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如何从航运陆运严防境外输入?来看全方位解读

境外输入病例持续增长,以下是全国的数据:

3月18日0-24时,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34例。

3月19日0-24时,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39例。

3月20日0-24时,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41例。

而从成都来看,依旧面临境外输入的严峻形势,3月17日、19日、20日,成都每日均有新增一例境外输入病例。面对疫情防控由内转外的形势,成都如何做好疫情防控?3月20日上午,在四川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四川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十六场新闻发布会上,成都市政府副市长刘筱柳详细介绍了成都境外来(返)蓉人员疫情防控工作情况,同时海关、铁路、卫健部门也对从航运、陆运等方式入境人员的防疫工作,做了全方位解读。

成都如何从航运陆运严防境外输入?来看全方位解读

机场内,入境人员如实填写相关信息

成都施行了哪些措施来严防境外输入?

刘筱柳副市长表示,目前国际新冠肺炎疫情形势日趋严峻,我国新冠肺炎新增确诊病例已经转向以境外输入为主。3月17日,成都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按照省指挥部统一部署,印发了《成都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境外来(返)蓉人员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所有经成都口岸直接入境、或从其他口岸入境后转乘国内交通工具来(返)蓉的人员实施全流程集中健康监测和防控管理。

·一是对于从日本、韩国、意大利、伊朗、法国、德国、美国、西班牙、瑞士、瑞典、英国、荷兰、挪威、比利时、奥地利、丹麦等疫情高风险国家(地区)入境来(返)蓉人员,以及近14天内有上述国家旅居史的入境来(返)蓉人员,一律实施全流程健康监测和防控管理,集中到指定酒店,实施流行病学调查和核酸检测。检测结果异常的,立即送定点医院按规定进行处置。检测结果无异常的人员,目的地为成都市的,按属地原则由有关区(市)县接到指定地点实施14天集中医学观察(经严格评估,特殊情况可居家隔离);目的地为省内其它市(州)的,由目的地市(州)指挥部接回实施14天医学观察;目的地为省外的,由成都市指挥部报省指挥部将旅客相关信息推送至目的地省级疫情防控指挥部,做好受控转运或就地接受集中医学观察14天。

·二是对于从非疫情高风险国家(地区)入境来(返)蓉人员一律实施全流程健康监测和防控管理,集中到指定酒店,实施流行病学调查和核酸检测。检测结果异常的,立即送定点医院按规定进行处置。检测结果无异常的人员,目的地为成都市的,按属地原则由有关区(市)县接回实施14天居家或集中隔离观察;目的地为省内其它市(州)或省外的,由目的地市(州)指挥部接回实施14天隔离;目的地为省外的,参照疫情高风险国家(地区)入境来(返)蓉人员管理。

·三是境外来(返)蓉人员在隔离期内产生的住宿费、餐费自理。检测和医疗费用实施分类处理,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或购买商业保险的,按相关规定核报或理赔;未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和未购买商业保险的,依照国家部委有关规定执行,原则上医疗费用个人支付,若经认定属于困难人群,则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给予医疗救助。

·四是境外来(返)蓉人员应如实进行健康申报。对拒不配合或故意隐瞒以及虚报填报,造成疫情传播或有传播严重危险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有关规定,对于情节严重的将依法处以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依法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

·五是筑牢“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社区防线。成都市通过收集信息,精准排查,确保入境抵蓉居家隔离对象及时纳入社区服务管理范围。同时,坚持无差别执行相应措施,充分宣传政策、交流责任义务。对于隔离的家庭不贴封条、不安监控,尽量满足入境人员合理需求。各区(市)县制定入境抵蓉人员社区接收、进入小区、居家隔离及后续服务全链条、无缝化服务管理工作流程。对入境居家隔离人员按要求建立居家隔离观察日志,制定居家隔离医学观察联系卡,安排专人服务,进行健康监测,每天跟进居家隔离人员动态,对擅自离开隔离场所的人员及时劝阻。截至到3月18日24时,已动态服务入境抵蓉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对象共计1218人。

成都如何从航运陆运严防境外输入?来看全方位解读

机场内,入境人员如实填写相关信息

面对境外疫情输入持续加大

成都海关采取了哪些措施?

