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復破碎的森林,讓大象回家

亞洲象,是體型僅次於非洲象的現存第二大陸生哺乳動物,與亞洲大陸很多國家和民族的文化、歷史、自然變遷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對於生活在中國西南邊陲的西雙版納人,尤其是村寨裡的長者們來說,亞洲象這種動物,可以說是很熟悉了,他們說起野象的趣事,就像是閒話日常的家長裡短,甚至還給一些經常進村搗亂的“熊孩子”起了暱稱。但實際上,人和象的關係並沒有那麼簡單。

大象與人類——關係複雜的“鄰居”

曾經,它是人們想象中神秘又強大的動物,與人類之間有充足的空間距離。在人類社會的脈絡中,它以圖騰的形象出現在特定人群的精神生活中;作為寓意“四方無事、民康物阜”的瑞獸,它出現在傳統工藝品上;它還出現在佛教、印度教和眾多原始宗教相關的故事裡,被人們膜拜、敬仰。

修復破碎的森林,讓大象回家

西雙版納勐滿村村口的白象廟旁豎起了提防野象的警示牌。© 夏德銳 / Greenpeace

隨著生產力和人類文明的發展,人類對大象的瞭解逐漸增加,與大象的互動也變得頻繁。早在公元前一千年,就出現了古人馴服野象用於生產、運輸甚至戰鬥等活動的記載。之後的兩千多年間,人類農耕的急速擴張帶來森林的急劇減少,以及對大象的驅趕和屠殺,這使得亞洲象的分佈區猛然壓縮且數量大量減少。近幾十年中,亞洲大陸上人與象之間的距離進一步縮小了,這也使人與象的關係顯得更為矛盾而危險:一方面是大象不斷為人類所傷害,因盜獵而喪生、致殘,或被逼迫虐待來勞作表演;另一方面大象不斷侵入人類的聚居區,掀翻車輛,毀壞農田,傷害人命……屢見不鮮。

修復破碎的森林,讓大象回家

© 夏德銳 / Greenpeace

(圖:村民鄭忠平的玉米地在2019年11月的野象侵犯中損失嚴重;野象活動過後只留下幾捧完整的包穀。)

大象在公眾眼中的形象,似乎經歷了兩次反轉,從充滿神秘色彩的巨獸,發展成為了人類活動的直接受害者,又成了現實生活中難以相處且危險的“鄰居”。

人象關係為何經歷了這樣演化?這要從亞洲象自古以來生活的家園——森林,說起。

大象與森林——相互依存

以亞洲象在中國的分佈為例,歷史上,亞洲象曾在華夏大地上廣泛分佈於從北至黃河流域到南的廣大區域。隨著人類對森林的大規模砍伐,亞洲象的領地不斷退縮,直到現在在雲南省西南部偏居一隅。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這片擁有北半球現存最高緯度熱帶雨林的土地,就是中國所剩無幾的亞洲象種群最重要的家園。

修復破碎的森林,讓大象回家

出沒在西雙版納熱帶雨林中的野象 © 鄭璇 / 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

作為生態金字塔頂端的大型哺乳動物,亞洲象的活動範圍廣,善於根據季節規律尋找適合覓食、育幼、繁衍生息的功能區域。它們群居、個體間保持著密切的協作和深度的溝通,它們有著極強的學習能力和長久的記憶,通過群體之間密切的協作和溝通,不斷積極地與周圍的環境進行互動,努力適應生境的改變,也同時對生境進行強有力的改造。

修復破碎的森林,讓大象回家

成年的亞洲象體型巨大,可以輕鬆在密林中開闢象道。© Ardiles Rante / Greenpeace

在雨林中,亞洲象發揮著類似土木工程師的作用:它們在林中穿行的巨大身軀,開闢出象道,被它們採食的竹叢倒下,形成林窗,讓陽光能夠透過樹冠之間的空隙,灑在鬱閉的雨林中這一小塊略微開闊的地方——這為雨林的健康、新陳代謝和林下植物的更新迭代,以及林中小型動物的活動,創造了條件;大象的腳印形成的小水坑,幫助林間兩棲動物和靠雨水傳播種子/孢子的植物生存繁衍;大象的糞便,為種子萌發和土壤微生物生長提供了養分和環境,甚至被昆蟲所利用作為居所。這些龐然大物,就這樣串聯和驅動著林中的蓬勃生機。而這樣充滿生機的森林,也為當地的人們養護著水源、維持著水土、調節著區域氣候、供應著多種多樣可四季採集的林產品。

修復破碎的森林,讓大象回家

保護區內食物源基地內紅外照相機拍攝到的野生亞洲象 © 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

然而,在西雙版納,亞洲象賴以生存的熱帶雨林,正面臨著多重壓力:農田、基礎設施建設和城市化擴張;以橡膠為代表的種植園侵蝕天然林;原本完整的雨林被割裂成小碎片,且碎片內的森林健康狀況退化;外來物種入侵,與地方性本土物種爭奪生存空間等等。

修復破碎的森林,讓大象回家

生活在西雙版納的一群野生亞洲象正冒險穿過公路。© 鄭璇 / 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

