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陝西自古人傑地靈,陝西出過哪些名人?

漢史趣聞



陝西分三部分 陝北 關中 陝南,陝北往北就到山西、內蒙,有個地方叫神木 礦產資源豐富 所以很多人開礦、毗鄰的城市有出名的包頭 同樣也是礦產豐富,陝北我沒去過 但是我的嫂子是陝北榆林人,很明顯的差別就是 她說話鼻音很重 說方言我們聽不懂。陝北高原嘛 類似的生活環境參照《血色浪漫》劉燁插隊的地方。可以說很典型的西北風光,黃土塬墚峁、千溝萬壑 溝壑縱橫。

陝北有名的延安,算是紅色聖地、延安有名的延安大學。可能很多人不知道,這所學校是共產黨創立的第一所大學 在陝西很出名。窮不窮我是不知道 陝西是除了西安和咸陽其他地方都是貧困地區。

關中很出名,十三朝古都西安,咸陽也很有名。關中平原一直都是好地方,富饒肥沃。歷史沿革要講的話可以說很多。現在的西安城市發展仍然還是和古時候一樣 方方正正 沿著鐘樓向外延伸,從城市發展來看 中國很多發達城市都是在平原,或者說是在寬闊的地方。比如成都 北京 西安 武漢 南京。西安大概容納3000萬左右的人,也是全國高校最多的地方之一。關中從古至今出了不少名人 作家 當代有名的 陳忠實,《白鹿原》也就是這地方的事兒。還有就是西安建大人文學院院長賈平凹,雖然是商洛人 但現在在西安。也很厲害 是我崇拜的作家之一。

古時行政劃分歷朝不一,多有變遷,因此將京兆萬年等模糊說法一律歸於西安地區。部分西安籍貫名人:孫思邈:唐朝。著有《千金方》,時稱“藥王”,中醫史名人。王重陽:宋朝。道教著名人士,開創“全真教派”。司馬遷:漢朝。文學家,歷史家,著有《史記》。寇準:宋朝。名相。杜牧:唐朝。文學家,詩人。班超:漢朝。“投筆從戎”,出使西域。蘇武:漢朝。使節。李商隱:唐朝。詩人。柳公權:唐朝。文學家,書法家。韓世忠:宋朝。南宋抗金名將,“中興四將”之一張載:宋朝。大儒,史稱橫渠先生。(我對他還蠻有感情。我的小學前身叫橫渠書院,傳說就是他所創辦,“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是我小學的校訓。)馬援:漢朝名將,“伏波將軍”。白起:秦國名將,時稱戰神,曾坑殺幾十萬趙軍。班固、班彪、班昭:漢朝。史學世家,曾著《漢書》《女誡》。

近現代連戰:國民黨前主席。楊虎城:“西安事變”主要發起者,著名將領。張靈甫:國民黨著名抗日將領。吳宓:著名詩人,文學家。


機哥聊野史


陝西曆史文化悠久,貫穿關中,東至潼關西到寶雞古陳倉。秦嶺分界延綿數百里,南至漢中安康川陝,北接內蒙。名勝古蹟文化名人數不勝數,省會西安更是十三朝朝古都所在地。


陝西自古就是帝王建都之地,故有‘陝西的黃土埋皇上’的說法。統一六國的秦始皇,禮儀著稱的周文王,漢武帝 ,唐太宗,就不一一列舉了。陝西的秦磚漢瓦印證著秦漢文化,漢唐文化更是廣為傳播。

今有文人陳忠實,賈平凹,路遙等文壇巨匠。三秦文化孕育薰陶陝西籍的名人藝術家更是用數不清道不盡來形容也不為過。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造就了文化影視作品層出不窮,大火的【白鹿原】,網絡歌曲【西安人的歌】,摔碗酒,曲江大唐芙蓉園不夜城,昆明池、大明宮遺址公園更是網絡盛傳,頻頻刷屏。



以至於時下要是能繞幾句陝西話也成為一種時尚潮流。陝西文化說不完道不盡,要說陝西人傑地靈山青水秀,那也豪不誇張。


秦人老王


看評論有網友說不要提古代名人,那就簡單說下銅川的古代名人孫思邈,柳公權,范寬這些大家都知道的,銅川屬於陝西,陝西銅川現代名人中國氣象學家雷雨順,中國好書記郭秀明,相聲演員苗阜,王聲,演員劉怡君,趙豔紅,孫卓,人大副委員長張寶文,作家和谷,作家安黎,大愛清塵首席專家趙青瓊,老兵回家孫春龍,還有的就不說了,銅川陝西最小,人口最少的地級市。大家覺得陝西名人少嗎?


