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愛之名——東直門醫院脾胃感染科戰"疫"記事


醫療的起源是"幫助",是發自內心深處的憐憫與愛,無論希波克拉底的誓言,還是南丁格爾的燈火,更不用說照耀一代代中醫的《大醫精誠》,都是平等的、深沉的愛的宣言。我們喜歡愛,愛是溫暖,因為愛,我們照顧自己,關心家人;我們害怕愛,愛是犧牲,因為愛,我們必須離開舒適,告別家庭,甚至用生命換取那一份使命的召喚。我們是醫生,我們從事愛的職業,我們知道愛需要付出的代價;我們是中國醫生,面對祖國上空籠罩的疫情,我們必須做出選擇。離愁別緒不能阻擋我們,流血流汗也不是前進的障礙,即使是犧牲,我們也默默做好了準備,因為我們知道,這是一生中必須做出的關鍵選擇……

散裝的科室——分離是為了更好的戰鬥

生活有時候就像戰鬥,集中讓我們更加有力,也讓我們感覺更加安全。我們已經習慣了彼此的互相存在,但有時新冠病毒並沒有按照常理出牌,它跟我們來的是不對稱的戰鬥……如果敵人太強大,那我們就化整為零吧。在強大的疫情面前,分散、隔離成了最為有力的武器。我們第一次把有序的集團戰鬥,變成了三三制的游擊戰爭。最低限度的人員配置,儘量減少人員聚集,成了疫情期間的新常態。享用了很久沒有得到的居家假期,失重感讓我們開始不適。長時間失去了與同事之間的接觸,讓我們這些職場怪咖突然變得方向感模糊。每天播報的疫情,更像是挑逗我們戰鬥慾望的號角,我們的戰鬥已經拉開了序幕……


如果需要,我們馬上撤離

這是一場激烈的戰鬥,湖北是遭遇戰,我們是防禦戰。防禦需要堡壘,需要堅固的堡壘,我們的堡壘有點年老體弱,完全承受不住哪怕是病毒的佯攻。作為堡壘的堡長,杜宏波很清楚自己防守區域的軟肋,領導們也很關注堡壘的狀況。病毒的連續進攻,不斷放大著危險的信號。感染科原址拆除重建終於提上了緊急日程。有序撤退是為了更好地進攻,我們感染科所有同志深知戰術撤離的重要性。春節剛過,一聲令下,所有感染科在京同事,準時到達了感染小院。張秀華老師是退休返聘同志,她完全可以不來,但她說要與這個戰鬥了十年的小院作別。王亞軍、張愛軍、楊笑月幾位護士,王曉陽、趙帆和楊先照醫師,他們克服了重重困難,準時站在了這裡。當然,還有我們拆家小分隊的現場指揮李萌護士長。這是與感染小院的暫時離別,更是對未來的真誠祝福。在護士長的帶領下,在保衛處同志的幫助下,老中青三代感染科同事,一個上午就騰清了所有相關物品。面對空空的感染小院,大家心情複雜,明天這裡就將成為歷史,明天,我們就將成為第一個沒有戍地的游擊隊伍……但是為了抗疫勝利,一切失去又有什麼關係,我們願意重複那句英雄誓言"為了勝利,向我開炮"……


以愛之名——東直門醫院脾胃感染科戰

李萌護士長返聘張秀華老師肝炎門診搬家

以愛之名——東直門醫院脾胃感染科戰

楊先照醫生和張愛軍護士肝炎門診搬家

以愛之名——東直門醫院脾胃感染科戰

肝炎門診拆除前合影

以愛之名——東直門醫院脾胃感染科戰

趙空空醫生肝炎門診搬家整理


千里馳援與固守陣地

人的能力或許有高有低,人的覺悟從不受身體的束縛,壓力可以摧毀我們的陣地,但卻能夠放大人性光芒……

1月24日,科室第一次啟動了援鄂志願醫療隊的報名。杜宏波主任、赫偉麗醫師、楊先照醫師和李萌護士長第一時間報了名。1月27日東直門醫院第一批抗疫國家隊出發,赫偉麗醫師赫然在列。她的出征既出乎意料又在意料之中。她是一位柔柔弱弱的女大夫,兩個孩子的媽媽,家庭負擔很重;但是作為一名黨員醫生,她一向積極要求上進,臨床教學工作,從來就是衝鋒在前。2月17日,為了增援一線,同時為第二批隊伍做好前期工作,杜宏波主任和楊先照副主任醫師也開赴武漢前線。馮建美護士已經入選第二批醫療隊,並接受了專項訓練。至此,感染科的一半醫師已經在武漢主戰場就位。關鍵時刻豁得出去,感染科的黨員隊伍,用實際行動擦亮了自己在黨旗前的誓言。

