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貨量連續兩個月超華為小米,庫克終於證明自己,只是開心不起來

自從靈魂人物喬布斯離開,蘋果公司便經常性地被人唱衰。尤其接班人庫克對於iPhone創新這件事,一直保持著相對保守的態度。偶爾創新一次推出的瀑布屏,市場反饋不好,且未能引領潮流。加上出貨量被華為趕超,“賣處理器,吃老本”的聲音,近年來不絕於耳。轉折發生在2019年9月11日,蘋果公司召開了iPhone 11系列的發佈會,並在會上主動對比了華為P30 Pro的麒麟980處理器。

出貨量連續兩個月超華為小米,庫克終於證明自己,只是開心不起來

這是蘋果公司第一次在發佈會上對標華為,被包括筆者在內的很多人,理解為“iPhone的沒落”和“國產手機廠商的強勢崛起”。只不過很快就被驚掉了下巴,因為這款搭載A13處理器、LCD屏(不支持90hz刷新率)、後置雙攝(主攝1200萬像素)和5W充電(Pro/ Pro Max版本支持18W快充) ,起售5499元的4G手機(iPhone11),跟花了錢刷單一樣持續霸榜。為了緩解尷尬,筆者曾將其歸結為價格戰(iPhone11 Pro/ProMax 的襯托)和京東的分期免息。

出貨量連續兩個月超華為小米,庫克終於證明自己,只是開心不起來

本想著等熱度過去,“高價低配”的iPhone 11便會被打落凡塵。尤其是2019年12月中旬,Canalys公佈了《2019年第三季度的全球智能手機分析報告》。報告中,三星華為的智能手機出貨量均超過了蘋果,而蘋果公司卻拿走當季行業利潤的67%。本以為iPhone的高利潤,會讓消費者改變主意,但這似乎並不影響iPhone11繼續當銷量冠軍。與此同時,傳出蘋果公司要在2020年第一季度,也就是遍地都是5G手機的時候發佈iPhoneSE2。看來數據沒有騙人,蘋果公司就是這麼自信。

出貨量連續兩個月超華為小米,庫克終於證明自己,只是開心不起來

2020年3月16日,Strategy Anaylytics公佈了《2020年1月及2月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報告》。報告的主要內容如下:2020年1月,三星出貨2010萬部手機排在第一,蘋果出貨1600萬部手機排在第二,華為出貨1220萬部手機排在第三,小米出貨1000萬部手機排在第四。2020年2月,三星出貨1820萬部手機排在第一,蘋果出貨1020萬部手機排在第二,小米出貨600萬部手機排在第三,華為出貨550萬部手機排在第四。

出貨量連續兩個月超華為小米,庫克終於證明自己,只是開心不起來

是的,小米超過了華為,而蘋果連續兩個月都超過了華為/小米。這是一件很值得探究的事情,接下來筆者將分別站在華為、小米和蘋果的角度談一談自己的看法。首先說華為,華為的銷量下滑可以說是意料之中的事,第一、谷歌取消GMS支持的餘波未過,這點在2019年第三/四季度的華為海外市場智能手機出貨量上體現得十分清楚;第二、華為在過去兩個月發佈的新機較少,所以對市場的衝擊有限;第三、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整體下滑,且華為OV比較依賴線下。

出貨量連續兩個月超華為小米,庫克終於證明自己,只是開心不起來

再說小米,小米和華為的情況有很大不同;第一、小米手機在印度/非洲市場表現十分穩定,這是對出貨量的有力保障;第二、小米在2月中旬發佈的小米10系列,在價格、熱度以及銷量上表現優異;第三、小米同樣受大勢影響,不過偏重線上的銷售模式,成了一大突出優勢。最後說蘋果,第一、華為失去的海外市場,有相當一部分被蘋果收下;第二、iPhone 11表現出了超乎想象的競爭力,為蘋果撐住了場子;第三、iPhone 11的庫存遠比小米10充足,供貨很穩定。

出貨量連續兩個月超華為小米,庫克終於證明自己,只是開心不起來

是的,筆者無法解釋iPhone 11的競爭力,並且還要被迫相信iPhoneSE2(iPhone9/Plus)也會對市場造成衝擊。也許這背後是一個很殘忍的事實,包括三星華為在內的安卓手機只能靠堆料,跟iPhone打個來回。也許是瘦死的駱駝迴光返照,待安卓手機廠商在技術上多次反超iPhone,逼迫庫克跟著堆料,蘋果手機才會真正跌落神壇。這些東西,還需要時間去考證。不過話說回來,終於自證的庫克可能高興不起來,因為蘋果股價已經跌到每股244.78美元(3月20日),而打榜的iPhone11因產能跟不上只好限購,除中國大陸以外的專賣店又被迫關閉,三月份的股價和手機銷量也許並不樂觀。(李雙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