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5年无人驾驶会取代出租车驾驶员吗?

嵩巛嵩


从目前来看,可以明确的告诉你不可能。

首先立法机关还没有对无人驾驶进行系统化研究,尽管已经有了前期调研,但调研结论不乐观。

二是无人驾驶技术并不成熟,大家看到的往往是在特定道路上的测试,偶尔在普通道路上的测试也是有选择性的道路,而且测试几轮也不乐观。

三是目前来看,当前最先进的技术也不发适应复杂多变的道路通行模式,更别提违法行为多发的情况下。

四是无人驾驶技术必须依托畅通的网络,但我们的网络还没有达到告诉通畅的要求。

不成熟的条件可能还有其他的,才疏学浅,总结的还不够到位,但最终想说明的就是5年内绝对实现不了。但早晚会实现,而且最先实现的应该是公共交通工具。


交通汽车小达人


到2024年,无人驾驶真的可能取代出租车。出租车已经遭受了滴滴的一大重创,如今,无人驾驶的出现难道是要逼着出租车司机转行吗?无人驾驶到底有哪些优势呢?

首先,无人驾驶并不是传说。美国、德国、英国等地早就有无人驾驶汽车使用,比如2017年,美国拉斯维加斯就有自动驾驶巴士,同年,德国推出了无人驾驶公交车等。就目前的信息来看,这些无人驾驶车辆仍然在正常运行,甚至比人类司机驾驶的还要好,事故发生率很低。所以,有了这些经验的累计,无人驾驶在安全性和准确性更加有了保障。

其次,无人驾驶取代出租车还有一个优势就是:更赚钱也更省钱。因为人类司机不可能24小时全天不休息的接单,而且出租车行业成本占比最高的就是司机的费用,而无人驾驶车辆可以全年不休,所以节省了很大一大笔费用,效益更高。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信息化时代,智慧化的服务越来越受到我们的肯定。而无人驾驶在一定程度上是真正实现了人和机器的最有效的协作,同时随着人工智能、5G、云计算等高新技术的发展,智能预约、导航、安全等系统在无人驾驶汽车上的使用也将更加成熟和稳定,可以更有效的节省时间,减少事故发生率,缓解城市交通压力。至于无人驾驶是由政府统筹还是由出租车行转型,这就涉及到更多的经济和政治因素了。

不过,单从技术层面和时代需求来看,5年内无人驾驶的全面问世是还有希望的。

更多优质内容,请持续关注镁客网~


镁客网


不会 就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在大城市的市中心道路行人很多 而且有很多斑马线没有红绿灯的 相信大家都知道我国公民素质有待提高 在人流很多的道路只要有一个人带头过斑马线那么后面就会有一群跟着过 而且人流持续不断过斑马线 按照现在严抓不礼让斑马线行为 不礼让斑马线扣分罚款的 如果人流持续不断的过斑马线按照自动驾驶的汽车设置的程序一定是要等没人过斑马线了才能行走 我估计如果交警不来自动驾驶的汽车会在斑马线前停一天[呲牙]


LNY001


无人驾驶汽车是一种智能汽车,也可以称之为轮式移动机器人,主要依靠车内的以计算机系统为主的智能驾驶仪来实现无人驾驶。  

无人驾驶汽车集自动控制、体系结构、人工智能、视觉计算等众多技术于一体,是计算机科学、模式识别和智能控制技术高度发展的产物,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科研实力和工业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国防和国民经济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开始进行无人驾驶汽车的研究,目前在可行性和实用化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无人驾驶汽车的研究,国防科技大学在1992年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辆真正意义上的无人驾驶汽车。  

2005年,首辆城市无人驾驶汽车在上海交通大学研制成功,该车有望于两年之内率先在上海世纪公园进行示范运营,并在2010年世博会上一展身手。到时游客只需在公园的入口处按下一个按钮,一辆没有司机的四座敞篷汽车就会从远处开过来缓缓停下,然后搭载着乘客前往他们想去的景点。  

