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同龢算不算奸臣?

悠然见圆山


偏听则暗,兼听则明!

说翁同龢是奸臣未免过于武断,对他是极不公平的评判。

要了解真实的翁同龢,不妨设身处地站在他的立场和社会政治环境下考虑这个问题!

1、状元、帝师、军机大臣

首先翁同龢是咸丰六年的状元,从这个身份来看,翁同龢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这是他的第一个身份,同时也是他非常重要的人设,就是清朝腐朽的科举制度之下的读书人,而且是“读书读的非常好”的人。

众所周知科举制度自隋朝开始一直到光绪三十一年废止,可见到了清朝科举制度已经成为制约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枷锁,八股取士是“死读书”“傻读书”根本不能选拔真正的人才。

所以翁同龢并没有什么真正的治理国家,尤其是一个病人膏肓的国家的政治才能,当然更加不具备军事才能。

其次是翁同龢的帝师身份,他是光绪皇帝的老师,因此和光绪皇帝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皇家的倚重是他权利的根基,因此他的忠心毋庸置疑。

最后是他的军机大臣的身份,注定了翁同龢所处的地位是足以决定清朝命运的关键所在。

翁同龢只是一个没有真正才能的读书人,没有治理国家的能力,但是读书人的操守和德行注定了他的行事准则,其并非“奸臣”。

2、不是奸臣的例证

说翁同龢不是奸臣,总要拿出实在的例子。

比如说清朝有名的“杨乃武与小白菜”,就是在翁同龢的主持下,顶住了官僚贵族的压力才得以翻案,从这一点上来说,最少是不惧权贵和为民做主的典范。

比如说查清了震惊一时的云南军费报销舞弊案,打击了贪污腐败的官员,虽然此案错综复杂,但是翁同龢圆满的将此案进行了处理,不得不说翁同龢还是有一定的能力的。

比如说在中法越南交涉案上维护了朝廷的利益,赢得了朝堂上下包括光绪皇帝的一致认可,光绪帝认为他是大清之楷模,朝廷之典范。

最后是在1887年黄河决堤,数百万人受灾,翁同龢筹措900万两支援受灾地区。

以上种种虽说是翁同龢职责范围之内的事情,但也恰其说明他是恪尽职守的官员,而不是尸位素餐的蛀虫。

这些难道不能作为翁同龢不是“奸臣”的例证?

3、翁同龢和李鸿章的矛盾

翁同龢最被人诟病的事情是没有给足李鸿章发展海军的军费,甚至是没有军费,还给光绪大婚花掉了巨额的银两,甚至有人说慈禧修建圆明园和举办奢靡寿宴的钱,是挪用的海军军费。

我想在这件事情上,翁同龢是背了黑锅了,虽然翁同龢执掌户部多年,但是他也仅仅是清朝的以为臣子,在封建王朝,皇帝和太后的话比户部负责人的职权要大得多,尤其是慈禧太后专权时代,慈禧一句话就可以摘掉翁同龢的顶戴花翎。

几百万两银子的花销,岂是他一个“奴才”能够决定的。

还有人说在甲午战争之前,翁同龢不顾李鸿章的百般辩解,是强硬的“主战派”,还说“吾正欲试其良楛,以为整顿地也。”有人据此认为翁同龢是要收拾李鸿章,以国家大事谋取私利。

真的是这样吗?

这个观点我不敢苟同,这就像是一个大公司一样,投入了一个项目,花费了巨额的钱财,而且还在一直要钱,到了要用的时候,项目负责人却说,这个项目还不能应用,是你你信?

总是要检验一下的,如果一点效果没有,总要审计一下,这些钱花到哪里去了,总要出一些成果吧,给投资人的信心吧!

