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生命,提升效率,智能機器在疫情中“淬火成金”

守護生命,提升效率,智能機器在疫情中“淬火成金”| 紅杉搏疫論

​信息論創始人克勞德·香農的經典語錄“Rooting for the Machines”,在2020年開年襲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得到了更多人的認同。


人手緊張、工作強度大、感染風險大……這些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所面對的挑戰,在更大範圍觸發了人們的思考:人工智能、機器人等前沿技術,是否能夠在這樣的極端環境下,有效緩解人所面對的風險與壓力?


在獲得大眾對科技的應用價值認同之外,來自政府層面的政策支持也已陸續出臺。近日,科技部發布《關於科技創新支撐復工復產和經濟平穩運行的若干措施》,啟動實施“科技助力經濟2020”重點專項、實施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發展行動等。科技的價值在疫情中得以顯性地呈現,或也將為技術創新型企業發展開啟更大的施展空間。


事實上,在疫情的防控中,如李群自動化、雲擴科技、思靈機器人等企業的智能產品已經投入到抗疫防疫、有序復產的工作中。而疫情後,市場或將為智能機器人領域帶來更大的需求,也給領域內的技術迭代與自身發展提供助推力。如何把握市場變化中的新機遇,推動技術不斷進化迭代,成為疫情下智能機器人相關領域企業所思考的共同問題。


李群自動化:

疫情催化會為機器人發展釋放更大空間


此次疫情防控工作,加速了機器人及相關技術在醫院的應用,由於醫護人員人手緊張、壓力巨大,為最大程度避免交叉感染病毒,機器人站在了防疫的第一線,例如智能消毒機器人承擔起了醫院的部分消毒工作。順應市場的需求和發展,李群自動化也推出了相應的消毒機器人產品。


與此同時,疫情在全面的健康教育上起到了催化劑作用,相信疫情之後一些涉及到人員健康和安全的其他工作,也會逐漸釋放出來,由機器人來完成。市場的需求會促進企業做進一步的研發,推動產品的市場化。


石金博

李群自動化CEO


通常來說,技術的發展路徑會順應市場的需求而產生改變,由於本次疫情讓大家更深入地理解生命的可貴以及好的衛生習慣的重要性。從觀念轉變層面來看,疫情後,大眾和企業機構都會願意投入更多資金去保證人身健康,這就給機器人企業帶來了機會。


企業需要從市場需求為出發點,通過市場需求反推技術需求,適當調整部分技術路線。例如在醫療行業,我們看到了消毒機器人的迫切需求,並通過自身技術的積累和機器人設計生產能力,快速推出相應產品,從而滿足市場的需求。通過本次疫情,我們還看到,某些技術能力對企業後續的發展會顯得越來越重要,例如產品的人機交互能力,實時收集數據並進行數據分析的能力,以及對現有跨界技術快速整合成產品的能力。


守護生命,提升效率,智能機器在疫情中“淬火成金”| 紅杉搏疫論


疫情期間,李群自動化也面臨著新的挑戰:一方面是業務的拓展,由於全國復工需要一段時間,各製造企業的人員到位都需要一個過程,工廠原有的自動化實施計劃,也會相應地往後調整;另一方面,在市場活動上,出於安全的考慮,這段時間也不會太頻繁,業務上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雖然在短期內帶來一定的挑戰和市場壓力,但從長遠來說,這次疫情讓很多客戶意識到:相對於人,機器人和自動化顯得更可靠。機器人是一個設備,它並不會像人一樣存在病毒感染的問題,這為生產製造帶來更可靠的保證。從另一層面來說,疫情反而進一步推動了自動化的進程。


作為企業,在應對和調整上,李群自動化首先要保證穩固的現金流作為公司運營的前提,業務拓展上會將客戶的回款能力當作一個極其重要的指標。同時,針對新興的有潛力的一些市場,例如醫療、新能源和半導體等行業,企業會加大業務拓展的力度,加速產品迭代,佔領市場。


雲擴科技:

RPA迅速上線使用,疏通市民服務熱線


據相關部門統計,自疫情爆發以來有超過70萬個電話呼入上海12345市民服務熱線。其中與疫情相關的將近50萬個,佔比超過7成。每一通電話的背後都是市民不安的等待,上海12345市民服務熱線相關部門開啟緊急預案,700多名話務員,實施7*24小時工作制,隨時響應。


“目前,雖然疫情得到了控制,但伴隨著企業開始復工、復產,市民們也產生了很多新問題,比如說關於隨申碼申請等,不但給我們,給大數據中心運營人員也帶來了不小的壓力。”話務員小張說。


“隨身辦”程序目前處於運行初期,由於環境等問題造成的二維碼不準確、信息缺失等嚴重問題給市民的出行帶來了不小的影響。因此很多市民通過撥打12345熱線,尋求幫助、解決問題。


大量通過12345熱線反饋至上海大數據中心的隨申碼問題,不僅數量大、需求急而且處理流程繁瑣,也給大數據中心運營人員帶來了很大的壓力。小張表示,一名工作人員一天最多能解決150個左右的工單,但面對幾千上萬條問題反饋仍是捉襟見肘,公司需要投入幾十個工作人員到工單處理工作中。


在瞭解了工作人員的難題後,雲擴科技立即響應需求,投入一線技術力量爭分奪秒開啟研發工作。能夠在如此短的時間內進行產品研發和落地並非易事,產品、研發、實施等每個部門都制定了具體目標,溝通反饋常常持續到後半夜。經過大家的不懈努力,能夠精準幫助一線員工處理大量工單的雲擴RPA迅速上線使用。


