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厕训练该怎么做?这六个信号告诉你,是时候了!

  现在已经是春天了,天气逐渐转暖。妈妈们开始迫不及待想要给孩子进行如厕训练,特别是开始计划快要送孩子上托儿所或者幼儿园的时候,这样的需求就会变得尤为迫切。

  一般来说,宝宝在2岁前后就可以自主控制排便了。但是这个时间并不是标准,有些宝宝早一点,有些宝宝晚一点。如果孩子还没有做好准备,过早地给孩子进行如厕训练反而会事倍功半。家长可以尊重宝宝的发展规律,等到观察到他的这七种行为出现,就知道孩子已经准备好进行如厕训练了。

  一、如厕训练信号

如厕训练该怎么做?这六个信号告诉你,是时候了!

  信号一:会在特定的时间段小便和大便。

  孩子有着规律的作息时间,逐渐地也会出现较为固定时间进行小便和大便。当孩子快到2岁的时候,泌尿系统和消化系统开始逐步成熟,括约肌也变得更能控制,已经能够自己控制大小便了。家长会找到一些特定的规律,比如孩子睡前或者睡醒后,很可能会想要尿尿,而在吃完饭后,由于胃肠蠕动的刺激,孩子很有可能会有想要大便的感觉。不过这并不是宝宝做好如厕准备的唯一标志,我们还需要观察其他的信号。

  信号二:对自己的身体有所意识。

如厕训练该怎么做?这六个信号告诉你,是时候了!

  孩子会对自己的身体越来越有意识,告诉父母他自己感觉到变湿的尿不湿,还会在大便之前发出一些咕哝声。如厕训练能否成功的关键是,孩子是否做足了准备,而不是母亲有多努力。具有自我控制的能力以后再进行如厕训练,会让事情变得事半功倍。

  信号三:能理解父母说的话,而转换为行动。

  能理解爸爸妈妈说的话,也能够用语言向父母表达上厕所的有意愿。可能孩子直接就会开始告诉你:妈妈,我要尿尿了!妈妈,我要大便了!

  信号四:会说“不!”

  孩子这个时候会开始要有掌控感。能够用“不”字拒绝一些父母的要求。在孩子准备好之前,不要强迫他。

  信号五:能安静地坐下来学习新技能

  宝宝已经在走路、跑跳等方面有了很大的进展,现在对坐下来安静地做点什么感兴趣。

  信号六:会把物品归类

  开始给物品分类和排序整理,有了秩序感。这时候她也逐渐理解排泄物是应该“放”进马桶里的。

  很多1~2岁的孩子在有能力接受自己意识和参与到这些身体信号的时候,就会被迫接受严苛的如厕训练,做到了就会被表扬,没做到就会被训斥。

  二、如厕训练五步走

  当孩子准备好进行如厕训练的时候,你可以开始循序渐进地这么做。

如厕训练该怎么做?这六个信号告诉你,是时候了!

  1、首先给宝宝准备一个专用的宝宝马桶。

  2、宝宝还穿着纸尿裤的时候,就可以不脱掉请他坐坐马桶。

  3、更换脏了的纸尿裤时,可以带宝宝去卫生间。换下来的脏尿布丢在小马桶里,加深他对两者之间关联的印象。当养成习惯的时候,再要换纸尿裤的时候,他可能会主动提出要去小马桶那里。

  4、穿上可以自主穿脱的拉拉裤(像小内裤一样的纸尿裤)。拉拉裤方便穿脱,也能照顾到宝宝还没学会控制时兜住尿便。

  5、等不再需要穿拉拉裤来防止尿便拉在裤子上以后,你就可以让孩子穿普通的内裤了。

  最后再次提醒大家一句:如厕训练能否成功的关键是孩子是否做足了准备,而不是家长有多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