成都海关党委委员、副关长叶卫翔表示:

一是密切跟踪疫情,及时开展风险研判。密切跟踪国外疫情的发展,多渠道全方位收集各种疫情信息,结合入境航班旅客舱单数据,及时开展风险研判。按照“一机一方案”,有针对性地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精准施策、科学防控。

二是强化入境航空器的卫生检疫。对来自疫情严重的国家和地区以及入境时卫生检疫申报异常的航班,全面实施指定机位登临检疫,提前排查有发热等症状人员及密切接触者,分类处置。对可能受到污染的航空器实施消毒处理。

三是切实落实“三查、三排、一转运”检疫措施。“三查”就是对入境人员100%实施健康申明卡核查、红外体温监测筛查和口岸现场医学巡查。“三排”就是对“三查”中发现的有症状、或来自疫情严重国家或地区、或接触过确诊病例等人员,严格实施流行病学排查、医学排查和实验室检测排查。“一转运”就是对通过“三查”“三排”后,判定的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有症状人员和密切接触者“四类人员”,一律按照有关联防联控机制落实转运等防控措施,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四是强化联防联控机制。在地方联防联控机制的统一领导下,成都海关与各成员单位通力协作,健全信息共享,畅通口岸病例转运等机制,配合地方政府完善入境人员全流程健康监测和防控管理,共同织牢成都口岸疫情防控网,严防疫情输入。

叶卫翔表示,“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司法部、海关总署近日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境卫生检疫工作 依法惩治妨害国境卫生检疫违法犯罪的意见》,为全国海关防控疫情跨境传播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叶卫翔表示,希望广大出入境旅客在出入境时一定要如实、完整、准确填报健康申明卡,并配合海关做好体温监测、医学巡查、流行病学调查等各项卫生检疫措施,这既是对本人和家人健康安全的保护,也是必须履行的法律义务,不要怀着侥幸心理逃避海关检疫。

成都如何从航运陆运严防境外输入?来看全方位解读

机场内,入境人员进行检疫检测

面对境外疫情输入的严峻形势

四川省卫健委采取了哪些措施?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宋世贵表示:

第一是“输入关”。省卫健将协同做好卫生检疫工作,把好输入关。

密切关注境外疫情的动态,加强分析研判,随时掌握国外发生疫情国家(地区)的风险等级,加强与海关、交通、民航、铁路等部门的对接,主动为海关、机场、火车站、汽车站、码头等提供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等专业技术人员支撑,严守疫情输入关,确立遏制输入疫情传播蔓延。

第二是“监测关”。加强排查和发现,把好监测关。

把社区(乡村)排查和医疗卫生机构监测发现作为摸清境外入(返)川人员的重要措施,加强境外入(返)川健康申报政策宣传,大力推广“四川群防快线”,动员辖区群众主动发现和报告,充分发挥各基层卫生医疗机构“第一守门人”的作用,进一步强化社区(乡村)首诊负责制,严格落实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和预检分诊的管理,特别注重询问就诊人员的境外旅居史,对境外入(返)川人员开展核酸检测,最大限度发现病人和感染者,最大限度减少传播。

第三是“隔离关”。加强密切接触者追踪管理,把好隔离关。

对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在24小时内完成流行病学调查,对所有境外入(返)川人员原则上均要实行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从低风险国家和地区的入(返)川人员,经评估后可以居家隔离观察14天;密切接触者常住地为病例所在市(州)的,由该市(州)落实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密切接触者常驻地为省内其他市(州)的,由病例所在市州发函协查;常驻地为省外的,由省疾控中心负责发函协查,并及时掌握追踪到位的有关情况。隔离医学观察期间,做好体温症状监测和核酸检测,一旦发现病人和无症状感染者,及时采取处置措施。

第四是“救治关”。规范开展集中医疗,把好救治关。

继续按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病例转运工作要求,将所有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及时转运到定点医疗机构,集中规范开展诊治工作。在严格出院标准的同时,做好患者出院后的健康管理工作,治疗一例管好一例,阻断疫情传播,确保人民群众的健康。

铁路部门如何严防境外病例输入?