銅川大視野


司馬遷,王傑,很多


星空下的旋律5


陝西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歷史悠久,上古時為雍州、梁州所在,是炎帝故里及黃帝的葬地。西周初年,周成王以陝原為界,原西由召公管轄,後人遂稱陝原以西為“陝西”。陝西自古是帝王建都之地,九個大一統王朝,有五個建都西安,留下的帝王陵墓共79座,被稱為“東方金字塔”。 自古名人出陝西,作為地地道道的老陝,你知道陝西曆史的名人都有哪些嗎?不知道的,趕緊惡補一下吧,小編和你們一起長知識,領略古代文人吏士智慧。

姬昌

周文王(前1152年―前1056年),姓姬,名昌,岐周(今陝西岐山)人,周太王之孫,季歷之子,季歷死後由他繼承西伯之位,又稱西伯昌,西周奠基者。西伯昌四十二年,姬昌稱王,史稱周文王。在位五十年,是中國歷史上的一代明君。

嬴政

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嬴姓,趙氏,名政。秦莊襄王之子。出生於趙國都城邯鄲,十三歲繼承王位,三十九歲稱皇帝,在位三十七年。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戰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華夏大一統的鐵腕政治人物。建立首個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國家,曾採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構成“皇帝”的稱號,是古今中外第一個稱皇帝的封建王朝君主。

劉徹

漢武帝劉徹(公元前156年7月14日-公元前87年3月29日),西漢第七位皇帝,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詩人。劉徹十六歲登基,為鞏固皇權,漢武帝建立了中朝,在地方設置刺史,開創察舉制選拔人才。劉徹在各個領域均有建樹,但在位後期窮兵黷武,又造成了巫蠱之禍,為其整體正面形象留下負面評價,徵和四年(公元前89年),劉徹下罪已詔。後元二年(公元前87年),劉徹崩於五柞宮,享年70歲,諡號孝武皇帝,廟號世宗,葬於茂陵。

楊堅

隋文帝楊堅(公元541年7月21日-公元604年8月13日),隋朝開國皇帝。漢族,弘農郡華陰(今陝西省華陰市)人,漢太尉楊震十四世孫。楊堅掌權後恢復漢姓"楊",並讓宇文泰鮮卑化政策中改姓的漢人恢復漢姓。楊堅在位期間,軍事上攻滅陳國,成功地統一了嚴重分裂數百年的中國,擊破突厥,被尊為"聖人可汗";內政方面,開創先進的選官制度,發展文化經濟,使得中國成為盛世之國。開皇年間,隋朝疆域遼闊,人口達到700餘萬戶,是中國農耕文明的輝煌時期。美國學者邁克爾·H·哈特1978年所著中《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100名人排行榜》排行第82位。

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598年1月-649年7月10日),祖籍隴西成紀,出生於武功的別館(今陝西省武功縣),是唐高祖李淵和竇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軍事家、詩人。公元649年7月10日(貞觀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李世民因病駕崩於含風殿,享年五十二歲,在位二十三年,廟號太宗,葬於昭陵。李世民愛好文學與書法,有墨寶傳世。

白起

白起(?—前257年),贏姓白氏,名起,其先祖為秦國公族,故《戰國策》中又稱公孫起。郿(今陝西眉縣)人。白起的先祖是秦武公的嗣子公子白。秦武公死後,公子白未能繼立,武公的同母弟將君位從公子白手中奪走,是為秦德公。武公居住的故地在秦國都城雍(今陝西鳳翔)附近的平陽(今陝西歧山、噤縣一帶),德公把平陽封給了公子白。公子白死後,他的後人就以白為氏。白起的父親希望白起長大以後能夠像吳起一樣,成為一名優秀的軍人,就給他的兒子起名為起。

王翦

王翦(生卒年不詳),戰國時期秦國名將,關中頻陽東鄉(今陝西富平東北)人,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的始祖。主要戰績有破趙國都城邯鄲,消滅燕、趙;以秦國絕大部分兵力消滅楚國。與其子王賁一併成為秦始皇兼滅六國的最大功臣。傑出的軍事指揮才能使其與白起、李牧、廉頗並列為戰國四大名將。

