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土时覆盖生姜的薄膜怎样处理?

用户4370808232643


生姜是一种喜温的蔬菜,适宜栽培的设施类型有阳畦、小拱棚、大拱棚和日光温室等,生产上常用的有小拱棚和大拱棚。现在又出现了一种中拱棚,就是可以用稍厚一点的二膜覆盖两沟姜。

地膜覆盖栽培生姜具有增温保温、减少水分蒸发、抑制杂草生长,并可减少中耕次数,降低劳动强度,增产的作用。播种期一般较露地栽培提早25-30天, 因此,晒姜、困姜和催芽的时间都相应提前。整地、施基肥、株行距、中后期的田间管理等基本同露地栽培,所不同的是增加地膜覆盖一道程序。

具体做法是

播种后,先向地面喷除草剂,插拱条,将地膜拉紧,盖于姜沟上,根据地膜幅宽与种植行距,一般每幅膜可盖姜1–2,将地膜两侧紧紧压牢。为防风吹,可在地膜上隔1~2米压一堆土。幼芽出土时,及时破膜引苗出土,以防烧苗。至6月上旬,可撤除地膜,也可在7月中下旬追肥培土时撤除。


在我们这里,生姜培土前,也就是6月上旬至7月中下旬这一段时间,将破烂不堪的地膜从一侧揭开,返到另一侧的姜垄上,整理成同垄差不多的宽度覆盖其上,可起到防止杂草滋生的作用。

等到了要进行培土的时候,可以连同拱条一起清理出姜地,以利于培土。

生姜地膜覆盖栽培,利用提早播期,延长了生姜的生长期,可极大地提高了生姜的产量,明显增加生姜的经济效益。唯度地膜处理这块不大好办,很是费工。落在地里很久都清理不干净,有时破片会影响生姜的发芽出土,很是烦人。有没有即可使用时间久一点,又可降解的地膜呢?


努力就好


首先我们要知道农作物盖地膜有那些好处作用。个人决得盖地膜分为两种情况。

第一种是由于你准备播种的日子,这段时间可能气温低,温差很大。种子发芽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且温度比较稳定。种子才能发芽,且发芽率才高。当种子发出芽后就要拿提地膜了。当然地膜也有保湿的作用。这时盖的地膜相当于温棚。

算二种是你移栽的地,盖上地膜,栽苗时,需在地膜上开个洞,然后把苗栽下去。这样盖地膜的好处是,保持土襄一定的温度,保持土襄的水份。还可不让杂草长的比农作物还高。

生姜长起来后,培土时需拿掉地膜。你培上的土才能和下面的土接合。生姜有了更厚的土襄层,才能长的更好。如果你不拿掉新土老土是不能结合的。因为中间有层地膜。再说地膜也必需拿掉。第二年才能耕地时,不受地膜影响。地膜埋在地下是不乱的。




用户胡毅


朋友问的问题不全面,问的是薄膜如何覆盖还是生芽后怎么处理废弃的薄膜?如果是如何覆盖的话已经有网友回答的很清楚了,那么我见绌的说下如何把剩下的准备废弃的薄膜巧妙利用,大家都知道现在的季节正是种植各种蔬菜的时候,像四季豆,豌豆,黄瓜,西红柿这些作物出芽前都需要进行种子覆盖,这么做是因为一要保温,二要保湿,三要促芽,可以把覆盖生姜的薄膜拿来重新覆盖在这些作物上嘛,直到实在破烂不堪无法利用了在进垃圾桶里,即可以让环境减轻负担又可以节约成本,何乐而不为呢,望丰收!



