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城區委書記鞏洪波:攻堅克難 奮起直追!全力開創“富美新強典範區”建設新局面

“在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時刻,市委、市政府召開‘重點工作攻堅年’動員大會,全面安排部署12項攻堅行動,這既是破解全市發展瓶頸的路徑圖,又是推動全市高質量發展的決戰書。德城區一定深入貫徹落實大會精神,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結果導向,始終保持衝刺姿態、攻堅狀態,撲下身子抓推進,精準對標抓落實,奮力開創‘富美新強’典範區建設新局面。”德城區委書記鞏洪波說。

一是攻思想落後之“堅”。解放思想是解決各種問題的“總開關”,是打開發展之門的“金鑰匙”。思想不解放,就很難找準矛盾問題突破的方向和著力點,很難拿出有的放矢的舉措。德城區作為中心城區、老城區,歷史包袱沉重,矛盾問題疊加,各類攻堅任務相當艱鉅。我們將堅持以解放思想為先導,在全區廣大幹部中深入開展“攻堅克難、奮起直追”大討論活動,深刻查找自身短板、正視問題差距,勇於自我革新,敢於破舊立新,堅決破除制約高質量發展的思想束縛和制度藩籬。牢固樹立“事事處處爭一流”思想,堅持高點定位,繼續深入開展“對標一流、爭先進位”活動,樹立“追”和“趕”的決心,拿出“拼”和“闖”的幹勁,同強的比、向高的攀、與勇的爭、跟快的賽,把解放思想的成效體現在加快德城高質量發展上來。

二是攻產業不強之“堅”。多年來,德城區實體經濟一直缺大少強,傳統產業發展質效不高,戰略性新興產業支撐力不足,新舊動能轉換任務異常艱鉅。我們將圍繞高質量發展目標和制約發展難點堵點,抓住工業經濟這個關鍵突破口,結合招強引優、延鏈補鏈,進行重點攻堅。實施“傳統產業提升”計劃,重點抓好格瑞德高性能風電機艙罩等11個重大技改項目,推動綠色化工、功能紡織、健康食品等傳統產業邁向中高端。實施新興產業“三年倍增計劃”,推動新材料、高端裝備製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擴規模、快成長,增創產業發展新優勢。實施重點企業“梯隊培育”工程,制定項目、科技、金融領域專項培植方案,力爭全年新增規模以上企業9家以上,主營業務收入過10億元企業達到5家、過5億元企業7家、過億元企業22家。加快山東種業集團營養型農業產業化項目建設,培育功能食品、醫用食品等新興產品,打造面向全省、輻射全國的營養型農業產業基地。

三是攻空間不足之“堅”。我區作為老城區,土地面積有限、發展空間狹小、平面佈局飽和,必須在盤活土地存量、拓展空間增量上下功夫、做文章,走集聚、集約、集群之路。以開發區管理體制機制改革為契機,創新天衢工業園管理、運營機制,引導工業園聚焦雙招雙引、外資外貿、項目建設主業主責;進一步全面摸排閒置土地、廠房、企業,探索實施落後低效產能退出機制,紮實開展“畝產效益”評價改革,倒逼企業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推動園區“騰籠換鳥”“鳳凰涅槃”。堅持向樓宇要空間、要財源、要效益,制定完善樓宇經濟發展規劃,出臺《關於加快現代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設立現代服務業獎勵扶持專項資金,重點扶持引進“零土地”、輕資產科技型企業和金融服務企業,深入推進“騰樓換企”工程,“一樓一策”提升入駐率、單位面積稅收貢獻率,著力打造“立體產業園”,力爭全年引進培育樓宇企業100家以上,樓宇經濟貢獻稅收突破6億元。

四是攻落實不快之“堅”。事業只有幹出來的精彩,沒有等出來的輝煌。工作中將深入落實省委、市委“重點工作攻堅年”要求,堅持從區委常委做起,以上率下、親力親為,帶頭踐行“一線工作法”,對包保企業真幫實包,實行銷號管理,確保問題限期見底清零。建立重點工程、重大項目、重要事項責任清單,對各項重點工作親自部署、親自過問、親自調度、親自督辦,扭住不放、一抓到底,以“釘釘子”精神推動工作落實落細。認真落實量化預警、容錯免責、組工幹部一線考察識別、激勵關懷等機制,旗幟鮮明地鼓勵實幹者、鞭策不為者、懲戒逾矩者,讓黨員幹部能力素質在一線錘鍊、作風形象在一線彰顯。

“下一步,我們將樹立‘改革為先,項目為要,服務為上’的理念,對12項攻堅任務,逐個制定落實方案,實行清單化管理,以決戰決勝的姿態、敢打敢拼的勇氣堅決抓好各項工作落實落地,奮力開創發展新境界。”鞏洪波說。

德州日報新媒體出品

記者|楊德林 通訊員|方誌勇 王美林 高玉帥

德城区委书记巩洪波:攻坚克难 奋起直追!全力开创“富美新强典范区”建设新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