4、结论

翁同龢并不是一个奸臣,虽然在晚清时期因为不懂军事,没有什么先进的治国理念,做了一些不利于国家的事情。

但是大厦将倾,岂是一个旧社会的,没有先进思想的“读书人”所能够挽救的,给他扣上一顶“奸臣”的帽子,将清朝的失败怪罪到他身上,实在是有些沉重。


逝去即历史


说翁同龢是奸臣,未免也太高估了他。充其量,翁同龢也就是个书呆子。

常有人说,甲午战败,败在北洋舰队;而北洋舰队,又败了翁同龢之手。

此话怎讲呢?早在清朝还没灭亡时,就有个段子是这样说的:

大东沟海战失败后,慈禧太后令翁同龢赴天津面见李鸿章询问对策,后者李鸿章见了死对头后怒目相视,半晌才质问道:

“翁师傅总理度支,平时请款动辄驳回,现在事急才问兵舰之事,试问兵舰果可恃乎?”

翁同龢只好陪着笑说:“我等主管户部,总节约为尽职,如事诚急,何不复请?”

李鸿章恨恨地说:“尔等平日疑我跋扈,那些清流们又动辄参我贪婪,我若是再哓哓不已,还能活到今天吗?”



从这个意义上说,户部下达的禁止外购军械令对北洋舰队大概是最为致命的。

从1889年开始,北洋舰队即停止购买新军舰,而日本却以每年至少增加一条新军舰的速度快速扩张,至甲午年时,日本舰队已经全面超越了北洋舰队,胜败已分矣。

也有人说,翁同龢阻扰北洋舰队的发展其实是与李鸿章有着私人恩怨有关。

原来,在剿灭太平军时,翁同龢长兄、安徽巡抚翁同书被曾国藩弹劾“纵贼、失城”等大罪,结果翁同书褫职戍边,其父翁心存一气身亡。

事实上,曾国藩的这一弹章,不是别人,而正出自李鸿章的手笔。

由此,无论李鸿章搞海军还是修铁路,处处都受到翁同龢的掣肘,“李公困疆畿二十年,疑谤纷纷,终不获行其志。”



当然,仅以甲午之事评价翁同龢当然并不公道,毕竟翁同龢为两朝帝师,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但翁同龢的毛病在于,他这辈子没有经历过事,尤其致命的缺陷是:

他没有在基层做过官(哪怕做上两年知县),而是一直浮于上层,对民风政情实无亲身经历,所以其认知、眼界、实务都有很大的缺陷。

如此,在他的影响下,光绪皇帝亲政之后,在甲午和戊戌问题上一错再错,这不能不说和他有莫大的关系。

老实说,翁同龢学问人品尚可,如果做个太平宰相倒也马马虎虎,但碰到晚清这种时期,他这样的书呆子可就要栽跟斗了。


坑爹史册


就北洋水师军费一事来说,翁同龢真算不上奸臣,户部是真没钱,不是他故意使绊子。

光绪十七年,也就是公元18910年,户部尚书翁同龢上奏,认为南北洋水师已经初具规模,而国库紧张,因此请求向海外购买军舰和武器弹药暂停两年。很多人认为正是翁同龢此举造成北洋水师发展停滞,最终被日本海军超越,酿成甲午之败。而一些人更是说翁同龢提出这个建议是因为和李鸿章之间的个人恩怨,公报私仇。不过从当时户部的开支情况看,翁同龢此举更可能是出于无奈。

在两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虽然开始了洋务运动,但是不过流于形式,除了购买了一些西洋武器、西洋设备外没有根本上的改变。因此在清末,其经济还是以传统农业为主,财政收入的大头也依然是田赋、盐茶税等传统项目,只是多了关税和厘金两个收入而已,一年的财政收入不过7、8000万两左右。

而清政府的财政开始也是传统的量入为出,也就是根据收入安排开支,钱不够就砍项目。然而由于晚清时内忧外患不断,因此这开支也是一直居高不下,加上此前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国库的库存也已经耗尽。更糟糕的是对于清政府来说,可以花550万两给光绪举办大婚,可以花几千万两给慈禧修颐和园,海防则可以放一边。

