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合之眾》,之於《封城日記》現象的應用

反感的越多,便越自得,大約因為有《烏合之眾》撐腰,猜它大約是壓箱底寶貝,終極利器,但還沒拿出來,不然早拿出來了,怎麼這麼說?

《烏合之眾》,之於《封城日記》現象的應用


一,因為之前有兩個娛樂女星,皆因個人行為與價值觀的“不同凡響”而被廣大網友斥責與討伐,無言以對時,而皆拿出《烏合之眾》來懟網友,然後閉上眼睛高昂起頭,再不作聲,彷彿已一擊而勝,而敵方已潰不成軍。

娛樂星類,應該不是她能起眼的一類,所以認為她們已把“鞋”搞髒,便不樂意再穿了,但絕不扔掉,用保鮮膜裹起來保留在箱底。


二,先普及一下【《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研究》,它是一本研究大眾心理學的著作。在書中,作者勒龐闡述了群體以及群體心理的特徵,指出了當個人是一個孤立的個體時,他有著自己鮮明的個性化特徵,而當這個人融入了群體後,他的所有個性都會被這個群體所淹沒,他的思想立刻就會被群體的思想所取代。而當一個群體存在時,他就有著情緒化、無異議、低智商等特徵。(源於網絡)】


因此,她是一直竭力要自拔於群體大眾的,因為怕被群體淹沒自己的個性化特徵,而成為一個有著情緒化、無異議、低智商等特徵的人。所以,當大眾都聲援支持抗疫時,她特意去尋找頹喪的情緒,當大眾都關注一線醫護的辛苦危險時,她特意去關注悲慘的死亡,當大家拖著傷腿攜手努力前行時,她特意趴下去扯開腿上的血漬,當大家歡呼勝利曙光時,她特意去嘲笑這種歡欣的情緒…於是她真的脫離了“烏合之眾”,成了一個孤立的,具有鮮明個性化特徵的個體。

而這種孤立的個體,卻又是不排斥別人的跟隨的,於是,關鍵點來了,一部分受《烏合之眾》刺激,也想成為非“情緒化、無異議、低智商”(尤其低智商)具有鮮明個性化特徵者,看到了《封城日記》,彷彿看到了自拔於庸眾而羽化的登仙台,於是呼啦一千聚攏在她與她的道書周圍,於是她飄飄然而似有了道祖之風,然而仍舊矜持著,彷彿不屑於這幫徒孫大呼小叫地跟隨,彷彿因此而愈加高冷範兒而達欲仙之姿…

《烏合之眾》,之於《封城日記》現象的應用


於是,便可以分明瞭,反感她的多數大眾,是自發的聚合,即是源於自我思辨而來的相同原始內心理念;而維護她的,卻是源於她的“道書”的蠱惑與召喚,與自拔於“低智商”的希求,此種功利性的聚合,才是《烏合之眾》中所講的真正的“烏合之眾”!

她的徒孫們因想脫離“低智商”,而陷入了更低級的“低智商”,這十分具有諷刺性且是件多麼可笑的事啊!


而她因被徒孫們強行拉入他們這真正烏合之眾的範疇,而也陷入了同樣的悲哀境地,於是她也顯得更加“低智商”了。

她現在正想方設法擺脫徒孫們的糾纏,欲重歸她的孤立的具有鮮明個性化特徵的高臺!


別放走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