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專家:父母在這幾方面越“狠心”,娃將來越有出息,別不捨得

犯罪心理學家、育兒教育專家李玫瑾教授表示:教育孩子要趁早,別等孩子長大了,讓這個社會來替你教育。教育孩子要趁早,孩子日後會感激你,沒有在他該受管教的時候被放縱。

教育專家:父母在這幾方面越“狠心”,娃將來越有出息,別不捨得

眾所周知,0-6歲是教育孩子的黃金時期。這個時期正是孩子的習慣形成時期,因為孩子是一張白紙,父母的早期指導相當於在白紙上畫畫,如果畫錯了,顯然比再畫一次省力得多。

教育專家:父母在這幾方面越“狠心”,娃將來越有出息,別不捨得

每個溺愛孩子的父母,都是要付出代價的

現如今有些家庭在對待孩子的時候,總是寵著疼愛著,不捨得孩子做這個幹那個,還有一些家庭對待孩子就比較嚴厲。

但無論時代如何進步,社會如何發展,教育孩子一直都是一個很有爭議的話題,部分家長選擇一直讓孩子生長在溫室裡,部分家長甚至會虐待孩子,只有一些明智的家長才會嚴慈並用。

教育問題總是讓很多家長頭疼,畢竟,教育方式的不同,導致孩子未來成長的差異。說到教育孩子這個問題,這是一個沒有標準來衡量的問題,每個家長都會有著自己教育孩子的方式,但萬變不離其宗,教育孩子,不得溺愛過度,不得嚴厲過度。

教育專家:父母在這幾方面越“狠心”,娃將來越有出息,別不捨得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天下沒有不愛孩子的父母,但愛要講究方式方法。這世上的愛都以聚合為目的,唯獨父母對子女的愛以分離為目的。我們陪著孩子長大,卻無法陪著孩子變老。

為人父母不能只看到眼前,更要為孩子的長遠未來打算。不要因為溺愛孩子,反而讓孩子失去了飛翔的能力與勇氣。

在人生這條道路上,我們終要學著灑脫放手,孩子也要學著獨立生活。

教育專家:父母在這幾方面越“狠心”,娃將來越有出息,別不捨得

教育專家:父母在以下方面越狠心,娃將來越有出息,別不捨得做

1.家長敢於讓孩子學會冒險

很多時候,我們都會畏手畏腳,沒有那敢於拼搏與冒險的精神,原因無它,因為我們從來沒有過這樣的感受,我們沒有拼搏過。所以,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不能讓他以後成為一個懦弱的人,要教導孩子敢於冒險,敢於拼搏。

在西方的很多國家裡,家長們從小就會讓孩子一部分獨立,培養他們的冒險精神,這樣可以磨礪他們的意志,讓他們變得堅強。

教育專家:父母在這幾方面越“狠心”,娃將來越有出息,別不捨得

很多時候,我們都有更好的選擇,卻都喪失在父母所謂的保護之中,不能因為有一絲的風險就讓孩子選擇放棄,只要風險在可控制當中,我們就該讓孩子去選擇自己想走的路。

很簡單的例子,雄鷹之所以能翱翔於天際之上,是因為從小鷹媽媽就會把小鷹一次又一次的從懸崖上推下,動物都能明白的道理,我想我們人類也會明白。

要想孩子有所成就,就不能讓他生活的過於安穩,從小就應該培養他的冒險精神,父母不要捨不得讓孩子受苦,而毀了他們。

教育專家:父母在這幾方面越“狠心”,娃將來越有出息,別不捨得

2.家長願意讓孩子學會獨立

當下社會很多孩子都非常的依賴自己的父母,做什麼事情都想著有自己的父母去處理,不用害怕,一心只有著“天塌下來有個子高的頂著”這種想法,但若是隻會想著自己不學著去獨立的孩子,在之後成長的過程中會變得非常優秀嗎?

所以說父母們對待孩子,還需要做到的就是硬下心讓孩子必須自己去學會獨立,只有讓他們自己學會獨立之後,在以後的生活中他才不會被欺負、被打壓,非常獨立的孩子,他們也會變得非常的優秀,有想法與自信心,這樣長大之後出門在外同樣也會變得讓父母放心。

教育專家:父母在這幾方面越“狠心”,娃將來越有出息,別不捨得

3~6歲,這個時期是孩子建立安全感的時期,也是孩子的啟蒙期。也是孩子的創造、思維、自控等等能力的關鍵時期,也是孩子養成好習慣的關鍵期。

對於孩子的心理健康,小編有這樣一本書推薦給各位父母——《寶寶情商行為管理圖畫書》(共10冊),是一本關於兒童情緒管理性格培養的繪本故事書。尤其3~6歲情緒管理差的孩子有著針對性的教育,比如:壞脾氣、嫉妒、自卑、害羞等心理問題。

教育專家:父母在這幾方面越“狠心”,娃將來越有出息,別不捨得

這套繪本一共有10冊,分別是《我能承擔責任》《我不隨便發脾氣》《我能表達自己》《我能與人分享》《我相信自己》《好孩子懂禮貌》《我可以獨立》《學會尊重別人》《我能守信用》《我有自制力》

教育專家:父母在這幾方面越“狠心”,娃將來越有出息,別不捨得

繪本通過貼近孩子生活的小故事,讓孩子更容易理解、接受故事中的道理,孩子還能從中獲得一些小常識,分別從

“培養自制力”、“勇敢嘗試”、“樹立自信心”等方面,讓孩子學會積極樂觀地看待問題。

所以做家長的點擊下方圖片,從現在開始改變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