守護生命,提升效率,智能機器在疫情中“淬火成金”| 紅杉搏疫論


RPA的特點就是能夠快速準確地將基於規則的常規操作自動化。


未應用RPA之前,由於工單處理工作只能按照既定的流程,在大數據中心網站上查找、核對、填寫大量工單處理信息,極其耗費人工。


實施RPA後,在應對固定流程以及邏輯清晰的任務方面有著天然的優勢,快速的系統操作能力極大提高了工單辦結效率。人工平均處理一條工單需要4分鐘,而機器人完成一條工單僅需30~40秒左右,工作效率提高了6-7倍。


“12345”市民服務熱線是上情下達、下情上達的橋樑紐帶,反饋的問題得到及時的解決是連接黨委政府與市民群眾的“信任紐帶”。雲擴RPA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時期發揮了自身的技術優勢,幫助快速自動打通工單應答及處理流程,確保市民反饋的問題及時得到解決,降低市民的焦慮。


劉春剛

雲擴科技CEO


新冠疫情下,我們雖然不能像醫務人員一樣在前線幫助救治病人,也希望可以‘有一分熱,發一分光’。


思靈機器人:

讓醫療更有效率、讓醫生得到更好保護


疫情總體上對社會的影響很大,但在消極影響之外也有積極影響,特別對智能機器人行業而言反而從疫情中看到了自身發展的機會。


一方面,產業各界開始真正意識到生產中僅僅依靠人力,難以完全保障生產效率。機器人行業中一類重要的產品將會是類人智能機器,這類機器人能夠達到人的基本智能和技能,產線工人能做的事情能夠基本由這類機器人完成,相當於機器人大腦加上一個執行的機器人。


類人智能機器人的應用場景非常廣泛,其價值就在於它能夠滿足行業對於柔性化、自適應化和智能化的需求,而客戶的付費意願也會依據這一價值來判斷。無論是思靈業務切入的醫療領域,還是汽車行業、消費電子行業領域的客戶都對真正的智能機器人有較強的付費意願。而且經過這次疫情,我們觀察到很多行業為智能機器人付費的意願都變得更為強烈。


另一方面,疫情讓製造業開始深入思考人力成本。人力成本上升是社會發展的趨勢,而國內製造業也在不斷向東南亞地區遷移,這其中出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如越南、印尼等國家制造業的自動化程度有些甚至超過了國內。


究其原因,是當國內製造業走出去在當地建設生產基地時,會發現當地的人力成本雖然低,但因為管理等問題,效率、良品率也受限,採用自動化設備成了許多製造業的重要選擇。這一現象背後折射出來一個非常深刻的邏輯。


我認為,未來十年,中國會從一個單純輸出工業產品的國家變成一個輸出生產能力的國家。我們希望通過柔性化和智能化的生產線輸出,幫助製造業在一定程度上擺脫對人力的依賴。


陳兆芃

思靈機器人創始人


今年對於人工智能、機器、無人駕駛可能會是一個落地的爆發元年,之前全都是簡單的自動化機械的替換,從今年開始就會是一個實質上的替換,我們現有的技術也到了能催生質的改變的一個起點。


醫療機器人並不是替代醫生。醫療機器人並不能夠完全代替醫生看片子和做手術,其最主要的目的還是讓機器人輔助醫療,從而提高整體醫療水平。

中國的醫療水平在高速發展,但是目前醫療資源仍然不足,跟國家的人口數量並不成比例,而且醫療資源呈集中狀態,幾個一線大城市集中了大部分的醫療資源,而小一些的城市並不能分享國家醫療水平的飛速發展。


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如何讓全國絕大部分的人民都能夠享受到國家醫療水平的進步?醫療機器人可能是一個有效途徑,比如遠程醫療機器人,可以讓大城市裡的優秀醫生為偏遠城市中的病人做手術;手術機器人可以讓更多的醫院中的醫生能夠在機器人的協助下進行原本非常困難的手術;人工智能診療可以讓醫生更早更全面的發現病情,這是對於健康產業的巨大提升。


守護生命,提升效率,智能機器在疫情中“淬火成金”| 紅杉搏疫論


目前新冠病毒疫情在全球的爆發,更加強化了醫療機器人的需求。事實上,5年前埃博拉病毒爆發的時候,機器人已經開始發揮輔助醫療作用,支持醫生通過5G支持在相對安全的區域,為隔離區域的病患提供問診、採血、注射、採樣等醫療手段。這些也是當下思靈機器人正在做的一些事情,希望自動化技術和機器人技術在防疫和醫療中得以更加直接和全面的應用。


雖然看到行業的積極信號,但從組織層面思靈也採取了很多舉措應對疫情挑戰。一方面,公司對供應鏈的調整變得更加明朗。未來思靈供應鏈可能會進一步全球化,以儘可能地降低類似突發狀況對研發、生產的影響。此外,疫情也讓思靈對組織模式的改進有了進一步的思考,更加重視組織化管理,體系建立、以及會議系統的優勢和效率。


陳兆芃

思靈機器人創始人


經過這次疫情,我們期待機器人和人工智能領域的技術,能夠在更多的醫療領域輔助醫生,讓醫療更有效率、讓醫生得到更好的保護,並能夠真正應用於更多的垂直領域。


● ● ● ●


科技的進步讓人類面對疫情時能夠更加從容,機器人和智能產品在各個領域的應用也讓我們看到了未來生活新的可能。疫情攪動了原有的產業形態,有的行業面臨危機,有的行業卻迎來了機會,對於智能機器人領域來說,無疑是“機”大於“危”。


調整戰略、把握新的需求、加速技術迭代,是疫情後期智能機器人企業的必經之路。而作為“創業者背後的創業者”,紅杉中國也將持續支持、見證這些企業的長期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