千里馳援固然需要披荊斬棘的勇氣,堅守陣地也要堅韌不拔的恆心。王曉陽大夫和趙帆醫師,身體素質雖然差一些,但工作的韌性從不打折扣。兩個人主動承擔了肝膽胰門診、發熱支援以及傳染病網絡教學三項重擔。李蘊銣主任是感染科的外聘專家,疫情面前主動請纓,參加傳染樓設計,參加肝膽胰值班,參加發熱患者會診,需要乾的不需要乾的,從未推辭。評價只有一句話,困難當前,沒拿自己當外人。

以愛之名——東直門醫院脾胃感染科戰

以愛之名——東直門醫院脾胃感染科戰

三位醫生武漢"勝利會師"

以愛之名——東直門醫院脾胃感染科戰


以愛之名——東直門醫院脾胃感染科戰

杜宏波主任和赫偉麗醫生在武漢工作照

以愛之名——東直門醫院脾胃感染科戰

馮建美護士入選梯隊後科室認真培訓


胃鏡檢查風險很大,不行我一個人上

飛沫傳播是新冠肺炎的主要途徑,胃腸道病毒感染和氣溶膠致病,更加重了胃鏡檢查的風險。針對這些情況,各內鏡協會先後出臺了數個共識,建議全面停止普通胃鏡檢查,最低限度開展急診胃鏡。關閉胃鏡室,似乎是一個合乎情理的措施,但是患者的需求也是實實在在的問題。經過反覆溝通,仍有近10名患者迫切希望儘快完成胃鏡檢查。張良副主任醫師是科室的臨床骨幹,也是一個話少活好的內鏡高手。當科室內部討論胃鏡室關閉問題時,張良大夫和主任說了幾句話:都關了,那病人怎麼辦。胃鏡檢查風險很大,不行我一個人上吧。就衝這幾句話,杜宏波與醫務處反覆進行了協調,最終確立了加強防護,有序檢查,充分消毒,維持開放的決定。這是一個非常艱難的決定,胃鏡室開放既不會增加收入,也不會提升名望,一旦出現患者交叉感染或者醫務人員感染,各級領導難逃責任。可以說,這是一個看起來多輸高過獲益的愚蠢決定。但是,選擇了從醫之路,就選擇了危險之路,更選擇了向善之路。我們是醫者,我們有內心的堅持,在危難中,我們希望散發人性的微光。甘大楠副主任醫師,張穎娟護士、李萌護士長組成了疫情期間的胃鏡四人小組,通過制定特殊時期胃鏡檢查制度,完善高危環境下的胃鏡防護措施,他們在疫情期間安全完成了胃鏡檢查18臺,確診胃癌1人,胃潰瘍7人。在湖北前線,那麼多醫者冒著生命危險,為患者氣管插管,急診頭顱手術,他們是英雄。我們的胃鏡小組也是閃耀著仁愛之光的英雄組合。(根據上級防護措施要求,因防護用品暫時無法到位,根據醫院安排,胃鏡室近期已經正式關閉)

以愛之名——東直門醫院脾胃感染科戰

張穎娟護士特殊時期胃鏡準備練習防護服穿戴


齊心的隊伍——愛給了我們勝利的勇氣

戰鬥已經成為生活,分離讓我們孤單,但也給了我們獨立戰鬥的決心。兩個月,我們在各自的戰場上堅守著,戰鬥著。我們習慣了在武漢的查房,我們習慣了在北京的門診預約,我們習慣了空蕩蕩的病房,我們習慣了與口罩相伴,我們習慣了認真洗手,我們習慣了在微信中抱怨與嬉笑,我們習慣了每日看疫情通報,我們為同志掉隊揪心,我們為每一份進步鼓舞,我們盼望拐點,我們期待終點,我們在失重中找到了方向,我們在戰鬥中看到了曙光。分離並沒有擊垮我們,戰鬥讓我們感覺真實,距離增加了向心力,我們雖然分散各處,但愛讓我們越來越敢於勝利……

一個都不能少,我們不允許掉隊

鐵打的營盤,但沒有鐵打的身體。2個月來,雖然不能天天見面,但我們一直關注彼此。只要有發熱的同志,一定會有專人關心。我們是專業人士,我們不能讓新冠病毒在我們身上得逞。徐光福主任在山東老家出現了感冒症狀,立即實施自我隔離,每天準時報備體溫。耐得住隔離,不傳染別人,讓群眾做到的,我們自己堅決做到。這是一個醫務工作者的自覺。張良副主任出現了慢性活動性EB病毒感染,全科同志送飯、送外檢、送生活用品、聯繫專家會診,沒有任何怨言,目標只有一個:我們不允許掉隊。