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劳动和卫生部副主任袁峰表示:

第一:加强站车宣传。

车站和旅客列车采取广播宣传、温馨提示、发放或张贴政府公告等形式,广泛宣传政府防控政策及个人法律责任和义务,要求入境中转人员进站上车前,主动向站车工作人员进行健康申报,督促旅客自觉遵守有关规定。

第二:严格站车查验。

车站发现持护照14天内有入境记录的旅客购票、进站时,交由公安部门进行核查,体温检测正常、无症状的放行进站乘车,异常的交地方留验站作进一步检测排查。

第三:做好在途管理。

上车后,实行柔性管理和服务,将相关乘客安排在预留的隔离席位,并督促其全程佩戴口罩、减少车厢内活动,饮食饮水由专人提供;同时,加强体温检测和健康巡视,如果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按照铁路发热旅客处置预案,在前方设有留验站的车站移交当地卫生部门处置。

第四:规范到站交接。

客运车站提前通知目的地车站政府专管人员做好接收准备;入境中转人员到达目的地车站后,站车办理交接,由车站工作人员引导其通过专用通道出站,在指定区域完成路地交接;随后,铁路部门还将组织对列车和车站进行消毒。通过上述措施,主要目的是确保入境后转乘旅客列车的人员在铁路受到全程管控,防止脱管、失管、漏管,以便目的地政府顺利接手,对其采取后续措施。

成都如何从航运陆运严防境外输入?来看全方位解读

成都双流国际机场

实施“全流程”监管具体是指什么?

副市长刘筱柳表示,全流程指的是全过程和全范围。

全过程是指境外入境人员从登机开始到接受14天隔离医学观察的全过程,对入境人员的健康状况进行持续的健康筛查和防控管理。

全范围是指无论你是直接从成都口岸入境,或者是通过其他的交通工具,包括公路、铁路、自驾等其他方式境外来蓉,成都都将对所有境外来蓉人员实施全范围的健康监测和防控排查。

具体为:

首先,在登机前的信息收集,乘客从境外登机之前我们会通过航空公司收集乘客的相关信息,包括他的值机登机信息、航班到港信息以及乘客的健康信息。落地成都以后,进行海关检疫检测环节,通过海关检疫检测以后进入第三个环节,人员转运。

对于海关检疫检测中身体有异常状况的,将按照防控标准直接送往指定医院和指定隔离点。对于海关检查排除异常的,一般暂无异常的人员,将由专车统一送至在市内设立的指定酒店进行集中医学观察。

其次,还要对这些集中医学观察的人员进行核酸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对所有的乘客都将进行核酸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分类处置,检测结果异常的立即按规程送指定医院诊治,检测结果无异常的全部实行14天的集中隔离观察或居家隔离观察。

常驻地为成都市的在所在区(市、县)进行集中隔离观察,市外的进行受控转运和目的地观察,如果没有目的地的就在成都实施14天的集中隔离观察。

最后是隔离观察环节,这个环节中要对于以往14天有高风险国家旅居史的入境人员实施集中隔离观察,对于非高风险国家的入境人员经过评估以后纳入社区防控体系。

下一步,成都将招募懂外语言、善交流沟通的志愿者联合法务人员组成志愿者服务队伍,对入境抵蓉人员开展疫情防控的政策宣传,针对中外居民关注的热点法律问题,及时解答回应,确保入境人员居家隔离,隔“疫”不隔心,住得好也能住得暖。

通过以上措施,也确保了境外来蓉人员找得到、管得住、服务好。

刘筱柳表示,因境外疫情发展特别快,情况变化也很快,成都从2月份开始加强全市海关、机场、边检联防联控,特别是加强境外来蓉人员的管控。这一个月以来,海外疫情形势发生变化较大,她也希望所有入境来蓉人员,都要认真履行自觉自主申报的义务,在入境的海关筛查中、在落地以后集中酒店的流行病学筛查过程中,以及部分到社区的入境人员在筛查过程中,都要如实申报个人的健康情况及其旅居史,对于不履行相关义务、故意隐瞒和瞒报的,将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严肃追究责任。(成都商报红星新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