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禁止清明上山扫墓,而农村由于路口多,该怎么防控?

粤东古邑人氏


前几天一个在济南的朋友打电话问我,老家是不是允许清明节上坟?他说济南已经公布,清明节不允许上坟,不知道我们老家什么情况,如果允许上坟,他将在清明节回来,不然就不回老家。

我们老家这边的习俗是这样的,就是儿子孙子上坟必须要在清明节当天,而女子给父母上坟,不需要清明节当天,尤其是新坟,是要提前上坟的,所以昨天晚上我的一个女性朋友跟我说,她今天要回老家去给母亲上坟。农村上坟跟城市的公墓还是有区别的,只要不是清明节这天,各家上坟都不会赶在一天,坟地里根本没有人,所以只要上坟不烧纸不带火种,我们这里还是允许的。


我们胶东农村的路口基本都解封了,拿我们村来说吧,也就是两三天以前,把村里各个路口的挡板全部拆除了,不过如果说清明节当天不允许去上坟的话,那村里的大喇叭会在清明节前一天下通知,村里有关人员也会在村民群里公布,告诉大家清明节不允许上坟。这样村民们在接到通知以后,会很自觉的就不去上坟了。大家都知道疫情的严重性,就像元宵节一样,村委会的人在喇叭里提前通知全体村民,元宵节禁止上坟祭祀,村民们没有一人去上坟。


虽然说现在很多地区已经全面解封,但是毕竟疫情没有完全结束,大家上街还都戴着口罩,去超市或者银行还需要登记,并且身份证手机号都要留下,所以说人们的防范意识还是挺高的。即使已经解封,像题主说的农村路口太多,可能没有办法控制上坟的人。其实这个完全没必要担心,只要村里一句话,说为了疫情,大家今年禁止上坟就行了。

现在千万不要小看我们农村人的思想觉悟,前几天我有个朋友刚从外地回来,跟我微信聊天,我问她在哪?她说昨天刚刚回来,自行在家隔离。我说这么自觉啊,她说这是起码的,根本不需要别人提醒,自己就知道给怎么做。不给国家添乱,就是做贡献了。如果真的不允许村民们去上坟,那就提前通知大家就可以了,跟路口多少没有关系。


灵子


距离清明节也只有十几天的时间了,从疫情爆发到现在,疫情依然没有结束,不过在在我国疫情控制还是比较到位,现在本土新增感染已经降到零,主要防控对象是境外输入病例。根据之前相关专家分析得出,我国目前98%的地方是属于安全的区域,如果严格防守境外输入性病例,那么我们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安全的。

不过对于疫情的防控工作,我们依然还是不能轻视,最好还是不要去人流密集的地方,像清明节属于我国最重大的传统节日之一,在我国是非常受重视的。清明节在我国有扫墓的习俗,也就是上山为已故的亲人扫墓,以前扫墓要打爆竹,烧纸钱,烧香。不过现在扫墓很多地方是不能烧纸钱的,扫墓变得越来越简单,这主要是为了防止山火。


而今年我国清明期间也是建议大家不要去山上扫墓,毕竟人流一旦多了,风险还是比较高。因此有些村庄为了安全起见,很有可能会在清明期间封锁村路,不让外面的人员到山上去扫墓。虽然看上去不合理,但是这也是特殊情况,只有这样才能以防万一。治愈题主说农村村路路口太多,不好防控,我觉得完全不是问题。

在春节期间,农村地区照样是封锁工作做的非常好,所以在清明期间我相信只要上级有命令,那么下面的人就一定得服从,如果违反,那么就等于犯法。不过在我国扫墓是大家对已故清人的一种缅怀,在这种特殊时期,我们是不是可以用另外一种方式来进行,即能保证安全,又能做到祭拜的目的。现在不是有网上祭拜,家中祭拜这种说法吗?其实只要我们的心意到了就行,不一定要在这个时候上山,大家认为呢?


少三番


不知道题主是哪儿的,也不知道是不是你们本市真的现在已经下达了禁止清明上山扫墓的规定,但是,如果真有这个规定,其实执行起来并不难。

我们先假定,题主所说的这个禁止令确实是当地政府下达的命令,是必须要执行的禁止扫墓令,且不管说这个命令是不是存在,或者是不是合理。假定真不允许老百姓上坟扫墓的话,那么,不管农村路口有多少,执行起来难度并不是太大的。

因为,这个命令,禁止的是农民上山扫墓,而不是禁止农民出村干别的其他的事情。从这一点说,根本就不要去堵路口,何况,你要禁止的是上山扫墓,堵路口是没有道理的,如果人家从路口通过,你有什么资格不允许人家通过?全国各地现在农村基本上都已解封,禁止堵路,要允许老百姓正常生产和生活,这是大形势。

你要禁止扫墓,那好,农村的墓地都很清楚,一个村庄,不管分几个姓氏,各姓的墓地都是比较清楚的,不存在一家一块坟地的事情,只要全村党员干部动员起来,在每个姓氏的墓地跟前设上两个岗哨即可。谁家清明扫墓,也要到墓前去添土压纸的,总不能跑到大路口去扫墓吧?

