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你準備好了麼?抗疫的戰鬥仍在持續,34萬億是什麼概念?

抗疫的戰鬥仍在持續,但疫情之後如何復甦經濟建設,一場更嚴酷的考驗已經開始了。最近,中央多次會議提及“新基建”。一場規模超過34萬億,影響、覆蓋更為寬泛的新型基礎建設已經到來。

34萬億是什麼概念?

2019年我國GDP總量為99.1萬億元,相當於拿出去年34%的GDP來投資基建。

截至3月1日,包括北京、河北、山西、上海、黑龍江、江蘇、福建、山東、河南、雲南、四川、重慶、寧夏等13個省市區發佈了2020年重點項目投資計劃清單。這份投資清單共包括10326個項目,其中8個省份公佈了計劃總投資額,共計33.83萬億元;另有8個省份公佈了年度投資額,合計約2.79萬億元。此外,尚未公佈項目投資計劃地區,正在加快謀劃儲備一批重大工程項目。


新基建,你準備好了麼?抗疫的戰鬥仍在持續,34萬億是什麼概念?

丨如何抓住新基建時代的紅利

“新基建”,不僅僅是應對疫情的應急之策,更是過去政策的延續,2018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就首次提出了新型基礎設施的概念,指出要“加大製造業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強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接下來,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智慧城市等領域都將成為大家更專注的風口,但如何抓住風口產業的真正機會,才是“新基建”發揮作用的核心。


新基建,你準備好了麼?抗疫的戰鬥仍在持續,34萬億是什麼概念?

5G真正的機會在哪裡?

5G會出現兩個出現巨無霸的機會:第一個是應用支持層會出現巨無霸級的應用支持平臺,不是現有的運營商,是未來的分行業、分專業的運營商。第二個機會可能是做服務支持、做業務支持的公司,只要你能抓住5G帶來的技術特徵,找到新的突破口,能夠給用戶帶來更大的支持,不管是to C的用戶還是to B的用戶,你都有可能實現你自己業務的突破。

人工智能將帶給各行各業什麼樣的未來?

人工智能會變得越來越基礎設施化,各個行業都需要去看人工智能能否更快、更好地引入到自己的行業領域裡面來。人工智能會成為互聯網的下一代,就是因為它有廣泛的適用性,也就是說所有的行業都有可能因為人工智能而獲益。

物聯網的應用集成商機會在哪裡?

物聯網不是新的概念,這個趨勢也喊了很多年,這個一定是未來,但關鍵要分析你的行業優勢在哪,能否找到真實的需求,能否做出足夠深入的行業方案。儘量避免成為一個簡單的設備集成商,而要成為解決方案的提供商,要跨越這個階段有很長的路要走,其中蘊藏的新機會也是無限的。

智能製造的機會在哪裡?

機器換人的趨勢仍將持續,但今天看起來很熱鬧的領域未必有市場,今天看起來暫時受挫、碰到問題的領域恰恰蘊藏著巨大的商機。工業機器人的機會在集成商,也就是需要集成商能夠整合更多的科技含量和更好的解決方案,然後能夠站到產業的前沿去振臂高呼,告訴大家這才是方向。

未來生物醫療領域的富士康是誰?

疫情讓我們看到了中國在生物醫療的短板,接下來一定會迎來更好的投資建設,但一定要看準方向。未來生物製藥有個大的趨勢叫“醫療器械化”,醫療器械化過程當中會誕生新的巨無霸。同時生物製藥領域,也會誕生富士康模式,也就是說各家都做細胞治療,需要有工廠代工模式,負責大規模地培養細胞進行擴大,三星已經佈局在做生物製藥領域的富士康。

丨銀行業在“新基建”領域的佈局

銀行業在“新基建”領域的佈局主要體現在5G技術、大數據中心以及人工智能方面。人工智能對金融產品、服務渠道、服務方式、風險管理、授信融資、投資決策等領域的技術變革深入推進。

以智能客服為例,國有銀行和12家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已全部上線智能客服,部分城商行也開始佈局智能客服。而作為全面構築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的關鍵基礎設施,5G將推動傳統行業深刻轉型。

銀行業敏銳抓住5G發展的歷史機遇,積極推進5G在金融服務和產品中的融合應用和創新發展,首批“5G+智能銀行”已紛紛開業。


新基建,你準備好了麼?抗疫的戰鬥仍在持續,34萬億是什麼概念?

部分銀行在“新基建”領域的佈局 (來自銀聯信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