所以早在1875年决定筹建海防时,经费就是一个大问题。按照计划,清政府将从关税和厘金下每年各拨给南北洋水师200万两,合计就是400万两。然而实际上由于财政紧张,拨款严重不足,在1875年到1877年两年间,南北洋水师总共只拿到了200万两,是计划的1/4。

虽然后来迫于海上的威胁,清政府采用挖肉补疮的方法勉强把北洋水师建设的初具规模,但是自北洋水师1888成军以后,清政府还是停止了对北洋水师的投入。因此在翁同龢要求暂停外购军舰前,北洋水师已经止步不前。

翁同龢不过是一个传统守旧的大臣,他所能做的只是维持收支平衡。在财政收入有限的情况下,翁同龢能和以前一样保持北洋水师的日常经费所需这已经是上限了,不可能指望他能变出钱来买军舰和武器弹药。

因此北洋水师停止发展,主要还是因为以一个农业国家难以承担如此大规模的持续投入,而清政府也不重视海防建设所造成的,翁同龢责任不大。


不沉的经远


十九世纪中叶以来的晚清帝国,有一个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以状元进而入仕,先后成为统治招聘俩朝帝师不说,还把握了十数年的国家财政大权,毫无疑问他对晚清政局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他就是翁同龢。

自古以来,位极人臣的官员都是非大忠即大奸,譬如连杀3个皇帝的宇文护就是大奸臣,像三个女儿独孤天下却依旧固守初衷的独孤信就是大忠臣。他一个人几乎可以影响整个政局的走向,但是晚清最终走向了覆灭,那翁同龢算不算奸臣呢?一个词评价翁同龢最恰当不过,那就是大奸似忠。大奸似忠的含义就是内心最奸诈的人他的外表往往表现的像最忠厚的人。为什么这么说呢?

翁同龢生平

字叔平,号声甫,江苏人。他的一生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平步青云、得到重用、罢官归家、郁郁而终。他是大学士翁心存的儿子,出身书香世家。咸丰六年,先任户部侍郎、后步步高升至军机大臣。

在官场混得这么开可见他的双商都很高,而且很会为人处世,最重要的是当时他还被大多数人认为清流砥柱,要知道这可不容易,位高权重还不贪财少有。后来他成为光绪帝师,年轻的光绪更是极其倚重他,每次遇到事都问他的意见,以至于后来光绪不听他的坚持戊戌变法的时候他很寒心,罢官回家,郁郁而终。

按理说,他一朝首辅大臣就算是罢官也应该衣锦还乡,后半生做个富贵老头安度晚年。谁承想,他到回家乡时两袖清风,过的十分清苦,论做官的道德操守他为官清廉,值得称颂。但是光从这一点来看,就可以说他是一个好官么?当然不是,为官要看是否无愧自己,无愧君王,无愧百姓,无愧国家。他勉强做到了前面2个。

翁同龢的死敌

翁同龢有个哥哥叫翁同书,这是个热血青年,在太平天国战争中他义无反顾称赞太平军,导致曾国藩、李鸿章弹劾他通敌叛国,这是杀头之罪。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因这件事翁同龢被贬,虽然之后又成为军机大臣,但心气高的他从此就决定一辈子和李鸿章为仇敌,要处给李鸿章穿小鞋。

洋务运动时李鸿章主张的训练海军、开铁道、改变科举制度的八股制学习一下西方,处处遭到当时在户部的翁同龢的反对和牵制,而且守旧派对他议论纷纷,多有诽谤,所以李鸿章最终也没能贯彻执行他的想法。

中日甲午海战,李鸿章、丁汝昌被骂了个狗血喷头,但是他们也是有苦衷。没有充足物资的支持和先进的思想其实直接导致了甲午战争的战败。

为什么没有物资呢?明面上北洋水师每年可是五百万两军费啊,被主战派的翁同龢扣押拿去给慈禧拿去过70大寿了,他就是想让李鸿章死,所以他也是甲午之耻的始作俑者之一,从这方面看就算是个奸臣无疑了。他确实因个人仇怨,给整个国家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也间接给本就水深火热的百姓增加了负担。