隨著這一片特殊的熱帶雨林在壓力下衰退,不光人類從中獲得的生態系統服務大打折扣,野生象群在其自然生境中獲得足夠的食物來源、掩蔽場所、以及適宜的功能性區域的可能性都在嚴重喪失。大象不得不與人類更頻繁地互動,它們學會了採食玉米等農作物、在農田中覓食和休息,把穀倉當成偶爾的自助餐吧,在人類聚居區附近遊蕩玩耍,當地居民的生產生活受到嚴重影響。儘管當地人也會以打趣的口吻來講述大象“調皮搗蛋”的事蹟,但是財產損失和人身安全的威脅讓當地人對大象的態度五味雜陳—— “人象衝突”成了亞洲象保護工作中又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修復破碎的森林,讓大象回家

[圖注:西雙版納州人象衝突可能性預測圖 (Chen et al, 2016) (a) 人群聚居區遭受象損的可能性;(b) 人群聚居區在旱季受到野象攻擊的可能性分佈;(c) 人群聚居區在雨季受到野象攻擊的可能性分佈。紅色為高危,藍色為低危。]

大象、森林、人——如何重修舊好?

傳統中被視為吉祥象徵的大象,變成了脾氣暴躁、難以相處的“鄰居”。人們不得不想方設法對它們進行監測預警、防禦甚至驅離,以保證當地居民的人身和財產安全。方法多種多樣,有的利用現代科技,耗資不菲,架設起堪比治安系統的配套設施;有的因地制宜,築起防象牆;或者利用象的聽覺敏銳且排斥蜂類的特性,在靠近象群活動範圍的人類聚居區周邊,架設蜂箱養蜂避象……然而,這些防象措施,經常會被擁有很高智商和學習能力的亞洲象們輕易破解。

治標更要治本。除了各種防象措施作為補救,修復亞洲象賴以生存的雨林,讓它們“有家可歸”,才是更根本的解決方案。

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建設亞洲象食物源基地的工作,已經開展了十餘年。建設思路和方案,在實踐中不斷得到完善。起初,一線的林業、保護工作者和專家,嘗試在遠離村寨的退化土地上種植玉米等農作物,期望能投其所好地引導大象去基地覓食遠離村寨,結果卻適得其反,不僅種植速度和數量遠遠不能滿足當地象群的需求,而且似乎鼓勵了象群採食農作物。經過不斷的摸索和試錯,現在

主要採取以清理外來入侵物種、恢復原生植被為主,選擇亞洲象在其自然生境中喜食的本土野生物種,對退化的土地進行植被再造,並結合其他森林管理的方式,逐步修復森林。

改良版方案和實踐,目前已經初見成效,基地內,更多的食草動物被監測到,消失蹤影幾十年的印度野牛重現了,甚至食肉動物的痕跡也屢有發現,基地內的小生態系統的活力顯著上升,並且跟周邊天然林產生了更好的連結,同時周圍的村寨也反映象損有明顯的減少。

人、象、森林,從來不是相互獨立的三個元素,而是相互有著緊密聯繫的系統——它們在時間、空間、功能上彼此相互交織,相互影響、相互適應、相互改變。修復森林、修復亞洲象的棲息地,受益的不僅僅是亞洲象,還有其他依賴雨林生存的動植物。而在這個過程中,人,也不只是施與者的角色——健康的雨林,也守護著人類的生計、健康和安寧,為人未來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更多的選擇。

森林的修復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科學的規劃,而且面臨著巨大的不確定性,需要不斷地投入和試錯,任何原因造成的停滯或中斷,都可能使之前的努力前功盡棄——這就格外需要政策的有力支持、持續的資源投入,以及耐心地監測和評估。儘管還有很多挑戰,可喜的是2019年,國務院出臺了《天然林保護制度方案》,以及《關於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的指導意見》,以構建自然保護地的分級分類管理體系。希望這些政策的落實,能夠對於瀕危野生動物棲息地的精準管理和保護、修復帶來切實的推動。

森林本是人和象共同的家園,期待在不久的將來能森林成片,萬木爭榮,人類和大象能再次和諧共處、生活在這片美麗的土地上。

修復破碎的森林,讓大象回家

此項目已在雲南獲得臨時活動備案

[1] [英] 伊懋可. 大象的退卻——一部中國環境史. 江蘇人民出版社. 2014.

[2] Raman Sukumar. The Living Elephant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3] 張立.中國亞洲象保護研究. 科學出版社. 2018.

[4] 亞洲象在中國的種群分佈約有219至242頭,分佈面積約2500平方公里,主要分部在雲南省的西雙版納、普洱、和臨滄等地(張立,2018)

[5] Chen Y, Marino J, Chen Y, Tao Q, Sullivan CD, Shi K, et al. (2016) Predicting Hotspots of Human-Elephant Conflict to Inform Mitigation Strategies in Xishuangbanna, Southwest China. PLoS ONE 11(9): e0162035. doi:10.1371/journal. pone.0162035

「 行動帶來改變 」

Positive Change Through Actio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