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腳羊、馬虎子和麻胡子湯

近日南京警方捕獲了28年前即1992年發生於南京醫學院的一起殺人案兇手麻繼鋼。初聞此消息很多人都以為是之後發生於1996年的南大碎屍案,但其實這是兩個不同年份、不同學校的兩名女大學生被殺害的案件。

南大碎屍案多年來引起眾多網友的關注,甚至建立了以受害者名字命名的貼吧。此案令人驚駭的是殺人者將受害者遺體多部位煮熟並切成2000多片,拋屍多處,令人慘不忍睹,但二十四年來案件偵破沒有進展,兇手逍遙法外。

隨著南醫殺人案兇手麻犯的落網,人們重新燃起南大碎屍案偵破的希望。同時由於麻犯居住地與南大校園也不遠,很多網友認為麻是兩起血案的共犯。

南大碎屍案最令人不解的是兇犯為什麼將死者的遺體煮熟並切片碼放整齊後拋屍。下面從中國歷史上發生的著名吃人事件揣測一下殺人狂魔的端倪。

魯迅曾說:“我翻開歷史一查,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 。魯迅寫的吃人是指吃人於無形,但真正的吃人者在中國歷史上也時有出現。


兩腳羊、馬虎子和麻胡子湯

《晉陽秋》一書中記述頗多,說羯族人行軍打仗從不帶糧草,把漢人女子當作“雙腳羊”飼養,隨時姦淫,隨時宰殺烹食以作軍糧。此乃野史,但正史中也有羯族人吃人的記載。

《晉書·石虎傳》:(石)邃自總百揆之後,荒酒淫色,驕恣無道,或盤遊于田,懸管而入,或夜出於宮臣家,淫其妻妾。妝飾宮人美淑者,斬首洗血,置於盤上,傳共視之。又內諸比丘尼有姿色者,與其交褻而殺之,合牛羊肉煮而食之,亦賜左右,欲以識其味也。

再說說中原一帶民間流傳已久的“馬虎子”、“麻虎子”、“老麻胡”、“大馬猴”。

隋朝時期,為了連接南北,隋煬帝要開挖汴渠,任命麻叔謀為開河督護,麻叔謀到了寧陵後一病不起,食用了用羊肉加上杏酪、五味子等幾味藥共同熬製成“含酥臠”後好了很多。附近鄉村百姓聽說後紛紛前來獻羊羔。寧陵縣下馬村有個叫陶榔兒的其祖墳靠近河道,害怕挖河時被髮掘,就偷了人家一個三四歲的男孩,殺死後砍掉頭和腳,蒸熟裝入食盒獻給麻叔謀。麻叔謀吃著這肉,香美異常,覺得和羊羔肉味道不同,十分滿意,就下令讓河道在經過陶家墳地時繞了個彎。陶榔兒兄弟感謝麻叔謀的恩德,繼續偷盜小兒蒸熟獻給麻叔謀來討賞。其他百姓得知陶氏兄弟的行為,也效法他們,偷盜鄉間小兒換取賞賜。當時,附近村莊接連丟失小兒,到處可以聽見失去孩子的母親的哭聲。事發後麻叔謀被人告發,朝野震驚,隋煬帝派人以「食人之子、受人之金、遣賊盜寶、擅易河道」等罪名將其腰斬,陶榔兒兄弟也同時正法。

從那時起,有小孩子不聽話,大人就說:“馬虎子”、“麻虎子”、“老麻胡”或“大馬猴子” 來了,嚇唬小孩子。

麻叔謀處死後屍體交給鹿邑的老百姓處理,鹿邑老百姓對麻叔謀是千仇萬恨,沒有一個不想吃他肉喝他血的,可是人太多分不過來,就有人想個法子,把麻叔謀剁碎燉湯喝就人人有份了,就這樣,把麻叔謀剁碎扔進大鍋,可是人太多,加水多湯就稀了,人們又想個法,把浸泡的黃豆、小米磨碎成沫,取汁放入這個大鍋,於是人們都喝上了麻胡子湯,才解了一些心頭之恨。

自那以後,人們為了紀念這件事,就把浸泡的黃豆、小米磨碎成沫,取汁煮成的湯叫麻胡子湯,即好喝又解氣,所以鹿邑人民都愛喝這個,後來慢慢把“麻胡子”寫作“媽糊子”,不再提“麻胡子”了,以防噁心人的胃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