不论古今,当官都要知道忠奸明言辩,百姓才是头上天。


旧时楼台月


翁同龢并不算奸臣,毕竟他能做到清流派的领袖,甚至是帝师,说明他的学问和品行都不算差。

但是,翁同龢绝对是个伪君子,因为他实在是记仇。起因是翁同龢的哥哥翁同书因为平叛不力被曾国藩弹劾,弹劾的奏折由李鸿章代笔。所以翁同书被判处大辟之刑,后改为流放,后翁同书病死于流放之地,翁同龢父亲也因此病死。

这对翁家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从此翁同龢就恨上了李鸿章。但是翁李二人既然同朝为官,应该放下私人恩怨,就好比潘鼎新和张之洞就有私仇,但是中法战争两人都能放下成见,张之洞派冯子材支援潘鼎新,并嘱咐冯子材服从潘鼎新的调遣;潘鼎新也没有为难冯子材,粮草、饷银都没亏过冯子材,而且冯子材能成为镇南关之役的前敌总指挥也是潘鼎新协调各个山头才促成的。

但是翁同龢罔读圣贤书,不仅处处跟李鸿章作对,还搞出一个《停购船械案》来卡北洋海军的脖子,导致北洋海军在装备上迅速落后于假想敌日本。当然不仅装备上落后,海军连日常维护保养都做不到,战舰基本上都快报废。

另外翁同龢作为清流,往往在道德上指责别人,现代话叫道德婊,虽然他就不怎么道德。就好比光绪和慈禧之间的帝后之争,翁同龢作为帝师,自然是帝党的领袖,所以他就视慈禧比较重视并大力支持的李鸿章为后党的干将。因为在翁同龢看来,光绪是皇帝,那么什么事都得听光绪的,但是怎么可能。光绪充其量是个热血青年,先不说没有康熙、乾隆两位大帝那份沉稳和隐忍,政治阅历就不如慈禧,所以慈禧给光绪把把关也没什么了不得,毕竟老妈吃过的盐比儿子吃的大米饭还多,老祖宗说的并没有错。

另外如果从李鸿章的角度来说,他是干实事的,所以他必须要找一个支持他干实事的靠山才行,那么慈禧支持他,慈禧就是靠山。其实不仅是慈禧,恭亲王奕䜣和醇亲王奕譞这两位皇叔也是李鸿章的靠山,因为这两位都是洋务派的大腿。光绪这个热血青年还是算了,只不过面子上要过得去。

《醇王阅师图卷》,飞桥上穿黄马褂三人中间是奕譞,两边分别是李鸿章和善庆。而且这次校阅南北洋水师给了奕譞极大的刺激,他不仅观看水师演习,还跑到旅顺机器局参观,并和工人一块吃饭。从此奕譞就大力支持海军建设,成了李鸿章的铁杆后台,奕譞逝世之后李鸿章还命海军给他降半旗致哀。

只不过翁同龢不这么看,慈禧支持洋务,洋务派领袖是李鸿章,李鸿章又依靠慈禧,那么李鸿章就是后党大将。所以私仇再加上翁同龢所谓的政见不同,就导致翁同龢处处给李鸿章下绊子,上眼药。其实这并不是李鸿章的悲哀,因为中国历史一直都是这样,能办实事的斗不过会耍嘴皮子的。

更可恨的是以翁同龢为首的清流把甲午战争作为扳倒李鸿章的手段,因为甲午战争陆军先不说可,山头众多,淮军、湘军、镇边军等多个山头,海军最起码是李鸿章一手组建的吧,所以翁同龢为首的清流是比日本人更希望海军失败的。

而且海军的最后时刻,清流想的不是如何去救援海军,而是变着法的污蔑海军以及海军将领,比如说丁汝昌搂着妓女喝酒,海军官兵在甲板上打露天炮,刘公岛遍地烟管窑子等谣言都是从清流这出去的。而且海军最后荣誉投降,其实不管是在当时还是在今天看来都没什么了不起,因为海军官兵已经通过他们的战斗证明了他们的英勇和忠诚,但是在海军还没有覆灭的时候,污蔑海军、借机扳倒李鸿章得命题作文已经写好并且掌握了话语权,因为清流有舆论优势,而且这个话语权流毒至今。

