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人,從婚姻開始


控制人,從婚姻開始

戀愛和婚姻,與其他文化一樣,都是被塑造出來的一種社會關係。

社會對人的奴役,是從對觀念的塑造,對社會關係的改造為起點。

於是,這些改造後的婚姻問題,家庭關係,成了社會矛盾的集中爆發點。

在男人為什麼越來越不想結婚的問題下,有個高票回答。

男人覺得結婚吃虧所以不想結婚,女人也覺得結婚吃虧不想結婚,說明結婚內耗太大。

咋看之下,回答讓人想笑。

仔細想想,其實還真是這個道理。

戀愛和婚姻是被塑造出來的一種社會關係。

在資本主義社會里,這種社會關係和家庭關係,被資本改造和裹挾,成了綁架大眾的工具。

以婚姻為例。

輿論先把房價炒上天,然後告訴年輕人,沒房沒資格結婚。

依靠著大眾對婚姻的嚮往,逼迫年輕人掏空父母,掏空雙方家庭,用六個錢包,來接盤被炒上天的房價。

如果沒有綁架上婚姻和家庭,房子能炒到這麼高嗎?

有能力接盤的,用了六個錢包,擠入了婚姻門檻。卻又過上了省吃儉用,處處窘迫的低質量婚姻。

以現代的生產力,如果沒有資本的剝削和掠奪,他們的婚姻和生活,本不應該是這個樣子。

仍舊是將婚姻和家庭作為人質。

依靠著大眾對婚姻和家庭的責任,資本逼迫著大眾接受996,繁重而苦役的勞作。

如果沒有對婚姻和家庭的綁架,大眾根本不需要接受資本如此殘酷的剝削。

最後,到35歲的時候,資本還會將這些失去剝削價值的勞工掃地出門。

人是社會動物,控制了人的社會關係,也就控制住了人。

綁架了人的家人孩子,想壓榨出更多利潤,也就一點不難了。

接盤的人被收割,而沒能力接盤的,同樣無法逃脫。

在資本主導的輿論下,他們要一輩子在社會的歧視下單獨過活。

他們的自由,是以失去社會關係為代價。

更糟糕的是,現實裡並不是看穿這場陰謀和騙局就能解決問題。

鑽石的營銷手段,已經廣為人知,各種金融騙局的手段,也被暴露在陽光下。

但人們看到了問題所在,卻被利益驅使,主動迎合騙局,自願的參與了這樣的狂歡。

社會關係和觀念的改造一旦完成,人們自發的成了體制的一部分,自發的維護著這個體系。

婚姻與愛情原本是什麼樣子,已經不重要了。

在當代,在當下。

婚姻和愛情已經被改造,大面積的表現出對資本的崇拜,對消費的依賴,對成員的綁架和裹挾。

花時間陪家人,叫不上進的廢物。

當家庭主婦是自甘墮落,當家庭煮夫是窩囊廢。

只有錢是真實,只有錢代表能力,代表愛。

家庭關係,家人關係,被異化成了人與錢的關係。

沒錢不配生孩子,沒錢不配結婚,沒錢不配有家庭。

一邊口口聲聲,要努力奮鬥,賺錢發達,要讓家人死前半年住上最貴的療養病房。

一邊活著時,互不關心,讓家人用健康和生命去換錢。

婚姻與愛情,在當前社會環境下,失去了人們嚮往的相互支持,相互關懷,相互滿足的內核。

婚姻和愛情被改造成了內耗嚴重,相互算計,無法滿足的慾望鴻溝。

資本主義社會的當下,以家庭,以婚姻為基礎,通過對社會關係的改造,對婚姻觀念的重塑。

重建後的家庭關係,控制住了所有人。

勞動者已經失去了過得不艱難的可能性。

可惜的是,人並不是由著被社會改造的機器。

人本身是動物,會受傷,會疲勞,會衰老。

經過文化的包裝,人們雖然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但對痛苦的覺察並不會失去。

本能的趨利避害,會指引人們逃避痛苦。

社會關係帶給人們的痛苦,最終會驅使人們放棄社會關係。

發達國家廣泛的不婚不育,慢性自殺,是生命自發的反抗。

經過資本主義的改造,幸福婚姻的門檻和壁壘,已經將大部分人排除在了門檻之外。

接受了社會塑造的扭曲的婚姻觀念,婚姻關係。

大部分人結婚也註定不幸福。

於是,可以看見的一面,離婚率不斷上升,有吸引力的婚姻越來越少。

觀望和等待的人,更加不願意犧牲太多,走入不確定的婚姻關係。

整個社會,把勞動者當豬宰。

人們不管結婚,不婚,都只會過得越來越艱難。

當婚姻不再是避風港,不再是後盾。

高成本的婚姻,成了高風險,低迴報的賭博。

群體的選擇,總是有其隱含的內在邏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