谷歌预测,2030年之前,无人驾驶汽车实现正式商用;日前,Uber也宣布从购买50万辆特斯拉无人驾驶汽车。


云和数据


答案:不能,取代出租车驾驶员至少要8年时间。

一 无人驾驶现状:

1.根据2019年8月28日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布的征求意见稿:推荐性国家标准《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基于驾驶自动化系统能够完成动态驾驶任务的程度,根据在执行动态驾驶任务中的角色分配以及有无设计运行范围限制,将驾驶自动化分成 0~5 级。

从目前无人驾驶运行环境状态下,主要影响为公路设施等,目前能实现的也只能达到3级。


2.无人驾驶目前能够实现区域性的,且速度一般在60千米/时以下,其功能主要在于人、物的识别和紧急制动;根据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和全国汽标委智能网联汽车分技术委员会,2018年8月3日发布的《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功能测试规程(试行)》的要求,目前对需要上公路测试的自动驾驶汽车必须要通过以下功能测试,由此可见无人驾驶目前最有保障的功能只是达到了这些,距离替代司机还有很大差距:

二 无人驾驶取代出租车驾驶员影响因素

1.虽然无人驾驶技术能力已经能够达到,如5G传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感知识别技术,但只是在特定路况,特定环境下。

2.因无人驾驶汽车必备因素之一需要识别路边设施,进行信息感知计算,而中国地域辽阔,要进行公路设施改造需要时间。目前关于相关公路建设信息如下:

目前浙江省交通运输厅已经宣布了将在2020年建设国内首条时速可以超过120km/h的超级高速,据了解这条计划中的超级高速全场161km,通过车辆管理和云计算提高运行速度。不仅有着高强度的透光率还带有绝缘效果。在地下还预留出了未来将会出现的为新能源汽车提供无线充电的设施空间。并且该条公路还将支持无人驾驶,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2020年无人驾驶技术已经可以用于生活中,将从目前大部分的L3至少提升至L4。方便人们出行的同时也让我们率先走进“无人”时代。

3.基本条件不成熟:涉及到到车辆、消费者、运营商的法律、标准、保险、网络安全等条件不成熟,按照目前汽车的管理经验,无人驾驶应该有一系列的标准法规进行支撑,目前比较完善的只有推荐性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和联盟标准《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功能测试规程(试行)》。

综合以上

无人驾驶取代出租车驾驶员,至少需要8年时间。


简优管理


在人们的期许中,共享自动驾驶汽车能大幅提升社会效能(私家车95%的时间处于停放中),改善自然环境,甚至打破工业时代城市规划的枷锁,重新释放城市居民的自主权。“未来,就像政府出台淘汰黄标车的法规那样,那时政府要出台一个法律淘汰人工驾驶汽车,或许再过段时间,年轻人会问:汽车曾经是自己驾驶的啊。”


李北辰


未来5年无人驾驶不会取代出租车驾驶员,甚至再过50年都不可能,因为一出租车驾驶员涉及社会就业问题,二大街上瞬息万变的情况,打车人要车时不用手势而用姿态或脸部表情电脑能读懂吗?中国几十种方言能听懂吗?就连已有上百年使用经历的汽车在闹市里大街上都得限速行驶,何况一个刚出炉没几天的无人驾驶汽车谁敢把它放到大街上当出租车,谁敢担这个责?估计再过50年都不可以。


栖雁林


除非无人驾驶自己可以预判路况,有自己的思维。



国际庄个体出租车


5年应该不够,应该是先从无人驾驶地铁开始 这个已经实施了。下一步应该是无人驾驶公交车BRT之类。无人驾驶小车应该会在园区 景区等先实现。


jinesc


无人驾驶在科学和技术层面的研发无可厚非!是科技发展的必由之路

但是其商用没有太大的意义!

包括在北京地铁上已经实现的轨道交通上无人驾驶的应用,经过实践证明没有意义!尤其是在未来,随着社会发展和文明的提升,无人驾驶将会成为笑谈!没有实际意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