几乎全部战死的海军陆战队将士,伤员不愿被俘受辱,用刺刀切腹自尽,而且他们被日军称为开战以来最嚣张的中国军人。

所以,翁同龢的所作所为绝不是君子,所以说他罔读圣贤书是没错的,因为圣贤从没教导过政治斗争可以不顾国家大义,这一点张之洞和潘鼎新就做的不错,因为两人能为了国家放下私仇。翁同龢就没有,他在国战面前的表现绝不是圣贤教诲的,虽然他满嘴仁义道德、忠君爱国,但是他终归是一个被私仇占据了所有思维的伪君子。只不过他并不是奸臣,虽然他是个道德婊、伪君子,但是他终归还是忠于光绪,忠于大清的,这一点不能否定。

全文完


北洋海军炮手


翁同龢不是奸臣,而是属于清流,清流误国,说的就是他。李鸿章心心念念,说明朝亡于言官,恐怕含沙射影之下,与他也不无关系。

翁同龢误国,主要在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甲午海战,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洋务运动彻底失败。清朝之败固然在于制度,但直接导火索却是北洋舰队技不如人,技不如人的直接原因就是翁同龢主管的户部在军备采购上卡李鸿章的脖子。而其中缘由却是因为李鸿章和他的老师曾国藩参倒了翁同龢的哥哥,气得翁同龢的父亲一命呜呼。为了一己私怨而置国家安危于不顾,翁同龢实在是没有大臣之风。

第二个层面是戊戌变法,翁同龢以帝师之尊,不弥合小皇帝和太后的关系,反而在有意无意之下,搞出一个帝党和后党,团结一批言官和不那么靠谱的维新派在光绪皇帝周围。实际上,慈禧太后并不是反对维新,只是在意自己的权威,同时还要把握官场的平衡,翁同龢这样做实际上是不利于维新事业的。

客观来讲,翁师傅的道德文章都是不错的,但是在这两件事上,他算得上是清流误国、祸国殃民的典型了。


青年史学家


借用恭亲王奕訢评价翁同龢一句话:此人居心叵测,怙势弄权,聚九州之铁,难铸此大错!此人虽有正气,满腹经纶,不贪不贿,但过于迂腐,两任帝师结果如何,是文人误国的典型,根本无法理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真理,李鸿章再不济,也能弄点洋务,建个北洋水师,出事了能擦屁股,而翁同龢满,嘴大义说漂亮话谁都会,但真正做了什么实事?

图为常熟翁同龢故居,綵衣堂。

举几个例子,光绪13年,李鸿章倡议修建从天津到通州的铁路,醇亲王奕譞支持,以翁同龢为首的大臣反对,理由是李鸿章有资敌扰民之嫌,其实真正理由是户部钱款紧张,不可再兴事,同年郑州黄河决口,礼部尚书李鸿藻督办河务要钱,翁同龢不给,结果李鸿藻因日久无功被革职,翁同龢把钱揣着干嘛呢,给光绪大婚,给老佛爷修园子,当时的光绪大婚仅预算达400万。

戊戌政变后,翁同龢被慈禧革职,并不叙用,图为翁同龢蜡像。

清廷本就入不敷出,翁同龢跟李鸿章的私仇直接上升到国家层面,处处克扣北洋水师的军费,装备更新换代的钱硬是被拿去修了园子,丁汝昌申请换几个炮,翁同龢都不批。甲午一战,李鸿章非常清楚根本不堪一击,只能主和,而海军经费移修颐和园的慈禧和翁同龢,不想留下昆明湖换了渤海的诟病,坚持主战,结果全军覆没,北洋军打到日本吉野号上的都是空炮,大清不亡谁亡。

1904年翁同龢死了,活75岁,图为翁同龢墓。

再说戊戌变法,维新是他支持的,康有为那货是他推荐的,《明定国是诏》是他草拟的,但是空变法实保守是他,反对康有为是他,满腹猜忌的是他,变法开始就被罢免的官员也是他。翁同龢一生在皇帝边上虽兢兢业业,但空有其位,碌碌而无为,是文人误国的典型。


图文绘历史


翁同龢是道光年间兵部尚书、上书房总师傅、体仁阁大学士(位高权显正一品)翁心存的儿子,咸丰六年一甲一名进士(状元),不是奸臣!