李靖

李靖(571年-649年7月2日),字藥師,雍州三原(今陝西三原縣東北)人。隋末唐初將領,是唐朝文武兼備的著名軍事家。後封衛國公,世稱李衛公。李靖善於用兵,長於謀略,原為隋將,後效力李唐,為唐王朝的建立發展立下赫赫戰功,南平蕭銑、輔公祏,北滅東突厥,西破吐谷渾。去世後諡曰景武,陪葬昭陵。著有數種兵書,惟多亡佚。

孫思邈

孫思邈(541年—682年),京兆華原(今陝西省銅川市耀州區)人,唐代著名醫藥學家,被後人尊稱為“藥王”。他從小就聰明過人,受到老師的器重,長大後開始愛好道家老莊學說,隱居陝西終南山中,並漸漸獲得了很高的聲名。孫思邈十分重視民間的醫療經驗,不斷積累走訪,及時記錄下來,終於完成了他的著作《千金要方》。唐朝建立後,孫思邈接受朝廷的邀請,與政府合作開展醫學活動。659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國家藥典《唐新本草》。

顏真卿

顏真卿(709-785),字清臣,生於京兆(今西安)。“安史之亂”中,因在平原郡守任上毅然起義抗賊立下汗馬功勞而受朝廷重用,歷任吏部尚書,刑部尚書等要職,封魯郡開國公,世稱“顏魯公”。德宗時,李希烈叛亂,顏真卿以社稷為重,親赴敵營,曉以大義,凜然拒賊,終被縊殺。 顏真卿是繼王羲之後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書法家,成為中國文人書法的重要里程碑。他轉益多師,一變成法,創造出方嚴正大、樸拙雄渾、大氣磅礴的楷書書法審美範式,他的行草也傳遞出沉著痛快、豪邁灑脫的大師氣象。傳世作品主要有《祭侄稿》、《爭座位》以及《麻姑碑》等眾多碑刻。


原點君


黃帝,炎帝,司馬遷,姜子牙,秦始皇,白居易等等。


啊木18648969


你可以說任何一個地方都人傑地靈 又沒有標準


斐232172490


1、王重陽(1112年-1170年),全真道開創者,咸陽(今陝西咸陽)人,原名中孚,字允卿 [1] ,入道後改名嚞(或喆),字知明,號重陽子,以“害風”為自稱。

王重陽出身於一個家業豐厚的富裕家庭。他的一生正值北宋淪亡,金人入侵,民族災難深重的時代。青年時代,他“痛祖國之淪亡,憫民族之不振”,曾於天春年間應過文、武試,得中文、武雙舉人,有志於拯救民族危難。

但由於南宋政權孱弱,捨棄廣大北方人民不顧,苟且偏安,王重陽的抱負沒有能夠施展。抗金失敗後,王重陽掘地穴居,稱之為“活死人墓”,以方牌掛其上,書雲:王害瘋(自稱瘋子)靈位。

七年後,王重陽走出活死人墓,前往山東傳道,期間度化七位弟子,即道教歷史上有名的“全真七子”,全真教由此大盛。金大定十年(1170年),王重陽病逝於還鄉途中,享年58歲。葬於西安鄠邑區祖庵鎮。

王重陽主張三教平等,指出“儒門釋戶道相通,三教從來一祖風”,被尊為“北五祖”之一。

王重陽創立全真教,主張儒、釋、道三教平等,提出“三教從來一祖風”的和諧學說。全真道內以《道德經》為主、《孝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為輔,認為修道即修心,除情去欲,存思靜定、心地清靜便是修行的真捷徑。所以,全真道不崇尚符籙,不事黃白煉丹之術。

傳統道教自南北朝寇謙之、陸修靜改革、整頓後,歷隋唐五代宋的漫長歲月,尤其到北宋末年,已呈現不景氣趨勢。以符籙派為主流的道教,支派爭流,一些道流徇末遺本,出現一些流弊,引起社會一些不好的輿論。作為有識之道教知識分子,不能不思其改革。

王重陽是接受這一派的思想,以新的宗旨、修持方法對舊道教進行了大量的改革,進一步把老莊清靜無為的思想貫徹到教義中。王重陽以《道德經》則尊道,主張無心忘言,柔弱清靜。正心誠意,少思寡慾。注重修行,分為真功和真行。

