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光抓走的人


被光抓走的人

人生经不起检验,人性也最好别去试探。而《被光抓走的人》却像一辆外行组装的四轮马车在真相的边缘疯狂试探,甚至忍不住吐出真相:“所有人都一样,没有爱情。”以此显示一种冰冷的深刻。四条故事线载着我们探索“爱是什么”的终极答案。可以高深到量子纠缠,可以平庸到婆娘掐架,可以朝三暮四,可以生死相许。看似纷繁复杂、扑朔迷离,实则明明白白、简简单单。我们逐条来看看。

第一条是渤哥这边。最初的那场床戏使人略感突兀(啊!这就搞上了?)又顿觉自然,与生活无缝对接显示出电影非常高明的代入感。顺着床戏展开的是渤哥升职称、家庭矛盾、情感危机等等一系列的生活画卷。这其中有一个触发点便是光照事件。事件本身就是一道打到每个人心里的光,检验人生,检验情感,试探人性。于是渤哥的生活开始状况不断,就像在其中投入了一颗小小的生化炸弹,把围城里的两个人不断向外推搡。

炸弹把渤哥推向了小韩老师,两人冲动到去酒店开房,却未遂。小韩说,我要是跟你上床了,我可能就不爱你了;即使没上床,我也好像已经不爱你了。刚开始我以为这是导演施加给角色的过分顿悟,后来我又觉得她只能这样放走心爱的人,然后关上房门,抱紧自己,狠狠地哭泣。

女人一失去爱情,瞬间成熟。

她在楼梯上与渤哥相遇,不小心就撞见了生活真实的样子,那是一个诚实又矛盾的已婚男人的样子,一个被生活消磨得乏力的、光秃秃的爱情的样子。他不可能像她一样爱的那么洒脱和纯粹。由此我们得以见识现实最拿手的本事:将包裹情感的花衣(想象和秘密)层层剥离。

再看张燕这边,多年的夫妻生活已使两人漠然相对,没有了神秘,没有了亲昵,没有了期待,剩下一丝丝的相互厌倦。致使张燕求助于一个局外的男人,一个过来人,一个情感上的局外人,一个卸下伪装的人。他以更包容的心态、更通透的视角、更高的格局充当渤哥人生路上的摆渡人:放下虚伪的假面,加入那样一个心灵上互助的团体,让个人在其中得以救赎。这是对整条故事线种种情感困境的一个解答。

来看第二条线:白客的个人超越之路。作为一个小混混头目出现在镜头下,他似乎有一种从容不迫的老大光环。但其实是装的,从他抢烟之后狼狈逃走可见一斑。因打架被逮回公安局之后,他遇见了自己的人生偶像。那个杀妻的研究员。他才明白不疯魔不成活,原来狠人长这副模样。同时他从研究员那里明白了那道光对于情感的检验。致使他与秦山的感情出现了危机。他极力想要维持住自己情感的假象。但当真相无可辩驳地摆在他眼前,他内心的绝望可想而知。于是他偏执地捅死了周浩,脸上挂着那种邪恶的笑。这对他有另一方面的心理意义:变成了研究员那样的狠人,敢杀人、冷血、残酷。这条线从同性恋的角度来透视情感,同性或者异性,根本没什么区别,所有人都一样。

第三条线可就精彩了,都说三个女人一台戏,这里竟有四个女人。由丹带领,开启了寻找胡建平的认知之旅。多一个女人就多了一个了解胡建平的窗口。原来他什么都爱,什么都不爱。他的爱超脱于狭隘的男欢女爱,更像佛。也就只有这种在电影里不露面的虚构人物才敢有这样的境界。上一个大概是段正淳吧。丹作为一个成熟的知性女性,逐渐理解了丈夫,并与自己达成了和解。只有小三何晓芬并没有加入这场认知之旅,还把自己封闭在爱情的迷梦中不愿醒来。既然把男主当佛供了,那么这条线对情感的阐释就有点像神了,信则有不信则无,爱情变成了无知者的专利,而理解力变成了爱情的卸妆棉。谁说一个男人若完全了解女人,是不会爱她的。换成男人,还不是一样?

最后一条线相对单薄,作为对“爱是什么”整个问题的补充:我们都可以为了对方去死,那么爱不爱什么的还重要吗?我都不忍心再说她逻辑牵强。佳一是可怜的,她男友跳下阳台的背影更可怜。因为需要证明的情感都有错。电影套用了一句狗血的爱情古语“问世间情为何物,只教人生死相许”。试问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里,不证明,哪还有爱啊?

四条故事线从多维的角度对爱是什么的问题展开诠释和剖析,最终以骗子or可怜人的问句收场:倘若你不是骗子就很可怜。可怜到你为了证明爱你就得死,人死之后万事空,爱从何来?真的是屠戮肉身证到性空。可怜!可怜!倘若我们都是骗子,其实更可怜。可怜在于我们是被骗之后才去骗人的,及至到了最后行骗变成我们存在的方式:自欺、欺人、被人欺。

爱是什么,是我们跟太阳的距离,只有合适,才觉温暖。

爱是什么,是我们一起创造一道光,赤裸相见,寂静无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