选自《清史稿》:翁同龢做过陕西学政,累迁内阁学士。母忧服阕,起故官。曾上疏言:“变不虚生,遇灾而惧。宜停不急之工,惜无名之费。开直臣忠谏之路,杜小人幸进之门。”:翁同龢这段话的意思很明白,建议皇上要节约不必要的开支,多听忠谏,远小人。

翁同龢在光绪年间,先后担任过刑部右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刑部尚书、军机大臣。前后充会试总裁、顺天乡试考官,两蒙赐“寿”,加太子太保,赐双眼花翎、紫缰。恩眷甚笃。

翁同龢与李鸿藻是晚清主战派主要大臣,对待列强入侵说过:“宁增赔款,必不可割地。”

后来翁同龢以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身份兼总理各国事务大臣,是晚清的重臣,清流党领袖人物之一,是支持光绪帝维新变法的主要大臣,是帝党的首脑大臣之一。维新变法失败后后被慈禧太后罢黜。

选自《清史稿》慈禧太后下达的朱谕:“翁同龢授读以来,辅导无方,往往巧藉事端,刺探朕意。至甲午年中东之役,信口侈陈,任意怂恿。办理诸务,种种乖谬,以致不可收拾。今春力陈变法,滥保非人,罪无可逭。事后追维,深堪痛恨!前令其开缺回籍,实不足以蔽辜,翁同龢著革职,永不叙用,交地方官严加管束。”

据静言观史参考清史资料得出结论是:翁同龢这个状元,光绪帝师,晚清重臣,在晚清内外交困,一堆烂摊子的实际情况下,相继出现了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胡林翼、沈保祯、骆秉章……众多牛人,在这些牛人光环效果地映衬下,本来能力平庸,书生气息浓厚的翁同龢,就显得更一无是处了,其实不然,为官四十年,先后担任过众多要职,最后做到正一品军机大臣,协办大学士(要比同为书生气的纪晓岚牛的多),翁同龢肯定还是有两把刷子的,而且此人相当清廉,生活还要门生故吏接济,可见翁同龢并不是奸臣!!


静言读史


翁同龢算不算奸臣,是典型的清官作恶,以道德楷模自居的翁同龢却做了让国家严重受损的事情,所以就有了现在如此负面的评价。

古代包括现在我们评价一个人,最主要的标准是道德,这一点纪晓岚有个很精辟的评论,若不贪就是好官,那弄一个木头人放在大堂上,不但不贪,连吃饭喝水都不用,那这个木头岂不是最大的好官。

我们评价一个人,尤其是涉及到高官的时候,不能简单的以是否贪作为评判的标准。

古法做官,结党现象很普遍,翁同龢扣留北洋经费跟李鸿章避战是一个道理,都没有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而是把小团体的利益放下了第一位。这也是党政带来的恶果,翁同龢看李鸿章就是不顺眼,处处作对,其结果就是葬送了大清朝经营多年的北洋水师。

总结一句就是,翁同龢旧时代典型的儒家官僚,在甲午战败的具体问题上,李鸿章罪过第一,翁同龢第二。



昭烈名臣


翁同龢到底算不算奸臣,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翁同龢,江苏常熟人,中国近代史上著名政治家、书法艺术家。体仁阁大学士翁心存第三子,咸丰六年(1856年)状元,历任户部、工部尚书、军机大臣兼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先后担任清同治、光绪两代帝师。卒后追谥文恭。

当甲午战争战败的阴云席卷大清朝廷,落魄的光绪帝此时已失去了方向,然而他想到了一个人,一个躺在病榻上奄奄一息的伯父——恭亲王奕欣。光绪帝来到他的床前,轻轻地问道:“恭王以为,翁同龢如何?”恭亲王闻后老泪纵横,托起病重的身躯,攒足了气力对光绪帝说到:聚九州之铁不能铸此错人!……

翁同龢,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他的所做作为该如何评价?

