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门且优美的十首宋词:豪华尽成春梦,留下古今愁

宋词是中国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一千年来一直高悬于历史的长空,闪耀着夺目光彩。整个宋代是中国文学史的一个高峰,其中给我们留下的词就有数百万首,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欣赏10首冷门且优美的宋词。

1、诉衷情令·长安怀古

宋代:康与之

阿房废址汉荒丘。狐兔又群游。豪华尽成春梦,留下古今愁。

君莫上,古原头。泪难收。夕阳西下,塞雁南飞,渭水东流。

冷门且优美的十首宋词:豪华尽成春梦,留下古今愁

这首词吊古伤今,表现了身处偏安局面,不胜今昔之感的情怀。上片从眼前景物写起,阿房废址,汉代荒丘,成了狐兔群游之所。昔日豪华,已成春梦。抚今追昔,不胜悲愁。下片着重抒情。眼前景象,悠然往事,惟见塞雁南来,渭水东流。黄昏时候,益觉伤感。全词工丽哀婉,情韵悠长。这是康词中较为突出的一首。

2、南歌子·驿路侵斜月

宋代:吕本中

驿路侵斜月,溪桥度晓霜。短篱残菊一枝黄。正是乱山深处、过重阳。

旅枕元无梦,寒更每自长。只言江左好风光。不道中原归思、转凄凉。

冷门且优美的十首宋词:豪华尽成春梦,留下古今愁

这首词着力表现词人的中原归思,同时感情又有一个由隐至显的过程。词人结合特定的景物、时令、旅途状况,层层转进,如剥茧抽丝般地来抒发感情,最后凄然归思,这样抒情便显得很自然。

3、菩萨蛮·彩舟载得离愁动

宋代:贺铸

彩舟载得离愁动,无端更借樵风送。波渺夕阳迟,销魂不自持。

良宵谁与共,赖有窗间梦。可奈梦回时,一番新别离!

冷门且优美的十首宋词:豪华尽成春梦,留下古今愁

这首词上片联想奇特,怨责无端;下片文心跌宕,一波三折,写有情人分别后思想感情的变化,摇曳多姿,极其细腻传神,这也是贺词的艺术风格之一。

4、醉桃源·柳

宋代:翁元龙

千丝风雨万丝晴。年年长短亭。暗黄看到绿成阴。春由他送迎。

莺思重,燕愁轻。如人离别情。绕湖烟冷罩波明。画船移玉笙。

冷门且优美的十首宋词:豪华尽成春梦,留下古今愁

作者因古来就有折柳送别的习俗,遂将柳拟人化,借柳以咏离情。上片写驿道旁、长亭边的柳。下片转写西湖烟柳。这里的柳也年年迎送春天,时时注目于湖面摇曳的船,聆听着船上悠扬的笙歌,感受着男女游客们的莺思燕愁,于是它自己也依依含情,成了世间离情别绪的负载物。

5、昭君怨·梅花

宋代:郑域

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

冷门且优美的十首宋词:豪华尽成春梦,留下古今愁

这首词不仅描绘了梅花的外貌,而且揭示了梅花的品格,并以此暗示了作者本人虽怀才不遇却不肯放弃操守而随波逐流的情怀。

6、浣溪沙·莫许杯深琥珀浓

宋代:李清照

莫许杯深琥珀浓,未成沉醉意先融。疏钟已应晚来风。

瑞脑香消魂梦断,辟寒金小髻鬟松。醒时空对烛花红。

冷门且优美的十首宋词:豪华尽成春梦,留下古今愁

此为闺情词。全词含蓄蕴藉,颇得婉约之妙。上片写饮酒,下片写醉眠,通篇表现的是闺愁,主要采用“映衬法”,词作情景交融,“情中景,景中情。”

7、三姝媚·过都城旧居有感

宋代:吴文英

湖山经醉惯。渍春衫、啼痕酒痕无限。又客长安,叹断襟零袂,涴尘谁浣。紫曲门荒,沿败井、风摇青蔓。对语东邻,犹是曾巢,谢堂双燕。

春梦人间须断。但怪得、当年梦缘能短。绣屋秦筝,傍海棠偏爱,夜深开宴。舞歇歌沈,花未减、红颜先变。伫久河桥欲去,斜阳泪满。

冷门且优美的十首宋词:豪华尽成春梦,留下古今愁

这是一首感旧伤怀词,萍踪浪迹的词人吴梦窗一日路过都城临安(今杭州),来到当年曾栖息过的住处看望,但见荒草填门,井垣颓败,不禁感触纷纭,情不自胜,于是吟成此词,以抒襟怀。

8、踏莎行·庚戌中秋后二夕带湖篆冈小酌

宋代:辛弃疾

夜月楼台,秋香院宇。笑吟吟地人来去。是谁秋到便凄凉?当年宋玉悲如许。

随分杯盘,等闲歌舞。问他有甚堪悲处?思量却也有悲时,重阳节近多风雨。

冷门且优美的十首宋词:豪华尽成春梦,留下古今愁

这首词作于公元一一九〇年(绍熙元年庚戌)八月十七日夜。篆冈,是辛弃疾在上饶的带湖别墅中的一个地名。小酌,便宴。此词就是在这次吟赏秋月的便宴上即兴写成的。

9、如梦令·题淮山楼

宋代:苏轼

城上层楼叠巘,城下清淮古汴。举手揖吴云,人与暮天俱远。魂断,魂断,后夜松江月满。

冷门且优美的十首宋词:豪华尽成春梦,留下古今愁

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六月,朝廷任命苏轼为杭州通判。苏轼七月离开汴京(今河南开封),十月,苏轼经过泗州。泗州是一座古城,苏轼首次经过,便稍事逗留以观览河山胜迹,后写下这首词。 

10、诉衷情·送述古迓元素

钱塘风景古来奇,太守例能诗。先驱负弩何在,心已誓江西。

花尽后,叶飞时。雨凄凄。若为情绪,更问新官,向旧官啼。

冷门且优美的十首宋词:豪华尽成春梦,留下古今愁

全词围绕着送旧官、迎新官来写,且采用用典的写作手法,既赞美了风景,又有对人物的评价和细致的心理刻画。虽是应酬之作,但表达得很风趣,也没有阿谀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