果幼儿注意力容易分散,在座位上坐不住,随时都要走动,他们上小学就会十分困难。

其实,注意力的培养,从孩子上幼儿园就要开始了。家长和老师要有意识地安排适当的静坐做事训练,让孩子学会专注。比如,让孩子静静地玩积木,玩的时候,家长不要以任何形式干扰孩子,直到他自己转移注意力,丢掉积木。很多时候,家长或老师会无意识地打断正在投入玩耍的孩子,分散他们的注意力。时间一长,孩子注意力就难以集中了。

第四步:习惯准备

在家吃早餐。

幼儿园没有严格的上下课时间规定,比较自由,中午孩子还可以午睡。而上小学就要严格遵守小学的时间安排。因此,家长要提前1年,了解小学的作息安排,并以此时间为标准,调整孩子的作息时间。逐步让孩子适应早睡、早起的生活,让他们养成按时起床、吃早饭、洗漱等生活习惯。同时,要知道整理自己的仪表,注意保持仪表整洁。会动手整理好自己的书包、书桌及铅笔盒等。同时,在饮食习惯上,孩子需要从在幼儿园吃早餐过渡到在家吃早餐,因此家长需要为此付出更多努力。时间要固定,让孩子养成定时早餐的习惯。

第五步:物质准备

文具别太多。

物质准备是指为孩子购买必要的学习用具和生活用品。像书包、文具盒、尺子、铅笔、橡皮、彩笔等。家长在准备时,不用过于追求样式和数量,够用就行。如铅笔,可准备3支HB型即可。家长要向孩子介绍各种学习用具的用途和使用方法,特别是橡皮的用法,告诉孩子不能过于依赖橡皮,应该想好了再写。另外,还要让孩子懂得爱惜所有学习用品。同时,服装鞋帽等生活用品,应一切以舒适、简单、实用为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