“刚正不阿,大清正臣”的清流人设

话说,江南的翁家,可是晚清时期典型的名门望族,翁同龢的父亲翁心存就曾是咸丰和同治的老师,翁同龢也没有给父亲丢脸,咸丰6年考中了状元。

在自身的努力和父亲的提携下一路高歌,先后担任礼部侍郎、户部尚书、工部尚书、军机大臣,直至进入朝廷决策的中枢位置。担任同治,光绪的老师,让他成为光绪身边最近的权臣,行宰相之职。

翁同龢给自己一步步建立起“刚正不阿,大清正臣”的清流人设。在担任刑部要职期间,顶着地方官僚权贵的压力,将震惊全国的“杨乃武与小白菜案”翻案成功;任军机大臣期间,严肃处理了云南军费报销舞弊案,在中法越南交涉案上维护了朝廷的利益。他的所作所为赢得了当时朝堂上下的一致认可,甚至光绪帝都认为他是大清之楷模,朝廷之典范。

然而,当大清的国运被外来势力摧残,变的风雨摇摆时,当朝廷需要变革另觅生路时,翁同龢,这位咸丰年间的状元,却表现出了他的迂腐,甚至自私,将自己之前经营起来的能臣、正臣人设全部撕毁。

人设崩塌之——掣肘海军建设

人设崩塌之——看不清大局,外带“公报私仇”

翁同龢之所以对北洋海军处处掣肘,是因为他和李鸿章处在政见的对立面——翁同龢是“帝党”集团的代表,而李鸿章的背后却是“后党”。当慈禧太后决定将权利交由光绪皇帝,自己回颐和园颐养天年时,翁同龢便明白,这是他权利得以最大化的时机,也是削弱以李鸿章为首的后党集团的绝佳时机。同时也能了结他与李鸿章的私人恩怨。

人设崩塌之——立清流之名,行结党营私

翁同龢在追逐权利中,慢慢走上了东林党的老路——高举仁义道德,立清流形象,背后却干着结党营私,网罗言官的勾当。翁同龢逐渐在朝中形成了一股强硬的政治主张,他们在面对外交关系和异己的问题上保持异常的统一。

人设崩塌之——为排异己,朝局不顾

翁同龢最丑陋的嘴脸是在甲午战争战败后。当日本政府指名道姓要李鸿章赴日本签署协议,在临行前,光绪帝问李鸿章“如何与日本议和”时,李鸿章难为地回答道:“割地之说不敢担承,假如占地索银,亦殊难措,户部恐无此款。”翁同龢此时接过话茬:“但得办到不割地,则多偿当努力。”

什么意思?只要能不赔地,要多少钱户部都给你筹齐喽。

当初李鸿章请求户部拨款北洋水师建设,翁以饷力受挫为由断然拒绝。而现在落得丧权辱国时,却有骨气说出“钱没问题”的保证,奸人嘴脸真是暴露无疑。如果在当初,不以权党之争为主,不以家族恩怨为主,加强国之海防,将个人恩怨与欲望抛弃,全力辅佐大厦将倾的大清,即使不能力挽狂澜,但却能在后世留有清誉,让后人瞻仰。

或许,在翁同龢的心里并没有奸臣之心,但却行着奸臣之实;虽身居高位,但却家国不分。在他的身上,看不到作为朝廷重臣,怀柔家国天下的慷慨情怀,更没有那种摒弃前嫌,为国献力的高尚精神。纵观翁的一生,如果用一个词概括,“奸臣”有些言过,“误国之臣”些许中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