所以,只要在各墓地设立值守人员,完全可以做到禁止扫墓。不过,话又说回来,哪一级政府,可以禁止百姓上坟扫墓呢?晏子做为机关干部,每年清明都到乡下去防火值守,我们是以防火为目的,也是在坟墓周围设立卡哨,允许百姓上坟,但不允许带有火种,提倡文明祭祀,添土压纸都可以,但不允许烧纸,禁止一切明火。并且,政府还统一花钱,每家每户都可以免费领到上坟祭祀用的花束,这样老百姓都能接受,效果非常好。而有的地方,统一设立焚烧池,谁家要烧纸,就是统一设立的焚烧池中烧,确保万无一失。

今天题主所说的禁止清明上山扫墓,我估计是基于当前的疫情,而不是基于防火。如果基于疫情的话,我觉得这个规定是假的。因为全国目前已经连续三日没有新增确诊病例了,你们当地肯定也不例外,目前到清明扫墓还有半月时间,哪个政府会提前做出这样的规定?不过是,当前春干物燥,确实如果发生火灾,清明上坟还是以禁火不目的,不分青红皂白地禁止上坟扫墓,这样做法有违情理,也不符合中国人的传统习惯。

综上,清明上坟要全面禁火,而不是全面禁止百姓上坟,谁都是爹妈养的,中国人讲究个香火上传,清明是最受重视的春祭日,国家都有法定假日,就是为了让大家上坟祭祖,我以为哪一级政府也不会下达全面禁止上坟的命令。只不过是今年清明特殊一点,除了防火,还需要做好疫情防控,建议大家上坟时不要合族聚集上坟,应该分散开来,并注意做好个人防护,戴好口罩。


齐东晏子


我们辽宁省在3月17号发出公告通知,在清明节,禁止一切扫墓活动,公墓属于人员聚集的地方,如果都去参加扫墓,势必造成交叉性感染,那样会造成病毒来个反弹,会出现不可估量的损失,但是有些农村人,受传统的思想约束,他们也许不遵守这项通知规定,会冒着一定的风险,去公墓或者自家的坟地去扫墓,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加强管理,才能起到效果。

有的农村人他不看新闻,也不看手机,可能不知道这个通知的,清明那天他们会去农村的公墓,或者这家的坟茔地进行扫墓,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做出一点点的努力,在农村的各个路口,在农村坟茔地附近设关卡,劝说村民,们禁止到自家的坟茔地去扫墓,农村各个路口特别多,得增加人手,扩大关卡范围,才能起到一定的成就。

再有就是由村干部,完成这项任务,村干部对农村的事情特别清楚,让他们在农村用大喇叭做宣传,通知今年禁止扫墓,可以在村口设关卡,不让村民到外边去扫墓,进行劝说的形式,告诫村民是今年清明,禁止到自己的坟地里扫墓,这个办法是行之有效的,毕竟每位村民,他们都听当地村干部的,这也能减少点出外去扫墓的农民。

就是有人通过别的渠道,他们也进不去公墓的,因为城市和农村,公墓都已经关闭,就是走到地方也得返回来,公墓这一片是不用想了,主要就是农村的坟茔地,这个是主要管控的地方,这就需要村干部做工作了。


三农刚子


请点击关注【乡村关中】, 分享不一样的“三农”精彩。

从古至今清明节就是一个色彩情绪浓郁的节日,在这个传统的民风民俗中,唐代诗人杜牧写的《七绝·清明》脍炙人口,全诗文: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古诗写出了清明时节的文化传统,也写出了这个节日的特点,抒发了人们节日的思绪。那么,因疫情防控需要,今年各地春节期间取消了各项民俗活动,那到了清明祭祀先祖也不得不取消。那么,农村路口多,该如何才能做到禁止清明上山扫墓呢?作为“三农”领域民间观察员的【乡村关中】认为,一是农民要尊重疫情防控,二是要科学文明祭拜,改用其他方式祭拜缅怀先辈。具体原因如下:

第一,做好禁止村民上山祭拜的宣传工作。

在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前夕,各地农村的党员干部要做好清明节祭拜的宣传教育和引导工作,做好模范带头作用;同时,村干部提前利用村委会广播、手机微信、村庄微信群,以及宣传车等形式,做好清明节禁止上山祭拜的舆论宣传工作;要通过村微信群等方式,告诉在外的乡亲,暂时不要返回家乡祭拜,这样能有效地减少村民流动,防止疫情输入性传播,各地的村民要自觉遵守疫情防控管理规定,因此,做好宣传引导教育工作,十分必要,也十分重要。

第二,在村口设卡严禁村民上山祭扫。

今年4月4日是清明节,但现在的疫情防控工作还没有全面结束。面对疫情,我们必须保持防控力度不减弱,各地农村在清明节前夕,就要在进山路口悬挂横幅,设卡检查,告诫村民暂停上山扫墓,各地在上山道路口、村口实行交通管制,严禁村民上山祭扫,或在村庄的祠堂、祖祠等村集体场所进行聚集性祭祀,或者进行其他的民俗活动;同时,严禁村民在村道路、山口等地方焚烧冥币、纸钱等祭祀用品,或燃放鞭炮;对于发现有村民进行上山祭拜,村干部应劝告引导,制止其行为;对于劝说不听者,报告上级疫情防控部门进行惩处。各地村民必须认识到,保护好自身的健康,就是对家庭、对社会最大的负责,也是对先辈最好的告慰和缅怀。

第三,倡导村民采用文明方式祭拜。

现在农民的思想意识得到逐步提高,现在清明祭拜先祖的传统方式虽不能进行,也不一定非要到公墓地祭扫,可采用家庭成员追思、网络祭扫、书写寄语等安全文明的方式缅怀先辈,农民要以实际行动支持当前各地的疫情防控工作,人人都要做文明之风的践行者和传播者;我们明白,现在虽不能到公墓亲自祭扫,可待疫情解除后,到其他的时间段祭扫墓地,比如在亡日、周年纪念日,或到重阳节、冬至等节日时再祭扫,这也是很好的方式。

总之,在传统节日清明节即将到来之际,各地疫情防控还没结束,国外疫情还在蔓延扩散,疫情输入性风险依然严峻,因此集中祭扫活动,可能引发输入性和聚集性疫情发展,只有禁止清明节上山扫墓祭拜,有效减少交叉感染,才能有效保护广大农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所以人人必须遵守这项规定,人人都要树立起责任意识,这才是重中之重。祭拜先祖可改用其他方式进行,为共同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做最后的努力!

我是职业农民【乡村关中】,我们一起关注“三农”动态,解析“三农”热点,剖析“三农”万象,探索“三农”规律,推动“三农”发展。你对此有何看法?欢迎留言分享。


乡村关中


再过10多天就要到清明节了,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每到这个时候,国人都会去祭祖扫墓,表达哀思。但是今年的情况有些特殊,由于受到疫情的影响,大部分地区对于清明祭扫都有了明确的规定。虽然现在疫情防控已经取得了基本的胜利,国内没有出现新增的病例了。但是零新增并不意味着零风险,现阶段仍然要做好疫情防控措施,尽量减少人员聚集和流动。

所以今年很多地区对于清明祭祖活动都下发了相关的通知,我们当地也下发了这样的通知,就是所有的公墓都不允许祭扫,只能采取网上祭奠,或者是由当地的公墓管理人员代为集中祭扫的形式进行。虽然可能感觉很奇怪,但毕竟是特殊时期,要特事特办,大家也都很理解。但是对于农村人来讲,由于农村并没有建设公墓,大部分人家的目的都是分散在各个地方,所以不好进行管控。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又处理好农村清明祭祖的习俗呢?

第一,要加强宣传引导农民文明祭祀

今年的情况有些特殊,这一点其实中国人都知道,哪怕是在农村里面,现在也知道疫情防控的需要,不能进行大量的人员聚集和流动。所以现阶段加强农民的文明祭祀宣传,比平时可能要事半功倍,效果也会更好一些。所以这个时候要加强宣传,尽量的引导农民开展文明祭祀。对于葬在公墓的亲属,就应该按照相关通知文件的要求,不要前往公墓祭扫。对于分散葬在山上的,也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比如说今年就不再组织大规模的大家族式的宗族祭祀活动,而是改而有小家庭分散祭祀,合理安排祭祀,时间尽量错开。这样就可以尽量的减少人员的聚集。