茶庄大鲜肉


生姜的双膜栽培技术:生姜双膜一网软化栽培是在正常栽培的基础上通过增加栽培密度、地膜小棚双膜覆盖、深度培土和遮阳降温等措施,促进生姜软化,从而达到采收嫩姜的目的。2月下旬至3月上旬播种,5月中下旬采收,嫩姜上市提前20~30天,价格高,采收期延长,嫩姜产量达到3000kg,皮薄节稀,质地脆嫩,清香味美。现将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严格选地

选土层深厚、土质松软、有机质丰富、通气和排水良好的弱酸性土壤作姜田,要避免前作是姜、烟草、茄科作物或花生、大白菜等作物,最好与水稻、十字花科作物、豆科作物等进行3~4年的轮作,避免连作。

2 选用良种

选用优质高产、商品性好、抗病性强的四川竹根姜(乐山姜),选择无姜瘟病、姜蚜及姜螟虫,生长良好的姜田留种,引进种姜须通过检疫。姜种块以50~60g为宜,要求种姜无病虫害、个头饱满、色泽金黄。

3 消毒防病

姜瘟病是生姜最难防治的一大病害,现无有效防治的药剂,必须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①种子消毒 将姜种放入50%的代森锌600倍液浸3min,然后在太阳下晒1~2天,提高姜块温度,也可用20%的沼液浸种3min。

②土壤消毒 下种前1个月对姜田进行深翻晒土,然后用生石灰100~150kg或50%多菌灵500倍液对土壤进行消毒(碱性土不能用石灰消毒)。下种后用灭菌威1500倍液定根,以姜块周围泥土浇湿为宜。

4 高温催芽

催芽时间一般在播种前25~30天,即元月下旬至2月上旬进行。选用地势干燥、背风向阳处,先在地上铺5~7cm厚的消毒干稻草,再放一层姜种20~25cm厚,可放3~4层姜种(总高度控制在1m以内),其面上放一层稻草,最后加膜覆盖,用稀泥将膜四周封闭。催芽温度保持25~28℃,湿度75%,防止高温烧芽,20~25天,芽长0.5~1cm即可播种。

5 合理密植

软化栽培宜种植“平畦姜”,催芽时,将姜田精耕深翻,按2.4~2.5m宽开厢(1.8m宽种姜,空出0.6~0.7m宽待以后取土培姜),每隔3~4厢开通一条排水沟。密植能提高产量和促进软化,条播,行距33cm,株距6~7cm,667平方米植18000株,用种1000kg左右。

6 双膜覆盖

播种浇定根水后,盖地膜,用竹子建拱架,再盖第二层薄膜,拱棚高出地面30~40cm。双层膜覆盖,可确保土壤升温快,促进姜苗早生快发。当姜苗长出地面时,揭开内层地膜,第一次培土时,揭去外层薄膜。

7 配方施肥

按1底3追施肥。深翻晒土时667平方米施腐熟有机肥3000kg+硫酸钾20kg+腐熟油枯80~100kg+过磷酸钙50kg作底肥,姜苗出土时揭地膜第1次追肥,667平方米施腐熟粪水或沼肥2500~3000kg+尿素5kg,每20天追1次肥,第2,3次追肥667平方米施腐熟清粪水2500~3000kg+尿素5kg+硫酸钾10kg,追第2,3次肥时各培土1次。

8 覆盖遮阳

生姜属耐阴性植物,不耐高温和强光,散射光对其生长有利。因此,在高温季节来临时,要用60%遮阳网遮荫(一般苗高15cm时进行)。

9 合理灌溉

姜喜湿润又忌积水,当土壤水分过多时,易引发姜瘟病,要理好主沟、背沟和围沟,严防积水。土壤过干时又影响根茎的膨大,在根茎膨大期干旱时要及时灌水。

10 病虫害防治

①姜瘟病 铲除中心病株及其0.5m范围内的健株,挖去土壤,穴内撒石灰或灭菌威1500倍液消毒。

②姜螟 清理田园,人工捕捉,选90%敌百虫800~1000倍液喷雾防治。

③小地老虎 下姜种时用辛硫磷与底肥细土混撒,苗期用90%敌百虫800倍液或溴氰菊酯防治。

地膜覆盖栽培能保持土壤水分,减轻杂草危害,提高土壤温度,加快出苗和生长,省工省时,经济效益显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