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為何要改變文景之治的政策?

雲胡說歷史


說漢武帝改變了文景之治時的政策,首先就要了解一下文景之治的政策有哪些:1.實行輕徭薄賦,減輕人民負擔;2.鼓勵生產、發展經濟,擴大稅基,增加政府財政收入;3.禁止豪強私自鑄錢,重農抑商;逐4.步分化諸侯實行集權與分權相結合的管理體制,逐步加強中央集權。而漢武帝實行的政策主要有:1.經濟上改革幣制,鹽鐵官營,由政府直接經營運輸和貿易;2.政治上為加強中央集權,頒佈推恩令;3.選用人才上多次頒佈求賢詔,不拘一格,唯才是舉;4.軍事上對外強硬,鑿空西域,擊潰匈奴,擴大漢朝版圖;5.文化上“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作為大一統的封建帝國,漢王朝實行的各項政策都不是根據某個皇帝的喜好而制定。文景時期,大漢帝國剛剛建立,民生凋敝,國力衰弱,皇帝們吸收秦末教訓,採用“黃老思想”,輕徭薄賦,與民生息。對一些問題只能忍著,平定“七國之亂”時也是在犧牲晁錯後,忍無可忍才採用軍事手段的。連呂后被匈奴侮辱,也只能忍辱負重送上公主取悅單于。不是他們想這樣,只是實力不允許。隨著文景兩代皇帝的勵精圖治,國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到漢武帝時,國家富裕了,國力提升了,自然要採取措施來解決以前留下的問題,所以才一改文景時期的政策。對外以滅匈奴為目標,對內採取“推恩令”、“獨尊儒術”等一系列政策鞏固皇權。

不管是文景時期的輕徭薄賦還是漢武時期的強權政治,都是時代發展的要求,他們的變與不變都是為了維護自己的政權。沒有文景時期的忍辱負重,也就沒有漢武時期的強漢風采!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只有自身足夠強大,才能不受欺辱,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一公頃土地


西漢初年,經濟蕭條,到處都是一片荒涼的景象.漢高祖及其後的漢文帝、 漢孝景帝

漢景帝等,吸取秦滅的教訓,減輕農民的徭役和勞役等負擔,注重發展農業生產.文景時期,提倡節儉,重視“以德化民”,社會比較安定,經濟得到發展.歷來被視為封建社會的“盛世”,史稱“文景之治”

治理措施:

減輕雜稅

主要措施 1、實行輕徭薄賦,減輕人民負擔.

2、鼓勵生產、發展經濟,擴大稅基,增加政府財政收入.

3、厲行節約,禁止浪費.

4、通過“貴粟”政策,提高農民收入.

5、實行集權與分權相結合的管理體制,逐步加強中央集權.

重視農業

抑制豪強(禁止豪強私自鑄錢;重農抑商;逐步分化諸侯 )

休養生息

文景之治是全國休養生息,為漢武帝北閥匈奴積累了大量的財富,物質.全國的人口也得到增加,為兵源提供的充足的後備,為漢武帝的大一統提供了基礎。



老郭歷史


文景之治的政策是源於漢劉邦,漢初經濟疲憊,社會急需休養生息,恢復人口,所以從劉邦到呂后再到文景都採取了寬鬆,輕稅負的基本政策,而且也取得了顯著的成效。漢景帝后期,漢武帝初期出現了國庫充盈的現象,國庫裡穿錢的繩子都爛掉了。但是到了漢武帝時期,匈奴的問題引起了國力的巨大消耗,多年的征戰軍費開支巨大,國庫難以為繼,再加上漢武帝巡遊的費用,和大型宮殿工程費的開銷,就更加顯得財力不足了。在此背景下,漢武帝改變了之前的政策,並從貨幣,財政稅收等多方面進行了財政增收的措施


江湖亂跑


漢初有文景之治是漢文帝想要改變治國思想主要是因為當時國家朝代的需要。在漢初,當時的社會經濟已經遭到了非常嚴重的破壞,所以統治階級面臨的最主要的任務是怎麼樣把產量變得更多,怎麼樣才可以穩定當時封建統治的秩序,怎麼樣才能更加維護階級統治。所以漢文帝主張無為而治,在經濟上減輕稅負,當時百姓的產量少但是稅負重,幫助百姓減輕稅務負擔。

漢武帝推崇儒學則是因為儒學更加符合當時社會的需要。漢武帝繼承了漢文帝和漢景帝這兩代的財富,但是與此同時,隨著地主階級和國家綜合國力的增強,對可憐的農民的壓迫也越來越重,致使了農民階級與地主階級之間的矛盾逐漸加劇,這對統治存在著嚴重的威脅。而當時的儒家文學有著春秋大一統的思想,同時儒家文化推崇仁義的思想和君臣倫理的思想。而這種思想顯然跟漢武帝當時所面臨的統治形勢相適應,所以在當時的思想領域,漢武帝推崇儒學。而在漢武帝的大力推崇之下儒家終於取代了道家,成為思想中的正統地位。當時的這種儒術思想間接地鞏固了國家統一,同時也滿足了加強中央集權的需要。而漢武帝的改革無疑是推動了時代的發展,同時也減輕了百姓的負擔,順應了民心,也使傳統的封建統治更加堅固。所以漢武帝推崇的儒家思想是一次歷史意義上非常重大的改革,也是非常成功的改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