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不等於地位,不要拿金錢衡量明星與科學家間的關係


流量不等於地位,不要拿金錢衡量明星與科學家間的關係

我們能評價的,只能是個人的社會地位,且內涵豐富,可以是榮譽、貢獻、成就,等等。個人資產的多寡不會直接影響社會地位的評價,但可以作為一種提高評價的手段。

比如古天樂通過演藝事業獲取了豐厚報酬,而後又把收入投入到慈善捐資助學,他的社會地位評價就會提高。再如遍佈全國的“逸夫樓”,那是能者回饋社會的一種方式。

但請不要輕易嘗試去評價一個人。當你批評某些群體時,“你根本不知道他有多努力”的回應常常會成為一種笑談。我們起碼應該稍微尊重一下他人的努力,無論對方是否成功地取得矚目成就(不特指演藝圈,本盧瑟作為科技工作者,在賣力搬磚時也希望能得到尊重)。

所以說,無論你的職業是科研人員,還是演藝界人士,那並不是身份地位的象徵。即便通過工作獲取大量勞動報酬,取得出眾的個人業績,那也僅僅是達成個人成就的其中一部分而已。榮譽、名譽、社會貢獻,多元化的評價體系才能恰如其分地對個人取得的成績進行充分綜合研判,而職業從來不是限制條件。

共和國勳章、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諾貝爾文學化學獎和奧斯卡最佳導演和影片,哪個更有份量,從來都是外人在評判。在不同的職業崗位上發光發熱,都值得擁有一份尊重。比如屠呦呦、黃旭華院士和李安、張藝謀導演,他們都值得我們尊敬,無需一定分個高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