第二,对于已经外出的农民尽量不要回家祭祖

往年在清明节放假的时候,有一些外出打工的农民都会选择回到农村老家参加家庭的祭祀活动。但是今年情况特殊,所以要尽可能的通知到亲戚朋友,只要身在外地打工或者工作学习生活的,尽量不要在清明节放假的期间回到老家也尽量不要外出,减少人员流动。对于这一点大家也都能理解,毕竟前面我已经讲过这是特殊时期,现在疫情还没有完全结束,仍然还需要做好个人防护,这是对自己负责,对家人负责,对社会负责的一种体现。

第三,清明祭祖要注意森林防火

像我们那样的山区小县,很多人家的坟山都在树林里面或者山上,虽然春天万物生长一片葱绿,但是毕竟很容易引起山火,尤其是焚烧纸钱和燃放炮竹。所以,要尽量地减少烟火,采取用鲜花或者纸花祭祀的方式,这样可以减少引发森林火灾的风险。前几年我们当地就有人因为上坟把山给烧了,最后自己却进了拘留所。这是一个对自己对社会都非常不好的情况,要尽可能避免。

第四,农村坟山分散道路很多如何管控?

很多地区今年禁止农民上山祭祖,但是由于农村的道路交通网络四通八达,上山的路径很多,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管控呢?如果已经下发了通知,严令禁止祭祖的话,那就要加强宣传和引导,这是最重要的。同时在各个重要的进山路口加派人员驻点防守。总之现在疫情还没有完全过去,大家一定要有心理准备,要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千万不要麻痹大意。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如果你有什么更好的想法和意见,欢迎在下面留言评论,说说您的观点,您觉得今年清明节农民可以去上坟祭祖嘛,如果管控要求不能记住的话该怎么办呢?


三农有理


我是黑龙江的,关于清明时节的扫墓,我们现在这是禁止的,虽然有些不近人情,但我们黑龙江这不同于其它地区,一旦管理不严格,人员流动控制不好,那么很容易出现疫情复燃的情况,所以清明时节一定会禁止的。至于说农村路口如何防控的事情,我想我最有发言权了,因为离我们家5公里处就是一个“山头坟圈”,每年来这扫墓的人很多,而且都是一些小道进山,而我们这的防控几乎是滴水不漏,基本看不到有人上山。

首先,一定是宣传了,清明是祭奠先人、亲人的节日,但由于现在疫情,我们却不能去祭拜,这时候我们就该做村民的思想工作了,现在这疫情的严重性不用我们说,村民们都是非常了解的,虽然是免费治疗,但会有后遗症,谁会冒险去得病呢,相信你失去的先人和亲人也不想你冒险,所以一定要把利害关系跟村民们说出来,千万别抱着侥幸心里。

其次,全天巡逻,因为上坟的小道特别多而且还有树林,所以基本不可能实现封闭,这时候一定能够要巡逻,因为我们这是雪地,巡逻起来比较方便,一旦有脚印就可以看到是否有上山的人,而我们这村民自发的防疫组织,几乎是24小时看着村口,几乎达到了0人上山,所以这个巡逻很重要。

最后,建立罚款制度,这是一定要设立的,现在农民把钱看的很重,如果只是简单的训诫基本很少能达到效果,所以一定要拿金钱来进行惩罚,只有这样他们才会有所害怕,因此这个惩罚制度一定要落实到位,这对于那些侥幸和对防疫制度不以为然的人非常管用。

以上这三个方法就是我根据我们这防疫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总结的,清明节马上就要到了,现在多地也是发布明文规定禁止清明聚集上坟,所以为了我们能够完全取得疫情胜利,我们可以把祭奠的事宜往后延伸下,或者等到下次一起补齐,毕竟活着的人才是最重要的,你们说是么?


一起种植


导读:我市禁止清明节上山扫墓,而农村由于路口多,该怎么防空?首先来说是要取决于什么样的人来进行防控,要做到有效果,又要做到有人性化。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进行开展。

一.对目前当下形势进行提前宣传

目前的疫情国内虽然进行了控制,但是国外正在输入病例。现在我们的疫情远远没有结束,也没有到能揭下口罩的时候,我们还是要做好长期的抗疫。清明节扫墓,聚集的人多了,会增加感染的风险。因为我们都不确定,好多事情也说不准。这时候防控人员要提前做好宣传。村里面通过广播传达到农村的每个家庭。城里的人通过电视台新闻进行传达。

二.对城镇居民在总主干道进行劝返

现在的墓园都是规模化。每到扫墓的时候,城里的人都会回到乡下进行扫墓。防控人员可以在必经的主干道上进行设卡劝返。这样阻止城里的人回乡下进行扫墓。我想关乎自己生命的事情没有人不会担心。