真功即內修,其修持大略以識心見性,除情去欲,忍恥含垢,苦己利人為宗。全真因內修“求返其真”,主張功行雙全,以期成仙證真,所以叫“全真”。這種內修主要是修養精神,即性,也稱為性功,全真教既修性,也修命。真行即外修,主張濟世度人。

2、班固(公元32年—公元92年),字孟堅,扶風安陵(今陝西咸陽東北)人,東漢著名史學家、文學家。班固出身儒學世家,其父班彪、伯父班嗣,皆為當時著名學者。在父祖的薰陶下,班固九歲即能屬文,誦詩賦,十六歲入太學,博覽群書,於儒家經典及歷史無不精通。

建武三十年(54年),班彪過世,班固從京城洛陽遷回老家居住,開始在班彪《史記後傳》的基礎上,與其弟班超一同撰寫《漢書》,後班超投筆從戎,班固繼續撰寫,前後歷時二十餘年,於建初中基本修成。

漢和帝永元元年(89年),大將軍竇憲率軍北伐匈奴,班固隨軍出征,任中護軍,行中郎將,參議軍機大事,大敗北單于後撰下著名的《封燕然山銘》。後竇憲因擅權被殺,班固受株連,死於獄中,時年六十一歲。

班固一生著述頗豐。作為史學家,《漢書》是繼《史記》之後中國古代又一部重要史書,“前四史”之一;作為辭賦家,班固是“漢賦四大家”之一,《兩都賦》開創了京都賦的範例,列入《文選》第一篇;同時,班固還是經學理論家,他編輯撰成的《白虎通義》,集當時經學之大成,使讖緯神學理論化、法典化。

《漢書》是繼《史記》之後中國古代又一部重要的史書,開創了紀傳體斷代史的新體例,與《史記》、《後漢書》、《三國志》並稱為“前四史”。 全書記述了上起漢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漢書》在構書體系上取得了重大突破,規矩法度清晰、體例整齊合理,更易使人效法,開啟了官方修史的端緒。

《漢書》也是一部重要的文學作品,它是繼《史記》以後出現的又一部史傳文學典範之作,通過敘述西漢盛世各類人物的事蹟,全面地展現了西漢盛世的繁榮景象和時代精神風貌,在敘事寫人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藝術特色上,《漢書》重視規矩繩墨,行文謹嚴有法,在平鋪直敘過程中寓含褒貶、預示吉凶,分寸掌握得非常準確,形成了和《史記》迥然有別的風格。

3、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原籍湖北襄陽,後徙河南鞏縣。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

杜甫少年時代曾先後遊歷吳越和齊趙,其間曾赴洛陽應舉不第。三十五歲以後,先在長安應試,落第;後來向皇帝獻賦,向貴人投贈。官場不得志,親眼目睹了唐朝上層社會的奢靡與社會危機。天寶十四載(755年),安史之亂爆發,潼關失守,杜甫先後輾轉多地。

乾元二年(759年)杜甫棄官入川,雖然躲避了戰亂,生活相對安定,但仍然心繫蒼生,胸懷國事。創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三吏》《三別》等名作。雖然杜甫是個現實主義詩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羈的一面,從其名作《飲中八仙歌》不難看出杜甫的豪氣干雲。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並不顯赫,但後來聲名遠播,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杜甫共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於《杜工部集》。

大曆五年(770年)冬,杜甫病逝,時年五十九歲。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人稱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後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

4、蘇武(前140年—前60年),字子卿,漢族,杜陵(今陝西西安)人,代郡太守蘇建之子。西漢大臣。

武帝時為郎。天漢元年(前100年)奉命以中郎將持節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貴族多次威脅利誘,欲使其投降;後將他遷到北海(今貝加爾湖)邊牧羊,揚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釋放他回國。蘇武歷盡艱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節不屈。

至始元六年(前81年),方獲釋回漢。蘇武去世後,漢宣帝將其列為麒麟閣十一功臣之一,彰顯其節操。

——漢代張騫出使西域。

近代以來的于右任,楊虎城,趙壽山,劉志丹,高崗,習仲勳。當今的習近平等等。


用戶106832868464


賣嘴,只看看愛被人噴的河南,就知道什麼是人傑了


老馬75174


首先這個題目就出的有問題,沒有任何古籍文獻說陝西人傑地靈的,再說陝西那種地方生不出什麼名人,好好的搖號不好嗎?幹嘛來碰瓷歷史名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