一個都不怕少,最帥氣的代理主任

男主角杜宏波在武漢一線,男配角張良副主任臥病在床,感染科兵無定所,脾胃科頭緒繁多……主任開赴前線時,醫務處長就問了一句:你走了科裡到底行不行?回答只有一個字:行!甘大楠副主任醫師,晉升沒到一個月,就成為了兩科有史以來最年輕的代理科主任。連升三級是榮譽,更是責任。杜宏波臨行前,少不了各種安排,大有劉備託孤的架勢。核醫學周通主任一句:慷慨赴國難,馬革裹屍還,已經快要逼出男主角的銀行卡密碼。自從甘主任接手之後,老同志關懷備至,小同志積極配合,工作流暢程度有甚於前。杜宏波在武漢前線努力拼殺,一看就沒有後顧之憂。據說沒有後顧之憂也是一種後顧之憂,尤其是甘主任長得真的很帥……大江東去,浪淘盡啊。

以愛之名——東直門醫院脾胃感染科戰

以愛之名——東直門醫院脾胃感染科戰

帥氣的負責人--甘大楠醫生出門診


一刻都不能歇,科研做到武漢前線

新冠肺炎已經在世界範圍內橫行,打垮敵人的前提是瞭解敵人。武漢就是與敵人戰鬥的第一線。我們在戰鬥中學習,我們也在戰鬥中成長。我們不會用穴位注射封閉病毒的神功,我們也不太懂如何書寫50分的SCI論文,我們只是普通醫生護士,我們關心的是患者需要什麼,一線需要什麼。一個多月來,我們積極申請中藥口罩貼片的預防機制研究,我們關心臨床病例的療效提升,我們進入ICU探討危重患者脫機規律,我們多方努力促進出院患者的持續康復。前方的問題,後方的呼應,科研團隊是這個春天中最燒腦的一群人。我們在努力,我們努力把青春與智慧澆築的論文佇立在祖國的大地上;我們在期待,我們期待這些知識的結晶能夠多些再多些幫助到需要的患者。我們是幸運的,已經有一項課題中標,3篇論文發表,1篇論文接收,我們的相關經驗已經在CCTV,BTV,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網站等多個重磅媒體進行了報道。科研是一種折磨,科研更是一種拷問,為了科學戰疫,我們的科研團隊只有一個回答:YES,I DO!


一絲都不容錯,護理團隊才是壓艙石

無護理,不醫療。很多時候,可以沒有醫生,但絕對不能少了護士。俗話說,一個好護士,半個主治醫。她們身在一線中的一線,她們面臨危險中的危險,她們引導年輕醫師成長,她們習慣於把天馬行空的凌亂醫囑,變成一條條細緻準確的護理動作。如果把科室看做一個家庭,每天辛辛苦苦掃地、擦床、整理、算賬,而又不計較名利的……對,那就是護理團隊。最忙碌的那一個人,肯定是護士長。我們也有一個潑辣能幹的護士長,主任藉著去外地戰鬥,一甩手留下了拆了一半的感染科,5、6個病重難出的棘手病人,青春帥氣的代理主任,被迫減員的生病隊友,學不完的培訓和迎接不完的檢查,這些,都需要護理團隊和護士長的周全照應。一絲都不能出錯,是護理團隊一直以來對自身的要求。她們少有高光時刻,但是她們是真正英雄,也是科室穩定前行的壓艙石!沒有她們的成全,就沒有科室在醫教研各個方面的突出成果;沒有她們的默默付出,就難有科室今天的平安運行。


以愛之名——東直門醫院脾胃感染科戰

李萌護士長每日認真對科室各個班次督查

以愛之名——東直門醫院脾胃感染科戰

李萌護士長每日堅持對科室護士培訓及考核


以愛之名——東直門醫院脾胃感染科戰

疫情封閉管理期間科室護士每日對病區陪護人員每日兩次培訓


疫情何時結束尚不得而知,第二戰場的失利或許意味著我們需要和新冠病毒長期鬥爭。我們是中國醫護,我們的科室只是千百個戰"疫"集體中的一個縮影。我們深愛著我們的祖國,我們的民族,我們的同事和我們的家庭,我們深深同情著在疫情中掙扎的武漢人民。因為愛,我們的集體堅守在不同的崗位上;因為愛,我們的隊伍充滿了團結向上的力量。我們願意付出青春、健康、親情甚至生命的代價去爭取勝利,這一切,無關英雄主義,僅僅以愛之名。

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撰稿:杜宏波 趙空空 李 萌

審核:杜宏波 於國泳

審閱:葉永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