三.对于农村的居民进行宣传

城里面的人进行劝返了,就要对农村居民进行劝返。在清明节的前一天村委会可以动用一切宣传对农民进行劝导。如果有不听劝的采取硬核措施。因为目前是特殊时期,疫情远远没有结束。我认为关乎自己命运的事情没有人不听的。不是每一个人都不讲道理的。


对于防控,我们要人性化,宣传到位了,大家也知道。所以要做到"宣传+防控"结合起来,这就是最科学的防控。


小胡视角


时间过得真快,马上就要到了二十四节气中国的清明节气,清明不仅是二十四节气中很重要的一个节气,也是我国最传统的节日之一,每年在清明节前后,人们都会回到家乡扫墓祭拜来祭奠逝去的故人。今年比较特殊,在春节前一场疫情让人们过了一个十分特殊的春节,虽然现在疫情有所缓解,但是为了避免疫情卷土重来,也为了倡导大家文明扫墓,一些地方已经禁止人们清明节上山扫墓,但是农村路口众多,应该如何防控呢?

今天已经是是3月21日,还有十四天就迎来清明节气,在农村有“早清明晚寒食“的说法,意思是从清明节的前十天开始,人们便可以扫墓祭拜,也就是说还有四天,人们就可以为逝者扫墓祭拜。虽然现在我国的疫情已经有所缓解,但是随着海外疫情的发生,导致我国的输入型病例越来越多,很多原本已经解封的地方又从新戒严了起来。每年的清明节都是人们回家祭祖聚会的日子,所以为了减少人员聚集,有些地区才会禁止人们在清明节上山扫墓。那么在路口众多的农村,应该如何防控呢?

为了防止人们在清明节上山扫墓,应该和春节期间防控疫情一样,依然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对于尚未解封的村子,可以像春节期间一样,每天向村民广播清明节禁止上山扫墓的公告,在过去两个月的时间中,大家对于疫情都有了全面的认识,都知道病毒是借助吐沫传播,所以相信大家对于在清明节禁止上山扫墓的通知,大家也知道防控疫情的重要性。

对于已经解封的农村,除了在清明节前夕向村民通知禁止上山扫墓的通知以外,有必要时,还可以将上山扫墓的道路暂时封锁,等到清明节结束后,再将道路从新解封。除此以外,还应设立惩罚机制,在清明节期间不听劝告依然坚持上山扫墓的人,适情节严重罚款或拘留。

目前我国疫情虽然已经有所控制,但是现在疫情的情况,依然不从许大家有所松懈,毕竟现在海外疫情还在蔓延,防控疫情,除了需要医务人员的努力之外,同样需要国人的自觉,希望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疫情能早日得以控制。


悠悠乡村路


我市禁止清明上山扫墓,而农村由于路口多,该怎么防控?

疫情防控很重要,但是也得有人性化,毕竟清明祭扫是多年传统,这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信仰。其实,在这之前,已经有传闻,清明节扫墓怎么办,这个不但有人员流动,甚至是跨省流动,更有人员聚集,本着疫情防控需求,倡议文明扫墓,或者是新型祭扫方式,也符合新时代、新精神的价值。



就算没有疫情原因,每到清明时节,各地都会倡导文明祭扫,鲜花代替焚纸,消除一些扫墓陋习。就像上图一样,扫墓变成了“正当理由放火”,对于环境危害较大。为了尽快全面打赢疫情防控战,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到,你们市里禁止上山扫墓,也是这个原因。就像上海一样,推行“云祭扫”活动,可以网络祭扫、代客祭扫等,这本身也是一种尝试,既能表达哀思又能移风易俗,还能避免流动和聚集。
对于你所提出的,如何防控农村祭扫,指尖觉得想要完全禁止,这个不太可能实现,至少不可能全国推行。尽量“疏导代替禁止”,不要用冷冰冰的“禁止”、“严禁”等词汇,表达不够人性化,毕竟禁止之后,怎么解决祭扫的问题呢?不能只堵不疏,要为老百姓提供解决方案,比如提倡文明祭扫,提倡错峰祭扫,不要集中性祭扫,在多个地方宣传文明祭扫,宣传疫情防控的重要性,以此达到相同的效果。

本质上而言,疫情防控确实重要,很多农村干部,好多天奔走在抗疫前线。现在到了清明时节,执行地方政策的同时,也要尽量考虑人性化的方法,结合地方特点开展宣传活动。还是那句话,清明祭扫是传统,想要全面禁止比较困难,以疏代堵效果更好。对此,你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