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口罩文化

“出門,你戴口罩了嗎?”經常聽到有人關心地問。如今口罩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沒有口罩不敢出門,或者說不好意思出門。疫情之始少數人對戴口罩有牴觸情緒,沒有感覺到口罩多麼重要,認為是那些裝酷的年輕人或者說有病的人才戴的,現在才真正認識沒口罩真的不行,慢慢地,久而久之,開始接受並習慣戴口罩。無論城市還是鄉村,每個人出門都戴上口罩。

可是,你知道嗎?一隻小小的看似不起眼的口罩,蘊含著一系列深厚的歷史文化。口罩起源何時,怎麼起源?史料上無記載,亦無從考證。但是古人最早認識遮掩口鼻的重要作用可追溯至西周。西漢禮學家戴聖著《禮記·曲禮上》記:“負劍辟咡詔之,則掩口而對。”晚輩站起來與坐著的長輩交談,俯身低下頭貼在長者的耳邊悄悄說話,為了不讓口氣或者唾沫噴在長者臉上就用手遮住嘴巴。如此這樣做,既表示尊敬又講究衛生。

在長期生活中,先祖們逐漸認識到一味用手或衣袖擋口鼻,既不方便也不衛生,口罩因此應運而生。從西周開始經過二千多年的不斷摸索,到了元朝時才正式出現口罩雛形。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17歲時即1271年跟隨父輩從威尼斯出發,歷時約4年的艱難旅程,終於到達元大都(今北京)。馬可·波羅在我國遊歷了17年,曾訪問過西南部的雲南和東南地區。他回國後在一次海戰中被俘,在獄中他講述由別人撰寫的《東方見聞錄》描述:“在元朝宮殿裡,獻食的人,皆用絹布蒙口鼻,俾其氣息,不觸飲食之物。”這裡所說的“絹布”即為口罩。

從這些文字記錄中看出,元朝熱衷於戴口罩。這樣的歷史事實,還可從北京故宮博物院裡收藏的一幅由元代畫家胡環創作的出行狩獵畫《番騎圖》中得到印證。這幅圖畫上面描摹2位美麗的貴婦,身披紅色長袍,戴高帽,戴口罩,低頭彎腰,迎著風雪,在北風大漠中艱難向前行走。

馬可·波羅在回憶中所記述的那個原始口罩的材質可不簡單,據一些專家考證,那一塊稱為“絹布”的口罩,是用上等蠶絲與黃金線而織成的,而不是普普通通的一般絹布,至於說是否起到防病毒的作用倘待考證,但我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口罩的國家,是肯定無疑的。馬可·波羅在監獄裡的這部回憶錄流傳出來後,引起外國人對中國的極大興趣,而書中記錄的戴口罩習俗,到1895年也就是經過了620多年才在國外開始流行起來。德國病理學專家萊德奇把口罩進行了重新優化,並在醫護人員中進行推廣。1899年法國醫生保羅·伯蒂發明的六層紗布的口罩,在不經意間傳到了中國。1910年肺鼠疫由俄國貝加爾湖經中東鐵路傳入中國滿洲里,導致肺鼠疫得以迅速傳播的罪魁禍首正是飛沫。這時的六層紗布口罩防禦作用非同小可,在這個防病毒的神器的遮擋下,阻斷了肺鼠疫在人與人之間的傳播鏈條。

從那時開始,不僅中國而且全世界,人們都很快認識到口罩的重要性。現如今的病毒雖然改頭換面成“新冠”捲土重來,但是口罩就像一面堅強的“盾牌”,抵擋住了病毒入侵體內,遏制了疫情進一步擴散,成效當然是顯著的。人們越發認識到口罩的重要價值,口罩再次成為了寵愛之物,曾經一度脫銷。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真沒有想到一個小小的口罩竟然藏著這麼多的歷史。如今新冠疫情雖然基本上得到了有效控制,許多地方好多天連續出現了零增長,但防疫仍然處於關鍵時期,零增長並不等於零風險,防疫重在堅持,戴好口罩,不聚集,勤洗手,春暖花開的日子就在身邊。

版權聲明:“大美湖湘”頭條號刊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目前本平臺尚未實行稿費制,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您通過私信進行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或依法處理。投稿/糾錯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