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求你給我手機”,9歲男孩的哭訴,給父母們敲醒一記警鐘

隨著時代突飛猛進的變化,越來越多的高科技產品步入了生活,而最習以為常的就是手機。

不管是站著或坐著,不管是上班或睡覺,把手機從兜裡揣出來看兩眼成為了每個人的"本能",可是這對於孩子來說確是致命的。

“媽媽,求你給我手機”,9歲男孩的哭訴,給父母們敲醒一記警鐘

鄰居家的小孩9歲了,小傢伙身體雖然健康但小小年紀就掛著一個眼鏡,這天他抱著媽媽的大腿哭著喊道:

媽媽,求你給我手機玩玩吧,就10分鐘!

看著兒子的眼淚,母親的淚水也譁然而下,她恨手機把兒子迷得神魂顛倒,更恨這個時代每個人都離不開手機。

“媽媽,求你給我手機”,9歲男孩的哭訴,給父母們敲醒一記警鐘

而這也是當下非常普遍的現象,不管是成人或孩子都無法離開手機,手機的"魅力"展現在這幾個方面:

  • 消息傳播快。

每個人都喜歡新鮮感,每個人也都有好奇心,而手機作為信息傳遞的媒介正好可以服務於這類人群,孩子們喜歡看手機上的新聞,喜歡和朋友在網絡上衝浪。

  • 遊戲種類多。
“媽媽,求你給我手機”,9歲男孩的哭訴,給父母們敲醒一記警鐘

手機除了有了解信息的功能,更有數不盡的遊戲,不管是任何系統,開發遊戲的商家都會站在孩子的角度去使得遊戲更有吸引力,孩子的自控能力差就很容易上癮。

  • 潮流。

這是一種社會現象的原因,就像"世界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一樣的道理,手機本不適合孩子,但是從第一批父母給孩子手機後,其他孩子就會產生羨慕妒忌的心理,從而想要盲目跟風,沒有手機就顯得自己與時代格格不入。

“媽媽,求你給我手機”,9歲男孩的哭訴,給父母們敲醒一記警鐘

手機功能多種多樣,手機卻確實可以拉進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但萬事有好的一面自然就也會有陰影。

這些手機的弊端非常現實,每一點都讓孩子們"欲罷不能":

  • 不良誘惑的信息。

孩子們在上網查詢資料的同時,就很有可能碰到某些帶有"敏感內容"的小窗口,基於好奇心他們就會去點開,瞭解到這個年齡段不該知道的消息,從而開始慢慢受到更多誘惑以至於學壞。

  • 影響視力。
“媽媽,求你給我手機”,9歲男孩的哭訴,給父母們敲醒一記警鐘

眼睛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最重要的,一生也只有一副眼睛可以使用,但是孩子們卻很享受在黑夜裡玩手機,躺著看,側著玩,這些姿勢都會嚴重傷害到孩子的視力,從而戴上了眼鏡,為日後的生活帶來諸多不便。

  • 攀比心理。
“媽媽,求你給我手機”,9歲男孩的哭訴,給父母們敲醒一記警鐘

手機作為電子產品自然就會更新換代,而在手機行業的競爭下,新款型號通常幾個月就會出來,有的孩子能夠一手拿到新款手機,這也給了他們炫耀的資本,而還在使用老舊型號手機的孩子心裡就會不平衡,產生攀比的心理。

當然手機帶來的弊端遠遠不止這些,一臺巴掌大的機器足夠把孩子"洗腦"成電子產品的奴隸,這對孩子的身心都會造成很大的傷害。

“媽媽,求你給我手機”,9歲男孩的哭訴,給父母們敲醒一記警鐘

沒有父母想要看到孩子陷入手機"罪惡"的泥潭,那麼父母應該要如何看待和對待孩子使用手機的問題呢?

  • 給孩子手機,不制止。

首先父母要正視手機的好處,手機可以方便孩子上網查資料,學習累了玩手機放鬆,出門在外和家人聯繫,不能因為手機的弊端而完全抹失它的價值,在家庭條件和孩子年紀都允許的情況下,可以給孩子一臺手機。

  • 規定玩手機的時間。
“媽媽,求你給我手機”,9歲男孩的哭訴,給父母們敲醒一記警鐘

其次父母給孩子手機後,應該和孩子約法三章,規定玩手機的時間以及玩手機的領域,比方說學習到某程度可以玩一定時間,玩耍的遊戲和瀏覽的軟件必須是官方正規的,要讓孩子懂得手機的弊端,懂得父母的良苦用心。

  • 不買太貴重,功能多的手機。
“媽媽,求你給我手機”,9歲男孩的哭訴,給父母們敲醒一記警鐘

父母給孩子買手機的同時儘量挑選功能少的,能打電話和簡單的瀏覽上網即可,不要給孩子盲目買高端昂貴的手機,這樣孩子會產生攀比心理並且不懂得珍惜,並且功能太多還可能勾起孩子的好奇心,使得他們花過多的時間研究手機。

  • 父母以身作則。
“媽媽,求你給我手機”,9歲男孩的哭訴,給父母們敲醒一記警鐘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所以父母在要求孩子的同時自己也應該剋制,平日裡多讀書多看報,少玩手機,手機的功能和價位也普通一點,這樣孩子才會像父母學習,慢慢接受手機的正確使用方法。

手機一直都是一個充滿爭議的電子產品,它的好處數不勝數,但是它的弊端也隨處可見,有的父母不拿手機的問題當回事,可他們捫心自問:

自己能做到1小時不看手機一眼嗎?

“媽媽,求你給我手機”,9歲男孩的哭訴,給父母們敲醒一記警鐘

相信這個問題很多人的回答都是否,那麼就希望能給各位敲醒一記警鐘,讓手機成為孩子健康成長的幫手,而不是禍害孩子人生的"兇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